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演义》65 | 谋主·曹魏 | 贾诩:极聪明,有剧毒 | 宋蔚奇

《三国演义》65 | 谋主·曹魏 | 贾诩:极聪明,有剧毒 | 宋蔚奇

00:00
16:53


本节课,你可以了解以下内容:

贾诩在全书中的出场时间相当早。那回书的题目就叫做《犯长安李傕听贾诩》。这里面有两个人名和一个地名,共同组成一个可怕的事件。董卓余党逆贼李傕听从谋士贾诩的建议,进犯长安,控制了皇帝,屠戮了百姓。所以你看到了,贾诩一出场就做了一件极不光彩的事。他为逆贼出谋划策,祸害了朝政,对不起天子,更对不起百姓。

当时,司徒王允巧用连环计,让吕布杀死了董卓。董卓的部下李傕、郭汜等人逃出了京城,让人带着表文到长安请求赦免。但是他们的请求被王允坚决拒绝了。李傕无奈地说:“既然无法得到赦免,那咱们只能各自逃生了。”只听谋士贾诩说:不能就这么散了呀!你要是放弃了军马,随便一个管治安的小吏就能抓你,你甘心吗?不如咱们召集雍凉地区的兵马,再杀入长安为董卓报仇。要是打赢了,咱们就掌权。要是打输了,实在没办法了,大不了像你刚才说的那样各自逃命,到时候也不晚啊!贾诩的这番话,给李傕指出了一条路,却也给东汉带来了沉重的灾难。贾诩为什么要献这么一条毒计呢?答案其实很简单:他首先想自保,其次想建功。贾诩是凉州人,从一开始就投身于董卓的势力,现在董卓死了,树倒猢狲散,眼看就要背上逆贼的罪名永世不得翻身,别说建功立业了,保全性命都很困难。这对于贾诩来说是无法接受的。于是,他指引着李傕杀回了长安。

贾诩有着极其高明的战略决策能力,他的思维异于常人。但同时,他也绝对不是我们所喜爱所赞美的英雄人物。对这样一个不择手段的人,读者们往往感到畏惧和厌恶。

后来,曹操事业发展了起来,前来迎接汉献帝。贾诩劝李傕向曹操投降,因为曹操太强了。李傕不听。当天夜里,贾诩一个人骑着马逃离了李傕的阵营,跑回了家乡。原因很简单:贾诩知道李傕要被曹操打爆了,他要继续保命。

之后贾诩来到了张绣那里。张绣是张济的侄子,张济是董卓的手下。所以你看到,贾诩投靠的依然是凉州派系的势力。贾诩给张绣当了谋士,劝张绣在宛城联合刘表,对曹操构成了威胁。于是曹操派兵前来进攻。贾诩却劝张绣投降。理由还是一样:曹操太强了,打不过。张绣呢,也听从了贾诩的建议,向曹操投降了。可志得意满的曹操却来了一套神奇操作,他看上了张绣的婶婶,也就是张济的妻子邹氏。事情传到了张绣耳中,张绣勃然大怒,说曹贼欺我太甚!于是贾诩为张绣献上了计策,张绣选择反叛。这次曹操可付出了惨重的代价,他的长子曹昂、侄子曹安民、大将典韦都死于乱军之中。后来,曹操又率军与张绣交战,又被贾诩设计打得接连大败。贾诩算是让曹操吃尽了苦头。

随着时间的推移,曹操和袁绍已经成了北方双雄,两人都在拉拢其他势力。当时,曹操派刘晔作为使者去招降张绣,袁绍也派人来招降张绣。在二者之间,贾诩选择了曹操。

从此,贾诩顺利进入了曹操的阵营之中。他终于摆脱了对西凉势力的依赖,成功来到了更高的舞台之上。他明白,要想获得曹操这种主公的赏识,就必须展现出自己的能力,以此作为谈判的筹码。这也是他之前一方面与曹操作战,一方面又多次找机会投降的原因。

投降曹操之后,贾诩出了很多计策。比较有名的就是对马超和韩遂联军所施展的离间计.

在曹操时代,贾诩也是比较受重用的谋士。但他政治地位的跃升,却是在曹丕时代。曹丕为什么会看重贾诩呢?我来给你讲两个故事。

第一个故事是:教曹丕哭。曹操在设立继承人这件事上,长期游移不定。按理说,长子曹丕应该继位。但曹操更喜欢三儿子曹植,因为曹植特别聪明,下笔成章。曹丕心里很害怕啊,就向贾诩请教。贾诩告诉曹丕:你别跟他比文章,你跟他比谁会哭。从此之后,每次曹操要率军出征啦,儿子们都前去送行啦,曹植依然和以前一样,当场写小作文夸曹操,我爸爸真牛!而曹丕呢,一句话都不说,就是不停地哭,一边哭一边下拜,表示他担心父王的安危。哭得连左右的侍从都感伤不已。于是曹操怀疑曹植只是会做表面文章,真心诚意却比不过曹丕。你看看贾诩这只老狐狸,出的计谋也太高明了吧!

