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真相2:市场真的有效吗?牛人都是怎么跑赢市场的
各位书友大家好,欢迎继续来到老齐的读书圈,今天我们继续来讲这本书,市场真相,昨天我们说到了市场错误定价,作者还举了个例子,就是次贷危机,把BBB评级的债券组合在一起的CDO,也就是担保抵押债券,就能获得评级机构AAA的评级,为什么这样?因为评级机构是要赚评级费的,所以他们要尽量满足金主爸爸的要求,过分的依赖保险公司,结果造成了衍生品泛滥。这个定价肯定是错误的,但是专业的机构投资者,盲目迷信评级机构,所以也并未对错误的定价进行纠正。其实老齐觉得,这其中还是情绪使然,并不是大家对CDO有信心,而是对房子只涨不跌有信心。炒房的情绪钟摆过分偏离了,所以造成了这种情况。
作者举的第三个例子,掌上电脑palm和3Com公司的闹剧,3Com掌握95%的Palm公司的股票,而palm独立上市后,股价大涨,按照公开市场的价格,3Com公司,光持有Palm的这部分股价,就价值142.59美元一股,然而3com公司股价却在这天大跌,仅仅81美元收盘。有分析师算了一下,如果按照价值计算,3com公司除了palm这块,其他的业务相当于-60美元,也就是不但白送还倒找钱。所以这个就毫无道理可言,老齐补充一个案例,雅虎最后一阶段的股价,其实也低于其持有的阿里巴巴股票的总市值。也就是说雅虎自身的价值也是负数。当时有套利者杀入,买入3Com股票,同时做空Palm股价,从而锁定利差。赌他们价格回归,但是没想到的是,这种套利并没有让二者的价格差距减小,因为Palm当时几乎没有股票可以借入,也就是说没有办法卖空。老齐认为,这依然可以解释为情绪,大家太看好Palm了,以至于都忘了他的股票都在谁的手里。最后当大家想起来他爸是李刚之后,3Com股价也就开始全面回升了。所以这还是说明,市场长期有效,但是短期却因为,突然间爆发神经病,而出现一些无效的时间点。而我们的做法就是去抓住市场无效的机会,然后通过市场的长期有效去赚钱。再强调一下,我们一定要抓住市场无效的机会,去利用市场的有效去赚钱。比如在2018年末,老齐就鼓励大家定投,也鼓励大家投资可转债,因为这就是一个市场无效的机会,而到了2019年中期,老齐鼓励大家止盈转配置之后,就不要再动了,因为这时候市场已经高度有效,你已经没机会了。
1987年股市大崩盘,一天跌去了20%,这在美国股市的历史上,也是绝无仅有的,当时有人计算,这个概率是10的负160次方,按照年计算,股市运转200亿年,也不该发生这种事情。所以如果按照数学模型,根本就不可能有1987年的大崩盘。但他就是确确实实的发生了。而且还几乎找不到任何原因。这也就是股市突然抽风的一面,老齐觉得你得把股市看成是女朋友,不能用逻辑去思考,更不能跟他讲道理。你跟他讲这个包你可能用不到,而他想的全都是情绪,就是觉得你不爱他了。股市涨跌也许并不需要理由,可能就是今天天气好,大家心情好,所以多涨一点,过两天没太阳了,大家伐开心,于是就跌了。这里不是一个讲道理的地方,我们就像关注女朋友一样,关注着股市上投资者的情绪,就可以了。他只要高兴,怎么着都高兴,他只要不高兴,你买个包都没用。
2002年铜的存货量达到了天量,那么自然价格也就滑落到谷底。后来价格先反弹,存货开始下滑,之后诡异的事情发生了,铜的价格大爆发,涨了3倍,而铜的库存,在2005年底也开始上升,也就是说在铜价涨的最疯的一段时间,库存也是上升的。这就让人很费解了,明明有货,却依旧要高价买。但其实你想想茅台就知道了,也是手里明明有货,也不怎么喝,然后还要高价收,为什么,就是实际需求已经变成了投资需求,情绪开始主导市场。所以价格开始变得无效。既然疯狂了,之后必有暴跌。这是不变的真理。
此外还有房价的例子,美国在2005年以前,经过通胀调整后的房价指数一直都比较平稳,但后来因为衍生品大行其道,杠杆越来越长,让房价突然暴涨,市场开始无效,最后就是产生悲剧。总之一句话,大喜之后必有大悲。历史上比比皆是。
