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马拉雅的朋友,你好,我是赵泽源老师。
在上一讲中,我们讲了《蒹葭》这部作品,讲到了人生中的追寻与失落,而今天呢,我们就来说说我们在危难当中的选择,这就要说到诗经中的另一首名篇叫作《无衣》。
我们刚才讲到,《无衣》是秦国的一首名歌,说到这里,我们不由得想起有一部非常著名的电视剧就叫做《大秦帝国》,里面说了秦国对外扩张的过程,气势磅礴,而斗志昂扬,看起来就让人热血沸腾。今天我们要讲的这首《无衣》其实也就是秦国军队生活的一种表现。
那么,“无衣”这首诗歌的标题又是什么意思呢?很好理解,就是没有衣服,没有铠甲。那人们在没有铠甲的情况之下,面对危难,面对战争,又该如何来选择的呢?下面,我们就来一起看一看这篇《秦风·无衣》。
这首诗第一章是这么写的,“岂曰无衣?与子同袍。”“袍”就是外衣的意思,类似我们今天所说的外套。“谁说没有衣服?我外衣呀就是你的外衣呀。”可见这时都要两个人穿一件衣服了,接下来又说 “王于兴师,修我戈矛,与子同仇” ,“兴师”就是起兵的意思;“修”是整理。
“君王要出兵打仗,我就要把武器修好,与你共同应对”, “与子同仇”也就是你的敌人就是我的敌人,我们的敌人是一致的,我们的目标是相同的。咱们今天呀,有个成语叫做“同仇敌忾”,是指大家全体一致,痛恨敌人。其实这个成语就是从这一句话“与子同仇”中演变而来的。
我们看第一章,可以看出来,这首诗描写的是一个怎样的状态呢?没错,是在战争状态下士兵生活的一个具体写照。军情紧急,一时难以准备齐全。“无衣”就是实写。也可以理解为是夸张的写法,为国征战,不计衣物不全的困难,与战友共用一件战袍。君王一旦要起兵,大家就急忙修好戈与矛。
为什么大家能够克服困难、团结备战呢?因为大家的思想是统一的,将士们都意识到,自己的仇敌是一样的,国家的困难也是一样的,必须把戈矛一致对外,才有可能获得最终的胜利。
接下来我们来看第二章,“岂曰无衣?与子同泽。王于兴师,修我矛戟[jǐ],与子偕作!”第二章,同样的格式,只是略微修改了几个字。刚才呀叫“与子同袍“,现在是”与子同泽“。”泽“是内衣,也就是指贴身穿的衣服。”谁说没有衣服,我的内衣就是你的内衫,我们同穿一件。
现在有一个词叫做“袍泽”,用来指军中的同事,有一种情谊也叫“袍泽之情”,指的就是两个人是战友这样的亲密关系。这都是从《无衣》中所演变出来的。
前半句我们懂了,那么“修我矛戟,与子偕作”又是什么意思呢?君王要出兵打仗,我就要把武器修理好。我与你共同应对。”从外衣到内衣,可以看出物资比较匮乏,但是将士们并没有害怕,只要国王要兴兵,大家马上修好自己的矛和戟,动作一致,反而更加团结了。
刚才是思想统一,现在又是行动统一,相信大家都看过阅兵,解放军的动作是非常整齐的,给人的感觉就是这一看这支部队就非常有战斗力的。因为动作整齐,就是军队团结的表现。那么我们看,上一章是“与子同仇”是思想上的团结,现在是“与子偕作”,是把这种团结的精神具体的表现出来了。虽然他们的衣服都没有配齐,但是这动作的统一却给人带来了一种强大的既视感。我们来看第三章。
“岂曰无衣?与子同裳。王于兴师,修我甲兵,与子偕行!”
依旧还是没有衣服。“裳”在古时特指是下衣,也就是下半身穿的衣服。因为先秦时期呀,人们还是没有裤子的。所以这里我们理解为叫战裙。内衫都没了,两个人要穿一条战裙上场作战。
君王要出兵打仗,我们把武器修理好。我与你一起出发。其实呢也并不是说真的要两个人同穿一件战裙,而是说将士们彼此之间互相换着衣服穿,这还是在说生活的艰苦,物资的匮乏。可是我们能因为条件艰苦就放弃吗?当然不行,因为马上就要出发了,我们要共同踏上我们的战场。
到这呀整首诗歌的内容就结束了。后面也没有记述战争的结果,但是整首诗歌却给人一种必胜的信心。与其说这首作品是诗歌,其实更像是一首战歌。“与子偕行”,激昂高歌,团结对敌,奔赴战场。
到这里大家可能会感觉到,这首诗歌和《诗经》当中其他的战争诗歌在风格和情感上都有很大的不同,这到底是为什么呢?
这就要说到这首诗歌所属的《秦风》了,《诗经》当中绝大多数战争诗歌都表达了人民的厌战情绪,百姓的困苦生活,而独有《秦风》一卷表现出一种踊跃参战、慷慨从军、高昂雄壮的战斗气势,充分表现了秦地的战士乐于战斗,崇尚武力的这种风情之美,也正是这种尚武的风气,使得秦在兼并战争当中生存了下来,并最终完成了国家的大一统。
秦人的尚武好勇,反映在这首诗歌当中就是一往无前的必胜气势。当你读这首诗歌时,不禁会被诗歌中火一般燃烧的激情所感染,那种慷慨激昂的英雄主义气概着实令人心驰神往。
那么,这种艺术效果作者是怎么营造出来的呢?
