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版 09】- 给予者和索取者,你愿意成为谁?

【中文版 09】- 给予者和索取者,你愿意成为谁?

00:00
18:00

大家好!我们今天这节课的主题是“给予之路”,“给予之路”是实现关系幸福的第二条路径,学会给予与我们的幸福感息息相关。在我们深入探讨给予能给我们带来什么好处之前,我想先给大家讲个《圣经》里的故事。在《圣经》旧约的《箴言篇》中,有一则所罗门王写的箴言,箴言是这样写的:“乐善好施,财富必定愈发增多;一毛不拔,反而遭致贫乏。施人福者,必得福报;施人水者,必获滋润。”

简单地说,《箴言篇》带给我们的启示是:“给予他人,必有收获;帮助他人,必受其益。”


因为所罗门王说的是希伯来语,所以最初的《圣经》是用希伯来语写的。希伯来语里“给予”一词的词根是“NATAN”,N-A-T-A-N,这是我最喜欢的希伯来语单词。你注意到这个词有什么特别之处了吗?没错!它是一个回文结构,也就是说,这个词的结构是对称的,无论从左往右读、还是从右往左读都是N-A-T-A-N。这或许并不是个巧合,希伯来语和其他古代语言中常常蕴含着深刻的真理。这些既可以从前往后读,又可以从后往前读的词,就是在暗示我们,当我们给予的时候,我们也会有所收获。


如今,有越来越多的研究都印证了所罗门王的睿智和希伯来语中蕴藏的古代智慧。哈佛大学商学院和哥伦比亚大学进行的一项联合研究就表明,那些接受钱财捐助的人,比起他们自己获得捐助,将受捐的钱花在别人身上反而会让他们觉得更加幸福,比如用获得的善款给他人买些小礼物或者将钱财再捐给别人。虽然给自己买东西会获得幸福感或兴奋感,但这种感觉却是短暂的,转瞬即逝。而把同样的钱花在别人身上,却能提升自己的幸福感,同时也能让幸福感更加持久。


还有一项研究表明,并不只是给予他人财物才会使我们获得幸福,给予他人一些无形的东西,比如你的善意,也会让我们感到幸福满满。心理学家索尼娅·柳博米尔斯基(Sonja Lyubomirsky)曾经做过一项研究,她让参与者每周都做一些善事,只要比平时做的善事多一点就行了。比如,他们可以在工作上给同事提供帮助、在朋友需要倾诉的时候给与倾听、去收容所做义工,或者只是对陌生人表现得更友好一点儿。这些虽然都只是小事,但在研究中,却大大提升了参与者的幸福感。


你可能听说过犹太女孩安妮•弗兰克(Anne Frank)的故事,当时安妮为了躲避纳粹的迫害而躲了起来,不幸的是,纳粹最后还是找到了她,把她杀害了。安妮在日记中写道“我们总能给别人带来什么,哪怕只是善良。”在安妮短暂的一生中,她明白了给予并不只限于那些感天动地的大事,对他人友善也是一种给予,这对于受善者、行善者,甚至是对于这个世界都很重要。


给予善意,是使我们的人际关系健康发展的最重要的因素,也是获得幸福的前提。我给大家讲讲亚马逊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杰夫·贝索斯(Jeff Bezos)的故事吧,这也是我最喜欢的故事之一。杰夫的爷爷奶奶在得克萨斯州有个农场。在杰夫小的时候,他每年暑假都去农场做帮工,修理风车、给家畜注射疫苗、或是做些杂务。在他十岁那年的夏天,杰夫和爷爷奶奶一起自驾游,爷爷开着车,奶奶坐在副驾驶座上,一直抽着烟。不久前他从书中得知,每抽一支烟,寿命就会缩短两分钟。杰夫打小就对数学很着迷,他估算了奶奶每天的吸烟量,然后又乘以抽烟的天数。算出来之后,杰夫便拍拍奶奶的肩膀,骄傲地大声说:“按每抽一根烟寿命少两分钟计算,您要少活九年啊。”他本以为奶奶会夸他聪明、数学好,没想到,奶奶竟然哭了。然后爷爷停了车,叫杰夫一起下了车,爷爷对杰夫说:“有一天你会明白,做一个善良的人比做一个聪明人要更难。”35年后,也就是2010年,当杰夫·贝索斯在普林斯顿大学演讲时回忆起这件往事,他说“今天,我要和你们探讨的问题是天赋与选择的区别。聪明是一种天赋,而善良却是一种选择。”


