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80后是孤独的一代,是焦虑的一代,还是渐渐被遗忘的一代。
的确,在这个90后盛行,00后逐渐崭露头角的时代,80后似乎被提及的越来越少了。
但你知道吗?80后可是最有性格的一代,也是最有精神追求的一代。
那时候,他们与天斗与地斗,仍觉得其乐无穷。但现在他们收起了棱角,开始面对生活的刁难。
很想问问他们,
大人的世界很复杂吧?是不是也有很多不顺心和不甘心的时刻?
想说的有很多,所以就开设了【80后】这个栏目,并且还将和所有80后展开16次对话。
在这里,你会看到当代80后的特征和成长困惑,还可以找到自己现阶段最需要的那个答案。
欢迎来到第1话,如果今天的内容打动了你,记得文末点亮【在看】。
和80后的第一次对话
“我没房没车没存款,非常焦虑”
很多人都把30岁当做人生的分水岭,以为自己只要在20几岁时拼命努力,到了30岁就可以拥有自己想要的人生。
然而真到了30岁那一年,才发现日子还是平平无奇,自己还是没房、没车、没存款。
逐年递增的年龄换来的不是银行卡里上涨的数字,而是日复一日的焦虑。
到了2020年,30+的主力军已经变成了80后。
白岩松在一场演讲中说到80后,只用了两个字——“同情”:
“因为80后的父母没有积累那么多的财富,所以80后既要承担物质方面的追求,又要承担精神方面的追求。
他们非常拧巴非常挣扎,我要对他们说一声辛苦了。”
“不敢辞职、不敢生病、更不敢死”,从迈入30岁门槛的那一瞬间开始,焦虑就已经成为了生活的基色。
这让我想起前两天看的一个帖子:“80后有多少存款才算达标?”
一个答主在视频中列出了标准:
最早的一批80后,今年40岁了,存款200万才算达标;
而刚刚迈入30岁的80后最后一批,存款达到20万才算合格。
按照视频中的标准,假设40岁的人从24岁大学毕业开始工作,工作16年,每年至少存12万,才能勉强达到200万的标准。
每年存12万,每月一万,还要不吃不喝。
但前段时间的一份网民真实收入报告却显示:
月薪8000元以上的仅占13.3%,占最大比重的还是月薪3000-5000的“低收入”群体。
这说明,绝大部分人只能拿几千块的薪水,每个月能存款一万以上的人,只是凤毛麟角。
所以,没车没房存款少,太正常了。
之所以焦虑,是因为我们一直以来,都给自己设置了不同程度的桎梏。
被自己的野心支配
有一句话说:“有一种落差是,你配不上自己的野心,也辜负了遭受的苦难。”
这些年来,你每天努力工作,却发现还是无法拥有自己想要的生活。
说到底,是野心太大,而努力不足:
下定决心想要过上自律的生活,却每天中午才起床;
想要拥有好身材,买健身卡后去过的次数屈指可数;
想要给自己多充电,晚上回了家还是控制不住看剧、玩游戏;
想要嫁给有钱人,但自己没有与之匹配的能力和价值......
