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词的张力在诗词联中的重要作用
一、概述:在古诗词联的学习、鉴赏以及创作中,虚词不仅可以助力语意的衔接和语境的呈现,同时更能活化文辞,增强语感效果。 虚词和实词是汉语用词上的两大组成部分,成文时虽功用不同,但缺一不可。
一)、古代虚词研究历史:
公元121年问世的中国第一部字典---东汉。许慎的【说文解字】,中就有解释虚词的专条。随着对偶,骈体、丽辞的成熟,更加趋于适用。尤其是关于虚词在行文中的重要作用,起码在两汉之前,即已开始受到文人们的关注和重视了。
关于词类的辨析,早在周代即以出现萌芽。
蔡元培(1919)曾说:“中国人本来不大讲文法,古文的文法,就是《马氏文通》一部。”(引自《汉语大词典》文法条下3)。《马氏文通》是清人马建忠所著的中国第一部系统介绍汉语语法的专著,它的出现标志着中国语法学的诞生,它在中国语言学发展史上有着里程碑式的意义。早在元朝,汇集汉语虚辞的文法专著《语助》(卢以纬1324)就已经问世,成为中国文法学建立的标志。先于《文通》215年,同样汇集文言虚辞的教学文法《辨字诀》(王鸣昌1683)刊行,第一次将汉语虚辞划分为7类(详见陈国华2015),汉语文法模型由此建立,成为汉语文法发展史第一个拐点的路标。
二)、虚词的演变历史:
说道历史演变,却每个虚词都有其不同的演变轨迹,且在其演变的历史中,都蕴藏着社会的进步,认知自然的深入以及思维意识的趋于成熟在其中。我们先看几个例子:
1例1、时间副词“马上”的由来:
“马上”一词在古语中的本义只是一个名词性的方位短语“在马背上”的意思。
如:
唐·元稹【智度师二首其一】
四十年前马上飞,功名藏尽拥禅衣
诗中的“马上”只做方位词“在马上”来用。由于马在古时是主要的代步工具,将士征战离不开马,即所谓“马上得天下”;传递信息也离不开马。即所谓“八百里加急”速递。文人在“马上”一词的频繁使用中,不断在此二意上深化,使“马上”一词逐渐地拥有了引申义。
到了明朝的后期,开始作为时间副词来使用一直延用至今。
同类的时间副词如“立即”是“立刻到来”的意思。是动词“到来”与修饰“立刻”的语意合二为一 ,是由动词性的偏正短语简化而成的固定词汇。
例2、频率副词“总”的语意演变历史:
“总”字在【说文解字】的注释为:“总,聚束也”即是说其本义是:“集聚起来捆绑在一起”的意思。如:魏晋.无名氏【戏好曲】三首其一:
淑女总角时,唤作小姑子。
容艳初春花,人见谁不爱。
“总角”是指将头发集束起来,扎成两个如牛角一样的结。这 里的总即是集束的意思。
到了南朝梁.顾野王编撰的中国古代第一部按部首分门别类的汉字字典【玉篇】中,总的注释变成:“总,合也”。换句话说:“总”字的语意到了此时,已在原有“聚束”的本义上,拓展出“聚合”“统括”“总括”等等一些引申义。再到北宋由陈彭年、丘雍官修的【广韵】中“总”的注释为:“合也,皆也。”在聚合 总括的语意上又增加了“全”“都”“皆”的引申义。
如:魏晋.陶渊明的【责子】
白发被两鬓,肌肤不复实。
由此可以看出:随着“总”这个词的词意,在其使用的过程中,被不断虚化、抽象化,从本义的聚束,到聚集 到总括 在到全和都,“总”字的词性,也因经常在动词前用作状语,而由动词虚化成副词。
3综述:多数副词都是由具有实在意义的名词、动词、代词等实词虚化而来。
二、认知副词:
一)、副词的定义及基础功用:
