铛铛铛~
于谦人间好玩电台《谦道·笑玩江湖》挂牌营业啦~
这是一档对世间各种话题能掺和就掺和,掺和不了就瞎掺和的节目
每周一三五,会员免费听,带你全年乐不停!
要想对象找的好,身高要求少不了
这两年网上有个调查,说是眼下中国的年轻姑娘们,找对象,最理想的身高应该在1米80到1米85。
这是现在的标准。我年轻那会儿,吃的普遍没现在这么好,人也长不了那么高。小伙子的身高,最低不能低于1米70。要是连1米65都到不了,那谈恋爱真就费了牛劲了。
“二等残”,这是七八十年代,社会上对身高不太理想的男青年,挺流行的一种说法。老北京拿别人的身高问题糟改,还有个更损的说法儿,就是说“这人长得跟地了排子似的”。
“地了排子”,这玩意儿其实是一种小动物的俗称,山东那边好像也这么说。就是成天猫在地底下打洞的鼹鼠。
鼹鼠,回头您可以上网查查图片,长得也是小短腿儿,身量儿不高。说起这个鼹鼠,咱们离布拉格就不远了。
50年代那会儿,布拉格有位30多岁的画家,叫兹德内克·米莱尔,平常专门负责给布拉格动画短片制片厂画动画片。
1956年元旦当天夜里,米莱尔跟布拉格北郊,农村大野地里边遛弯儿,看见地上有个鼹鼠刨出来的小土堆儿。
从这儿得着灵感,开始画鼹鼠的动画片,一画还就是小50年。直到2002年,总共画了54集。
共享冰棍,了解一下
80年代,中国引进《鼹鼠的故事》,总共就引进了13集。那时候电视台每天上午10点来钟,小孩这时候全都守着电视,等着看动画片。
80年代跟现在不一样。现在有网络,甭管什么片子,多会儿想看,多会儿都能看。80年代电视台那是蝎子拉屎——独一份儿。人家播什么,您就只能老老实实看什么。
80年代电视上播国产动画片,集数最多的就是《旗旗号巡洋舰》,总共拍了20集。剩下的国产动画片多数都是一集,最多超不过10集。真正播的时间长,能勾着小孩每天盼着赶紧播的,全是进口动画片。
《鼹鼠的故事》跟这些动画片最不一样的地方,是人物之间没对话。我记得《鼹鼠的故事》有这么一集,说是鼹鼠跟公园捡了一个大棒棒糖。
自己不愿意吃独食,就扛着棒棒糖到处遛达,得让人家舔一口。舔来舔去,等最后轮到自己舔的时候,就剩下指甲盖儿大那么一小块儿。
80年代的冰棍,主流就4种口味,小豆、红果儿、奶油,外带巧克力,便宜的二分钱一根儿,贵的三分钱一根儿。
小孩把冰棍买到手里,没有一个舍得大口嚼着吃的,全是一口、一口,连唆啰带舔。只要冰棍还经得住唆啰,就得接茬儿唆啰。
您跟这儿正唆啰冰棍呢,街坊领居的小伙伴,一块儿上学的同学,没准儿慢慢就聚过来了。必须得是一人一口,大伙轮着唆啰,这算是名副其实的 “共享冰棍”。这跟鼹鼠吃棒棒糖,不是一个意思吗。
布拉格广场,压根没有许愿池
回头哪位要是有空儿去布拉格遛达、遛达。布拉格老城广场那边,就有不少卖鼹鼠周边产品的小商店。
眼下网上有句流行语,“画面太美,我不敢看”。这句话最早是2003年,让一首歌给唱火了的,那首歌就叫《布拉格广场》。
好多朋友还挺浪漫,听完这首歌,就惦记去布拉格找这个许愿池,结果到地方就骂街。因为您把整个布拉格全遛达遍了,也找不着这个许愿池,压根儿就没这么个地方。
鼹鼠他们老家,跟郭老师的老家,天津,意思有点儿像。都是一条大河从城中间穿过去,老百姓跟河两边随行就市盖房子。
布拉格的那条河,叫伏尔塔瓦河。伏尔塔瓦河名气最大的景点,叫查理大桥。
老布拉格人有个说法,到了布拉格,要是不跟查理大桥上遛达、遛达,那就不算真正到过布拉格,光遛达一回还不成,最少得来回遛达9趟。
有一种地摊,只能吆喝不能砍价
查理大桥上遛达够了9趟,您从桥上下来,顺着伏尔塔瓦河边儿走走,就能找着布拉格最大的自由市场,那地方叫布拉格市场(Prazska trznice)。
除了礼拜日,每天早8点,到晚8点开门儿营业。一帮布拉格的老大爷、老大妈,也是每天起大早儿,上这地方赶早市,买便宜东西来。
那位说了,跑这么老远的道儿,就为了去布拉格逛自由市场,这不是吃饱了撑的吗!?
