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学会言简意赅,维系重要人脉

12 学会言简意赅,维系重要人脉

00:00
13:52

在上一堂课中,我们格外提醒大家:在和目标人脉说上第一句话之前,必须尽量了解有关他的一切,以便于在内容和形式两个方面,有针对性地调整你发送给他的信息,让他感受到尊重和理解,瞬间拉近两颗心之间的距离,开启交流之门。而对于思想家类型的目标人脉,读懂他的思想结晶并能具体解读出来,努力成为他眼中的同道中人,则是与之沟通甚至结交的捷径。今天的这节课,我们希望大家懂得言简意赅、方便对方的重要性,避免四种情形的出现:篇幅过短、篇幅过长、随意发送语音或打电话、用暗示代替明言。初次联系,150字左右的文字最为合适,做到清晰、明确、具体但不泥于细节。

现在我们先说第一种应该避免的情形:篇幅过短。篇幅过短让人不想回应。——惜字如金、零敲碎打的情况大家都很熟悉。随便来句“你好,在吗?”“你好,现在方便吗?”挤牙膏一样坐等别人反应后再说下一句,很可能永远也等不到回音。

去年有位前同事先问我,在吗?我说在。十分钟后又问:在干嘛?我说在玩。二十分钟后再问:有时间吗?我说兄弟啊有事尽管讲。结果过了半小时他回答说:我没什么事,就是觉得很久没联系你了。把我气得当场抓狂。从此以后无论是谁问我在吗又不说事,我的回答就是朕不在。

第二种应该避免的情形是:篇幅过长。篇幅过长则让人无从回应。还是来看那个王女士邀约杨董事长的例子:

第一句话是自我介绍,没问题。第二句话纯属废话,不知亮点何在,又不知日理万机的董事长为什么要支持和鼓励陌生的职场新人?第三句话中的“作为什么什么人”“您应该还记得”这样的表述有居高临下之嫌。第四句话的问题就更大:首先,“提升ZT等系列无人机的性能”“提高市场满意度”这些用语隐隐然有暗指对方无人机产品性能不够高、市场反响不够好的意思;其次,王女士提及杨董事长的公司,时而叫“零度智能”,时而又叫“零度智控”,非常马虎;最后,她的诉求还相当模糊:希望两家公司“通力合作”,对于“通力合作”这种没有具体所指的大词儿,杨董事长是回复说行还是不行呢?只有保持沉默……

王女士写给杨董事长的,仅仅是一封冗长的私信;更有甚者,会接二连三对人进行信息轰炸:这种更显可恶。我有位学员老谢,中学语文老师,为了让我给他插队开小灶,连发6段每段长达500字的微信,不断地同义反复他的出生年代、家庭情况、社会责任感、前半辈子的奋斗、后半辈子的理想,结论是所以我该照顾他,为他完成任务12345。当时正值国庆,我在海外旅游,7天奔袭7个城市,作为晕车癌晚期,时刻处于呕吐的边缘,看到这串信息炸弹接踵而至内心瞬间跑过上万匹南美神兽,最后我只能说“不约,叔叔,我们不约”。

谢先生错就错在用力过猛,导致明明已经成功的预约都被毁掉了。因此,当你寻求沟通机会时,请摆正姿态,相信对方,也相信自己,尽可能别给人家写一堆。无论你对他有多熟悉或多期待,在他看来你只是个陌生人。如果陌生诉求他20秒钟不能一眼扫完全部吸收,自然就会产生心理压力和心理反弹,然后你们就没戏了。

所以,就150字,就发一遍。集中表达一个诉求而不是同时表达5678个,如果必须表达多个诉求就请把段落分开。内容包含5点:你是谁,有什么事,为什么找他,对他有什么价值,需要他当下做什么即便只是表个态;清晰、明确、具体而不泥于细节,方便他作出一个最初步的判断,也让他感受到你在好意帮他节约时间。如果一周内没回音,那么最多再发一次;因为只要渠道正确,“他太忙了没看到”多半是我们给自己的心理安慰。

听科尔尼的高层说过:在国际顶级咨询公司,一页PPT所呈现的信息,必须达到即使作者不讲,而读者看后,17到20秒钟内全部理解的标准。正常人的注意力集中一次只能持续20秒没法更多。像我这种200秒钟都让人看不明白的,直接炒鱿鱼。

在我看来,商业问题没有外交问题复杂,巧舌如簧能够争取的空间不大。在不犯错误、表达清楚的前提下,对方是否回应最终取决于事情本身是否吸引他。如果不回应,就等于是说:我不需要,或我没兴趣;那就不要霸王硬上弓,硬上弓也没有用。

