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亡会毁灭一个人,但死亡的念头却会拯救一个人 | 《存在主义心理治疗》

死亡会毁灭一个人,但死亡的念头却会拯救一个人 | 《存在主义心理治疗》

00:00
21:12

【电台】死亡会毁灭一个人,但死亡的念头却会拯救一个人 | 《存在主义心理治疗》


今天跟大家分享一本心理治疗专著,来自于存在主义心理学家,欧文亚隆的《存在主义心理治

疗》。


关于存在主义心理治疗的理论取向定位确实需要关注,首先它是一种动力学取向治疗,同时它还是一种人本主义思路的治疗,例如谈到了罗洛·梅的作品,谈到了终极关怀。作者最终给存在主义心理治疗下的定义是:存在主义心理治疗是一种动力性治疗方法,其焦点在于根植于个体存在中的关怀。

在这里我们也许需要解释一下。动力学取向,是心理咨询最重要的三大理论取向之一,它相信我们每个人的行为背后,都有着一整套看不见的潜意识在推动。例如你爱上了邻家小妹,也许并不是因为她性格温柔面容姣好,而是因为你的潜意识发现,只有这个姑娘才能真正的控制你,你内心中渴望被一个人永远的控制。

而人本主义则是另一种心理咨询的理论取向,它相信每个人都有让自己变得更好的能力,但由于某些需求未被满足,例如被爱、被尊重、被理解、安全感等,这就使人们在发展自己时,受到了阻碍。产生心理问题的人就像一辆没油的跑车,而咨询师就要做来访者的加油站。


作者描述了存在主义与弗洛伊德学派对于人心理动力的描述相同处和不同处。佛洛依德相信,人的本能驱力让人产生焦虑,为了克服焦虑,人们发展出了各种心理防御机制,而心理问题或精神障碍的症状,就是防御机制外在的表现。例如佛洛依德认为,男孩在幼儿园时期,潜意识有着杀掉父亲的冲动,但这种驱力在面对强大父亲时会被管理,男孩担心自己的生殖器被父亲阉割掉,于是产生了焦虑感。为了回避这种焦虑感,男孩也许会压抑这种冲动,最终将杀掉父亲的欲望转化成竞争意识,从而让自己更好的去参加各种比赛。也有可能,男孩为了不让自己产生杀掉父亲的冲动,于是不允许自己产生任何竞争意识,最终让自己在每次考试时都由于紧张而发挥失常。


存在主义同样相信潜意识对人的影响,但区别在于,他们并不认为是本能驱力让人产生的焦虑,而是个体面对生存的既定事实产生的焦虑。这些既定事实,被总结为四个终极关怀:


死亡:人们对死亡必然性的意识vs继续生存下去的愿望。

自由:我们无根基的处境vs我们对根基与结构的渴望;

存在性孤独:人对自身绝对孤独的意识vs对接触和保护的渴望;

无意义:人类寻求意义的本能vs宇宙本身的无意义属性。


值得关注的是,上述四点并非只会让产生症状的人关心,任何人——包括咨询师自身——都无法逃脱这四个根本的存在性问题。因此很多治疗师在工作时,会不自觉的否认回避这些话题,并将关注点聚焦在来访者的症状上。这似乎能够解释那些以症状为工作焦点的咨询师或理论取向。但同时,也给了咨询师一个深刻的,对来访者共情的机会:咨询师可能没有经历过理论、丧亲、地震、化工厂爆炸,但是咨询师一定思考过死亡、思考过自由与责任、经验过孤独、感受到无意义。



尽管他们给病人带来不便和限制,但却都能成功的保护病人远离明显而可怕的死亡焦虑。





焦虑+防御=心理病理

对死亡的恐惧,是焦虑的本源。弗洛伊德认为:人类的基本团体、社会生活的基本单元,是出于对死亡的恐惧而形成的,追溯团体的历史是对于永生不朽的象征性追寻‘;黑格尔假设,历史本身就是人与死亡之间的故事;罗伯特·杰伊·利夫顿总结出5种人类试图获得象征性永生的模式:生物学模式的繁衍后代;神学模式的上天堂下地狱;创造性模式的作品、话语;永恒自然模式:通过与支配生命的自然力重新连接而活下去;超验模式:通过忘我而持续在当下。