11、副词的定义:
副词是指在句子中表示行为或状态特征的词,用以修饰动词、形容词、其他副词或全句,表示时间、地点、程度、方式等概念。
22、副词的基础功用:
1副词总是用在动词形容词前面做状语。如“很、颇、极、十分、就、都、马上、立刻、曾经、居然、重新、不断”等。
副词通常用在动词、形容词前面。如“就来、马上走、十分好、重新开始”,只有“很”“极”可以用在动词、形容词后面做补语,如“高兴得很、喜欢极了”。
副词是一类用以修饰名词以外词语和整个句子的词。
二)、现代语法的副词分类:
(一)、程度副词:是对形容词或者副词在程度上加以限定或修饰的副词。一般位置在被修饰的形容词或者副词之前。
11、程度副词的特点:
11)、程度副词的语法功能是充当状语,起修饰形容词或谓词中心语的作用。
22)、程度副词和其他副词的区别就在于它在语意上是表程度的33)、程度副词必须是形容词量性特征的标志,能修饰形容词,并能反映形容词或动词的等级特征。
22、程度副词的分类:
程度副词分为三类:表强度、表比较度和表弱度
11)、表强度:甚,颇、太、相当、够、太、最、极、极其、极端、分外、格外、深为、尤其、大为、特、尤为、最为、极为、顶、绝顶、非常、异常、十分、万分、很。
22)表弱度:有些、不过、至多、至少、稍、稍稍、稍微、略、略微、不大、略为。
33)表比较度:愈、越、越发、更、更加、愈加、倍加、越加、加倍、较、比较、较为。
((二)、范围副词:范围副词在诗词联中的表现与应用,作用其一,是为了上下语意及语境的衔接;其二,也是为了语势和气势的上下平衡。
对谓词性成份进行范围方面限制的副词。
11)、表示总括的范围副词:相当于“全”“都”
凡、悉、毕、备、举、率、咸、具、俱、齐、尽、皆、总、一、一概、统统、一律、等等。
22)表示特定限制范围:相当于“仅仅”“只”
第 )唯、仅、直、止、徒、但、特、独、只、单、就、单单、光等等 文言文中结尾常接“耳”“而已”等,表示限制的语气词。
33)表示共同或相互:
表“一起”“共同”之意的有:俱、兼、并、交等等
表相互 互相之意的有:交、相、相与、交相等等
注:相和相与还有一起、共同之意。
((三)、时间副词:副词所表示的时间意义的特征描写,可分为先时、后时、延时、瞬时四个大类,1。
1)表示过去时间的:
A昔、向、曩(曩,读音[nǎng],意思是:以往,从前,过去的。)n“初、始”C、“已、既”,“曾、尝”E、“适、向”。
22)表示现在时间的“方”意指:正、正在。“会”意指:恰巧、正好。
33)表示将来时间的:“将、行将、欲、要、要想、且等”意指:将要、将近
2(四)、频率副词:
1)极低频率副词:从未、未曾、不曾、未尝、无时、无日等等
2)较低频率副词:间或、偶、偶尔、偶或等
3)中度频率副词:不时、有时、时而、时。
4)较高频率副词:常、常常、经常、时常、每每、时时、往往、一再、再三、屡次、屡屡、屡、频、频频。
5)极高频率副词:一直、始终、一向、一连、接连、连连、连着、总、总是、老、老是、时刻、从、从来、素来、历来、向来。
((五)、方式副词
1方式副词的语法特征:方式副词只能充当状语,不能做补语。
2方式副词包括:
大肆、肆意、特意、亲自、猛然、忽然、公然、连忙、赶紧、悄悄、暗暗、大力、稳步、阔步、单独、亲自等等。
((六)、肯定、否定副词:必、必须、必定、准、的确、不、没有、没、未、别、莫、勿、是否、不必、不用(甭)、不曾.
