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行】生病还能维护人际关系?看古人生病的另类用途

【德行】生病还能维护人际关系?看古人生病的另类用途

00:00
10:33

听世说新语,品人生智慧,欢迎收听由开浩御书房制作的《世说新语》新解,我是开浩。

 

咱们继续来聊中国人的疾病问题。

 

大多数中国人在患病后,都会有一个心理转变,从原来的大大咧咧,变得小心翼翼,唯恐做错什么事儿。

 

我有一位老师,在住院前,喝酒抽烟熬夜不耽误,第一次住院后,烟酒再没有拿起来,第二次住院后,每天9点准时上床,疾病仿佛是一个提醒,告诉你如果再这样下去,你可真没有啥好日子过了。

 

除了提醒你调整生活习惯外,大多数病人还会回忆和反省自己过去的过错,这样的心理倾向其实由来已久,中国人很容易把病和罪联系在一起,比如很多病人都会说:哎呀,我这是犯了什么错,遭这个罪啊。

王子敬病笃,道家上章应首过,问子敬“由来有何异同得失?”子敬云:“不觉有余事,惟忆与郗家离婚。”

其实这种想法由来已久,世说新语也有类似的故事(德行篇),王羲之的第七个儿子,王献之,老王家起名字跟哥俩似的,虽说王羲之和王献之并称二王,而且都有之字,那也是爷俩,大家别记错了。

 

说王献之生病了,按照道教的规矩来说,病人要反省自己的错误,现代医学表示一脸问号,道士问:你以前都做过什么错事啊?王献之左思右想,回答说:不觉有余事,惟忆与郗[chī]家离婚。就说,我不觉得自己有啥错事啊,唯一让我难过的,就是和郗家离婚的事儿。

 

说句题外话,王献之本来是和郗家大姑娘结婚的,郗家和王家有联姻的先例,王羲之就是取得郗家的姑娘,但是无奈公主看上了王献之,于是皇帝下旨要求王献之休掉原配,和公主结婚,也是一段让人唏嘘的故事。

 

这段故事被记录在德行篇里,意思很明确,王献之病重,还能想起原配妻子,这是值得表扬的。

 

回到故事里去,一个人生病,那是身体发生变化了,反省自己,或许在心理上能起到安慰的作用,但是终究是治标不治本,各位听官,尤其要注意,这样的病中反省,可有可无,放松心情安心治疗是比较恰当的。

中朝有小儿,父病,行乞药。主人问病,曰:“患疟也。”主人曰:“尊侯明德君子,何以病疟?”答曰:“来病君子,所以为疟耳。”

当然,以世说新语俏皮的文风来看,得病反省的事儿,也免不了调侃一下。在世说新语言语篇里,有这样一个好玩的故事,咱们来唠一下。

 

说西晋有个小孩儿,父病,行乞药,就说他父亲病了,于是这孩子到处求医问药。当然会有人问,你爹得了什么病啊?小孩乖巧的回答,我爹得的是疟疾。

 

疟疾我们现代人都知道,是感染类的疾病,因为蚊虫叮咬或者其他途径感染了疾病,流感、痢疾这类疾病和疟疾都到感染科看就好,不是什么脏兮兮的疾病。

 

但是古人不这样想啊,于是就有好事的人说:你爹是君子啊,怎么感染上这样暴虐的疾病?注意,疟疾的疟和暴虐的虐不是一个字儿,虽然音同,字儿可不同。

 

这小孩儿也机灵,巧妙的回答道:不是您说的得了这脏病就不是君子了,而是这病专门欺负君子,所以被人所不齿

 

小孩的回答非常巧妙,病人只是得病,又不是犯了罪,你没必要罪责他。

 

很多人之所以嫌弃病人,是因为他们把疾病赋予了太多无关紧要的东西,比如疟疾就是感染类的疾病,非要说成脏病,人家得病就已经够痛苦了,还要忍受人格的问责,这是想当不仁慈的,疾病和灾难面前人人都是脆弱的,不要开人家的玩笑,就比如川普夫妇得了新冠,我个人就不太愿意嘲笑对方,虽然川普这人做事情我们中国人看不上,但是从生物学的角度来看他和我们一样,得病也值得同情。

 

当然,有人自然也是利用了生病应该被同情的道理。听过一个段子吧,孩子学习老不好,多半是欠揍,打一顿就好了(当然,我们不提倡打孩子)。而且你注意到没有,很多孩子不喜欢去上学,他们的借口是什么?聪明点的家长都发现了,就是谎称生病。

谢鲲为豫章太守,从大将军下至石头。敦谓鲲曰:“余不得复为盛德之事矣。”鲲曰:“何为其然?但使自今已后,日亡日去耳!”敦又称疾不朝,鲲谕敦曰:“近者,明公之举,虽欲大存社稷,然四海之内,实怀未达。若能朝天子,使群臣释然,万物之心,于是乃服。仗民望以从众怀,尽冲退以奉主上,如斯,则勋侔一匡,名垂千载。”时人以为名言。

 