第二个故事是:假装思考。后来曹操实在做不了决断,就问贾诩:“孤欲立后嗣,当立谁?”贾诩,你说说,让谁当继承人啊?这是个非常可怕的问题,如果回答错了,站错了队,将来新主子上来,是要杀头的。书中写道:“贾诩不答。”贾诩把曹操晾在那里,不搭理他。曹操也纳闷了:贾文和,你这是啥意思?过了一会儿,贾诩仿佛从梦中苏醒过来一样,跟曹操说:对不起,主公,刚刚我想事儿呢,所以不能立即回答您。你看,他还买了个关子。曹操问:你想啥呢?贾诩回答说:“思袁本初、刘景升父子也。”我在想袁绍父子和刘表父子的命运啊。曹操听完之后哈哈大笑,于是决定立长子曹丕为王世子。

其实,贾诩这一句话看似简单,实际含义非常深刻。他是举了两个废长立幼的反面例子,来劝谏曹操啊。真可谓是一句点醒梦中人,像一道闪电一样划过了曹操的脑海。可以说,曹丕能顺利继位,绝对离不开贾诩的帮助。

于是,曹丕继位之后,对贾诩非常尊敬。贾诩后来辅佐曹丕当了皇帝,他自己做了太尉,可以说是位极人臣。

这就是贾诩的一生。他是个在乱世中力求自保的聪明人,是足以影响天下大势的毒士。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义西江措

    贾诩(147年-223年8月11日),字文和,凉州姑臧(今甘肃武威市凉州区)人,东汉末三国初著名谋士、军事战略家,曹魏开国功臣,被尊为魏晋八君子之首。 贾诩原为董卓部将,董卓死后投效李傕、张绣,最终归降曹操。贾诩运用谋略计策,先后帮助曹操战败袁绍,平定关中。在曹操继承人的确定上,暗助曹丕成为世子。黄初元年(220年),曹丕称帝,拜其为太尉,封魏寿乡侯。贾诩精通兵法,著有《钞孙子兵法》一卷。黄初四年(223年),贾诩去世,谥曰肃侯。

    粽子的粽子 回复 @义西江措: 科普辛苦

  • 53041

    吾还是有点讨厌贾诩的, 原因就是太自私了, 虽然非常聪明, 但是和诸葛亮完全不是一个级别的啊(不看智谋) 还是喜欢关心国家大事的😏😏

    携清风作伴 回复 @53041: 我最喜欢诸葛亮,因为他很有才华和智谋,你呢

  • 阅世长乐

    加油,宋老师

  • 椰子王小微

    贾诩可厉害了

  • 旅行者_xd

    厉害👍🏻贾诩真强

    携清风作伴 回复 @旅行者_xd: 我讨厌贾诩😫

  • 哈迷NO1

    👏🏼👏🏼👏🏼👏🏼👏🏼💝💝💝💝💝💝💝

  • 怡梦学姐

    来,点赞走起!

  • Cece_gyx

    贾诩(147年-223年8月11日),字文和,凉州姑臧(今甘肃武威市凉州区)人,东汉末三国初著名谋士、军事战略家,曹魏开国功臣,被尊为魏晋八君子之首。 贾诩原为董卓部将,董卓死后投效李傕、张绣,最终归降曹操。贾诩运用谋略计策,先后帮助曹操战败袁绍,平定关中。在曹操继承人的确定上,暗助曹丕成为世子。黄初元年(220年),曹丕称帝,拜其为太尉,封魏寿乡侯。贾诩精通兵法,著有《钞孙子兵法》一卷。黄初四年(223年),贾诩去世,谥曰肃侯。

  • 飞机迷小章

    贾诩看似是法国谋士,实则胸中城府极深,是三国顶级的智谋之士

  • yuhuashi1349

    贾诩(147年-223年8月11日),字文和,凉州姑臧(今甘肃武威市凉州区)人,东汉末三国初著名谋士、军事战略家,曹魏开国功臣,被尊为魏晋八君子之首。 贾诩原为董卓部将,董卓死后投效李傕、张绣,最终归降曹操。贾诩运用谋略计策,先后帮助曹操战败袁绍,平定关中。在曹操继承人的确定上,暗助曹丕成为世子。黄初元年(220年),曹丕称帝,拜其为太尉,封魏寿乡侯。贾诩精通兵法,著有《钞孙子兵法》一卷。黄初四年(223年),贾诩去世,谥曰肃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