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课|你这一生究竟要读些什么书?

第13课|你这一生究竟要读些什么书?

00:00
13:59

在上一周,我们学会了两个非常实用的精读法,独木舟精读法和核潜艇精读法,也掌握了一种强大的工具思维模型。通过这些方法和工具,你可以快速吃透一本书,从而大大提升阅读效率,实现高效阅读的目标。

阅读一本书之后,接下来要做的就是知识管理,将获得的知识纳入自己的知识体系,从而为你所用。


本周目标:

这一周的课程,你将会在上一周课程的基础上,继续深化学习思维模型,掌握极简精读法的终极要义,从而管理好自己的知识体系。


据统计,2017年,我国上市的新书品种数为20.40万,也就是说,每年都有20万本新书上市。那么,如此之多的书,难免会鱼龙混杂,所以我们必须擦亮眼睛,拿出眼光,掌握方法,从中选择好书,选择我们真正需要的书。

本课目标:

今天的课程,我们来实践一下,怎样利用思维模型高效地选出你真正需要的书。


壹/复习一下两种思维模型


温故才能知新。在上课之前,我们先来复习一下,我在前几次课讲的思维模型。

严父型思维的作家和思想家,他们认为社会的进步来自于个人奋斗,他们不相信集体,也不相信天纵圣明,只相信个人可以根据按照自己的理性分析和利益算计作出最优化的选择。

而慈母型的作家和思想家,他们认为社会的进步来自于集体的和谐与繁荣,人性可以通过彼此的友好互助日臻完满,所以每个人都该为集体的和谐作出贡献,集体也又义务关心身边的环境,还有群体里的弱势者。

这两个思维模型,是人类思想进步的底层模型。就像0和1是计算机的基础语言一样。只有掌握了基础语言,我们才能快速看清楚人类知识大厦的每一块砖瓦的本质。

有人统计过,近代以来,人类一共创造了6000多条科学定律和定理,这些科学的定律和定理构成了今天整个科学的基础。如果扣除这里面的自然科学定律和公理,剩下的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定律和定理,他们的基础语言都可以用这两个思维模型来分析。


贰/什么是极简精读?


另外,我觉得有必要讲解一下「极简精读」这个概念。

精读的核心诉求,是帮助大家给自己减负,不用再花大量的时间和脑力去读那些没有用的书。就像乔布斯那样,只做最本质、最核心的事情,把所有多余的、冗杂的部分都砍掉,这样就能四两拨千斤,事半功倍。正因为如此,我们想了解一个全新的领域,完全没有必要去读所有的相关著作,我们只需要掌握其中最核心的三个人的书就足够了。

这三个人分别是:开创者,分歧者,综合者。

了解这一点,是运用思维模型选书的前提。


叁/如何利用思维模型选书?

我们在上个星期介绍过用极简精读的办法选书的方法,「思维模型」同样可以用在选书上。


(一)开创者的思维模型


首先,进入一个领域最好的办法,就是先找对开创者和他/她的书。你可以从他们的对手的「思维模型」入手,找到你想要找的开创者。

「严父思维」和「慈母思维」总是成对出现。

比如说,经济学和人类学就是一对「冤家」,他们的思维方式完全相反。人类学的思维模型是「慈母思维」,而经济学是典型的「严父思维」。

人类学主张定性研究,就是一对一的访谈和调查,而经济学更喜欢模型和数据分析的定量研究。究竟哪种方法好,双方已经争论了一百多年,但其实之所以他们这么对立,还是和他们的底层思维模型有关。人类学相信多元化,认为每个族群和个体的存在都有自己的特殊性,他们之间差异很大。这是一种「慈母思维」,他们关心个体的成长。

