柏杨版资治通鉴
中国历史上每一次政权转移,都要发生一次改朝换代型的全国混战。王莽打破这个惯例,他用和平手段,把政权转移到自己手中。在历史上,他不是第一个用和平手段转移政权的君王。最早的一位是黄帝王朝姚重华,其次是夏王朝后羿、寒浞,第四位是齐国田和,第五位是燕王国子之,王莽应排行第六。但是,王莽却是第一个使用和平手段转移政权后,跟旧政权一刀两断,另行建立一个崭新王朝和崭新政府的君王。过去的篡夺,只是统治者搬家,而王莽的篡夺,却确确实实是改朝换代,还包括一种政治理想的实践。不同的是,姚重华在孔丘“托古改制”运动中,被塑造成一个神圣形象,“篡夺”被美化为“禅让”,而如法炮制的一些后生晚辈,“禅让”反被丑化成“篡夺”。
对于王莽事件,儒家学派处于进退两难的窘境,如果新王朝寿命有八百年之久,儒家知识分子自然振振有词。偏偏十五年便亡,而更糟的是,继起的统治者又偏偏是西汉王朝皇家苗裔,王莽就非是“乱臣贼子”不可。所以,虽然王莽是一位“大儒”,而且用政治力量推动儒家学派的崇古政治理想,儒家学派却不得不放弃原则,对他痛加诟骂。这诟骂包括一种痛恨的心情,痛恨他不争气。不过,无论如何,王莽创造的权臣夺取宝座的分解动作,却为后世定下模式,很多同样情形下的权臣,都照葫芦画瓢。
以一个学者而建立一个庞大的帝国,中国历史上仅此一次(中国所有王朝的开创帝王,如果不是地痞流氓、恶棍无赖,便准是拥兵的武夫),他掌握权柄后,所从事的社会革命,可归纳为八大项目:一、土地国有;二、耕地重新分配;三、冻结奴隶;四、强迫劳动;五、实行专卖;六、建立贷款制度;七、计划经济;八、征收所得税。司马光在《资治通鉴》中只记其害,不记其利。
从这些剧烈的措施,可发现王莽所从事的是一项惊天动地的全面社会大革命。王莽的失败,使人惋惜;如果他能成功,将使人类文化史重写。然而,有五项原因,使他不能逃过厄运。
第一,王莽是忠实的儒家学派,而儒家学派的基本精神是崇古。所以王莽的眼光不是向前看而是向后看。他对他诊断出来的社会病态的治疗,认为只要吃下古老儒书上所用的那些古药,就可痊愈。像土地重新分配,固是创举,可是王莽坚持恢复井田,便根本无法做到。脚步向前走而眼睛向后看,仅这一点,就注定他必然跌倒。
第二,那个时代还没有推动这么庞大改革的技术能力,像贷款利息和所得税,都是“纯利”的十分之一,这涉到复杂的成本会计,当时的人还不可能胜任。即令有此人才,王莽更需要一个有组织的干部群去执行。但他仰仗的却只是行政命令,把所有责任都加到行政官员身上,而行政官员大多数又都腐败无耻(这是中国传统的严重病态)。于是,纵是善政,也会转化为暴政,民变因之燎原般爆发。
第三,王莽没有办法控制丧失既得利益者的反击。土地国有使地主怨恨,禁止奴隶买卖使奴隶主和奴隶贩子怨恨,强迫劳动使贵族和一些地痞流氓寄生虫怨恨,禁止铸钱使富豪怨恨。这些怨恨容易掩盖因改革而受益者的欢呼和感谢。一遇机会,就向改革反击。
第四,王莽机械地迷信制度万能,他认为:“制度确立之后,天下自然太平。”大部分时间都用在厘定新的制度上,而他用的又是儒家学派所特有的繁文缛节,不惮其烦的改官名、改地名,凡是“现代”的全都取消,一律恢复“古代”原状。改得太多,以致没有人能够记得住。这改革是不必要的,但王莽禀遵儒家“正名”学说,却特别认真,而也就在这些小动作上,按下大失败连锁反应的电钮。西汉政府对西南夷诸部落酋长,大都用王爵羁绊,不过是不费一文钱的虚名,王莽却改封他们为侯爵。句町王首先反抗。王莽又把西汉政府颁给匈奴汗国“匈奴单于玺”,改为“新匈奴单于章”。皇帝的印称“玺”,而“章”只用于侯爵,这改革更不必要。却为此发动南北两边大规模讨伐战事,征兵征粮,引起骚动与饥馑和吴广式的暴动。
第五,王莽是一位狡狯而又蠢笨的高级知识分子,兼儒家学派的经济学者,绝不是一位智慧的政治家。智慧的政治家永不会认为自己比任何人都聪明,王莽恰恰认为自己如此,因之他不能容纳与他意见相异的建议,固执地自以为高人一等。所以他对句町国和匈奴汗国,采取迎头痛击政策。对因饥饿而抢掠的变民,一味高压,遂使形势更加恶化。