郗司空在北府,桓宣武恶其居兵权。郗于事机素暗,遣笺诣桓:“方欲共奖王室,脩复园陵。”世子嘉宾出行,于道上闻信至,急取笺,视竟,寸寸毁裂,便回。还更作笺,自陈老病,不堪人闲,欲乞闲地自养。宣武得笺大喜,即诏转公督五郡,会稽太守。

诈病不上学,不是孩子的专利,自古就有这样“聪明”的人,世说新语里记录了两个这样的故事,咱们掰扯掰扯。

 

第一篇记录在规箴篇里,说有个太守,叫谢鲲,当初呢是王敦的手下,后来王敦要造反,就谎称生病,不愿意上朝,这类现象很常见,一个人要是想辞职了,那么再原来单位肯定不想再好好上班,请病假也会多了起来。

 

谢鲲就劝王敦:明公之举,虽欲大存社稷,然四海之内,实怀未达(您想建立一个更好的王朝,为了国家社稷而努力,这一点我清楚,但是百姓们却不懂啊)。若能朝天子,使群臣释然,万物之心,于是乃服(如果您能按时上朝打卡,那么群臣就不会怀疑您要造反,大家就会觉得你这人靠谱,而臣服于你)。仗民望以从众怀,尽冲退以奉主上,如斯,则勋侔一匡,名垂千载(借着这个势头,你能很快获得天下人的认可,此时你也别造反,好好侍奉皇帝,如此这样,你的功劳堪比管仲乐毅这种复兴国家的功臣,这不也是名垂千古的路线嘛?)。”

 

谢鲲这话一听就觉得有道理,当时的人也都觉得有道理,原文写的是时人以为名言。但是王敦终究还是选择了造反这条路线,你永远无法叫醒一个装睡的人。

 

另外一个故事更耐人寻味了,出自捷悟篇(捷悟我们之前说过,就是聪明人的篇章)。

 

说有位叫郗愔[chī yīn]的刺史,掌握着兵权,桓温呢就小心眼,嫉妒郗愔手握兵权(桓温这个人的故事咱们可以下节好好唠唠,这人有点意思),而郗愔又不如我们之前说的那个殷浩机敏,能感觉到别人的情绪状态,反正就算是一个大大咧咧的人吧。

 

大大咧咧的人,通常在人际交往中不设防,他感觉不到别人的嫉妒也就算了,还跑去给人家送信,信的内容也挺逗:方欲共奖王室,脩复园陵(小桓啊,我觉得咱俩一起辅佐王室,修复一下皇家陵园挺好的)。

 

这就好比你是公司的红人儿,身居高位,百万薪金,还拿着某个八成能赚钱的项目,给一直以来眼红你地位的总经理秘书发信息:老李啊,我们以后好好在公司效力,一起加班还不要加班费,岂不是一段佳话?

 

佳话你个头啊,你倒是好车开着,高薪拿着,我还吃糠咽菜呢,谁跟你免费加班啊,搞笑呢吧?您莫不是在羞辱我?再说了,我大小是个总经理秘书,偷摸说点你的坏话,你不是分分钟玩完?

 

郗愔就办了这么一个招人烦的事儿,竟然敢羞辱掌控朝政的桓温,还好郗愔命好,生了个好儿子,这个儿子叫郗超,在听说自己爹给桓温写了一封信后,马上拦下信使,要亲自检查一下这封信写了啥,毕竟自己的爹嘴太敞了,指不定说啥话就得罪了小人。

 

一看不要紧,吓的郗超一身冷汗,俗话说打人不打脸,骂人不揭短,爹啊爹,你这不是揭短,你这都能把人活活气死啊,于是寸寸毁裂,便回。就是赶忙把信撕了个粉粉碎,然后往家跑。

 

回家干吗呢?当然是重写一封信啊,信的内容也和之前的内容大相径庭,写的啥呢?自陈老病,不堪人闲,欲乞闲地自养。就说郗愔我啊,年老多病了,很难再做什么大事儿了,我想着以后就找块清静的地儿养老了,言外之意很明确,兵权我也不准备要了,我要善终了。

 

桓温收到信,非常开心立刻操控皇室给郗愔调到闲职上去,郗愔这才保住了性命,并没有得罪这个不该得罪的人。

 

俗话说得好,祸从口出病从口入,人长一张嘴,因为一句话可能惹出一身事儿,但也同样,可以用一句话,避过一段祸,谁能想得到呢,还有这样巧妙的故事,嘴里一边说病,一边还能避祸的,疾病,未必是一件坏事呀。

 

就如开篇我说的那个老师,在两次生病后,开始整理自己手里的业务,开始懂得人生并非只有功名利禄,在养病的同时,自己生活的质量反倒客观上也有所提升,以前抹不开面子的事儿,现在也能笑一笑说:我这个身体状况啊,没太多精力做这个事儿啦。

 

好了,今儿就先说到这儿,咱们下期,接着聊。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fangtang1

    生动,内容也很丰富

  • 听友201162767

  • 杯空饮七恨

    郗(音同希)

  • 听友264223481

    把识人三经,三本书混合在一起分类讲讲

  • 听友264223481

    讲讲冯梦龙的智囊全集

  • 白樨

  • 奡奡妈

    好听

  • 杜zy

  • 杜zy

    一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