文明、现代化、价值投资与中国 8

文明、现代化、价值投资与中国 8

00:00
09:07

文明,现代化,价值投资与中国8:如何思考投资中的价值逻辑?


 


各位书友大家好,欢迎继续做客老齐的读书圈,今天我们继续来讲这本书,文明,现代化,价值投资与中国,昨天说到了,作者讲他的价值投资方法,他通常拿到价值线杂志的时候,会先浏览,历史新低名单,看股价新低,估值市盈率,市净率新低。新低要比新高更吸引他,也就是说,价值投资者,别去管交易,一定先看估值,假如估值不合适,就不要再往下看了。


 


当看到破净,也就是股价跌破净资产的时候,就要多注意一下,迅速想一下,他的资产包里到底有什么,这些资产到底值多少钱。比如一个运动品牌公司,添柏岚3亿净资产,包括2亿流动资产,和价值1亿的大楼,那么你花3亿,买下这家公司,下行空间就很有限了。按照盈利估值,只有5倍市盈率。利润表,要看税前利润,还原他没有债务杠杆下的资本回报,这能让你看到生意的本质,如果能有50%的资本回报率, 那么就说明是非常不错的生意。


 


下一步你就要考虑,为什么好生意大家都不买,股价这么低?可能是股灾,也可能是金融危机,带来的系统性风险,还有可能是公司没有融资需求,所以根本就没有卖方报告,没有分析师给他做业绩包装,作者继续研究发现,这家公司还有好多股东诉讼,于是好奇心又驱使他去调查这些诉讼案子,这些案子基本都是围绕盈利指引展开的,也就是说这个公司不喜欢跟华尔街打交道,这就惹恼了一些投资者。


 


接着可能就要对公司管理层的人品进行调查了,这就要下沉社区,到他们工作和住宿的地方去看一看,问问邻居,光靠打电话是不够的。这可能是最麻烦的环节,甚至持续几周。作者调查添柏岚就找到了一个管理层的朋友,得到了父慈子孝答案,接下来,作者还去调查了添柏岚的门店,看看他们为什么保持毛利率持续上升,原因是在黑人群体中很畅销。贫民把添柏岚当成了时尚。所以总是货物供不应求。


 


作者买下来这家公司,随后该公司每年成长30%,估值也从5倍,升到了15倍,他在这家公司上抓了戴维斯双击的机会,赚了足足7倍,后来股价的大涨,引来了更多的投资者,有太多的人去调研,挤满了会议室。这时候作者知道,是该到卖掉的时候了。


 


作者说,很多投资者,最爱看的一个财务数据叫做每股收益,但是如果你真把自己当成了企业的所有者,就不会用每股收益来考虑问题,而是会考虑他的收益,只要有人提到“每股”这个词,你就知道,他必然是个交易者。真正的价值投资会轻松说出所投资企业的市值,营收,利润,估值倍数这些重要指标,如果你说不出来,那么恐怕就离赔钱不远了。因为你压根就不了解这个企业。


 


我们总结一下,作者的方法其实很简单,先看估值,从估值低的里面,圈定公司,然后去找利润,迅速找到税前利润,公式非常简单,就是毛利润-销售税金-费用,然后找净运营资本,就是流动资产减去流动负债,看看账上有多少钱,再看净资产,就是总资产-负债,比如有一家公司叫做现代百货,他有2.3亿净资产,6000万市值,2500万净利润,3100万税前利润,显然这是一个不错的数据了,很安全,然后再看他的资产里到底有什么,如果里面都是固定资产和运营资本,那就是很好的捡漏机会,如果资产包里都是商誉,那就不能算数了。商誉是一个会计概念,企业所有者在经营中是看不见摸不着的。


 


作者就是这么训练他的分析师的,不管上没上过商学院,也不管学没学过会计,经过训练,都能熟悉操作流程。经过上面的分析,这家百货公司的市值,低于他手里现金和可交易证券的总和,价值低估5000万,2-3倍的市盈率。相当于花6000万,买到了7000万现金,和1亿元某酒店的股票,还没有任何债务。然后他又去了酒店的所在地,看看这1亿股票的资产到底是什么样,结果发现,这是几年前的估价,现在至少值3.2亿。所以,最后就变成,6000万,买来7000万现金和3.2亿股票的酒店资产。


