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读者为你讲述,了不起的中国文化。
你一定听说过,王羲之的《兰亭序》被称为“天下第一行书”。魏晋时期,社会受道家学说和玄学清谈思潮的影响,产生了自然、自我、自由的时代风气,正是“魏晋风度”的体现。《兰亭序》对个体人生意义和价值的思考,对自然、自由的崇尚,正是魏晋风度的重要体现。那么,王羲之是如何写下《兰亭序》的?《兰亭序》有怎样的艺术特点与价值,又是如何流传的呢?
第一部分,我先带你了解王羲之与《兰亭序》的时代背景与基本信息。
王羲之出生于公元4世纪初期,是东晋著名的书法大家。他是魏晋名门琅琊王氏的子孙,曾任会稽内史,领右将军,所以世称“王会稽”、“王右军”,又被后人尊为“书圣”,与儿子王献之合称“二王”。
魏晋是个动乱的时代,也是中国历史上思想最为活跃的时期之一,许多文人开始了思想独立与觉醒的过程。他们风流萧散,不拘礼节,特立独行,逐渐形成了崇尚自然,驰骋思辨,反对礼法的“魏晋风度”,《兰亭集序》就是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诞生的。
晋穆帝永和九年,也就是公元353年农历三月初三,王羲之与当时的名流高士谢安、孙绰等四十一个人在会稽山阴的兰亭举行了一场雅集活动,参与者曲水流觞,临流赋诗,各抒怀抱。什么叫做曲水流觞呢?这是中国古代民间的传统习俗。农历的三月三日是上巳节,人们要结伴去水边沐浴,洗去污垢,消除不详,这叫做“祓禊”,也就是《兰亭序》里说的“修禊事也”。
原先是河边沐浴,后来发展为大家坐在河水两旁,在上流放置酒杯,酒杯顺流而下,停在谁的面前谁就取杯饮酒,称为“曲水流觞”。“觞”就是酒杯的意思。既然是文人雅客,就不止有喝酒祈福,还要赋诗,《兰亭集》其实就是把参与集会的人所赋的诗抄录成集。大家推举聚会的召集者王羲之为《兰亭集》写个序言,记录这次雅集活动,于是就有了名垂千古的《兰亭序》。
《兰亭序》文章首段记叙兰亭聚会盛况,点明了聚会的时间、地点、缘由,接着介绍与会的人数之多,范围之广,“群贤毕至,少长咸集”,还写了兰亭周围优美的环境;文章第二段阐明作者对人生的看法,感慨人生苦短,盛事不常;最后一段则说明作序的缘由,引起后人的感怀。整篇序言疏朗简净、对仗整齐,对宇宙人生的思考尤为透彻。不说书法,单论文章,也是魏晋时代的文学佳品。
……
读错了字吧 于洋老师,轻谈 想读清淡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