第三种应该避免的情形是随意发送语音或打电话。

讲完陌生拜访时,文字在篇幅上应该注意的问题,我们还注意到,少数人在陌生拜访时还喜欢随意发送微信语音或打电话,那也是很失策、很失礼的行为,因为非常招惹反感。按照认知科学原理,人若收到外有包裹含义不明的信息,大脑的本能反应就是焦灼。通俗地说:你看到微信上对方的语音图标和时长,却不知道这条语音包含了什么信息,必须点开听到才能知道;那么在你清楚地听到并理解它之前,你的大脑会不耐烦。

此外,给生人发语音的零一不妥之处在于:首先你们的关系还不熟,可以那么亲近;其次别人可能身处噪杂环境不方便听;再者语音承载非结构化内容,理解起来更费劲;最后发语音明摆着是要方便自己、麻烦对方,会被视为没有礼貌,甚至轻视对方的恶劣行为。

因此,无论你拿到的是微信,还是手机号,请尽量优先发送文字,因为这才是麻烦自己、方便对方,含有致敬的意味,也体现你的修养。拿到手机号直接打电话更是大忌,不仅明摆着“我懒得管你是否正在开会、开车、开派对、揩屁屁”,而且很有直接入侵他人私人空间的意味。

很多朋友都有一种思维定势,认为向目标人传递某个信息,如果发文字,人家很可能不看;但如果打手机,人家就一定得听。我很想问问为什么,是因为你的声音甜美磁性,还是你相信说比写表达得更清晰?

实际情况恐怕正好相反:大部分人是视觉动物,只有少数人是听觉型的。你发文字人家一定会先看了再说,至少扫一眼,了解个大概;但是你打手机,人家为什么一定会听?99%的陌生来电我都不接或直接挂断,还有1%我会在2秒内挂断,相信极少有人能在2秒内展示出事情的亮点。而且我最关心的根本不是你说了什么,而是我的手机号码你是怎么得到的,嗯?

第四种应该避免的情形是用暗示代替明言 这种我们中国人,甚至东亚人的交流习惯:模棱两可地表达自己的意思或姿态,虽然没有明说却觉得对方已经心领神会。但是需知我们破冰沟通的对象往往是陌生人,双方并不存在这样的默契。很多时候,即便并非初次联系,自以为已经达意的暗示也是会误事的。

我的一位在行学员和我见面咨询后飞回了香港,几个月过去,她在微信上对我谈及她的近况:跳槽去了一家怎样的新公司,这家新公司的业务方向如何如何,公司发展需要哪些方面的人才等等。我正恭听下文,她却戛然而止,似乎欲说还休。于是我也莫名其妙地停止了对话。那段时间特别忙,也没心思多想,多日之后才意识到她似乎想问我,能否帮她寻找那些方面的人才。但重启话题又显得尴尬,我便让这件事过去了;毕竟,不是我需要她的帮助,我又何必去问她当时想说什么。

这种因为说话只说一半的模糊表达造成的不过是小小的误会,但历史上也有一次残酷的“误会”由类似的原因引起。1945年7月底,盟军下达了《波茨坦公告》这一最后通牒,警告日本若不立即投降,便会遭到“迅速完全毁灭”。日本军部闻讯,分成两派争执不下。一方在恐惧的笼罩下,努力敦促天皇接受波茨坦公告;而另一方认为盟军不过是在恐吓,极力劝阻天皇接受公告投降。天皇和内阁也被吵得没了主意。最后他们决定,别说话,看看再说,暂时把《波茨坦公告》束之高阁。盟军耐着性子等了十来天,美国人得出结论说:日本人不理我们,没有投降;既然他们不投降,原子弹伺候!于是广岛和长崎瞬间成为人间地狱,终于帮天皇作了决定。数十年后,日本的史学家翻看这一段时期的史料,很是觉得冤枉。他们辩称当时的日本并没有拒绝《波茨坦公告》,没有回复盟军说:“我们不投降!”怎么原子弹就下来了呢?从这里可以看出东方人和西方人在沟通表达方面的不同。西方人的表达方式要直白明确得多,而东方人就十分含蓄委婉。研究日本的名著《菊花与刀》里也专门提到过日本人不爱明说,推崇“心灵感应”、“意会”等特点。我们中国人、中国话的表达习惯虽不及日本人、日本语那样暧昧模糊,但也有不少人像我那位学员,经常因为“用暗示代替明言”而误事

总结今天的内容言简意赅才能维系住重要人脉,而篇幅过短、篇幅过长、随意发送语音或打电话、用暗示代替明言这四种情形都是会破坏潜在人脉的。初次联系,150字左右的文字最为合适,做到清晰、明确、具体但不泥于细节,这样才能方便对方快速、轻松地了解你的来意,从而做出初步的决定并且倾向于给与你积极的反馈。

总结本章的全部内容:简言之,出奇制胜、价值交换、身份对等、充分了解和篇幅恰当,就是我们与陌生人脉搭建沟通桥梁时,不犯错误,规避掉系统性风险,破冰开启交流之门的“黄金5法则”,从下一节课开始,我们学习说服人脉的准则,我们下期再见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