 


作者说,要把这些分析,变成你的本能,这才是一个合格的价值投资者。但作者当时在哥伦比亚大学演讲的时候,也直言不讳,对他这些校友们感到失望,说他们虽然学习了知识,但是运用并不熟练,做的功课也远远不够。他们当时上学的时候,听完讲座就下去实践,全身心的投入。当时他只有一个想法,读商学院很费钱,所以要尽快把这些学费赚回来。


 


作者讲,目前价值投资有两大流派,一派是格雷厄姆的传统流派,另一派是巴菲特的新型流派,刚才他讲的都是传统流派的知识,虽然找到这样的公司,肯定可以让你赚很多钱,但绝不是最多的,要赚到更多,你就得去学巴菲特。巴菲特这一生其实就抓住了几个机会,他做的事很简单,就是发现了这些公司持续的成长能力,然后一直跟随这些企业长大,有的公司巴菲特买的时候,看起来并不便宜,也不符合格雷厄姆价值低估的要求,更别提安全边际了,但是在日后长达50年的增长当中,他却越来越强大。最终发现,巴菲特当时,买入的那点钱,都可以忽略不计了。


 


之后,作者还跟学生们分享了,他失败的一些经历,早年间,公司刚成立的时候,客户都很难搞,直接跟他说,要的就是绝对收益,甚至熊市也必须赚钱,于是作者为了讨好客户,没办法就得去做对冲交易,这套方法,让他整天忙得昏天黑地,然后还毫无意义。他在这期间,非常痛恨卖空,因为你的盈利上限就是卖空的金额,而损失是没有下限的,所以搞到后面就有点精神崩溃。那段时间,其实有几个绝佳的投资机会,就是刚才那套方法,就能分辨出来,后来这些公司涨了5万倍,但是由于那段时间,他被做空交易搞的焦头烂额,没办法全身心投入,所以与这种伟大的机会失之交臂。这是他所犯下的最大的错误,也是不可饶恕的错误。


 


还有一个错误,也是经常犯的,就是买入过早,比如添柏岚,当时他就忍不住买了一些,但其实研究工作还没有做完,只是大概率感觉是对的。但这其实很危险,最后如果发现感觉错了,很可能就会损失不少。


 


总之用格雷厄姆的方法是很保险的,可以让你赚到年化15%以内的收益,这已经打败了95%的投资者,但是要想成为巴菲特,就真得需要一些艺术的天赋了。因为你得对于某个行业有绝对的认知,在别人都说不行的时候,你能孤独的看好,这太难做到了。甚至你要是一个博学家,物理,数学,法律,科技,心理无一不精。只有成为一个行业的顶级专家,你才能够有这样孤独的自信。老齐给你举个例子,如果你是个大学生,考试的时候,你发现有一道题,同学都跟你的答案不一样,你是不是会慌得一笔呢?尽管这道题你可能有十足的把握,但是面对大家集体的答案,你可能还是忍不住要改,但如果把你放到小学去考试,即便你的答案跟别人都不一样,你也有绝对的自信。就是我对了,其他人都错。所以知识并不一定带来自信,只有巨大的知识差距,才能带来持续的自信。


 


那么到底该怎么卖出呢,作者也做了一个经验分享,就是某家公司如果不断地上涨,涨到了他不愿意买的价格,他就认为自己可以考虑卖了,但也要思考几个问题,首先,他会考虑卖了之后,还有没有机会买回来,其次,未来十年,这家公司是否还会有更好的增长。如果可以预见到未来,且未来前景还不错,那就不应该卖出。但其实这个很难,别说510年了,甚至下个季度,明天你都无法预知。所以预测这种事,要靠天分。


 


下面我们再来看,作者另一篇采访,发生在2013年,作者说自己的投资过程,主要来自于阅读和谈话,也就是看书,看报告,和一些很优秀的人聊天谈话,都会时不时的迸发出很多好点子,这些东西经常会灵光乍现。至于投资的行业如何选择,作者引用了查理芒格的分类,世界上的投资只有三种,这又是什么呢?咱们明天接着讲。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