因此作者相信,人将生命大部分能量消耗在对死亡的否认上。而死亡焦虑是人类经验与行为的重要决定因素。

因此上面的公式可以不严谨的调整为:死亡焦虑+防御=心理病理。


死亡焦虑究竟是什么呢?作者从几个维度进行了论述,例如雅克·科隆相信三种死亡恐惧:死后情形、临终情形、生命终结。祁克果明确了“人对于丧失自己或成为无物而感到焦虑;罗洛·梅说焦虑是”同时从所有方向攻击我们“。

顺便提一下,克服焦虑的方法:将没有目标的焦虑,转化成有目标的恐惧,然后激发个人的自我保护。

死亡焦虑是如此广泛,我们的人格终其一生都在避免死亡焦虑直接被意识到。儿童会使用否认的机制,最终形成一套复杂的操作,将死亡焦虑压抑下去,变成类似于升华、置换等高级防御

作者自己也有一次差点死掉的体验,车祸后,他瞬间产生的死亡焦虑被置换成为了在乎自尊、怕被拒绝和丢脸。修通后又转为谨慎,并感到世界危机四伏。

虽然作者自己体验到,并扒开防御清晰的看到了自己的死亡焦虑,但实际上死亡焦虑在临床中却很难直接看到,因为它被很多防御机制处理过。那些心理或精神疾病背后,都存在着死亡焦虑的影子,例如强迫症、过度换气综合征、疑病症、人格解体。

其中,死亡焦虑与权威主义呈负相关,精神科学生比外科学生具有更高的死亡焦虑(和更低的权威主义),虔诚宗教徒的死亡焦虑少,女性的死亡焦虑更明显。神经质与死亡焦虑正相关;囚犯(轻度犯罪)、老年精神病患者、青少年、有心理疾病迹象的个体、福利院中的被试、成绩不良的中学女生,都有着更明显的死亡焦虑。

而且死亡焦虑在不同的意识层面上表现也不同:意识层面上,超过70%的人都否认死亡焦虑;幻想层面上,27%的人否认、62%的人回答自相矛盾、11%的人表达有明显死亡焦虑;意识下层面(潜意识),绝大多数人都显示出对死亡有绝大多数规避。因此我个人得出结论,死亡焦虑会随着意识层级的不断升高,而被各种防御过滤掉。



奥托·兰克在《生命恐惧与死亡恐惧》中认为,人们害怕丧失与重大整体的联结,因为这意味着孤独,它的原型便是“出生”,是最初的创伤和分离。同时人们也恐惧消亡、丧失个体性、再度融入整体之中。

一个人追求个性和独特性,必然要伴随着孤独的代价,没有了被保护感。为了缓解这一部分,人们会退行到融合中,从而变得毫无生机。但是在毫无生机中,人们又乞求着独特性。

存在主义中的独特性和终极拯救者两种防御,与兰克的理论有重叠性:生命焦虑出于独特性的防御,这是人成为独立个体的代价;死亡焦虑则是融合的代价,放弃了自主性。

这些理论可以解释逃学(学生争取自由,但又无法承担它),异装癖(通过将自己打扮成异性,来回避被阉割;男人穿着女装象征着和母亲的融合,回避出生的焦虑),嫖娼(寻找控制性的能力,舒缓死亡焦虑)个体的一生都在“独立自主——被保护和与他人融合”之间摇摆,这被玛格丽特·马勒称为“分离-个体化”的任务。



人类的一个重大冲突,就在于人类“必死”的命运和对死亡本身的焦虑。对此,人类企图采用各种策略来否认这种焦虑感。那些消化有效的方式是人们的成就;而那些拙劣的消化方式,就成为人们的神经症症状。