在美国华尔街,曾经有一则征婚启事轰动网络。
征婚的主人公波尔斯女士,在帖子中向网友请教,如何才能让自己嫁给一个年薪50万美元的人。
她觉得这个要求对自己来说并不高,因为她举止优雅,美貌过人,说是名媛也不为过。
后来,终于遇到了一位年薪超过50万美元的金融家——罗波·坎贝尔,然而这位金融家对她说:
“女士您好,我就是您要找的年薪超过50万美元的人,我未婚,但是我不会娶你。
因为你目前拥有的最大价值是美貌,它会随着时间变成贬值资产,而我的收入逐年递增,这是增值资产。”
“我劝你不要苦苦寻找嫁给有钱人的捷径,但是你可以想办法,把自己变成一个年薪50万美元的人,这比你碰到一个有钱的傻瓜更有可能实现。”
有嫁给精英男的野心,却没有在婚恋市场上与对方同等谈判的实力,更不想付出把自己变成精英的努力。
就像莫言说的:
“当你的才华还撑不起你的野心时,你就应该静下心来学习;
当你的能力还驾驭不了你的目标时,就应该沉下心来历练。”
你是什么人,才能配上什么人。
被社会的标准裹挟
女士想嫁给精英男,是因为社会主流价值观决定了,和“有钱人”在一起,才有好的生活。
找工作时,学历是敲门砖,因为更好的学历意味着更高的薪水;
相亲时,单位的薪资和福利成了一个人谈判的最大筹码;
结婚后,手里的钱直接决定全家人的生活质量。
一个成年人是否具有幸福感的决定因素,在不同社会背景下有着巨大差异。
高晓松在《晓松奇谈·命运卷》中记载了自己去北欧旅行的经历——《在北欧,我觉得自己内心很丑陋》。
那里的人不聊金钱,不聊地位,也不聊你读过什么名校,他们每天只聊音乐、画画和电影。
就算是同样讲英语的北欧人和美国人,也无法正常交流:
“美国人的价值观就是美国梦,他们通常是直接就问瑞典人,你是做什么工作的?你每个月赚多少钱?
瑞典人不知道该如何回答这种问题,他们想要跟美国人聊的是文化、音乐和电影。
因为在价值观上存在巨大的分歧,所以双方的沟通十分困难。”
中国的80后一年比一年焦虑,是因为我们一直在用社会的标准来衡量成年人。
综艺《非正式会谈》中曾提出过一个概念叫做“社会时钟”。
意思是全社会都有一个“时间共识”,你到了什么年纪就要做什么事——女人过了30还不结婚就是剩女,男人到了30岁还没车没房就是一事无成。
我们被这个时钟一直催着走,一边忙碌,一边焦虑,一边按照别人的标准改造自己,到最后却发现自己已经痛苦不堪。
用社会的标准绑架自己,不仅是给自己上了沉重的枷锁,更是对自我独特性的一种亵渎。
正如陈铭所说:
“这个社会时钟是由谁来定的?
决定这个钟如何走、走速如何的人,其实还是我们自己。
我们每一次的决定,都是在改变社会时钟的走势。”
拒绝被定义,才能保证自己的每一个脚步都不虚浮;不被社会的标准裹挟,才能活成自己生活的主人公。
被家庭的重担压垮
社会的标准让人焦虑,家庭的重担也让人一刻不敢停歇。
网络上有一句话:“你是单位的草,却是家庭的天。”
一句话就道尽了成年人的辛酸。
80后面对着“上有父母,下有孩子,不敢生病,更不敢死”的困境,老人生病、孩子上学,随便拎出来一件事都能挑战脆弱的神经。
但有了钱,就能减少这些未知带来的焦虑。
有人说:“让一个成年人崩溃有多简单?不让他赚钱就行了。”
深以为然。
前段时间,湖北黄石的交警拦下了一名货车司机,一查车内的行车记录仪才知道,这名货车司机竟然在两年之内就有上百条疲劳驾驶的记录。
面对交警的质问,货车司机红了眼睛:
“我是运活鱼的啊,我跑慢一分钟,鱼就会死一条,鱼死了我要扣钱的!”
