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兆一②“小”政府推动“大”创新【探秘以色列新商业文明Ⅱ】

朱兆一②“小”政府推动“大”创新【探秘以色列新商业文明Ⅱ】

00:00
14:49


【听前请思考】


1、面对犹太难民短期内大量流入、资金匮乏、国民经济基础薄弱,以及自然资源极度缺乏的残酷现实,以色列政府如何度过难关?

2、以色列的国家元首更换频繁、党派斗争不断,这些政治问题一直存在,以色列政府如何确保经济的持续稳定与增长?

3、以色列政府在调动以色列人投身研发事业的热情,使其获得个人成长与价值回报的良性循环上,发挥着怎样的智慧?


【智囊简介】


朱兆一:知以文化联合创始人。特拉维夫大学中东历史学者,北师大经济学博士,亦曾留学埃及开罗大学。中国犹太经济与文化研究中心发起人。《荒漠之岩:反犹主义与阴谋论》、《5000年犹太文明史》图书策划人,央视纪录片《创新之路》以色列专题策划人。精通英语、希伯来语和阿拉伯语等语言


【精华笔记摘要】


11984年,以色列国会通过了“鼓励开展工业性研究与开发法”(Law for the encouragement of Industrial R&D),该法被称为以色列的“创新大法”,这是以色列找准发展高科技要诀的最关键一步。此后,更明确了研发立国,科技立国的发展基调,并对政府主要部门进行了职责安排,让“研发无小事”,“研发关乎国家存亡”的理念不因政府换届或者外部生存环境的变化而有丝毫动摇。


2、以色列科研能力的强大体现在对基础科研工作的重视和资金的直接投入,这项工作主要通过以色列国家科学基金(Israel Science Foundation)展开。科学基金规模维持在每年6千万美元左右,基金每年从几千个项目筛选1300个项目进行十万美元以下的资金支持。这些科研成果一旦申请专利,则专利权由科学基金、实验室所在院校、研究人员三方共享,研究人员的占股比例达到40%。这完美诠释了什么才是政府和市场对于知识和学者的重视。


3隶属于以色列贸易、工业、劳工部的首席科学家办公室是连接科研和市场的最重要机构。其每年获得数千万美元的经费支持,对通用技术和企业高科技含量产品的研究开发提供资助(资助比例为20%-80%,风险越大的项目政府占比越高)。除资金支持外,首席科学家办公室还帮助受扶持企业开发市场,同时与其他国家设立国际合作投资基金,为企业提供国际研发合作,确保发展方向不脱离国际需求。


4同样隶属于以色列贸工部的出口协会,搜集所有具有出口能力的以色列企业,通过以色列在各国的驻外使领馆获得相关商业信息,对接生产企业和外部市场,并协调出口企业防止同行业竞争。

 

【版权申明】


本节目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未经授权,严禁第三方翻录成任何形式,在任何第三方平台传播,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