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6、嘉庆:中国最后的“奋斗逼”皇帝

116、嘉庆:中国最后的“奋斗逼”皇帝

00:00
23:53

在职场上什么样的人最让人讨厌?不同的人可能有不同的看法,但有一种人是一定不招同事待见的,这种人在现在的网络上有个说法,叫“奋斗逼”。什么意思?好好的一个“奋斗”,后面为什么要加个骂人的字儿?因为这样的人在工作中,为了向老板表现自己,不但只求付出不求回报,而且因为他的所谓奋斗,让其他同事也要跟着承担更大的工作量,最后形成大家伙一起被剥削的局面。

 

用这样一个词来形容古代的皇帝,看起来怎么也说不过去。一者皇帝没有老板,他本人就是天下的老大,就算想向上级表忠心,那放在古代的价值观里,也只有给老天爷看的份儿;二者他没有同事,奋斗也好摸鱼也罢,没人敢和皇帝去比工作量,您爱做多少做多少,到了清朝这样一个君主专制达到顶峰的朝代,连敢上书批评皇帝工作态度不积极的大臣都没几个了,毕竟谁脖子上的脑袋也不是赁来的,犯不上触这个霉头。

 

而且话说回来,人家清朝的这些个皇帝,除了咸丰后来因为心态爆炸而自暴自弃,还有同治、光绪、宣统这三位形同傀儡的皇帝之外,其他那几位个人能力先不说,勤奋程度起码都是在中国历代帝王平均线以上的。比如在这方面最出名的雍正,在位仅仅十三年,批阅的奏折就有四万多件,每天都工作到深夜,一年到头除了生日那天,全年无休。就算让皇帝和皇帝同行之间做比较,那“奋斗逼”这个帽子似乎也是扣在雍正头上更为合适一些,为什么要说嘉庆才是中国最后一个“奋斗逼”皇帝呢?

 

历史上的嘉庆,从个人角度来看简直就是个完美的古代帝王,不但兢兢业业、严于律己,在勤政方面和他的祖父雍正不相上下,而且宽仁勤俭、温文尔雅。有一年三伏天,他召见一位叫杨怿曾的官员,这个大臣掀开门帘进屋的时候,看见嘉庆正跟那儿自己扇扇子呢——因为嘉庆比较胖,胖子夏天容易出汗——然而杨怿曾一下跪,嘉庆就立马把扇子放到一边儿,专心致志和他谈公事。两个人说了很长时间的话,眼看着嘉庆身上汗如雨下,可他却始终都再没拿扇子扇风。按照规矩,在皇上面前,大臣是不能扇扇子的,所以嘉庆干脆自己也不扇了,大家一起蒸桑拿。古人讲“见微知著”,从这么件小事儿上,就能看出来嘉庆是一个平易近人的皇帝。

 

话说回来,那这就更奇怪了,在奋斗逼的眼中只有自己和老板,同事、下属的死活是一概不管的,在这一点上嘉庆明显不符合,甚至完全相反。既然这样,为什么还要说他是中国最后一个奋斗逼皇帝呢?这位“仁宗”的庙号,难道是假的吗?

 

这就要说到“奋斗逼”群体的另一个特性了:脑子不是很灵光。说白了,聪明人想挣大钱,会傻到靠牺牲自我来博取老板的同情吗?会想要靠出卖同事去讨领导的欢心吗?人家都是把主动权掌握在自己手里的,有自己的意志和主见,不可能说因为你比我名头响,我就无脑地追随你,凡事都以你为准。

 

我们看雍正在历史上,非常尊敬他的父皇康熙,谁敢说他治国理政有一点儿和康熙不同的地方,他都要重重的责罚,可实际上呢?他确实是做了很多和康熙执政理念大相径庭的事情,因为他知道,康熙给他留下的是一个烂摊子,如果自己不赶紧转舵,那这大清朝等不到二十世纪就得亡在他手里。这叫什么?这叫政治家。说一套做一套,那简直就是政治家的基本素养,这类人说的话,一个字儿也信不得。

 

同样的,你看史书上记载许多皇帝如何的英明神武,多么多么的睿智,那也都是为尊者讳。这种现象在《明史》和《清实录》里最严重,这两个都是清朝官方编修的史书,前者是为了通过美化明朝的皇帝,以此来抹黑农民起义,巩固清朝统治的法理基础;后者就更简单了,能狠下心来自己批评自己的人都没几个,何况是在当时被神话的帝王呢?就算心里对自己的毛病一清二楚,肯多琢磨琢磨都很不错了,还把自己的负面形象写到史书上,好让后人看笑话?图个啥?