((七)、语气副词:
1西方的一些语言主要用语调或动词的变化形式来表示语气;汉语也常用语调来表示语气,即我们知道的重读和轻读等,但更重要的是用语气助词来表示语气。因而语气助词在汉语语法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4在口语中,语义重心往往可以通过一系列语音手段来表示,如:音长,音高、停顿等等,其中重音是最主要的手段。另外同时还可以配合表情加以强调。但在书面语中的表示却多半要靠语气副词了。最常见的语气副词是:判断副词“是”。除此之外还有:“也许”“一定”“必须”“果然”“原来”等等
8关于语气副词的功用还有很多,比如:按强调语气划分的正向语气、反向语气、委婉口气等等,语法知识不再深入啦。
(八)、处所副词:如:处处、到处、四处、随处
四)、古文法的副词分类:
古汉语副词包含程度副词、范围副词、否定副词、情态副词、重复副词、时间副词、语气副词还有表敬副词。
古汉语的情态副词:表示动作行为进行的方式、速度或表示一定的情态、语气等。具体分三种情况:
11、表示动作进行的方式:
俱、并。间、微、窃。固。
故。
22、表示行为动作的速度:
表示快速:趣、亟、疾、速、遽jù
表示逐渐:渐、浸、稍
表示仓促、突兀:卒、猝、忽、乍、暴、顿。
33、表示一定的语气:陈述,疑问,祈使,感叹
表确认语气:乃、即、必、定、诚、信、果等
表推测、商榷或议论语气:其、盖、殆等
表不信任语气:主要有“曾”多于“不”连用。
表祈使语气:主要有“其”
表反诘语气:其、岂、庸、巨(讵)宁。意义相当于“难道”“哪里”“怎么”
(六)谦敬副词:表示对别人的尊敬和自谦,多由动词、形容词虚化而来。
11、表示自谦:敢、窃、忝、猥等
22、表示尊敬:请、敬、谨、幸、惠、辱等等
五)、副词的语法特征:
11、副词都能作状语。程度副词"很、极"还可以作补语。
22、副词作状语时,单音双音副词都可在谓语中心之前主语之后,双音副词里有一些还可以放到主语之前。
如:宋·方岳【次韵宋尚书山居十五咏其十梅坡】
三生习气除难尽,也许渠分一半山。
也许"是句首状语,修饰全句。
宋·袁去华【思佳客其一王宰席上赠歌姬】
神仙也许人间见,腔调新翻辇下来
“也许”与句中修饰谓语作状语,表示不确定语气。
再如:唐·长孙佐辅【答边信】
挥刀就烛裁红绮,结作同心答千里
又如:宋·王令【寄满子权】
念生如冬冰,至死仅春泮
“仅”修饰后面的“春泮”表示冰消融的程度。
例如:唐·施肩吾【幼女词】
幼女才六岁,未知巧与拙
向夜在堂前,学人拜新月。
33,和连词配合使用,表示承接,转折,条件,假设等各种关系:不但……还、只有……才、既然……就、除非……才、如果……就、即使……也、虽然……却、不论……都
六)、辨析:
1)副词和形容词:
有些形容词和副词意思很接近,都可以做状语,但:
A、副词只能做状语,
B、形容词还可以做定语、补语、谓语:
2)时间副词和时间名词:
AA、时间副词和时间名词都能作状语,都表示时间概念。
BB、时间名词可以作主语、宾语和定语,时间副词只能作状语。
三、副词的张力在诗词联中的特殊效果:
一)、什么是副词的张力?
在了解副词的张力之前,我们先要清楚:什么是文字的张力?就张力的概念本身而言,所谓的张力本是物理学的名词。其定义是:物体受到拉力作用时,存在于其内部而垂直于两邻部分接触面上的相互牵引力。
换句话说:张力就是弹性物体拉长时产生的应力;是物体由内及外而富有的弹性;是哲学领域里两个理论间存在的矛盾;是文辞在时空上的内涵与外延,是文章中跌宕起伏,有张有弛的情节与引发读者内心思辩之间的迁想与互感。
新批评派理论家艾伦.推特在其【论诗的张力】一文中谈到:“诗歌的语言有两个层面,第一个层面是诗歌语言的外延。意即语言的字典意义或指称意义;第二个层面是诗歌语言的内涵。意即语言的暗示意义或联想意义。好的文学作品既要倚重明晰的字面指称意义,又要有丰富的内在暗示意义。而张力就产生于二者的对立统一之中”。其在文中所言的两个层面,其实就是我们辅导课上常跟同学们所说的:“任何文字都有其本义、引申义和假借义”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表意和隐意。也就是刘勰在【文心雕龙.隐秀篇】中所言的复意。“隐以复意为工,秀以独拔为巧”。而副词正是所有词类当中最符合上述特点的一类词。
1副词在其内涵上本就具有复意。副词本身就具有双重含义,即:保留在副词上的原有的实词意义和在使用的过程中不断赋予的抽象意义。
在外延上,副词本身就具有空间和时间上的可伸缩性。如:程度的高低,时间范围的大小,等等
所以说,凭借副词的张力,在文中具有重要作用。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