颜色词
这一讲将承接上一讲的内容,从“师法自然”的层面,以及景情意和谐统一的角度,继续讲解遣词组句的第三部分内容:色彩类词汇在诗词联中的应用。
一,概述:
苏东坡在【书摩诘蓝田烟雨图】一文里,对王维的诗画评价中曾提到:“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从而引发了古今关于“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思辩。说到底无外乎四个字“师法自然”。通过对形与神,景与意的互补互衬 相融相生,来展现人们对自然美的思辩与追求。
自古以来,中国传统的“天人合一”思想渗透到人们生活的各个领域,而表现在诗文的创作中,则体现为:如何将自然与人的和谐表现其中,如何将景与情相互交融、如何将意与象完美契合。而这种交融与契合,自然少不了色彩变化给人们的直观感受以及由此感受而生发的情感震荡。
一)、色彩的生命特征:
色彩的本身是没有生命态,自然不会有感情,不会有冷暖、轻重的感觉。色彩带来的冷暖其实是人的感觉,色彩带来的感情也是人们赋予色彩以思维,而产生的心理错觉。此错觉在色彩搭配,心情因素,环境因素,等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下。发生情态的偏移与迭起。在鲜活眼前景致的同时赋予文字更深的语意。换句话说:色彩的生命活在人们对自然的思辩当中,活在自然界的阴阳变化与人们的心态 情境 际遇等等改变的交融互感之中。
正如:“夕阳无限好,只是尽黄昏。”一样。火红的夕阳配以日光映照下金黄的山体,本当给我们温暖的感觉。给我们一种豪迈的激情。但对一个人以垂暮却壮志难筹的人来说。这叹老之意来的也并非突兀。相反这强烈的色彩反而加重了这种感叹。从而引发了与读者的强烈共鸣。
再如:“晓日金门气郁葱,人间万里总祥风。再登况遇三登盛,独乐何如众乐同”
同样的红黄二色,同样的暖色调,然而朝阳和落日却带给了我们我们不同的感觉。朝阳在逐渐生起,周遭在逐渐的明亮。而落日在逐渐的西沉,周遭在逐渐的昏暗。这种光线明暗的变化赋予朝阳以希望。而落日的金黄却赋予人们压抑与沉闷。
色彩本身没有生命,但却在诗人的笔下具有了生命的特征。说到底即是色彩的视觉冲击,牵动了诗人内在情感的波动。而这种情感的波动,浸润在色彩的环境当中逐步深化,从而在天人合一的境遇中,诱发了诗人对自然对人生 对社会 对过去未来的深入思考。
所以说,色彩的生命特征是诗人赋予的 换句话说:在色彩震荡内心的那一刻,在色彩联想与心里感应相互激荡,互生互融的过程中,诗人即在思辩当中不断地为色彩注入新意,注入灵魂。通俗地理解,色彩只在被用于成文的那一刻,才算有了生命的特征,而此时色彩的生命其实就是诗人在天人合一之境遇下的诗人的生命。而色彩生命能否鲜活,能否持久。就取决于我们如何师法自然如何天人合一、如何通过遣词组句让色彩生命得以延续。
二)色彩的情感暗示:
色彩本无注定的感情内容,感情的发生只是在人与色彩之间的色彩联想和心理感应而已。是人们的色彩视觉通过形象思维而产生的心理作用。
如:范成大的【四时田园杂兴】中有句:
梅子金黄杏子肥,麦花雪白菜花稀。
梅子与杏子,麦花与菜花 一个用色彩表达 一个以造型呈现。相比之下 不难读出,色彩的表述与读者的印象更为清晰 真切。就语意而言,也是色彩的表情效果以及境象间整体的和谐氛围,都较后三字的造型语言要深刻、要浓烈。这是因为就视觉而言,色彩的视觉冲击要比形态的视觉效果强烈得多。
色彩的情感暗示,本就离不开人们对自然感知的印象与经验。当人们看到某种色彩时,常常会联想到与此色彩相关联的其它事物或场景。当这种联想与阅历,经验、固有认知以及审美意识等诸多因素发生震荡时,就给色彩披上了情感的轻纱。积而久之,就形成了单一色彩的情感暗示。进而再由视觉语言自然升华出情感意识层面的言外之意,意外之韵。
三)、色彩的特性:
1、色彩具有地域性差异:
如:在我国黄色代表尊贵 红色寓意喜庆,而在墨西哥黄色花表述死亡,红色表示符咒
2、色彩的时代性:艺术现象受制于具体的时空,由于不同时期历史、文化与观念的变化,色彩必然具有时代性。
3、色彩的共识性:正是因为色彩具有共识性这一特性 才能使色彩得以广泛应用。失去了共识性,也就是失去了其作为造景手段,传情达意的可能。
4、色彩的全民无意识性:
如:我们看到平民的家中见到红色,自然会联想到这家要办喜事,无需经过大脑的过多思考。当然这种无意识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长期以来生活阅历及经验习惯的凝结而成的一种惯性思维。
四)、色彩类词汇包括:
1、纯颜色词:红黄蓝白黑橘橙紫褐灰等等
2、物色词:枫红 柳绿 莺黄牙白 松翠 水碧 山青 等等
3、不是颜色词却有颜色意的词:琼清 微 葱 浓 彤 丹 玉 彩 锦 墨素等等
二、色彩的认知过程:
一),诗经体系。
1,诗经体系的表情达意方式:
【国风·邶风】中的【绿衣】:
绿兮衣兮,绿衣黄里。心之忧矣,曷he2维其已?
