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讲 |《竹节人》:逆转结局的童年趣事

第十二讲 |《竹节人》:逆转结局的童年趣事

00:00
10:30

课本内外 

这是一篇记叙文,通过描写“我”和小伙伴制作竹节人,斗竹节人的情景,表现了竹节人这一童年游戏的乐趣,表达了作者对美好童年的深切留念。



郦师点拨 

读这篇偏长的课文,同学们还是需要像郦老师一贯讲的,要善于提取它的核心关键词。如果说课文的标题已经清晰地告诉了我们这个作者所要讲述的对象,那么第一第二段则是奠定了全文的基调。因为有趣,所以着迷,那么着迷在文章中是怎样体现出来的呢?


接下去课文的主体部分便详细地叙述和描写了我们制作竹节人,还有斗竹节人的过程与乐趣,铺展了多个情节,而且抓住了多处的细节,表现了我们的全情投入,投入这种童年游戏的无尽欢悦和喜乐之中。


在制作竹节人的过程中,作者特别细致的描述了竹节人的基本款,聚成寸把长的一截,用捺鞋底的线把它们穿在一起。随后再为他们升级,系上一根冰棍棒,找到两根针织机上废弃的勾针,用铅皮剪一把偃月刀,就这样营造了一个叱咤风云的古战场氛围。每个时代的玩具都不同,但孩子们的童心却是相似的。从制作到对局,孩子们的心情都是那么热烈那么激动,而作者想要表达的那种有趣也就不言而喻了。


当然课文更为出彩,也可以说是最为出彩的一笔就是逆转的结局。结尾尤其有趣。原本因为上课时还沉迷于玩乐而被没收的竹节人的小主人公很是沮丧,但因为看到老师居然也很喜爱竹节人,也在那玩,而使得小主人公就产生了那种惺惺相惜的愉悦。原来每个人的心中都有一份永远不变的童心,而老师上课时威严,下课后有爱的形象,也就真实的浮现在我们的眼前。


老师的故事其实是一笔侧写,而前面的正面描写则是通过表现我们对竹节人的深深迷恋。后面写一贯严肃的老师对于竹节人的青睐则是从侧面进一步突出竹节人的魅力和有趣。同时老师的形象当然也在这一过程中更加真实更加立体。可以说老师的故事它饱含着快乐温暖,更加深化了怀念美好童年的主题。



思考探究 

同学们可以和爸爸妈妈、爷爷奶奶聊一聊,看看不同时期的童年玩具有哪些,然后以一种玩具为描写对象,练习写作。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声声起

    小时候的玩具,还真是想不起什么,听先生讲竹节人就想到了川北地区的皮影戏,十年前在阆中游玩时,看了一场皮影戏,小小的戏台,小小的幕布,微黄灯光下小小的戏人在艺人的手里栩栩如生,乐声阵阵,唱声高亢,一个个小人吸引住所有人的眼神,不由得为民间艺术人赞叹!

  • 阳光多一点1987

    先生你好!在六年级这个很特殊的时期,好好复习备考是首要的事情。但是,小朋友对看课外书真的很是着迷,他看的书籍大部分是历史方面和动物相关的书籍,文学类的很少涉及。我们应该怎样平衡看课外书和学习的时间。每晚想让小朋友多做点练习题,但是他都会要求看课外书。作为家长,我们自然很期待有一个酷爱读书的孩子。但是,目前的主要精力还是应该放在备考上面。所以,很矛盾。不想打击孩子爱读书的热情,又想在应试方面有所收获,请求先生指点一二。辛苦先生了,谢谢您!

  • 1348998szmv

    语文园地在哪里

  • 晴朗de蔚蔚

    老师讲的真好!喜欢听您讲解

  • 伽罗没爱了_长城守卫

    我妈一大早起来天天放这个,都被洗脑了

    晓燕13964142801 回复 @伽罗没爱了_长城守卫: +1

  • LeoStanLee

    郦老师,《景阳冈》不是五下课文吗

  • 木槿长风

    听了丽波老师的课,买了竹节人自己安装,体会了其中的快乐🙂

  • 啄木鸟530

  • bm13fespvzjbx68djed9

    先生,场景描写和场面描写有何区别?请先生指导

  • 小橘灯0920

    郦老师,本课中"教室里的课桌破旧得看不出年纪,桌面上是一道道豁开的裂缝,像黄河长江,一不小心,铅笔就从裂缝里掉下去了。"修辞手法除了比喻、夸张外,有拟人吗?

    书虫子一个 回复 @axb_c: 有吧,年纪就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