原来,他每天都要在凌晨往返于两地的活鱼市场,因为车里的氧气十分有限,他只有在限定时间内到达,才能把损失降到最小。
为了不被扣钱,他一刻不敢停,早就把生死置之度外了。
交警劝他:
“有什么能比安全更重要?你得安全才能回家。
你要是垮了,整个家都垮了”。
听到这番话,之前一直绷着的他终于忍不住掉下了泪。
电影《寄生虫》中有一句话:
“钱就是熨斗,能把一切都烫平。”
这话说得很戳心。生活的窘境、未知的焦虑、迷茫的痛苦等等,这些生活的褶皱,好像都能被钱这把熨斗轻易烫平。
就像同样拥有不幸原生家庭的樊胜美和苏明玉——
樊胜美为了父亲的10万块手术费只能抛弃平日里精心维持的体面无助痛哭;
苏明玉却可以直接甩出40万来解决母亲去世时家里一地鸡毛的窘境。
存款,对于一个家庭的意义,不言而喻。
若你不知道如何稀释存款带给自己的焦虑感,不妨试试以下三个方法。
用“富人思维”思考和生活
“富人思维”的核心是“挣钱比省钱更重要”。
《穷爸爸和富爸爸》中对富人思维做了精细的剖析,其中最重要的一点是“增加资产”。
对于普通人来说,增加资产最有效的办法是提升专业能力、人际关系和职业素养。
简单来说,就是在原有的基础上,把更多的时间用来深耕自己的专业,这会让你拥有更大的价值;
保持与周围人关系的和谐,可以更好地运用人脉;
最后,记住,诚信永远是一个人最好的名片。
在努力赚钱的基础上,避免无意义开支
心理学上有一个概念叫做“延迟满足”,意思是甘愿为了更有价值的长远目标,放弃眼前的满足感。
今日头条创始人张一鸣在接受财经专访时说:
“很多人一生中一半的问题都是因为不懂得延迟满足造成的。”
明明衣柜已经装不下衣服了,遇到购物节还是忍不住抢购;明明这件东西我不需要,但别人都有,我也要有……
存不下钱,有时并非因为赚得太少,而是不懂得克制消费欲望。
那些不能为自己带来任何实际价值的消费,叫做“无意义开支”。
每一小笔为了满足自己当下欲望而产生的无意义开支,最后积少成多,都是一个不小的数字。
而真正的富人,从来都懂得克制自己眼前的欲望,因为他们深谙“放长线钓大鱼”的道理。
没钱也可以幸福,学会在日常生活中建立仪式感
有句话说:“仪式感,是生活最好的兴奋剂。”
所谓的仪式感,并不是作秀,也不是为了满足虚荣,而是把细碎的生活过得讲究。
作家小仓广在《做事的常识》一书中,记录了自己独特的开工仪式。
每天开始工作前,他都要打开音响,播放自己最喜欢的音乐,换上最轻便的裤子,然后开始一天的工作。
这些事情,既能让自己找到以往的工作节奏,又能为原本枯燥的工作增加一些趣味。
电影《走出非洲》的女主角,即使身在非洲,也会拿出自己精致的餐具吃饭。
生活并不是没钱就万万不能的,有时精神上的富足能让我们收获更纯粹的愉悦。
缓解焦虑最根本的办法,是平衡自己的心态,学会建立自己的“时钟”
YouTube上有一个名叫《别让任何人打乱你的人生节奏》的演讲视频,曾风靡全网,演讲者是一个20出头的年轻人,他说:
“有的人没上过大学,却在18岁就找到了自己热爱的事;有的人一毕业就找到好工作,赚很多钱,但并不开心;
有的人有了孩子,却还是单身;有的人结了婚,却等了十年才生孩子……
我想说的是,人生中的每一件事都取决于我们自己的时间,有些朋友也许遥遥领先于你,有些朋友也许落后于你,但凡事都有它自己的节奏。
耐心一点,25岁以后拿到文凭仍然值得骄傲;30岁没结婚但过得快乐也是一种成功;35岁之后成家也完全可以,不要让任何人扰乱你的时间表。”
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人生时钟,在这个时钟里,你只需要关注你自己,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全由自己把控。
爱因斯坦曾说:
“并不是每一件算得出来的事,都有意义;也不是每一件有意义的事,都能够被算出来。”
每个人的人生都有无限可能,别给自己设限,也别让任何人扰乱你的人生节奏。
点个【在看】,余生还长,不要慌张。
这篇文章天马星空吗?想到哪,写哪吗
过得真好
别给自己的人生设限! ! ! 说的太好了 谁规定30岁了就要结婚! 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时钟,在这个时钟里,你只需要关注你自己,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全由自己把控。 凡事都有他自己的节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