我们在一生中会面临很多选择:选择给予、选择慷慨,选择行善。当我们做出选择时,我们会为自己和环境带来积极和重大的改变。


现在,我再给大家分享一个我身边的故事来证明善良是具有潜在的积极力量的。几年前,刚过逾越节后的一天,我们一家人在特拉维夫郊外的父母家吃饭。我们每周五晚上都会在一起吃饭。大家会围坐在一起,边吃饭边听我母亲讲述她这一两天的经历。


有一天,我母亲去逛超市,逛着逛着,就来到了肉制品专柜,我母亲在这儿看到一位陌生的女士。这位女士一边买肉,一边和售货员聊天,她问售货员假期过得怎么样,又问售货员他最喜欢吃什么肉。而就在几分钟前,当我母亲第一次经过那个售货员时,售货员正在招待其他顾客,当时售货员看起来十分疲惫。可是现在,当他在招待这位女士时,却变得十分愉快、充满了活力。后来当他再来招待我母亲的时候,他同样表现得非常积极和热情。


当我母亲买完肉之后,她继续在超市里逛,后来又在过道遇到了这位年轻的女士。她真诚地向我母亲笑了笑,打了声招呼。之后,我母亲还看到她主动向另一位陌生人微笑问好。就在十分钟后,我母亲去收银台付款,那位女士就在她前面,她们之间还隔着另外两位顾客。站在那位女士后面的是位男士,因为这位男士只买了三样东西,所以那位年轻女士主动让男士先结账,女士说因为自己买的东西太多,结账会很慢。


轮到年轻女士付款时,她对收银员说:“逾越节后好多人都来超市选购,你一定很累吧?”收银员说:“对呀,但是过一会儿我就可以下班回家休息了,想想就开心。”等到那位年轻的女士结完账离开时,她对收银员微笑着说:“祝你下班后能够好好休息!”收银员笑着向她表示感谢。


大家看,短短十五分钟之内,这位年轻女士发挥了多大的影响呢?她直接影响了卖肉的售货员、收银员、我的母亲和其他顾客,还有不知道多少人会受到她的间接影响。这个故事深深地触动了我们一家人,现在我希望这个故事也能给你们带来启发。


大家想象一下,如果大家每天都拿出十五分钟到半个小时的时间向他人表达善意,这会产生多大影响呢?让表达善意成为你们的生活习惯吧,在你们的个人日历中设置反复提醒,日复一日,久而久之,表达善意就会形成常态。而且,善良具有很强的感染力,你的这份慷慨会让你身边的所有人都感受到幸福。


给予除了会增加我们的幸福感之外,也会增强我们的自信和适应能力。比如,有很多慈善项目用来帮助那些生活境遇不佳、朝不保夕的人。在过去,会有很多生活条件优越的人来帮助这些生活贫困的人,给他们提供食宿等物质上的帮助,或者给他们提供心理支持以及教育支持等非物质类的帮助。有时,这些帮助确实很重要。但是,尽管行善者的本意是好的,这些帮助的作用只是暂时的,从长远来看,这些帮助产生的积极影响并不大。最近,这些慈善项目开始采取了一种特别的方法,这些方法达到了更好的效果。具体一点来说,这些项目并没有直接给需要帮助的人提供帮助,而是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去帮助其他人。比如,鼓励那些生活在贫困区的人勇敢地走出自己的圈子去帮助他人,让他自己也变成给予者。这使情况有了很大改变!这些生活贫困的人从需要别人的帮助转变为被别人需要,从感到无助转变为帮助他人!这使他们的自我认知发生了很大的转变,他们觉得自己被他人所需


