彩陶·中华 | 奥运福娃与半坡彩陶竟有这般缘分(上)

彩陶·中华 | 奥运福娃与半坡彩陶竟有这般缘分(上)

00:00
09:26

  如果不是上世纪50年代的一次考古发掘,位于西安东郊的半坡村也不可能享有如今的鼎鼎大名——在这里被发现的距今六七千年的史前文明,是渭河流域继老官台文化之后,孕育发展出的一支重要的本土文化;遗址出土器物上大量出现鱼纹、人面纹、鸟纹、鹿纹、蛙纹等像生图案,让中国彩陶艺术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因它命名的半坡文化进入了中学课本;在考古遗址之上建立的中国第一座遗址博物馆,被载入了中国博物馆史……

   当然,半坡最让人耳熟能详的还是人面鱼纹这一神秘的图案,它早已成为了中国文物的经典标识,并为2008年奥运会吉祥物福娃提供了设计的灵感。而绘制着这一图案的彩陶盆也被国家文物局列入禁止出境展览文物的名单之中,堪称“国宝中的国宝”。

那么人面鱼纹究竟蕴含着怎样的含义?最具代表性的观点有以下几种:

观点一

半坡人群以鱼作为他们的祖先,人面鱼纹有着“人和鱼相互转化”的含义,可能是他们的部落图腾。还有一种观点认为,人面鱼纹描绘的是正在主持祭祀活动的巫师,人面头顶的尖帽、耳旁的装饰,和我们今天少数民族节日庆典时的装束很像。

观点二

由于鱼的繁衍能力强,所以有学者认为,人面鱼纹可能表达了人们祈求丰产丰收、子嗣繁盛的愿望,是生殖崇拜的体现。


观点三

有专家将人面鱼纹的形象与甲骨文、金文中的“火”字,以及《山海经》中炎帝部落的后裔氐人“人面而鱼身”的记载进行联系,认为人面鱼纹是炎帝部落的象征。


观点四

近年来有学者提出,人面鱼纹实际上是俯视视角下的鱼,而并非戴有装饰的人。人面是鱼头的一种人格化的表现,即一种拟人化的鱼。人头顶的“尖帽”实际描绘的是俯视视角下的鱼身和鱼鳍。人面鱼纹是“对视”和“远观”两种视角的结合,是在通过二维的方式来表达三维的场景。这种图案可能表达了半坡人群希望逝去的孩子能够在鱼的帮助下,穿过象征死亡的水域而实现转世或重生。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