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独立的自我与家人亲情之间,应该如何抉择?
精华笔记
本书是美国作者塔拉·韦斯特弗的新人处女作,也是她的回忆录。她没有浓墨重彩地描述自己自学成才的过程,而是讲述了一个苦涩的故事。当她通过教育一步步获得了独立的思想,也与原生家庭渐行渐远了。书中记录的是,塔拉在坚持自己和众叛亲离之间的选择,也描述了教育给她带来的得与失。
一、塔拉的家庭:
1. 父亲的价值观:塔拉的童年是在美国爱达荷州巴克峰的山脚下度过的。她的父亲经营一个废料场,母亲则是山区里的赤脚医生和接生婆。
塔拉的父亲是一个极端的摩门教徒,也是“末日论者”,他认为政府是危险的,坚持自己的家庭必须摆脱政府的控制。因此,她家的孩子不去上学。七个孩子中的四个没有出生证明,他们不去医院、也不吃药。
2. 废料场的事故:父亲认为,虔诚的人家会受到上帝和天使的庇佑。即便出了意外,也是上帝的一种启示。所以孩子们在废料场干活时没有任何防护措施。几乎每个孩子都受过伤。最严重的是父亲曾烧伤全身,命悬一线。但他坚持让母亲在家救活了他。母亲不懂医术,自己摸索着学会用精油和草药治病。在父亲的眼里,母亲的医术就是神迹将临的证据。父亲的大难不死,也让母亲的疗法在山里非常畅销。
3. 塔拉认同父亲的价值观:她六七岁时拒绝了奶奶要送她去上学的建议。
4. 塔拉的转变:三哥泰勒的“叛逃”,把塔拉原本笃信的世界,撕开了一个小口子。在哥哥中,塔拉和三哥泰勒最亲密。泰勒在17岁时宣布要去上大学。一开始,塔拉很生气,觉得哥哥抛弃了自己和家人。但随着塔拉长大,她的想法松动了。哥哥肖恩暴力对待,也让她想离开家。
15岁时,塔拉告诉父亲要去读书。虽然父亲百般阻挠,她还是通过自学,17岁时进入杨百翰大学。
二、初入校园:
1. 全方位的冲击:在生活方式上,塔拉觉得别人太开放,室友则嫌弃她不讲卫生,上厕所出来都不洗手。在学校里也有种种不适应,她找不到教室、不会考试、不知道教材的用途。 她对二战历史的无知也受到了同学们的嫌弃。
2. 坚持父母的价值观:她相信父亲所说的,没有送她去上学是一种优势。也遵守妈妈说的,生病不吃药也不看医生。
3. 第一次背叛父母:她很缺钱,但拒绝申请政府的助学金,因为父亲警告过,“政府就是这样拉拢你的,免费给你资助,接下来你就成了他们的人”。但面对穷到无法继续学业的窘境,她最终还是申请了助学金,她觉得这是自己真正离开父母的第一步,相信了政府,背叛了父母。
4. 塔拉觉察父亲的问题:在基础心理学课上,她了解到父亲应该是“双相情感障碍”患者,这种精神疾病的症状是抑郁、狂躁、偏执、欣快、夸大妄想、被害妄想。
她也发现,鲁比山的故事是父亲臆想出来的。但这个故事让兄弟姐妹的童年都蒙受了恐惧的阴影。知道了这些以后塔拉愤怒了,斥责父亲让全家为他的精神疾病付出代价。
5. 投身学业:父亲的思想已不再能够禁锢塔拉。她求知若渴,在学业上逐渐如鱼得水。她对历史、地理和政治感兴趣,并且成绩优异。在一位老师的推荐下,塔拉参加了剑桥大学的一个留学项目,并获得了继续在剑桥读硕士的机会,此后一路读到剑桥的思想史博士,并去哈佛访学。
她想知道,是谁来决定历史、历史的真相究竟是什么,因为她在人生的前17年中都活在父亲建构的历史中。她把这些年自己的挣扎和疑问与研究课题结合起来。似乎过去日子的苦,都以学术研究的方式让她得到了偿还。
三、与家人的决裂:
1. 相比于不断成长的塔拉,家里的一切都没有变:临行前,父亲来机场送行,他说自己在地下埋了一千加仑汽油,如果世界末日来临,无论女儿在美国的哪个角落,父母都可以去带她回家,但如果去了大洋彼岸,就爱莫能助了。
塔拉善意地接受父母的爱,对父母与自己价值观的冲突,则不予置评,或一笑而过。她希望在全新的自我和家人之间,能维持一种平衡。
2. 和父母摊牌:契机是塔拉和姐姐奥黛丽的一次会面。她发现奥黛丽和自己一样遭受过哥哥肖恩的暴力,她们决定和父母摊牌。
但塔拉回家后,父亲拒绝相信肖恩有暴力倾向。他冲着塔拉大吼,“你的证据呢!你有证据吗!是不是把肖恩关在监狱里才会开心?是不是从剑桥回来就是为了让家里鸡犬不宁?”