但是,给予就是不顾一切、不计后果地永远为他人付出吗?当然不是。沃顿商学院教授亚当·格兰特(Adam Grant)曾经写过一本书,书名就叫《给予》。他在书中详细区分了什么是给予者、索取者和利益交换者。给予者都是很好的人。他们通常善良大方,喜欢分享信息,会尽力帮助他人。而索取者正好相反。索取者会从别人那里索取他们想要得到的一切。他们利用别人,却不愿为别人花半点时间,也不愿给别人提出建议,死死地守着他们的财产。而利益交换者指的是这么一类人,他们关心的是公平交换,也就是说,你给我什么,我就回报给你什么,你给我的少,我回报给你的也少。


研究表明,付出型员工是会给公司带来好处的。美国亚利桑那大学研究员内森·波扎科夫(Nathan Podsakoff)的调查显示,员工的付出度越高,客户满意度、公司生产率和利润率也就越高。因此,公司能否取得成功,这是由员工的付出直接决定的。但是,个人的付出会换来什么呢?他们会像公司一样获得好处吗?这就不一定了。


在研究最成功和最失败的员工的过程中,出现了一个非常有意思的情况。公司中最失败、回报最少的往往是付出型员工。这说明,公司取得成功是以付出型员工的辛苦付出为代价的。然而,研究还发现,公司里最成功、回报最多的人也是付出型员工,而利益交换者和索取者通常居中。你们看,付出型员工既是最成功的,又是最失败的。格兰特曾在《哈佛商业评论》一文中指出:“不计得失让一些员工沦入底层,同时将另一些员工推向顶层”。他为什么会这么说呢?或者说,顶层和底层的付出者究竟有什么区别呢?


其实,这些付出者都是很不错的人,他们善良大方、乐于助人、关心他人。但是,底层付出者,也就是这些最失败的员工,他们并没有享受到自己的成果,倒是让他人、尤其是索取者利用了自己的成果,所以这类人并不幸福。最幸福的是那些既为他人付出,也为自己付出的顶层付出者,是那些会照顾他人、也会照顾自己的人。


琳达·卡普兰(Linda Kaplan)和罗宾·科瓦尔(Robin Koval)合著了一本书,书名为《善意的力量》。这本书揭示了如何在为别人付出的同时让自己受到尊重。书中提到“友善不代表幼稚,不是说别人踩在你身上你还要对他们微笑,也不是成为受气包。实际上,我们认为‘友善’是最难做到的。我们要心明眼亮,在与人为善的同时,还要兼顾自己和他人的需要,这样才能让你得到你想要的一切。”所以说,友善不是当受气包,也不是不顾别人的感受,而是在自己和他人间取得某种平衡,同时满足自己和他人的需求。不管是家庭、企业,还是这个世界,都非常需要这种友善的人。


如果我们只为他人付出却忽视自己的需求,这种行为是不会长久的,这样的友善迟早有一天会被耗尽。到时候我们不仅会伤害到自己,也会不再有能力去帮助他人。每次我们坐飞机时,机组人员都会提醒大家,一旦发生紧急事故,一定要把氧气罩先戴在自己头上,而不是先给别人戴上。这是因为,如果我们连自己都照顾不好,我们不仅会让自己受伤害,也不可能照顾好别人。


在今天这节课中,我以古典至理名言开篇,那么现在也以古典至理名言结尾。大约在两千多年以前,一位研究犹太民族传统的学者希勒尔(Hillel)拉比曾说过:“我不为己,谁人为我?但我只为己,那我又是谁?”


你同意希勒尔拉比的观点吗?你会愿意为自己和他人付出吗?听完这节课后,你又会如何向世界表达更多的善意呢?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饭小圈

    施比受更有福

  • 亓泽文

    友善的力量——如何用善良驰骋商界 这本书名是不是翻译错了

    喜马听世界 回复 @亓泽文: 感谢提醒,书名为《善意的力量》,此处翻译已更正。

  • 勤奋者健强

    给予,舍得,布施,服务,帮助。异曲同工之妙!

  • 亓泽文

    友善的力量——如何用善良驰骋商界,淘宝和百度百科都没有搜索到

  • 亓泽文

    友善的力量——如何用善良驰骋商界 这本书没有翻译过来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