芬友阿花留言问:每天晚上躺着就想买买买,前些天为了凑400减50,结果买了3000多,家里一堆为了凑单没用的东西;有次买了一个特别漂亮的胸针,别在大衣上再合适不过了,后来我还真买了一件新大衣……买东西的时候明明是为了省钱,选了很久,又凑了很久,结果最后总是透支,怎么办呢?
阿花你好,我先给你讲一个故事。有一天,心理学家詹姆斯和好友卡尔森打赌,说:“我一定会让你不久就养上一只鸟。”卡尔森不以为然:“我不信!我从来就没有想过要养一只鸟。”
没过几天刚好是卡尔森生日,詹姆斯送上了自己的礼物——一只精致的鸟笼。卡尔森笑了:“我只当它是一件漂亮的工艺品。你就别费劲了。”
从此以后,只要客人来访,看见那个空荡荡的鸟笼,他们都总会问问:“教授,你养的鸟什么时候死了?”
卡尔森只好一次次地解释:“我从来就没有养过鸟。”然而,这个回答每次都会换来客人更大的困惑。
无奈之下,卡尔森只好买了一只鸟,詹姆斯赌赢了。
这种就是心理学中的“鸟笼效应”,是人类难以摆脱的十大心理之一。这是一个很有意思的规律,指的是人们会在偶然获得一件原本不需要的物品的基础上,继续添加更多与之相关,而自己不需要的东西。
实际上,我们都很像卡尔森,很多时候,都先在自己的心里挂上一只笼子,然后再不由自主地往其中填满一些什么东西。
我们不会轻易把笼子丢掉,就像我们不会舍弃那些优惠券,然后一步步被笼子异化,成为笼子的俘虏。
我们之所以被套在鸟笼里,为了一只鸟笼去配一只鸟,一方面是因为刻板印象。在大家的脑海里,鸟笼就是用来放鸟的,如果没有鸟,要鸟笼做什么。但想想,又是谁规定的,鸟笼不可以放家里做摆设呢?
另一方面,我们甘心往鸟笼里填东西,是因为内心真的不知道自己要什么。所以才会来者不拒。你有多少次是看着网上的团购优惠券,想起了自己还可以再去报一个舞蹈班、一个瑜伽课,或者买一套根本用不上的美妆套装。
为了几十块的优惠券,花了大量不必要的钱,结果报的班、屯的货,早已被默默丢在了一边。
我们因为不知道自己最想要的到底是什么,所以,跟着商家买了无数只华贵的鸟儿。但优惠券无非是多花了一些钱,终究造不成太大的伤害。
你有没有这样的经历,原本只是逛街看到一个好看的花瓶,随手买下来。回到家发现,花瓶有了,没有花怎么行,于是,买了花配它。
如此美丽的角落,怎能容许房间脏乱,又紧接着把房间收拾整洁。花瓶有了,花有了,屋子整洁了,是不是又想煮一锅热气腾腾的汤,来搭配此刻的惬意心境。就这样,从一个好看的花瓶开始,生活真得开始热气腾腾起来。
所以,一只精致的鸟笼,和你真正想要的东西差在哪里,差在你买了之后是不是真的“用”了起来。
当你真的开始看书,开始做瑜伽,开始出门跑步,你为此花的钱才算值,才不是被那个鸟笼掌控了生活。
现在到处都是劝我们消费花钱的声音,但你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么,你想好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