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期 硝烟里的忧伤,《钢琴家》(2002)

第二十一期 硝烟里的忧伤,《钢琴家》(2002)

00:00
06:07


前两期,我们聊了铁汉柔情,都跟战争有着莫大的干系。那么,本期,我们就来聊聊真实的战争,以及战争当中,真实存在的音乐故事。
电影《钢琴家》(英语:The Pianist)上映于2002年,是波兰籍导演罗曼·波兰斯基执导的以纳粹德国侵略波兰华沙为背景,主要反映波兰犹太人遭遇的故事片。电影取材来自波兰犹太作曲家和钢琴家瓦迪斯瓦夫·斯皮尔曼的回忆录。
该片在2003年的第75届奥斯卡奖中,囊括了最佳导演、最佳男主角等在内的7个大奖。
影片讲述的是波兰犹太音乐家的故事,导演也是波兰籍,所以全片所采用的钢琴曲均来自波兰大作曲家、钢琴家肖邦的作品,肖邦的忧郁加上二战的背景,表现只能用完美二字形容。虽然用“完美”二字形容二战似乎不太合适,但是我主要讲的是艺术层面上的东西,也就还算贴切吧,大家海涵!
斟酌许久,虽然影片一共采用了肖邦的三首夜曲,两首叙事曲,一首圆舞曲,一首前奏曲,两首马祖卡和电影结尾时的钢琴与乐队的“光辉大波兰舞曲”(Grande Polonaise),每一首都选用得恰到好处,和电影的结构、情节和场景的转换、主人公的心境环环相扣,但本次我只给大家赏析一首《升c小调夜曲》(Nocturne in c sharp miner op.poth.)
该作品约作于1830年,肖邦原来并未构思为夜曲,而仅标以“极有表情的慢板”(Lento con gran expression)字样。此曲的受赠人是肖邦的姐姐鲁德维卡。鲁德维卡在肖邦死后把他未经出版的作品编辑了一个目录,她在这首作品的题名下标以“夜曲风格的慢板”(Leto w rodzaju Nokturna )字样。因此这首作品就被认为应归属于夜曲,直至1875年,也就是肖邦死后26年后才得以发表,最终问世。
在影片中,该作品共出现了两次,影片中的男主角,波兰犹太钢琴演奏家斯皮尔曼在波兰电台录音时,伴着窗外的炮火声和楼房的摇晃弹奏的就是肖邦的这首著名的《升c小调夜曲》,然而炮火最终将钢琴声打断。五年过去了,战后获救的斯皮尔曼回到波兰电台,他弹奏的第一首曲子还是这首《升c小调夜曲》,弹奏时还留下了激动的泪水,因此,该曲贯穿始末,成为了影片的灵魂。就像斯皮尔曼在他的回忆录中写的那样:“五年的时间,对于这首《升c小调夜曲》来说,似乎只是一个短暂的休止符,它好像只是被稍稍地打扰了一下”。
该曲及电影中所有的演奏桥段,均由波兰著名钢琴家雅努什·奥莱伊尼恰克(Janusz Olejniczak)演奏,并且,大师还全程参与了电影演出,也就是说,电影中所有出现的演奏特写,都是大师的手,而不是演员的手。


雅努什·奥莱伊尼恰克,1952年出生于波兰华沙,70年代就已经是波兰家喻户晓的钢琴家,主要学习的就是肖邦的作品,也是目前演奏肖邦作品最多的钢琴家之一。
我听过很多版本的演奏,确实很喜欢雅努什·奥莱伊尼恰克对于这首夜曲的节奏把控。前面提到过,这首夜曲大约是肖邦在1830 年前后创作的,按年代应排在第19 首(c 小调)之后,是肖邦青年时期创作的第二首夜曲,此曲是带有引子和尾声的三段体式。引、尾两小节主旋律一路下行,具有低沉叹息的韵味,它被完整重复了一次,这是肖邦有意加深小调色彩的浓度,以表达其心境的不悦和哀伤,力度减弱又让人感觉是在期待和祈求。
同时,三段式的旋律在感情上的释放,也充分和电影中战前、战中、战后的剧情起伏有着无比默契的配合,所以,我将此曲称之为电影的灵魂,应该是不过分的。
本次推荐的这首作品,严格上说并不是电影的原声作品,是一首正宗古典钢琴曲。但整个影片的故事,都是围绕着真人真事来拍摄的,所以,这首古典作品恰恰正是全片的主线以及灵魂。这样一来,我们就回到了以前提到过的一个话题,中文所说的古典,英文其实是Classic,直译应为经典,很多作品正因为经典,才得够得以传世,您说呢?欢迎大家在评论区留下您的看法。
好了,本周的电影留声机就聊到这儿,我们下周再见!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小咖的妃

    最爱肖邦的这首,居然没有人留下评论嘛?

    郭小闹杂记 回复 @小咖的妃: 可能肖邦太忧伤,所以没人敢来触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