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期 与东方不一样的铁汉柔情,变形金刚(2007-2014)

第二十期 与东方不一样的铁汉柔情,变形金刚(2007-2014)

00:00
11:04


上一期我们讲述了中国1300年前的铁汉柔情,那么,今天,我们就来讲讲西方不一样的铁汉柔情。因为,这次的铁汉是真铁汉,妥妥的全金属,没有丝毫血肉。这群铁汉分做两派,一派叫汽车人,一派叫霸天虎,从我记事起,就打个不停,30来年了,从赛博坦星球打到地球,又从动画片打成了真人电影,但似乎依然没有看到头,也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打出个结果。
玩笑归玩笑,但不可否认的是,《变形金刚》这个IP,似乎就是陪伴着80后长大的。而且,随着剧集周边产品的诞生,无论80后、90后还是00后,对变形金刚都不会陌生。从大量的周边产品中,我们认识到了就算这些东西全是中国制造的,但价格依然贵得离谱,所以,记忆中很深刻的一件事,就是有钱的邻居手里拿着正版擎天柱那得意洋洋地眼神,以及我手里残破的小山寨货。回想起来还真的是很有意思。
不过,现在的我对以前动画版的《变形金刚》已经没什么太多的映像,似乎只有切换阵营的那一瞬间的过度音乐还能记起。所以,我本期节目要讲的,就不是动画版的《变形金刚》,而是迈克尔·贝执导,斯皮尔伯格监制,于2007年到2014年上映的《变形金刚》系列电影版。2000年前后,正是好莱坞大片大量采用电脑特效制作电影的黄金期,从《黑客帝国》系列和《魔戒》三部曲开始,就正式标志着电脑特效为王的时代到来了。2007年的《变形金刚》成为了电影特效的里程碑,刷新了人们对于特效“叹为观止”的概念。在那样的特效之下,人们似乎再也分不出到底哪些是实景拍摄,哪些是用绿幕拍摄之后制作的特效,好莱坞也乐此不疲,因为可以通过把更多的钱花在特效上,而不是剧本和片酬上,似乎也能卖座。于是乎,在《变形金刚》之后,好莱坞的商业大片就严重偏离了把故事讲好的轨道,纷纷变成了一部部眼花缭乱的西式快餐电影。而且,这种风气还迅速吹到了大洋彼岸的东方,让中国电影也想朝这个“赚快钱”的方向跃跃欲试,就连张艺谋这样的导演也做过类似的尝试,2016年上映的《长城》这部艳俗的作品就是在这样的趋势下诞生的。
而且,这样的趋势在《变形金刚》系列作品中,得到了最好的验证。《变形金刚》电影版一共拍了5部,豆瓣评分从8.2一路下滑至4.9,广告大量植入,口碑节节败退,再加上观众对于一味追求特效,故事情节却只适合3岁小孩的做法越来越不买账,所以,我们可以预见的是,这个系列应该是不会再有未来的了。
说回到原声音乐,幸好,该系列的原声音乐不像故事那样糟心,保持了一贯的较高水准,特别是第二部《卷土重来》的原声制作,风格非常多样化,某些曲目更是有一种史诗的质感,比其他几部都更加适合单独聆听。《变形金刚》电影版第1-4部的原声音乐都出自史蒂夫·贾布隆斯基(Steve Jablonsky)。关于这位作曲家很有意思的是,他早先在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就读时,选的是计算机专业,但在一年后转到了作曲编曲专业中学习,也正是如此,才奠定了他后来可能取得的成就。毕业后,贾布隆斯基就被汉斯·季默相中,成为了汉斯·季默音乐工作室中的一员,期间还结识了我们以前介绍过的Harry Gregson- Williams,成为了Harry的助手,但随着工作能力的提升,便开始崭露头角,承担起独立制作的大梁。


他不仅制作电影配乐,游戏配乐也做得很出色,微软的《模拟人生》系列和《战争机器》系列,都是他的得意之作。这些多样化风格配乐的尝试,让贾布隆斯基在运用管弦乐和电子音乐上都非常娴熟。在《变形金刚》系列之中,我们更是能够听到从大型管弦乐、电子音乐、重金属摇滚、人声吟唱等完全不同的音乐元素,而且,他还能够很好地将这些元素进行融合,让旋律就有了一种史诗般的质感。特别是第二部《卷土重来》更是将这种新世纪风格的史诗质感发挥到了极致。所以,我们以下介绍的几首曲子,全部来自《卷土重来》的原声专辑。但旁白的部分,则贯穿第一部至第三部都有适当选取。
下面,我们就进入一场外星金属文明与地球碳基文明的碰撞之旅吧。
第一首,Prime,主旋律。这首曲子的旋律就是电影版变形金刚的标志性音乐。整体采用1356为主的大调来编写。配器上弦乐作为背景,加入了一定程度的电子音乐和人声作为主旋律,节奏则采用大量的打击乐器,以进行曲的方式来呈现。给人一种充满力量的感受,和机器人这种钢铁直男非常相符。
第二首,Nest,巢穴。电子音乐加重金属摇滚的典范,当然,作为电影配乐,在后半部分还是加入了管弦乐作为陪衬,烘托氛围。但整体上就是一首重金属摇滚的曲子,金属味道就更加明显了。
第三首,Infinite White,无限的白色。整个系列之中,最有史诗质感的一首曲子,整体采用电子音乐加空灵的人声吟唱来表达柔情,但很有节奏感的鼓声又将曲子敲出了一丝悲壮的决绝。所以,这首曲子才是我在开篇的时候说的,西方不一样的铁汉柔情。如果和上期的音乐对比的话,虽然都是铁汉柔情,但风格呈现上却有着极大的不同。
东方曲子表现柔情,大多会采用小调来创作音乐,再用比较舒缓的节奏来体现,如果要加上悲壮的话,那么,大多会听起来有股子凄惨的味道,似乎总有一种不甘在里面。而西方的音乐表现,则大小调都会采用,甚至柔和在一起,主要通过空灵的人声吟唱和舒缓的节奏来体现柔美。悲壮的话,主要采用豪迈的打击乐器叠加来配合。

通过上述的赏析,就让我产生了一种很有意思的想法。东方总是历史题材的电影拍得比较好,似乎我们作为东方人,特别善于分析和继承历史,习惯于缅怀过去,从历史中总结经验教训,铺平现在的道路;而西方则总是憧憬未来,科幻题材的电影基本都出自好莱坞就是个实证。所以,他们总是活在对未来的向往和期盼之中。当然,不同的生活哲学,并不代表谁更强大,只是,似乎就连音乐中的元素都会受到这种生活哲学的影响。
不过,以上想法,纯属个人理解,并没有太多的根据,只是似乎我们无论在社会体制还是意识形态之中,总能体会出一些蛛丝马迹。孰优孰劣,其实根本没有定论,只有未来,能给我们答案。
好了,本期节目就到这里,下期再见!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ZFMJ

    随着科技技术越来越强越高,中国式的科幻文化会越来越多。怎么感觉好多美国式的东西都得我们来打破,或许这就是文化历史长河中孕育出来的独特性。

    郭小闹杂记 回复 @ZFMJ: 正说明东西方文化是有本质上的区别的。不过现在基本都是求同存异的阶段,就像我们也穿西服,而西方也开始了学习儒家思想。

  • 参擎

    认同

    郭小闹杂记 回复 @参擎: 多谢支持!

  • 王峰Dev

    好听

    郭小闹杂记 回复 @王峰Dev: 感谢,欢迎常来坐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