绿兮衣兮,绿衣黄裳。心之忧矣,曷维其亡?
色彩描绘历来就是文学作品表情达意的重要手段之一,这一点在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中,即已窥见端倪。然而从上例的【绿衣】中,我们看到,诗经中对色彩的认知,还处在单纯的表述客观自然阶段。人们对客观自然的认知还处在象形阶段。在文学艺术的表现上,还倾向与造型语言,对色彩语言在文学作品中的张力作用,还认知不足,处在懵懂时期。正如我们熟知的
【桃夭】:“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宜其室家。”对于“桃”之起兴 ,所采用的依然是如“夭夭”“灼灼”之类的造型语言。也就是说:【诗经】体系在造景上,多侧重于象形类的造型艺术,而色彩只是象形语言中的一种形式而已。对色彩的认知还处在表象阶段。
诗经的情感表达多是借助与声或者借物起兴的。
如【诗经.硕人】:
“河水洋洋,北流活活。施罛gu1濊濊huo4,鳣鲔zhan1wei3发发,葭菼揭揭。庶姜孽孽,庶士有朅qie4。”
其中“孽孽”“洋洋”“揭揭”为象形“发发”“活活”“濊濊”为拟声
“发发”疾风或激流的声音,“活活”水流的样子或者声音,
“濊濊”渔网入水的声音。“孽孽”装饰华丽貌 “洋洋”盛大貌 广远无涯貌 “揭揭”长高貌 动摇不定貌。
由此可见,在诗经体系中 人们在情感语意的表达方式上,还处在象形描摹的借物起兴,以声表情的造型阶段,对色彩的认知也仅仅为了依象造型,清晰自然影像而已。
二)、色彩初兴于春秋战国时期:
受阴阳理论的影响,各国的旗帜颜色与服饰主色都是极有讲究,有据而定的。讲究的依据即是该国的天赋国命。阴阳家认为,任何一个王朝和邦国,都应有一种上天赋予的德性。而这种德性用五行来表示,就是金木水火土五种德性。这个国家与王朝的为政特点,必须或必然与它的德性相符合,它所崇尚的颜色即国色,也必须与它的德性相符合。唯其如此,这个国家才能在上天佑护下安稳顺畅地运行。
黄帝政权是土德,就崇尚黄色,旗帜服饰皆为土黄。
夏王朝是木德,崇尚青色。
殷商王朝为金德,其兴起时有白银溢出大山的吉兆,是以崇尚白色。
周王朝为火德,先祖得赤乌之符,自然便崇尚红色。
七大国更是无一例外。
三)、色彩成熟于两汉之后:到了两汉之后 人们对色彩的认知、应用以及表情达意都趋于成熟。以色状物 以色传情频现于文学作品当中,不仅终结了以声达情的听觉造景,同时也丰富了色彩的视觉语言及情感内涵 逐渐发展成造景艺术上不可或缺的重要的表现手段。
如:秦汉诗人辛延年的【羽林郎诗】
银鞍何煜爚yùyuè,翠盖空踟蹰 chíchú。就我求清酒,丝绳提玉壶。
文中即反复使用颜色词壮景描物,借助色彩的冲突,强化视觉效果的同时,烘托气氛、抒发情感。
再如:东汉蔡邕的【翠鸟诗】
庭陬有若榴,绿叶含丹荣。翠鸟时来集,振翼修形容。
回顾生碧色,动摇扬缥青。幸脱虞人机,得亲君子庭。
驯心托君素,雌雄保百龄。
文中一半的语句,凭借对色彩的渲染来突出物像的内涵。借以表情达意的。
可见两汉之时 文人们即以熟练地掌握了色彩,并准确地用于文学创作之中。
三、色彩的相关概念:
一)、色彩:即物体表面所呈现的颜色。也用于比喻人的某种思想倾向或事物的某种情调。
如: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言道:“有我之境,以我观物,故物皆著我之色彩。” 其中“我之色彩”即为我之某种思想倾向。
