恬淡自适的知识分子
——《我们仨》推介
作者:张嘉良
朗读:姜语晨
想推荐这本书,是因为它对我,对我的整个家庭都有很大的影响:我们一家三口的微信群名就是“我们仨”。这本书的书名,仿佛简单到了朴素的地步,却又是写不尽的深情与温柔。
我爱这本书,最重要的原因就是,我在这本书里找到了自己想要的人生:
“我们仨”的生活并非一帆风顺,他们在国外留学时承受了生活上的种种不适和沉重的课业负担,回国后与大家庭的相处也多有磕绊,文革时期更是经历了一系列的变故,最终,还遭遇了白发人送黑发人的心酸。这些痛苦是我们此生都未必会遭遇的,但即使如此,在通读了他们的人生之后,我感受到的仍旧是他们生活中的温暖和爱,如此恬静的、不乱分寸的流淌在艰难生活的每一天当中。这份温暖和爱,就是他们对人生的态度,早已与他们经历什么样的人、什么样的事毫无关系。
做一个恬淡自适的知识分子,有一个挚爱的爱人,一个愿意为之付出而甘之如饴的家庭,和一两件怎样也割舍不下、愿意终生去做的事——这便是我想要的人生。即使我没有钱先生杨先生的大才,但这种生活至少是我愿意向往和想象的。
爱这本书的第二个原因,是爱上了杨绛先生的文字,恕我实在想不出形容的词句:“我们一生坎坷,暮年才有了一个可以安顿的居处。但老病相催,我们在人生道路上已经走到尽头了。”
“一九九七年早春,阿瑗去世。一九九八年岁末,锺书去世。我们三人就此失散了。就这么轻易地失散了。‘世间好物不坚牢,彩云易散琉璃脆。’现在,只剩下了我一人。”
读这样的文字,就像听老者叙说,她不劝你也不争辩,却深深影响了你。
最后,我想用英国诗人瓦特·兰德的诗和杨绛先生的翻译来结束我的推荐:
I Strove with None
by Walter Savage Landor
I strove with none, for none was worth my strife.
Nature I loved and, next to Nature, Art:
I warmed both hands before the fire of life;
It sinks, and I am ready to depart.
我和谁都不争,和谁争我都不屑。
我爱大自然,其次就是艺术;
我双手烤着生命之火取暖;
火萎了,我也准备走了。
—杨绛译
主办:四川大学人文艺术实践与转化中心
协办:四川大学明远当代文学研究会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