作者研究了08年金融危机的数据,他发现贷款拖欠率和抵押房屋止赎率,跟国家金融服务公司的股价走势,刚好呈现负相关,甚至还稍微提前一点,在贷款拖欠率大幅上升的时候,国家金融服务公司的股价已经在高位滞涨了。所以这就告诉我们,基本面变化在先,但是情绪亢奋,使得大家对于基本面的变化视而不见。
市场有效假说,认为价格对于基本面的变化总是能够及时的反应,但其实并非如此,有的时候,基本面变化并未反应在价格上,甚至还会向相反的方向演变。或者干脆说,金融新闻总是反应股票价格的变化。大家总是试图在解释价格的变化。而并不是去试图通过基本面来引导价格。比如股市到了大牛市了,但是央行已经连续加息收紧流动性了,这时候基本面就已经变化,但是股市却依旧大涨,对于加息视而不见,这时候很多市场分析专家就会依旧解读为利空兑现是利好,股市整体估值不高,国家牛,改革牛,拿着党章冲进股市,国家不会让股市跌等等。所以这些人基本都是解释现象的人,而并非是投资的人。真正的投资者,是要尊重事实的。有的时候,是要跟价格逆向而行的。比如巴菲特高点减持中石油,2000年之前,始终在提示风险,也不碰网络股。这才是投资者该干的事,而不是整天告诉大家,中石油48元,自然有他贵的道理。
在财经圈,同一个消息,可以有截然相反的解读,比如2020年2月中旬,证监会放开了创业板融资限制,当时有人一看融资两个字就说是利空,但其实这显然是大利好,打开了上市公司外延式增长的空间。所以我们再次强调,事件本身,其实对股市的影响并不大,关键是大家怎么想。熊市里看什么都是利空,牛市里看什么都是利好。
作者说,历史上已经无数次证明了,确实有牛人可以持续跑赢市场,比如大奖章基金,他的基金经理是数学家西蒙斯,在1990年到2009年期间,他的平均月回报达到了4.77%,在90%的月份中都是正回报,如果90年投资1000美元,到了2009年你的回报是3500万美元。面对这样的战绩,市场有效理论只能解释为运气好而已。但其实,如果用概率来计算,假如市场绝对有效,收益率正态分布,那么要想达到大奖章基金的收益率的概率是10的-48次方,100亿是10的10次方,100亿乘以100亿,是10的20次方,地球上差不多有10的50次方个原子,也就是说,大奖章基金取得这个收益,差不多就是这些原子中才能出一个。所以可想而知,如果是市场有效的话,大奖章这种战绩基本绝无可能。
其实投资跟下棋一样,你要想赢得棋局,就要充分利用对手犯下的错误,同样的信息,绝大多数投资者可能会做出错误的解读,而这时候,往往就意味着市场无效发生了。我们要想赢得棋局,就要抓住这样的机会。所以作者的结论就是,如果作为一个群体,无论是机构,还是散户,又或者是专家,你很难在长期跑赢指数,但是如果算个体,特殊情况,这种大师级的投资者又确实存在。而且战绩卓著。
而更扎心的是,有些操作确实是正确而且有违大众认知,但是他们似乎并不是为了赚钱,比如对冲交易,有些人做空玉米,并不是因为他觉得玉米高估了,而是仅仅为了对冲避险,像麦当劳这样的公司,长期开有多头仓位,对冲食材涨价造成的业绩损失。还有就是政府,在股市发生暴跌风险的时候,平准基金国家队也会逆势抄底,而他们进去的第一目的是为了稳定股市,顺便赚点钱。
市场有效假说,关注了市场的方方面面,却忽略了市场中最重要的一个因素,那就是人,或者说,是人的情绪,这就相当于一本菜谱把调料都写的清清楚楚,却忘了放主要食材一样。人并非机器,人有喜怒哀乐,有恐惧和贪婪,这就构成了市场的波动。每个人的情绪上都是有缺陷的,并不总是理性思考,比如最简单的道理,赚100块钱,你可能觉得没啥意义,但是丢100块钱,你就觉得很扎心。明天我们就来重点讲讲,情绪对市场的影响,我们如何在情绪中抓到确定性机会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