而经济学有基础假设,认为人都是理性的,他们会根据自己的现实状况作出理性计算,因此就可以用数据模型来推演现实情况。这是一种「严父思维」。

因为研究方法和基础假设都不同,所以他们得出的结论也经常南辕北辙。同样是调查一个村子,人类学家经常得出来的结论是:当地的农民缺少共识,他们的思维方式还处于前现代,这让他们更倾向于选择不合作。而经济学家往往能从现实利益分析,村民作出这些行为都是基于自身利益考量,合作也好不合作也好,都能让他们利益最大化。

所以,如果我们对经济学有一定的了解,我们可以顺藤摸瓜地寻找他们的对手——「慈母思维」的人类学。用这个方法也就可以找到很多相应的人。

我就拿畅销书为例,来说明这个道理吧。

目前市面上关于婚恋和两性关系的畅销书,主要有两类。

一类是从沟通和心理学角度入手的,教读者怎么通过提高情商来让亲密关系更和谐。这类书目前是主流,也是最常见的,比如说《男人来自火星,女人来自金星》、NLP理论的衍生理论等等。

而另一类书是从生物进化的角度作为理论来源展开的,他们是从两性关系的本质入手来讲怎样在不违反规律的情况下,找到适合自己的人,在择偶环节就避免那些不必要的麻烦。比如《精子战争》。

从来源我们看得出来,前一种带有隐形的「慈母思维」,而后一类书,则有强烈的「严父思维」。

因为婚恋类的书女性读者比较多,所以相对而言,后一种带有明显「严父思维」的书就不那么大众,被指责不尊重女性。可是很多带有「严父思维」价值观的女生就特别喜欢后一种书籍,同样解决他们的问题。我身边很多女企业家、女强人都喜欢后一类书籍,也找到了适合自己的伴侣。

如果你读这些书是为了选择自己未来的发展方向或者解决问题的思路,那么这个方法就能够帮你更好地判断这个领域和思考角度是不是适合你。

如果你更喜欢「严父思维」而不是「慈母思维」,那你最好不要选择人类学这样带着明确「慈母思维」的学科,也没有必要读《男人来自火星》这类书,因为那些方法读了之后想要实操也很困难。因为价值观不合。


(二)怎样用思维模型理解分歧者


任何一个领域,都会随着知识树的开枝散叶,慢慢地融入新的要素进来。

比如说最开始以调查和定性研究为主的社会学,慢慢地也融入了经济学常用的定量研究方法,甚至还成为了主流。

而经济学里面有人也用定性研究的方法,为此还诞生了不少分支学科,比如说行为经济学。今天市面上很多经济类的超级畅销书,都是来自于行为经济学。比如说刚获得诺贝尔经济学的《错误的行为》,比如《魔鬼经济学》,都是这个学科衍生出来的。

我们在选书的时候,除了开创者之外,还需要选择一个这个领域内的「分歧者」,这样我们就可以对这个领域有个通盘的了解。

但是要注意:这类「分歧者」并不是叛逆者,他们的基础假设不会变,他们只是融入了新元素。比如说行为经济学,基础假设依然是人是基于理性做选择,而不是在讲人类思维方式的多样性。只不过,他们融入了一些「慈母思维」的元素,比如说研究人类行为中怪异的部分,看似不可理解的部分。他们的结论最终还是会导向他们是基于理性和利益算计作出的选择,而不是:「他们思维逻辑和我们现代人不一样,我们得理解」。

人类的知识树就是按照这个成对出现的思维模型一点点开枝散叶的,最后甚至看起来有点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感觉。有点像世代通婚的两个家族,虽然不管过多久,这两个家族还是各自有各自的姓氏,但是他们的血缘关系其实已经融合在一起了。

之所以选书的时候,要选择一个领域中的「分歧者」,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为了帮助我们理解他们「通婚」之后能产生什么样的效果。

比如说社会学三大导师:马克思、马克斯·韦伯和涂尔干。他们最开始都是从研究小群体开始的,马克思研究对象是工人,韦伯的研究对象是清教徒,涂尔干研究对象是自杀的人;他们得出来的基本结论也都有明显的「慈母思维」。