让小红妈妈头疼的一件事就是20岁的女儿每周回家都会带来一大包的脏衣服开学前一定要洗好烘干再买好返校的火车票送去车站、随时电联。但是最让她担心的是小红糟糕的人际关系,几乎每次都会听到女儿的抱怨她没有朋友。

心理学将这种现象称之为共生关系,共生象征着母女之间仿佛依然处于孕育状态,而寻求共生的根本动力,来自于当事人对分离和死亡的焦虑。

如果能够永远依附于强大的客体,仿佛便能永远回避死亡。这是人类否认死亡的一种方式,它在潜意识层面相信“人类将受到某种终极拯救者的守护 ”。在这种保护下人是安全的,也正因如此出现了上帝、女娲、佛陀、真主一系列守护人类的神。人们通过神话和某种让人永生的方法去不断强化这种被保护的感觉。


另一种对抗死亡焦虑的方式是将自己变成神,让我们看看海明威和他的圣地亚哥。争强好胜的人随着年龄增长会发现自己和死亡越来越近,可能唯一回避死亡的方式就是通过战斗,来体验活力。而与大海的战斗则是最豪迈的战斗。他说“一个人并不是生来要给打败的,你尽可以把他消灭掉,可就是打不败他”。这句话的意思是人虽然必死,但他身上的某一部分将会永生。

可惜海明威并没有战胜死亡焦虑,在他的晚年,焦虑变成了精神分裂,产生了被迫害妄想,最终难以承担焦虑,选择自杀。而自杀实际上也是在死亡中寻求那一丝掌控感。

我们清明节的习俗,建立在相信人死后依然存在着某些不灭的物质,通过某种仪式化行为,来让自己尽可能相信对方还能够和自己交流。另外,我们通过缅怀先人,来尽可能的在自己心里保存住对方的某些品质,最终的目的都是希望这段关系永存!



最后,我们总结下:我们用两种方式来应对死亡,一种被称为独特性,另一种被称为终极拯救者。很显然,任何防御措施在未经管理的情况下,都有可能变成症状。


独特性的症状:

·强迫性英雄主义:将自己和巨大的危险看作是对立面,于是自己就会被激发巨大的能量。比如海明威的作品中出现的英雄,实际上都是作者在通过自己的无所不能来回避死亡。

·工作狂:工作狂有着极度膨胀的自恋,把自己努力向前的一面呈现出来,似乎他们马上就要死,必须在死之前尽可能的多做事。

·自恋:当一个人过分觉得自己是神圣不可侵犯的,他就产生了自恋,比如认为自己可以冒犯他人,相信自己爱对方对方也一定爱自己,他们觉得自己不应该等别人,期待别人的赞赏……

·攻击与控制:通过扩大自己的控制范围来缓解死亡焦虑

·忧郁和焦虑:不允许自己成功的约拿情结,因为当他们成功后,就意味着攻击了自己的父亲,从而进入更深刻的孤独中,没了拯救者。


终极拯救者的症状:

·人格受限:我记得有一类评估被称为童样人格,一名三四十岁的人,给人的感觉就像是个小学生,他们在拒绝自己的发展,拒绝自己的生活,祈求在任何关系中建立共生,甚至拒绝在心理咨询中获得改变。因为他们自己如果成熟了,就意味着没有了拯救者。

·如果拯救者崩溃了:当医生通知病人,他得了致死的疾病,这时候医生就彻底摧毁了病人对终极拯救者的幻想,于是病人便反过来攻击医生(很多医患纠纷的心理因素)。

·抑郁:为目标而活的人是相信自己的独特性,为重要他人而活的人是企图与他人合二为一。可一旦这些信念被打碎了,人们不会去质疑这些信念,反而开始认为是自己不配获得他们。

·受虐狂:被惩罚就是被保护。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竹林涛声_tc

    背景音乐太大了,喧宾夺主了,而且配乐也不合适

    Fu博一 回复 @竹林涛声_tc: 如果把我们当成一个音乐电台……这种设定是不是会好一些呢?

  • Freak_Y

    BGM太杂了,有点乱

  • 丁禹兮

    我咋还不死

  • 荒丨丶

  • 阿狸_v72

    声音太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