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和“人面”搭配,鱼纹还会以其它的形式出现在半坡文化的彩陶之上。有的鱼的图案非常写实,鱼头、眼睛、鱼身、鱼鳍、尾巴都形象的描绘出来;有的连鱼嘴中吐出的泡泡都仔细绘制出来;还有的描绘了鱼从水中跃起翻身的瞬间形象,非常生动有趣;还有的鱼纹比较抽象,只保留了鱼的头部或眼睛部分,鱼身简化甚至省略;或者将鱼的身体各部位拆解、打乱位置进行重组,颇有20世纪初西方“立体主义”的意味。在半坡文化晚期,彩陶中鱼的图案简化成三角和直线组成的几何化图案,变得更加难以辨认。总之,鱼纹是半坡文化彩陶中最具活力的一类,甚至在半坡文化之后的庙底沟文化的花卉纹彩陶当中,还是能从或卷曲或舒展的花叶当中识别出鱼的身影。
半坡文化彩陶中,几何图案彩陶也十分常见,主要有直线纹、波折纹、三角纹等等。这些几何图案看似简单,其实背后也蕴含了很多奥秘。比如,同样是波折纹彩陶,有的是用黑彩直接绘出的波折纹,而有的是通过彩绘之间的留白形成的波折纹。在同一件器物上,这两种波折纹可能同时存在,形成阴纹和阳纹之间“互文对仗”的艺术效果。这种巧妙运用彩绘与留白的艺术手法,和中国传统绘画中“计白当黑”的理念是一脉相承的,不仅体现出制作者精巧的构思和高超的技艺,更是一种逆向思维、抽象思维模式的体现。另外,有些环绕器物一周、看似连续的几何纹饰,实际上是有起始点和终点的,表明彩陶纹饰在绘制之前,是经过了创作构思和布局设计的。
半坡文化彩陶纹饰中,还有一类比较神秘,称作符号类图案。“彩陶·中华”展览中展出了两件刻符陶钵,钵的表面打磨光亮,口沿外壁绘一周黑彩宽带纹,黑彩上用尖利的工具刻划了一个符号,露出红色的陶胎。在新石器时代的诸多文化中都能见到这类刻在陶器上的符号,分布范围非常广,延续时间也很长,刻符种类多样。目前普遍认为这些刻划符号具有一定的规律和共性,不是无意识留下的痕迹,而是表达了某种含义。虽然我们尚不能解读它们的具体含义,但是这些刻划符号对于探讨汉字的起源具有着重要意义。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