这话您不能这么说,资深驴友圈里不就有那么个说法吗,要想真正了解一个地方,最好的办法,就是逛逛当地人的菜市场。
布拉格这个大自由市场,不是旅游景点,正经八百,就是人家当地老百姓买东西,过日子的地方,平常没什么外国人去。
这地方早先是个屠宰场,以卖肉为主。后来人气儿越来越旺,在卖肉的基础上,添了各种别的东西,鸡鸭鱼肉,水菜水果,服装百货,全都有了。
一个地方做买卖,有一个地方的规矩。中国人做买卖讲究褒贬是买主儿,叫好儿是看客。买卖双方,卖东西的得吆喝,招呼主顾。买东西的呢,必须得挑毛病,想方设法往下杀价儿。
真正传统的日本生意人做买卖,可以吆喝,但不能杀价儿。俄罗斯的风俗正好反着,做买卖可以砍价儿,但不能吆喝。
您看1994年,冯巩老师演的电影《狂吻俄罗斯》,里边不就这规矩吗。男主角跟俄罗斯摆摊儿卖东西,也玩儿北京自由市场练摊儿的那套吆喝:结果呢,人家俄罗斯人听见这么吆喝,离老远就绕着走。
馒头片配一切,了不起的捷克饭
有朋友问了,逛布拉格的自由市场,都能吃着什么好东西呀?好东西那可海了去了。像什么捷克烤鸭配酸菜、馒头片,捷克烤猪肘子配酸菜、馒头片,捷克炖牛肉配酸菜、馒头片,捷克烤鹅肝配酸菜、馒头片。
说这么老半天,前头的没记住,光就记住酸菜、馒头片了。不过最地道的捷克饭,人家当地老百姓见天儿吃的,就应该是一个肉菜,配一份酸菜,一份馒头片,外加一个大扎啤。
捷克人吃的酸菜,不是翠花上酸菜的那个酸菜,意思跟德国酸菜差不多,是拿圆白菜擦成丝积的,配肉菜吃特别解腻,这回先说说捷克人一天三顿饭离不开的这个馒头。
鼹鼠他们老家的馒头又叫“饺子”,我没说错,您也没听错,是叫“饺子”。这个事儿,说白了就是个翻译问题。
当初的翻译大概也是拿不准这玩意儿到底叫什么合适,觉得反正跟中国人吃的馒头差不过,所以就给翻译成叫“馒头”。其实呢,捷克的馒头和中国的馒头,根本不是一回事。
中国人做馒头,都是先和面,然后发面,最后上锅蒸。蒸出来的大馒头,又白又喧腾。西方人跟咱们的饮食习惯不一样,做饭没有“蒸”的概念,差不多的办法,只能是拿清水煮。
山西那边有种吃食叫洋芋圆子,陕西差不多的吃食叫洋芋搅团,到了甘肃又叫洋芋揉揉,意思跟捷克馒头差不多,都是把土豆既当菜吃,又当饭吃。
这种吃法儿,最早据说是17世纪那会儿,捷克部队里边有个老炊事班长。上战场打仗,没想到对方“咣”一发炮弹打过来,把炊事班的烤炉给炸了。炉子炸了,没办法烤面包,老炊事班长就发明了这种水煮的馒头。
中国人觉得这玩意儿像馒头,英国、法国那边的人呢,觉得面团放在水里煮熟了吃,跟饺子的原理一样。所以鼹鼠他们老家吃的这个“馒头”,要是翻译成英语,那就叫“饺子”。
谦大爷,感觉上季的开场音乐真挺好的,能不能让他回来!!!!
浮生闻 回复 @嘉嘉布鲁诺元: 同感,习惯睡前听,半梦半醒的,汽笛声一出来老是给吓一机灵。
这个我还真的背过:“巴巴爸爸、巴巴妈妈、巴巴祖、巴巴拉拉、巴巴丽博、巴巴波、巴巴蓓尔、巴巴布莱特、巴巴布拉伯!
李杞柟 回复 @后海老白羊: 只能说一句,秀儿
哈哈哈哈哈哈梭罗冰棍儿太生动了我也这样现在依旧保持
播音猫镇豆子 回复 @乳香里的回青橙: 你好被发现了
感觉老于比老郭,知识面儿广一点儿。
乔晓明_p0 回复 @难得糊涂zzs: 可能是因为郭老师没于大爷会玩
谦,我想去你那大别墅看看
听友248491987 回复 @你滴小甜甜吖: 不怕被拉去后台生孩子?
郭德纲 于谦,张鹤伦,孟鹤堂,张九南,秦霄贤,刘筱亭
青箫墨竹 回复 @小_苦涩: "德云七贤"
非常的好,每天晚上都听。
希望一些传统的东西永远不消失
我感觉您在含沙射影骂老郭
点烟倒酒会烫头 回复 @做好人太累: 一会儿鼹鼠 一会儿又地了棑子 郭老师要是在 肯定就是一句 我去你的吧
我一直想问你,你买到那匹大青马了吗?自从看完儿玩之后,我就一直惦记这件事,如果有跟我一样的,请帮我点个赞,让大爷看到这篇评论吧!最后说一句,如果不是大爷的骨灰级粉丝,是不知道我在说什么的
by楠羽 回复 @我不是紫襟: 抓住野生高仿紫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