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公冶长》23—求仁无怨

《论语·公冶长》23—求仁无怨

00:00
10:00

(二十三)

子曰:“伯夷、叔齐不念旧恶,怨是用希。” 

【注释】

伯夷、叔齐:商末诸侯孤竹君的两个儿子。怨是用希:心中的仇怨很少。

【解读】

孔子说:“伯夷、叔齐两人心中不存过去的仇恨,他们心中的怨气也就很少。”

【感悟】

求仁无怨

伯夷叔齐的事迹见于《史记·伯夷叔齐列传》。孤竹国是殷商的诸侯国,伯夷为大却是庶出,叔齐为正却排老三,孤竹君死后,两人互相谦让,都不愿继承王位,逃到周文王那里,最终由老二继承王位。武王起兵伐纣,伯夷叔齐拦住马车劝阻。周朝一统天下,伯夷叔齐以吃周朝的粮食为耻,最后饿死于首阳山上。孟子称之为“圣之清也”。

子贡曾经问:“伯夷叔齐怨乎?”司马迁后来在《史记·伯夷叔齐列传》也曾说:“由此观之,怨邪非邪?”很多人以为伯夷叔齐定是有怨的。惟孔子明确说:“求仁而得仁,何所怨?”由此观之,孔子对于伯夷叔齐是很尊重的,推崇其美德,可谓伯夷叔齐的隔代知音。

孔子知人,超越时空知古人。孔子何以知人呢?用孔子的话来说:信而好古,敏以求之,学而不厌。自己的空间宏大开阔了,就能够知道更多的人。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