首先是每章开头都采用了问答的句法。一句“岂曰无衣”,好像是在自责,又好像是在反问,洋溢着不可遏止的愤怒与愤慨,仿佛人们复仇的心灵上又点了一把火,于是无数的战士同声响应到:“与子同袍!”“与子同泽!”“与子同裳!”第二是语言富有强烈的动作性:“修我戈矛!”“修我矛戟!”“修我甲兵!”使人想像到战士们在磨刀擦枪、挥戈舞戟的热烈场面。这样的诗句,可以歌,可以舞,就像激动人心的话剧一般。
除了问答式的句法,还有一种方法也在营造氛围上面起到了重大作用,那就是我们之前就提到的是重叠复沓。
这首诗共三章,采用了重叠复沓或者是叫重章叠唱的方式。也就是每一章句数、字数相等,但结构的相同并不意味简单的、机械的重复,而是不断的递进,有所发展。比如,首章最后一句叫“与子同仇”,是情绪方面,说的是他们有共同的敌人。而第二章的尾句就是“与子偕作”,“作”是起的意思,这才是行动的开始。第三章尾句“与子偕行”,表明诗中的战士们已经奔赴前线共同杀敌了。
这种重章叠唱的方式不仅是因为受到乐曲的限制,而且与舞蹈的节奏起落回环往复也是紧密结合的,诗歌当中的主旋律是一股战斗的激情,激情的起伏跌宕自然形成乐曲的节奏与舞蹈的动作。
就像人们所说的,一种情感,如果长段的叙述不足表达,那么就用感叹词。如果感叹词还不足够,就只能手舞足蹈了。《诗经》中收录了许多战争诗歌,其中大多数均表达出民众强烈的厌战情绪,而只有以《无衣》代表的《秦风》卷展现给世人慷慨激昂、勇于杀敌、斗志昂扬、尚武团结的爱国主义精神,这和秦人的骁勇善战是密不可分的。
到这里,我们补充一点背景知识。有人曾评价过秦国,说:“秦国地区的人民意气风发,豪情万丈,尚武团结的爱国主义精神简直势不可挡!”可见尚武精神是秦人强烈的原始的生命力,也是秦人最终完成一统大业这个盖世奇功的主要的精神源泉。
到这你或许许会问为什么秦人尚武呢?这就要从秦国的历史说起了。
秦人的祖先呀,也就是嬴姓部族,其实早在殷商时期是商王朝镇守西边的得力助手,颇受商王的重视。在周朝时期,秦人因养马有功被周天子封为地位比较低的附庸国。后来平王东迁,秦国因派兵护送周天子有功,这才被封为诸侯国。从此,秦国正式成为了周朝诸侯国当中的一员。秦人早期与少数民族杂居在一起,远离中原。而东周王室东迁之后,秦人才逐渐的步入关中地区。
从《诗经》的记载来看,当时西北部的少数民族擅长马上骑射作战,战争当中很占优势,而秦人又自己处于西部的险恶之地,面对这样恶劣的生存的环境,为了活下来,秦人只能把对少数民族的战争对外的战斗进行到底。
后来,秦国河西地区的土地被魏国抢去了。秦国大军退守洛水。此时的秦国贵族专权,秦王深刻的认识到推行国政比任何时代都要困难,思变之心特别的强烈。那么,怎么样才开始逐渐改变秦国的弱势呢?为了打压贵族,秦王打破了贵族才可以带剑的特权,允许普通官吏和百姓带剑,于是,秦人随身佩剑的风气越发强盛,而这种尚武精神也就逐渐的形成了。
因为地域文化的因素,秦人长期与少数民族戎人狄人等等相处,再加上本身就是游牧民族转化而来的文化,逐渐形成了朴实、豁达、剽悍、勇猛的族群气质,造就了崇尚武力的特征,而这种精神受到秦国强权政治的保护,就使得秦人的尚武精神成为了整个国民的精神。
好啦,我们现在已经了解完了秦人的尚武精神,那么现在我们再回过过头来看看《无衣》这首诗歌,究竟在表达什么呢?
其实呀刚才我们说了,在《诗经》大量的战争题材作品中,《无衣》因为高亢的精神和独特的表现方式显得非常独特,而受到了人们格外的重视。不过,因为由于创作的年代太过遥远,这首诗歌最终的主题其实在历史上也有几种推测与分析。
第一种,认为《无衣》并不是同仇敌忾的情感,而是什么呢,是讽刺秦国的君王穷兵黩武、崇尚武力的作品。
第二种,说《无衣》是秦王接受楚国的请求,出兵抗击吴国救助楚国而作,是哀公征召秦国百姓从军,士卒们相约去打仗的所唱的战歌。
而第三种,就是一般所常认为的观点,是秦人抵御西边少数民族入侵的时候,兵士之间,团结友爱,同仇敌忾,偕走而行,准备抵御外来侵略的高亢的战歌。
这三种说法,在历史上都有很多人拥护。那么《秦风·无衣》究竟是在表现怎样的主题呢,在这里我们依旧先不下定论。交由同学们自己判断。
好,到这里,《无衣》这首作品我们也讲完了。最后还是我们的朗读环节,我们再次来一起感受一下秦人士兵那一往无前的勇气与决心。
岂曰无衣?与子同袍。王于兴师,修我戈矛。与子同仇!
岂曰无衣?与子同泽。王于兴师,修我矛戟。与子偕作!
岂曰无衣?与子同裳。王于兴师,修我甲兵。与子偕行!
好,今天的节目就到这里,我是赵泽源老师,我在喜马拉雅等你。
讲的太好了
好听!
秦风
好听
很好听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