王莽死,新王朝灭。本来已经被避免了的改朝换代型大混战,仍然出现,自一世纪最初十年吕母起兵开始,到三○年代全国再度统一为止,前后二十年,中国人生命财产的损失,无法估计。可是,儒家学派在无数次复古溃败之后,没有接受丝毫教训,仍在推销他们的“古”,人民照样被迫接受,实在是一个困惑的课题。
17 玄汉政府(首都宛县)定国上公王匡(新市兵),攻陷洛阳,生擒新政府太师王匡、国将哀章,斩首。
18 冬季,十月,玄汉政府奋威大将军刘信,攻击汝南(河南省平舆县西北射桥乡),诛杀刚称帝的刘望(参考本年【二三年】八月),并诛杀刚被任命为最高指挥官(大司马)的严尤、宰相(丞相)陈茂。所属郡县,全都降附。
资治通鉴原文
定国上公王匡拔洛阳,生缚莽太师王匡、哀章,皆斩之。冬,十月,奋威大将军刘信击杀刘望于汝南,并诛严尤、陈茂,郡县皆降。
如果新朝有个八百年那汉室之后找回来政权也要被说成乱臣贼子
个人觉得柏杨先生对于王莽的评价和我前面所说的基本一样! 在这里,个人要特别说明一下,像王莽这样的人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坏人”!虽然他夺权篡位,他搞的整个国家一片混乱!虽然资治通鉴说他这个不好,那个不好!但是他其实很少无故杀人,而且也很尊重人的权利,尤其是低位比较低的人的权利的! 他的失败原因很多,但是并不能因为他失败了,就说这个人完全就没有优点!的确他挺能装的,对待政敌下手狠辣,制定的政策脱离实际,而且不听劝!这个只是他个人的特点而已!但是他当了皇帝,因为这些特点把国家弄的一团糟!只能说他不是合格的皇帝!
好听
好的
可惜了
不管怎样,商鞅王安石一类改革者是有崇高理想的人,发现帝国、社会、时代有问题,决心推动改革,难道不是那个时代的改革开放么?在一个集团或帝国没有崩坏前想办法补救,不论成功与否,在理论和实践上都是先行者,也是创新者,给后世留下宝贵经验。看王莽当皇帝后的施政,他有崇高的政治理想么?一味地崇古开倒车,没有一件事能接地气,很多措施执行不了再作废,从这角度看他算什么政治家。除了祸害当世人,对后世也没有一点点功劳。
说王莽是大儒、学者更是高看他,学者的学说能有益于事,实施了能经世济民,他就如同死读书的人,书呆子。他能成功主要因姑妈活的长,当然阴谋诡计小聪明是有的,毕竟生在皇亲家庭,哪知民生疾苦,他哪能算上个学者!他除了食古不化,疯狂抄作业,在理论和学问方面有什么成就?当然不能因他失败而贬低他,王安石改革也失败,司马光的《资质通鉴》是写成了,但是推崇王安石更多,司马光被作为守旧者受的批评似乎更多吧。而且王安石操盘的改革,基本面比吴起、商鞅操盘的诸侯国的人口、经济总量大不知多少倍,北宋是当时世界上经济文化最发达的帝国,人口也最多,情况复杂。
以前总以为王莽也是个改革者,通过这里的记述还真是高看他了。吴起、商鞅尽管牺牲自己,但是改革成果留下了,理论传下来实践也能引领后世。说好听点王莽是理想主义者,难听点是乌托邦,瞎胡搞,除了给后人演示了权臣篡位的模式,他一生干了什么?把本来还好的事搞坏,快崩盘的事他不改善反而加把劲给整崩溃了不是么?秦始皇、汉武帝都是暴君,都穷兵黩武,让当时臣民受苦,但是千百年后看,他俩做的很多大事是对的,功在千秋。王莽不是暴君,但是也穷兵黩武,让当时的人受苦,他有做了什么事能有利于后世的么?
夹在西汉和东汉王朝之间的王莽的新王朝。2000年之后。满清政府。中叶出现了太平天国运动,国运也仅仅十几年。洪秀全比王莽的命运稍稍好一些。可谓寿终正寝。下场到没有王莽那么惨。死后的洪秀全被曾国藩挫骨扬灰,之后,所谓的清朝迎来中兴。
请问我已经每月交20元办了会员卡,为何还要交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