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女科下卷】妊娠-1

7.【女科下卷】妊娠-1

00:00
17:30

【女科下卷】妊娠

妊娠恶阻

妇人怀孕以后,出现恶心呕吐,喜用酸味解渴,见到食物即生憎恶之意,困倦欲卧,人们都说是妊娠恶阻,又有谁知道这是肝血太燥引起的!妇女受妊,是以肾中精气旺盛为本,肾气旺盛则能固摄精气。肾一旦受精就可成娠,成妊之后则肾水生养胎儿。肾水生养胎儿,就无暇化生滋润五脏;而肝为肾之子,必须每日依靠肾水的滋养才能正常疏泄,如果一日得不到津液的滋养,肝气就会郁急。肾水却由于不足而不能回应,则肝气失去疏泄而益加不舒,肝气郁急就引起肝火妄动而上逆;肝气上逆,所以呕吐恶心的病症就会发生。呕吐纵使不太严重,但呕吐耗气则是必然的。气既然受伤不足,则肝血愈加损耗,世人都用四物汤来治疗胎前的各种病症,正是因为四物汤能化生肝血的缘故。然而,补肝以生血,不是不佳,但只知生血而不知生气,则脾胃衰微,又禁不住频繁呕吐,恐怕气虚不能生血,则血不易化生。所以在平肝补血的药物中,加用健脾开胃的药品,用来生发阳气,则气能生血,对胎气尤为有益。有人怀疑气逆而用补气的药物,不会加重气逆吗!这是不知道妊娠恶阻,气逆不会太甚,而且气逆是因为气虚而致,不是因为邪气侵犯而引起的。若是因为邪气侵犯而引起的气逆,补气就会加重气逆,而因虚引起的气逆,补气就会降气而治疗气逆。何况是在补血之中寓于补气,则阴血充足可以制阳,又有什么加重气逆的顾虑呢!宜用顺肝益气汤:

人参(一两)当归(一两,酒洗) 苏子(一两,炒,研)白术(三钱,土炒) 茯苓(二钱)熟地(五钱,九蒸) 白芍(三钱,酒炒)麦冬(三钱,去心) 陈皮(三分)砂仁(一粒,烘,研)神曲(一钱,炒)

以上药物用水煎服。服用一剂则病情减轻,服用二剂身体平和,服用三剂则疾病痊愈。顺肝益气汤具有平肝功效,肝平则肝气上逆得除,又有补肾的功效,肾水充足则肝燥得熄,还有补气的功用,气旺则血易于化生。凡是胎病而多少出现恶阻的,都用顺肝益气汤治疗则没有不获得安宁的。顺肝益气汤对胎妇最为有益,其功效比四物汤更好。

(苏子一两,疑是一钱之误)

妊娠浮肿

[注释]:按月养胎。即逐月养胎,出自《千金要方》卷二引徐之才逐月养胎方。妊娠一月名始胚,足厥阴肝经养;妊娠二月名始膏,足少阳胆经养;妊娠三月名始胎,手厥阴心包经养;妊娠四月受水精,以成血脉,由手少阳三焦经养;妊娠五月足太阴脾经养,妊娠六月足阳明胃经养;妊娠七月手太阴肺经养;妊娠八月手阳明大肠经养;妊娠九月,足少阴肾经养;妊娠十月,五脏六腑皆已长成齐备,待时而生。

有的孕妇在怀孕至五个月时,出现肢体倦怠,饮食无味,先见两足浮肿,逐渐发展出现头面遍身都肿,人们都认为是湿气内阻引起的,又有谁知道这是脾肺气虚引起的!妊娠虽然有按月养胎的方法,但实际上不必拘泥于月数。治疗总以健脾补肺为大法。脾统血,肺主气,胎儿非血不荫,非气不生,脾气健运则血旺而能荫胎,肺气清肃则气旺而能生子。如果肺衰则引起气亏,气亏则失去宣散而不能将气运输于皮肤;脾虚则引起血少,血少则不能输运于肢体。气血两虚,脾肺失职,所以会引起饮食难于消化,水谷精微不能化生,必将引起气血下陷,不能升举,而水湿之邪就会侵犯空虚不足之处,水液积聚而形成浮肿的病症,此种病症难道不是由于脾肺气血不足而引起的吗。治疗方法应当以补脾血与肺气,不必专注于祛湿,气血充盈则湿自然没有不去的道理。方用加减补中益气汤:

人参(五钱) 黄芪(三钱,生用)柴胡(一钱) 甘草(一分)当归(三钱,酒洗) 白术(五钱,土炒)茯苓(一两) 升麻(三分)陈皮(三分)

水煎服。四剂即可痊愈,服用十剂则不再复发。补中益气汤的治疗方法,原来是升提脾肺之气,似乎只能益气而不能补血。但是,血非气不生,所以补气就能够生血。当归补血汤用黄芪为君药,就是用了补气生血的道理。何况是湿气乘脾肺之虚而相泛滥,所以不便于大补其血,恐怕引起阴太盛而招阴损伤。只用补气的方法而佐助利湿的药物,则气能升腾,而积聚的水液尤其容易发散,血液也会随之而生。然而为什么重用茯苓至一两,不是几乎以利湿为君药吗?哎呀!治疗湿证而不用茯苓为君,那用什么药物为君呢!何况是在补气的药物中重用茯苓。虽说是渗湿,但仍然是健脾清肺的意思。况且凡是利水的药物大多都是耗气之药,而茯苓与人参、白术合用,实际上是补多于利,所以重用茯苓以分利湿邪,就是用来补益气血。