而整个过程中母亲都一声不吭。塔拉哭着冲进洗手间,这一刻,她发现从小到大那个唯唯诺诺的塔拉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有自己想法的、真实的塔拉。家里的裂痕终于扩大到无法修补的地步,她无法再坚持表面的和平了。
3. 陷入自我怀疑:肖恩和父母把责任都推到了塔拉身上,就连姐姐奥黛丽也发来邮件,怪塔拉燃起了自己的怒火,说塔拉已经被撒旦所控制,背叛了家人。失去亲人的恐惧,让塔拉陷入了自我怀疑。
4. 彻底决裂:为了最后“拯救这个被魔鬼附身”的女儿,父母也曾到哈佛和她同住一周,希望她忏悔,但塔拉最后一刻还是拒绝了。直到这时,她才不得不承认,世界上没有两全之策,要么回去,要么离开。
5. 修复伤痛:面对与家庭决裂的现实,彻底击垮了她的精神和身体。她不再能读书,经常做噩梦,也断绝了社交生活。最终,站在塔拉身边的是哥哥泰勒和妈妈的兄弟姐妹们。在心理医生的帮助下,塔拉逐渐恢复了正常,完成了博士论文,和爱人在伦敦定居下来。
6. 逃离与构建自我:对于自己改头换面的过程,塔拉说,人们可以用很多说法来命名:转变、蜕变、虚伪、背叛,但她称之为“教育”。本书的英文原名也是“educated”。中文版的译名“你当像鸟飞往你的山”这句话则出自《圣经》,既代表一种“逃离”,又代表着找到新的信仰。
“你可以爱一个人,但仍然选择和他说再见;你可以想念一个人,但仍然庆幸他不在你的生命中。”
书 名:你当像鸟飞往你的山
作 者:[美]塔拉·韦斯特弗
主 讲 人:玥然
主讲人简介:资深财经记者,曾就读于北京大学、复旦大学
主 播:路遥
策 划 编 辑:李雪清
总 编 辑:徐苑
这故事可说的太多了。首先,在现代社会还有这样的原生家庭,令人震惊,又不是不通网络的化外之地。其次,书名翻译的真好。再次,17岁前没进过校门,27岁剑桥博士毕业、哈弗访问学者,这履历看得人汗颜。与人家比起来,咱小学到大学16年的商业化教育,充其量也就是在玩游戏打怪升级,结果一路的积分和奖状证书,都不如人家正正经经读了十年书。可见教育跟补钙一样,不在于灌输多少,关键在吸收。摄入的钙是不少,可是没有好奇心和求知欲这样的维D,知识灌得再多,也都酒肉穿肠过了,丝毫改变不了自己的认知水平。
汇听掰乎 回复 @世间儿女双全法: 对啊,所以我才说这样优秀的个体毕竟是少数。而大多数人只能够接受面向大众的普惠型教育,这样才能实现教育普及。首先要实现大多数国民教育,之后再谈发掘早当家的天才们。
你当像鸟飞往你的山,这是逃离、是觉醒、更是成长
美国的博士那么好读吗?
“你可以爱一个人,但仍然选择和他说再见;你可以想念一个人,但仍然庆幸他不在你的生命中。”
我想,是教育带给她方向,让她明白自己是怎样的人,又将成怎样的人。教育意味着自我创造,令她鼓起勇气去探索生命的无限可能,去接受不同的声音。她曾活在父亲确凿的规训之下,是主动寻求教育让她发现了真正的自己。教育,让她逃离了曾经的家庭,指给了她觉醒的道路,鼓励她成为想要成为的人。
从小父母就教育我们,要有自己的想法,别人表达出来的也只是别人的观点,身为个人,你得有自己的思考和想法。从某种程度上来说,父母也是别人,父母的话不一定都对也不一定都适合自己,他们也只是把自己认为最好的给了子女。
林子202001 回复 @王崽牛奶旺旺旺: 看看我的评论
你可以爱一个人,但仍然选择和他说再见;你可以想念一个人,但仍然庆幸他不在你的生命中。难以想象作者这样的家庭,能够有今天张开翅膀的一天,远离一个暴跌趋势的人,才是正确的,别无他法,闻太师也是琢磨清楚后才离开纣王,平衡是不太现实的,除非你与他们同流合污,想要飞的话,必须离开鸡窝
去年这本书陪我渡过了机场的很多时光。一开始是纯出于好奇Bill推荐是什么原因呢?直到读完全书,我不能说清楚具体是什么感觉,但隐约就是觉得自己被激励到,然后,今年一年都在信心满满地MBA备考中。今天是国庆第二日,连续俩日模考都还不错,做为自我奖励今天再重温一次语音版吧!
打动我的 1 “你可以爱一个人,但仍然选择和他说再见;你可以想念一个人,但仍然庆幸他不在你的生命中。” 2名字《你当像鸟飞往你的山》 3作者破茧成蝶
一个女孩,在自己32岁的时候出版了自传,我想,这不仅仅是因为她有足够的文学素养,更是因为她有着与众不同的经历。当我看完整本书的时候,我想,也许是因为她的故事对于她来说太过沉重,她需要一个出口,将自己的委屈、怨恨、挣扎、痛苦、无助、坚持等等情绪妥善安放吧。我想,当她写下她的故事的时候,是平静的吧,但这平静是疯狂或是歇斯底里后的平静吧,因为一切已经尘埃落定,千帆历尽,她与自己、与未来、与希望达成了共识。
阳阳的糖果屋 回复 @上官明曦: 没错,个人成长的过程有时是一种蜕变,也会伴着伤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