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信仰之美:天使与魔鬼的综合 | 李斯特 B小调钢琴奏鸣曲

20.信仰之*************************

00:00
09:00

李斯特的最后一讲,我们来欣赏他最经典的代表作——《B小调钢琴奏鸣曲》


李斯特的一生有很多角色:他从一个钢琴家、作曲家、指挥家、逐渐转变为哲学家、以及晚年的僧侣、神父等。拥有如此经历的人,他笔下的作品绝不会是简单的好听或不好听。音乐更多的是他发现自己、表达自己的媒介。

查看源图像

我们今天要听的这首《B小调钢琴奏鸣曲》便是这样一首作品。


这部作品刚问世时,是饱受争议的。勃拉姆斯认为这部作品是“被放空的噪音”,就连和李斯特关系不错的克拉拉都觉得,这部作品除了营造出很多噪音之外,更多的是给人一种惶恐不安的氛围,一点都不和谐。但瓦格纳等“激进派”却认为,这首奏鸣曲超越了一切能够感知的美”,这部作品是超前的。


有意思的是,李斯特作为标题音乐的倡导者,他写的大部分作品都是带有标题的,但是这部作品却以无标题的方式问世。这也就给后人对其作品的内涵解读,带来了猜测与争论。这部作品的手稿下方写着完成日期,1853年2月2日,由于在写这部钢琴作品期间,李斯特的《浮士德》交响曲也在构思与完成之中,所以我们也可以从这部标题性的交响曲角度出发,去洞察他这个时期的作品。

查看源图像

那么,B小调钢琴奏鸣曲究竟在描写什么?由于音乐语言没有确定的含义,也就没有了明确的答案。不过正因为如此,也给了我们一个没有“束缚”去理解音乐的机会。


其实,对于音乐的理解可以是多角度的。因为李斯特在写这个作品的时候已经有了很强的宗教观,他是天主教徒,今后还会是个神父。李斯特曾经说自己一半是法国人,一半是茨岗人。茨岗人除了自由的天性之外还是异教徒。如此矛盾的综合,势必会对其身心带来影响。


李斯特是一个有着宗教情结的艺术家,在这首作品里赋予了太多的情感,他理解的美是从信仰中表现出来的。在浮士德中,善与恶、英雄与魔鬼、正义与邪恶,虽然艺术形象清晰,但它们之间又随时发生着转变。在《B小调钢琴奏鸣曲》这部作品中,李斯特给音乐注入了多种多样的音乐动机,每个音乐动机之间都有比较强烈的音乐对比,下面,我们来聆听其中两个最为重要的主题,这两个主题的不断发展变化,构成了整部复杂的作品。

查看源图像

乐曲由几个sol拉开帷幕


这几个简短的音非常的沉重,我们甚至可以理解为,是魔鬼的使者在缓缓敲击着地狱的大门。在这个刚开始充满怀疑感的音乐片段里面,没有一点稳定性。它从缓慢、沉重进入,而且非常有意思的一点是,引子并没有开始于b小调的主调上,短短的七个小节到处充斥着变化音。沉寂、压抑,在音乐一开始就给我们带来了极强的戏剧色彩。仿佛整部作品就是一个迷。既像李斯特为自己勾勒的肖像,又像是他对曾经所追求生活的疑问。


但是到了第一个主题,李斯特立马换成一种坚定,强而有力的演奏,就像这样


音乐情绪和第一个不安、徘徊的引子形成一个鲜明的对比。似乎他好像已经找到了生命的真谛,以及一些问题的答案。在这一段主题当中,李斯特运用远距离的八度大跳,让音乐充满了矛盾和动荡感,气氛非常的紧张。这个主题和同时期创作的《浮士德交响曲》的主题动机几乎一致,因此,我觉得这个主题用浮士德来命名是非常有依据的。


第二个主题刚开始,则是运用了他之前创作的《梅菲斯特圆舞曲》这部作品里面相同的节奏与音型,它是这样的


与刚才第一个主题的阴暗恐怖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八度柱式和弦的伴奏声部将整个音乐显得非常饱满,宽广,庄严而又神圣,有一种圣咏版的辉煌。所以,这一个主题也被命名为“梅菲斯特”主题。在这个主题里面还出现了一段柔美、梦幻的旋律,这一段旋律可以说是李斯特所创作出来最为柔美的主题了。他将整个速度变慢,音乐节奏拉宽,再加上流动性的分解和弦,音乐旋律婉转悠扬,就像是对爱情的一种倾诉

查看源图像

乐曲最后结束在B大调上面。


大家可能会觉得奇怪,为什么这个《b小调钢琴奏鸣曲》的结尾会在B大调上面。其实这种小调奏鸣曲结束于大调有时候也会遇见,但是B大调对于李斯特来说有着特殊的宗教意义

他所创作的B大调作品中,多半都与宗教相关。比如他所创作的《庄严弥撒曲》、《但丁交响曲》,都以B大调结束,象征着天堂的光辉。


大多数李斯特的作品总是结束在一片激烈、辉煌的情绪之上。但是这部作品的结尾却是出人意料的落在了柔美的弱奏上。其实最初李斯特的手稿上是以强奏结束,但是最后却被他用弱奏替换下来,结束在几个虚无缥缈的和弦之上,就像是浮士德们依靠着神圣的指引走上了救赎的道路。


李斯特这位音乐家,们用几首具有代表性的作品对他做了一个了解,他还有非常多优秀的作品,希望在我的讲解下,大家能够重新认识这位被误读的大师,接下来,让我们继续一起聆听其他音乐家的优秀作品。我是李云迪,感谢你的收听。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一个猪噜

    果然了解一个音乐家最佳的途径是理解他的作品,就好像了解一个厨子的最佳途径是品尝他做的菜

  • 1300679jdsa

    谢谢老师独到深入的讲解,学到了好多东西

  • 大西洋羊

    讲得太好了!把这首很难弹,很长,很复杂,很难理解的作品说明了。我第一次听这首歌曲也是觉得噪声满满。我拥有李老师的李斯特专转和巴登巴登现场演奏会的影碟,看了听了这首奏鸣曲个十次,还是不能完全欣赏,因此非常期待这乐曲的讲课,让我能对这作品做了一个好的了解。谢谢李云迪老师。

  • PianoLii

    实在是很喜欢云迪老师娓娓道来的讲述风格!从第一讲到今天,不经意就记住了很多知识🙏

  • 书影江楼月

    逐步深入,渐入佳境,老师讲的真好啊,跟着老师的讲解觉得自己也提升了呢

  • 流星长矢

    讲的很棒的!希望云迪老师再弹这首。一定会有更深刻的感觉的!

  • 啊这什么

    第一次听这曲子是从云总2004年05月31日德国巴登独奏会视频,从第一次听到最近循环云总那张李斯特专辑,第二主题梅菲斯特部分印象非常深刻,每一次在开端和中段在漫长的“噪音”等待中,就是为了听到这个主题旋律出现,仿佛会瞬间置身圣咏吟诵中,得以暂时脱离人世的烦恼。

  • 飘过去的阿拉

    謝謝李老師!!真正愛音樂的靈魂

  • 靓靓Jane

    晚上好!钢琴家!

  • ing远航ing

    特别喜欢今天的讲解,收获好多,最理解李斯特的居然是瓦格纳也是万万没想到

您访问的内容已下架,将为您查找相关内容
5秒后将为您自动跳转
立即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