二)、色彩的联想:色彩的联想受到人的年龄、性别、性格、文化、教养、职业、民族、宗教、生活环境、时代背景、生活经历等各方面因素的影响。色彩的联想分为具象联想和抽象联想两种。
1、具象联想是指人们看到某种色彩后,会联想到自然界、生活中某些具体的相关事物,如人们看到红色后,会联想到鲜血、红旗、朝霞等,看到绿色,会联想到小草、绿地等具体事物。
2、抽象联想是指人们看到某种色彩后,会联想到理智、高贵等某些抽象概念,人们看到白色,则可能联想到纯洁、朴实、典雅等抽象的事物。
三)、色相对比:两种以上色彩组合后,由于色相差别而形成的色彩对比效果称为色相对比。它是色彩对比的一个根本方面,其对比强弱程度取决于色相之间在色相环上的距离(角度),距离(角度)越小对比越弱,反之则对比越强。
冷暖对比是将色彩的色性倾向进行比较的色彩对比。冷暖本身是人皮肤对外界温度高低的条件感应,色彩的冷暖感主要来自人的生理与心理感受。
四)、物体颜色:
1)、首先物体的颜色与光有关系。其次光有自然光源和人造光源.不同的光源照射在不同的物体上,所呈现的颜色是不同的。总的原则是:透明物体的颜色由它透过的色光决定的;不透明的物体由它反射的光决定的
2)物体的颜色取决于光源色、环境色和固有色(即物体自身颜色)三个方面元素。
五)、色彩分类:
1)原色:最基本的颜色为三种:即红、黄、蓝。之所以称之为原色是因为这三种颜色是调和不出来的,但他们却可以调出丰富多彩的颜色。
光的三基色是:红 绿 蓝;
颜料的三原色是:品红、黄色和青色
2)间色:指两种原色调配而成的颜色。如:红加黄为橙色,红加蓝为紫色,黄加蓝为绿色。
3)复色:是指由一个间色和另一个间色调配出来的颜色。
六)、色调:是指物体反射的光线中以哪种波长占优势来决定的,不同波长产生不同颜色的感觉,色调是颜色色调的重要特征,它决定了颜色本质的基本特征。
色调不是指颜色的性质,而是对颜色的概括评价。色调是指色彩外观的基本倾向。在明度、纯度(饱和度)、色相这三个要素中,某种因素起主导作用,我们就称之为某种色调。一幅画面虽然包含了多种颜色,但总有一种倾向,是偏蓝或偏红,是偏暖或偏冷等等。这种颜色上的倾向就是这个画面的色调。通常可以从色相、明度、冷暖、纯度四个方面来定义色调。
色调在冷暖方面分为暖色调与冷色调:
1、暖色调:红色、橙色、黄色,象征着:太阳、火焰。
2、冷色调:蓝色,蓝天。黑色、紫色、绿色。象征着:森林、大海等
3、中间色调:白色。
暖色调的亮度越高,其整体感觉越偏暖,冷色调的亮度越高,其整体感觉越偏冷。冷暖色调也只是相对而言,譬如说,红色系当中,大红与玫红在一起的时候,大红就是暖色,而玫红就被看作是冷色,又如,玫红与紫罗蓝同时出现时,玫红就是暖色。
七)、色彩的要素:客观世界的色彩千变万化,各不相同,但每种色彩都具备色相、明度和纯度三种基本性质,通常称之为色彩的三要素。当色彩之间相互作用时,除以上三种基本性质外,各色彩之间形成的色调,还会表现出自己的特性。因此,色相、明度、纯度、色调和色性的五项就构成了色彩的要素。
色调的种类很多:
1)从色相上分为:红色调 蓝色调 绿色调等等
2)从纯度上分为:明亮色调、浅灰色调、深谙色调等等
3)从色性上分为:冷色调,暖色调,中性色调等等
八)、色彩性格: 色彩本身没有生命 自然不会有性格。这里把色彩性格作为条目列出来,旨在提醒同学们。色彩也与性格有关。
切莫按自己的性格,依自己的癖好,随意使用颜色词。避免因色彩搭配不和谐,而造成整体意境的混乱或情调失和。
四,色觉心里:
色彩不同,其光波作用于人的视网膜使人产生的感受也不同,于是面对不同的颜色,人们就会产生冷暖、明暗、轻重、强弱、远近、胀缩等不同心理反应。