 

可是不知怎么的,明明是皇帝用来忽悠别人的手段,到了嘉庆这儿,却是自己把自己给忽悠瘸了。

 

咱们有一说一,乾隆交给嘉庆的这个皇位,实际上并不是件好差事。清朝到了这个时候,已经进入中期,由于乾隆执政后期的吏治腐败,社会秩序随着官僚体系的腐朽也逐渐紊乱,明眼人都看得出来清朝在走下坡路。嘉庆不光是个有大志向的皇帝,也很懂得分析局势。他认为清朝走到这一步,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官员贪污腐败,而源头就是乾隆的宠臣和珅,所以他亲政后办的第一件事,就是让和珅自尽,抄了他的家;第二个原因他说不出口,但是也用行动表态了,那就是他的父皇乾隆执政不力,所谓是“恩或多滥,罚必从轻”,光掏胡萝卜了,把大棒子扔到了一边儿。嘉庆说到我这儿绝不能这样做了,我得想个别的法出来。

 

可是历史上能力挽狂澜的政治天才就那么几个,嘉庆显然不是其中之一。这位有志之君本以为对贪官大开杀戒,就能把所有的问题都解决,可后来发现这大清的贪官就跟地里的韭菜似的,噶了一茬又长一茬,简直是无官不贪!嘉庆懵了,心说难道是我的问题吗?为什么我的祖先们当皇帝的时候,就没遇上我这个情况呢?他那个时候也不懂得历史规律的事情,再加上从小受的都是儒家的教育,笃信的是“敬天法祖”的执政理念。什么意思呢?就是你祖先留下的制度、命令,后代不光要遵循,而且不能随意改动。这是中国人的传统,到了明清的时候更是根深蒂固。

 

嘉庆是个大孝子,对这一点做的更是非常到位。于是他认为要想摆脱眼下的困境,就只能遵循祖宗的方式方法,恢复康雍乾时期的恢宏盛世。他在公开场合经常强调,要大家遵从祖制,和他一起墨守成规。嘉庆每天理政的时候,一定会先看看《清实录》里的记载,学一学祖宗们的做法,然后再决定如何处理事情。这种做法对不对?也难说,毕竟“以史为鉴”不能说是错事,可要是一味照搬历史,全然不知变通,那就肯定会出问题。因为时代在发展,社会在变化,用刻舟求剑的方式来治理国家,怎么可能有好的效果?

 

嘉庆刚亲政的时候,时任陕甘总督松筠(yún)曾经根据调研的实际情况,给他上了个折子,劝他搞经济改革,改革什么呢?食盐和铸铁。这两项是中国历代王朝调节经济的重要手段,西汉汉昭帝的时候有个著名的历史事件叫“盐铁之议”,争论的就是盐和铁要不要搞国营的问题。当时主政的霍光很务实,先是带着儒生们打倒了主张国营的政敌桑弘羊,后来又把这个政策捡了回来。因为汉武帝晚期的时候民生凋敝,再搞盐铁国营,汉朝的统治就要受威胁,而等到经济好转后,这个政策又能为国库带来巨大的收益。

 

松筠提的这个改革,放在当时其实是很有必要的。因为当时的官盐、官铁经常缺斤少两,质次价高,人们不得不去买走私的盐和铁,不打破垄断的话,不光是各级官员从中盘剥,导致国税流失的问题,还会逼得老百姓揭竿造反,动摇统治。可嘉庆看不到这一点,他指责松筠说,你这个想法荒谬!禁止私盐私铁,是老祖宗留下的制度,怎么能改呢?朕要是听了你的,那就是不敬天法祖,祖宗之法不可变!

 

可是松筠提出的问题又是客观存在的,那这个问题怎么解决呢?嘉庆说,出问题不是制度的问题,是你们这届官员不行。你们要清正廉洁,没才华没本事不要紧,只要像我一样勤政,问题都能解决!这就很扯淡了,有本事的官儿有几个不贪的?中国从古到今掰着手指头数,也就是诸葛亮、岳飞、于谦这么几个能达标,那都是千古完人级别的,你嘉庆有那个好运气吗?

 

结果就是,嘉庆手底下的官员不懂也不敢创新,在他面前表现地倒是兢兢业业,可实际上是碌碌无为、尸位素餐。就跟现在很多企业要员工加班似的,大家就坐在工位上做样子,实际上干不干活老板也不管,要的就是这个劲儿。反倒是真正想为他解决问题的,不光得不到肯定,还要因为说真话倒霉,比方说松筠,还有曾经参与编修乾隆朝实录的洪亮吉。这位虽然是个彻头彻尾的文人,但是很有远见,听说嘉庆鼓励官员们上书说真话,他就上了个言辞激烈的折子,说咱们大清现在的问题,根源就在乾隆皇帝的时候吏治败坏,而皇上你虽然搞新政,手段又太宽和了,乱世得用重典,必须狠下心来杀个人头滚滚,重新构建政治体系,国家才有希望。不然的话,这大清就该完蛋了!

 

嘉庆看了洪亮吉的折子之后,不但不高兴,反而是大为恼火。你说“大清要完”就算了,居然还否定我的列祖列宗?于是这位忠心耿耿的臣子,就被嘉庆发配到了新疆,后来被释放后,洪亮吉也再没出来当官,而是回家写书,从此不问世事。大清公司有嘉庆这样一位奋斗逼,把能干事、干实事的员工都挤兑走,留下一帮表面奋斗,实际上混日子的人当管理层,那这家公司要能好才叫见了鬼呐!

今天的节目就讲到这里,感谢您的收听,请您继续关注《清代皇陵秘闻录》,跟我们一道了解清朝宫廷里的更多故事。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小雪人_ss

    《清代皇陵秘闻录》,通过对清代帝王后妃陵寝史实的再现,展现真实历史中的清宫帝王后妃秘闻、帝王权谋等内容,这档真正尊重历史事实 加之艾宝良老师精彩演播,一下子就把我们带入了历史的现场……

  • 红色的橙子

    6分多钟那儿的背景音乐叫什么呀?

  • 听友307733701

    艾宝良真差

  • 和风戏语_心亦锁8w

    哈哈哈哈,心态爆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