妊娠少腹疼

妊娠少腹疼痛,胎动不安,像要下堕的样子,人们只是知道这是带脉无力,又有谁知道这是脾肾不足引起的。胞胎虽然系于带脉,但带脉实际上与脾肾密切相关。脾肾亏损不足,带脉就会无力,胞胎也就无以胜任孕育胎儿的工作。何况是人的脾肾亏损,不是饮食太过损伤,就是纵欲太甚引起。脾肾亏损不足,则带脉拘急,所以胞胎有下坠的现象。然而胞胎之系,与心肾相通,而与脾不相通,补肾是可以的,为什么还要补脾呢?脾为后天之本,肾为先天之本,后天之本非先天之气不能化生。先天之本非后天之气不能滋养,只补肾而不补脾,肾中精气依靠什么迅速化生,所以补后天之脾,正是补先天之肾;补先后二天的脾和肾,正是用来固胞胎的气和血,因此需要脾肾双补。方用安奠二天汤:

人参(一两,去芦)熟地黄(一两,九蒸) 白术(一两,土炒)山药(五钱,炒)炙草(一钱) 山萸(五钱,蒸,去核)杜仲(三钱,炒黑) 枸杞(二钱)扁豆(五钱,炒,去皮)

以上药物用水煎服。服用一剂疼痛就会停止,服用二剂则胎儿安宁。胎动不安是脾肾双亏引起的病症,若非大量应用人参、白术、熟地黄等补阴补阳的药物,则断然不能取得保胎的功效。世上的人经常是害怕使用人参、白术,或是用的很少,以求获得疗效,但实际上事与愿违。安奠二天汤组方的精妙之处正是多用人参和白术,

(人参一两,或是用党参来代替,如果没有上党参,则用嫩黄芪代替。)

妊娠口干咽疼

妊娠到三四个月时,自觉口干舌燥,咽喉微痛,没有津液滋润,以至于胎动不安,甚至出现血流向经水来潮一样。人们都认为是火动之极引起的,又有谁知道这是水亏太过导致的。胎本是精与血相互结合而成,按逐月养胎的方法。古人虽然分经而养,但实际上都不能脱离滋养肾水,所谓肾水充足则胎儿安宁,肾水亏虚则胎动不安。虽然是这样,肾水亏虚又怎样引起胎动不安呢,必须是肾经之火妄动,才能引起胎动不安。但是火之所以有余,仍然是肾水不足引起,所以火炎于上则胎必然动而不安。补益肾水则胎儿自安,主要是由于水火既济的缘故。只是肾水不能速生,必须要用滋补肺金的方法,肺金得润则能生肾水,而肾水择优取之逢源,用之无匮之忧。肾水既有所本,则源泉不绝,火又有什么难以抑制的。再稍稍加用清热之品,则胎儿自无不安之理。方用润燥安胎汤:    熟地黄(一两,九蒸) 生地黄(三钱,蒸)炒山萸肉(五钱,蒸) 麦冬(五钱,去心)五味子(一钱,炒) 阿胶(二钱,蛤粉炒)黄芩(二钱,酒炒) 益母(二钱)

以上药物用水煎服。服用二剂则燥息,再用二剂则胎安。连续服用十剂,则再也不会发生胎动不安了。润燥安胎汤专以填补肾中精气而兼有补肺的功效。但补肺仍是补肾的意义。所以肾水充足而不干燥,则火不腾而不能灼伤,胎儿哪有不安的道理!

(润燥安胎汤的配伍非常精妙,用后立刻见效,万万不可因为咽部的病症而加用豆根、射干等药;也不可因为过润而加用云茯苓。)

妊娠吐泻腹痛

妊娠期间出现上吐下泻,胎动欲堕,腹疼难忍,证情急而不可缓,这是由于脾胃极虚而引起的。脾胃气虚不能固摄,引起胞胎无力,必然会有崩坠的忧虑。何况又加上上吐下泻,脾胃之气,因为吐泻而愈加亏虚,胞胎怎么会无恙呢?但虽有胞胎疼痛而终究不会下坠,这是什么原因呢?这完全是依赖肾气的固摄作用啊。胞胎由肾所系而与心相连,肾气充足固摄则能上交于心,肾气与胞胎相通。这就是胞胎欲要下坠而不得下坠的原因。而且肾气能够固摄,则阴火必来生运脾土;心气能与肾交通,则心火必来援生胃土,脾胃虽然亏虚,但生气尚未灭绝,所以胞胎虽然妄动但却不至于下堕,能不急救脾胃吗!但在脾胃当绝而未绝的时候,只去补救脾胃则脾胃难以速生,更应补心肾之火,使心肾火旺而化生脾胃之气,两相接续,胎儿自可固摄安宁。方用援土固胎汤。

人参(一两)白术(二两,土炒) 山药(一两,炒)肉桂(二钱,去粗研)制附子(五分) 续断(三钱) 杜仲(三钱,炒黑)山萸(一两,蒸,去核) 枸杞子(三钱)菟丝子(三钱,酒炒) 砂仁(三粒,炒研)炙草(一钱)

以上药物用水煎服。服用一剂则腹泻停止,服用二剂则所有病症都会痊愈。援土固胎汤十分之八是救助脾胃之土,十分之二是救助心肾之火。救火比就土轻,难道是因为土要绝而火不甚衰?不是啊。土将崩溃则不用重剂不能救援,火衰不足虽用小剂也可救助,热药用得过多,必然会有太燥的忧虑,不能与温甘的药品相比。况且胎动不安是土衰引起,而不是火弱所致,为什么要用过热的药品?妊娠期间忌用桂、附,是恐怕损伤胎儿,难道可以多用?小热的药品,用钱来计量,大热的药品,用分来计量。不过用大热的药品是用以引火,而不是用来壮火。方药精妙的构思值得深思啊!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