(1)色彩的冷、暖感 色彩本身并无冷暖的温度差别,是视觉色彩引起人们对冷暖感觉的心理联想。
暖色:人们见到红、红橙、橙、黄橙、红紫等颜色后,就联想到太阳、火焰、热血等物像,产生温暖、热烈、危险等感觉,使人产生冲动情绪。
冷色:见到蓝、蓝紫、蓝绿等色后,则容易联想到太空、冰雪、海洋等物像,就会产生寒冷、理智、平静等感觉。
人们往往用不同的词汇表述色彩的冷暖感觉,如:
暖色的:阳光、刺激的、男性的:干炼的、热烈的、活泼的、开放的等等。
冷色的:阴影、透明、镇静的、稀薄的、淡的、远的、轻的、女性的、冷静的等等。
中性色:绿色。黄绿、浅蓝、蓝绿等色,使人联想到草、树等植物,产生青春、生命、和平等感觉。再有:
五,色彩的心理效应
色彩的调子
色彩的调子能激起人们的心理活动并引起快感与产生美感。
红色调给人热情、欢乐之感。人们用它来表现火热、生命、活力与危险等信息。
蓝色调给人冷静、宽广之感。人们用它来表现未来、高科技、思维等信息。
黄色调给人温暖、轻快之感。人们用来表现光明、希望、轻快、注意等信息。
绿色调它给人清新、平和之感。人们用来表现生长、生命、安全等信息。
橙色调它给人兴奋、成熟之感。是很受人们欢迎的颜色。
紫色调它给人幽雅、高贵之感。人们用来表现悠久、深奥、理智、高贵、冷漠等信息。
黑色调给人高贵、时尚之感。人们用来表示重量、坚硬、男性、工业等信息。
六,色彩的心里暗示。
心理学研究表明,
暖色(红、橙、黄等):可以引起瞳孔放大,心脏、脉搏跳动加快,心情兴奋,有扩张炎热的感觉。
冷色(绿、蓝、紫等):可以引起眼睛的淡漠感觉,心脏、脉搏跳动平稳,心情沉静,有收缩、寒冷的感觉;
中间色(介于暖色与冷色之间):处于兴奋和冷静之间,眼睛不过于疲劳,给人以柔和、宁静与舒适的感觉。
虽然这些只是科学上的理论,但在诗人的眼里,色彩的变化,更容易触发诗人那颗多愁善感的心,这当是无可厚非的。即使最微妙处都很容易的被诗人扑捉到,并被诗人巧妙的发挥,渲染、借以抒发、借以宣泄、借以联想、借以寄托。
然而同样的色彩 在诗人眼中和在读者眼中的感受是不尽相同的。前面我们说过:不同的环境,不同的人,以及不同的人在不同的心境下,对色彩的感知都会不一样。
七,色彩在诗词中的作用
当然这些知识并非完全来自与诗文创作,而是得于服装设计及装饰学,绘画艺术的方面的知识层面,但对我们诗文的创作同样具有指导意义的。
诗人和艺术家虽在表现的载体,方式上不尽相同。然诗人借重文字的特殊表现,常赋予色彩更深的思想及情感内涵。
如:宋祁诗句:
“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
由绿而生寒意,以致似乎对晓寒产生轻重的感觉;因红而生暖意,以致似乎听到春天喧闹的声音。在这浓郁的春意中,寄托着诗人多少欢欣、留恋和怅惘的情怀。这“轻”“闹”是只有诗人的笔下才能体现的。
再如:诗人闻一多曾写过一首题为《色彩》的诗:
“生命是张没价值的白纸,自从绿给了我发展,红给了我情热,黄教我以忠义,蓝教我以高洁,粉红赐我以希望,灰白赐我以悲哀;再完成这帧彩图,黑还要加我以死。从此以后,我便溺爱于我的生命,因为我爱他的色彩。”
多么强烈的感情色彩和对生活的美好追求!作者使本无生命的色彩带上了一定的社会属性和强烈的感情因素。
这是只有诗人才可以赋予色彩的感情内涵。也是我们在生活中,在创作时当细细揣摩的。
1、色彩是视觉语言在造景、炼意上的重要表达方式。
其一,色彩不仅有很强的视觉艺术效果及造景、造境功能,而且还能承载和传递非常强的情感信息,甚至可以通过色彩的搭配兴起或带动读者的情绪。
