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当代散文优秀书评丨一个耐人沉思的故事

中国当代散文优秀书评丨一个耐人沉思的故事

00:00
06:52

一个耐人沉思的故事
——推荐散文《塞纳河畔的无名少女》
作者:张欣杨
朗读:姜语晨

这篇散文的作者是被鲁迅先生称为“中国最好的抒情诗人”的冯至。冯至往往作为一个诗人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中,但他的散文的也十分出色。冯至曾远赴德国求学,并拿到了哲学博士学位。这使得他的散文和小说不但有着诗意,也蕴含着富有哲理的思考,令读者在阅读的过程中痴迷其中并展开思考。

“塞纳河畔的无名少女”是有着真实原型的。据传18世纪末的某一天,在巴黎卢浮宫旁的塞纳河里,人们发现了一具少女的尸体。她的死亡被认为是自杀,因为没有任何他杀或疾病的证据。这名少女究竟是谁?没有人知道。但即便在死神的怀里,她也展现出惊人的美貌。负责处理尸体的病理学家被她的优雅仪容深深打动,于是他用蜡石膏浇铸了她的脸蛋。自此,她永生了。她脸上的表情平和安详。她双眸紧闭,好像身处睡梦之中;她的嘴角微微上翘,让人觉得她此刻经历的梦境一定和她的脸蛋一样美丽。后来有人用“塞纳河畔无名少女的表情”来形容一个人宁静死去时的样子。

而冯至则对真实的事件加以改编,所作的这篇散文讲述的是发生在巴黎的一个故事:一位雕塑家想雕塑一位天使,来放在礼拜堂的神的身边。他认为天使的衣服和双翅都不重要,重要的是天使的面庞,这个面庞不应出现其他表情,只能洋溢着“超凡的微笑”。正当雕刻家苦恼于难于追寻一个模特的时候,修道院的长期关闭的窗子打开了,现出了一个少女,带着宁静的微笑。这立刻激起了雕刻家的创作冲动。可当雕刻家将少女带离修道院,安置于工作室后,雕刻家虽几经努力,却终以失败而告终。被带出修道院的少女觉得失去了她的幸福,而只能“带着她永久的微笑”溺毙水中。而之后雕刻家在商店中看到以溺水少女微笑为的底板的“死面具”,心中赫然,最终逃离了那个商店。

这是一个浪漫而凄婉的故事。不过,作为诗人的作者,并不只是在讲述一个故事,而是通过故事来和人们探讨人与神、生与死、生活与艺术、现实与天堂等种种人生问题。透过故事,作者揭示的是人生的悖论所在。

雕塑家追求天使脸上“超凡的微笑”,既然是“超凡”,就否定了喜怒哀乐,不也就从根本上否定了“微笑”的存在吗?这不恰恰是一个自相矛盾的说法吗?修道院的少女是因为离开了现实的人间,关在了修道院的楼上,才使人产生了对她无尽的遐想,可一旦她降落红尘,进入雕刻家的工作室,她就会逐渐褪色,重新涂上世俗的气息,雕刻家虽不懈努力,又怎能达到完美?神性与人性,何能于市井间完美融合呢?

然而,作为雕刻家,明明自己立足于人间,却偏偏要雕刻不食人间烟火的偶像。这究竟是艺术创作的正途还是歧途?生活与艺术的关系究竟是什么?理想的事物真的能在现世中完美展现出来吗?

修道院的少女离开了修道院以后,陷入了进退两难的境地。修道院不再接纳她,而雕刻家又不再需要她,她在恍惚中发现温柔的塞纳河在向她招手……结果是无数的“死面具”的复制品传遍了欧洲城市。少女的溺毙是不是其合理的归宿呢?这种归宿是不是意味着“生”的失败、“死”的胜利?而是否少女正是由于这死亡,而得以把自己的微笑流传下来,成为另一种方式的“永生”?

作为诗人的作者,将这些值得深思的哲理性问题融入跌宕起伏的故事当中,却又不点明题旨,不表明自己的态度,而是让读者自己思考,使作品显现出极大的理性思考空间。优美的语言和浓郁的异国浪漫情调,又使作品隽永蕴藉,显示出独特的艺术魅力,其中的诗意、哲理,值得我们反复咀嚼。

 主办:四川大学人文艺术实践与转化中心
协办:四川大学明远当代文学研究会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