但是社会学还是存在一些「分歧者」,比如《旧制度与大革命》的作者托克维尔,他的研究对象是被大革命残酷虐杀的贵族。虽然这在大革命期间,贵族也是弱势群体,但是如果放在长时间轴上看,他们又是社会的中间阶层,所以他最后得出来很多特别「严父思维」的结论。今天的很多社会学家都是在托克维尔的基础上,研究中产阶级行为的,他们也不研究弱势群体了。这反倒成了现在社会学研究的主要对象。

所以大家如果想要入门社会学,需要韦伯的书,也需要托克维尔的书。这样才能理解当下主流的社会学思维方式。


(三)用思维模型理解综合者


接下来,我们再看看三个名额里面的第三个人:当下集大成的人。

我们选择知识树上三个人的时候,除了选择「开创者」、「分歧者」之外,还需要选择一个「综合者」。

人类知识树的发展有一个规律,就是我们常说的分久必合,合久必分。

达尔文的进化论从诞生以来,每代人都试图缝缝补补,当这些缝缝补补积累到一定程度之后就会出现综合的人。比如什么新综合达尔文主义,现代综合达尔文主义,甚至还有新现代综合达尔文主义。

几乎每个专业都是这样,当大一统占据主流的时候,人们想的是开枝散叶。当开枝散叶到一定程度,「开创者」的体系就面临崩溃,就会有人站出来整合一下。

现在我们理解了思维模型之后,对这点就会深有体会:这些「综合者」其实是把新出现的很多「分歧者」的结论试着融入进一个更大的解释体系里面去,从而创造一个新的融合体。

爱因斯坦就是这种典型的综合者。在他之前的两百多年,十几代科学家在牛顿力学基础上做过不少开枝散叶的事情。但是开枝散叶多了,就会出现很多人,他们的结论和牛顿力学出现了矛盾。爱因斯坦就是从麦克斯韦和牛顿力学的矛盾中看到的「相对论」的雏形。

不仅是学术类的领域,畅销书也有这个特点。

举一个文学的例子。

现代魔幻小说的开创者是托尔金,《霍比特人》和《指环王》的作者。我们之前梳理过他的脉络。

托尔金开创了魔幻小说的很多写作规则之后很多年人们都在模仿他。这类魔幻小说会包含很多基本要素:主角是年轻人,有个历史地图,有各种神奇的部落,基础道具——宝剑、魔法和龙。这些其实都有明显的严父思维痕迹:主人公以弱胜强,战胜自己,拯救世界。

但是这类小说经过无数作家几十年的积累,已经有了大量新的元素:政治的要素,人性的要素,家族的要素,哲学的要素。后来就出现了把这些集大成要素融入进去的《冰与火之歌》。我们甚至可以通过《权力的游戏》看出二战以后雨果奖很多标志性获奖作品的影子。在这里要强调一点:绝大多数的文学大奖得主,一般来说都是慈母思维,只有极个别的文学著作,比如《阿特拉斯耸耸肩》之类很小众的书才会是严父思维。(注意:小说一般是严父思维,文学著作一般是慈母思维)

托尔金的基本要素《权力的游戏》里都有,但是融入了很多新要素,所以当乔治·马丁把很多慈母思维元素融合进严父思维的魔幻小说里面,变成了不一样的物种。

下面总结一下综合者:

大家在读这一类综合者的时候,会注意他们有一个特点:如果在他们所处的时代,严父思维占据绝对主流,他们就会用严父思维重新整合一遍那些慈母思维的元素。反之也是如此。

利用思维模型,可以帮助你快速地从「综合者」的一本书里面找到整个学科的思维模型。而且这种思维模型,往往还是融合了「分歧者」观点的思维模型,所以把「综合者」作为一个完全陌生领域的入门书来读,会取得很多神奇的效果。

今天的课程就到这里。明天的课程我会综合过去两周课程的主要方法向大家分享:怎样阅读99%的非虚构类畅销书。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