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几代中国考古人的努力,不仅推翻了安特生的“彩陶西来说”,还摸清了中华彩陶文化传播扩散的大致方向——从公元前4千纪至前1千纪,源于黄河中上游地区的彩陶,一路向西,先后历经了几波大规模的传播浪潮,影响势力波及陕西、甘肃、青海、新疆、西藏甚至中亚,通过这条路线,源自中国腹地的彩陶文化渐次西播。同时,西方的麦、羊、马、车以及青铜器和铁器冶炼技术也顺势渗入中国,由此还可能引发早期中西方在思想观念方面更深层次的交流。
彩陶之路的存在再次印证了:中国同西方文化的交流是由来已久的,任何文明的产生都很难撇清与周边文化的关系。文明的交流也从来不是单向的,往往伴随着物质文化和精神文明的双向互惠。读懂了这一点,才能对“彩陶西来说”乃至“中国文化西来说”有更加深刻的理解。从中国彩陶从何而来到中国彩陶如何传播,从安特生勾勒的“彩陶之路”到新定义下的“彩陶之路”,从迷茫到怀疑、从求证到笃定,历代考古人用求真务实的精神重现了中华彩陶艰难跋涉的壮阔图景,也用实际行动让世界看到了中华文明的深厚底蕴和无法撼动的重要地位。“彩陶之路”没有固定的开凿者,也不像丝绸之路那般广为流传,但却成为探索中华文明起源和中西文化交流的重要突破口。正如考古学家韩建业先生所说,“‘彩陶之路’是早期中西文化交流的首要通道,是‘丝绸之路’的前身,对中西方文明的形成和发展都产生过重要影响。”沿着史前彩陶之路,黄河流域的居民携带着他们引以为豪的彩陶艺术品,一路向西艰难跋涉,最终将中原远古文化与古老的西方文化有机融合,展示出深邃而波澜壮阔的历史图景。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