其二,色彩在诗词联的创作中,本属有“窍”遣词。换句话说:在诗词联的造景艺术中,颜色词是语意丰富的词汇之一。我们借助颜色词,不仅可以造景,而且可以借助色彩的情感暗示,情绪效应,心里错觉等等,造景、炼意、进而烘托主题。
其三、造型与色彩是视觉造景的两个重要的表现手段,然而由于色彩对视觉的冲击,直观而具体、形象又鲜活。因此即使在单纯的造景上,色彩的视觉语言,也是造型文辞所无法比拟的。
2、色彩在修辞技巧中,常常作为视觉语言的代表,被用于遣词组句。
如在“以感觉写感觉”的通感修辞中,颜色即是视觉最主要的表现形式。
如:宋祁【玉楼春.春景】:
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
单从视觉感受来写红杏,还不能写出春意盎然的可感性。于是就在视觉之上,加上一个“闹”字,凭借属于听觉的“闹”字来鲜活景致。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盛赞其“着一闹字,境界全出” 然虽着一“闹”而通感,但若无“绿柳烟外,红杏枝头”的颜色辅衬,这个“闹”字还如何闹的起来呢?
再如:清代诗人 严遂成【满城道中】
风随柳转声皆绿,麦受尘欺色易黄。
初看“声”是听觉,“绿”属视觉。怎么“声”会变“绿”呢?因为风随柳转,婆娑有声;柳丝飘动,宛如一道绿帘散开,从这柳丝中传出的声音也似乎染上了绿色。“绿”字在句中,即点染了色美,又衬出了声美。
3、色彩不仅是承载语意最丰富的词汇,同时也是传递情感语境最含蓄,最形象,最便捷的方式。
色彩不仅可以鲜活语境 更可以托起境象的整体氛围,同时还可以以直观、清晰方式,直接将这种感觉,这种情绪这种氛围传递给读者。
如:郎士元【听邻家吹笙】
凤吹声如隔彩霞,不知墙外是谁家。
重门深锁无寻处,疑有碧桃千树花
作者在文中不直写笙的声音,而是以“碧桃”为意象来描写音乐。再辅以大数字“千树”做衬托,将笙声的欢快、明丽、热烈用视觉语言直观滴呈现出来,再下一“疑”字不仅秀出了以视觉写听觉的隐意,更给人以飘渺的感觉。
八、颜色词在文中应注意的事项:
1、注意光和色彩的关系。
成文时一定要注意朝阳,落日,烈日以及晓月,残月,圆月还有烛影、烛光之间的区别,以及这些光源照射在不同颜色的景物上的色彩变化。
2、注意不同色彩的情感暗示,避免与创作环境以及文章的基调不合。
3、在一句或一联,甚至一首诗中,使用颜色词要适度。
既要避免颜色词过多,因画面感混乱而引起不安,焦躁,烦闷甚至压印的情绪,也要尽量避免、忽略色彩在造景上的特殊作用,而过渡使用造型语言造景。因造型语言虽清晰影响有余,但炼情、炼意的窍却不足。
4、注意色彩搭配,切忌随意使用颜色词。更要切忌色彩单一。
在色系上却是一致的词。水碧山青 竹新柳绿 若用在一句,一联或一首诗词的场景中,给读者呈现的只是一片绿。不仅起不到色彩互衬的作用,也使眼前的景变得死气沉沉,缺少活力。
5、色彩的冷暖,轻重,远近,涨缩,浓淡等等物理功能,可用衬笔的方式,来烘托整体氛围,甚至活化整体意境。
6、必须清晰的知道:颜色词不仅是造景的最佳视觉语言,更是炼情,炼意的最佳帮手。换句话说:颜色词可以做句中的秀字。也常被用作句中的秀字。
7、从对仗的角度划分,颜色词属特殊词类,必须同类相对。
颜色词作为特殊词类的同类相对,不仅外观上给读者以工稳的感觉,同时也可以通过颜色的互补互衬,深化语意的同时鲜活眼前的景致。强化场景的画面感。
老师辛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