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陶渊明竟是丧文化鼻祖?当官种地,干啥啥不行

【文学】陶渊明竟是丧文化鼻祖?当官种地,干啥啥不行

00:00
20:26

前言:


不知道你们有没有发现,朋友圈里经常会刷到两类比较极端的画风,有喊着“满满的正能量,早晨起来,拥抱太阳”的人,跟打了鸡血似的,浑身充满干劲;也有动不动就“蓝瘦香菇,累感不爱”,丧的要死的人。前者像极了我们上节提到的建安文学,充满正能量,一个字就是“冲冲冲”。后者则像极了两晋南北朝时期的文学特点,一个字就是“丧”。

 

想不到吧,丧文化的鼻祖竟是我们的老祖先!而且本讲我们要讲的主角就是两晋南北朝时期的丧文化代言人——陶渊明。那么问题来了,我们印象里不食人间烟火的陶渊明先生怎么就跟丧文化扯上联系了呢?两晋南北朝时期为何会盛行丧文化呢?这老祖先的丧和我们现代人的丧又有什么区别呢?

 

收起你充满小朋友的小问号,本讲开浩将带你回到两晋南北朝去寻找答案,看看该时期文人笔下的丧,到底是什么模样?好了,话不多说,开始今天的内容。



6.1 时代背景(为什么会盛行丧文化)

提到两晋南北朝,可能有的听官会脑海里一片空白,这是啥时候,我怎么完全没有印象?唐朝之后嘛?(唐末那是五代十国……)咳,别担心,开浩先给你大致介绍一下,这段时期的大环境呢,用大家小书系列丛书作者,吴小如教授在《古典诗文述略》里的话来说呢,这两晋南北朝时期政权腐败,官场上被权贵阶级垄断,“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这社会矛盾不是一般的大大,看过庆余年吧,就跟庆余年描述的时期有那么一点相似。

 

在建安时期想要有所建树,有才,投对简历就行,之前我们说了,找工作就要和曹操谈;但在两晋时期,想要干点啥,都得先报上自己爸爸的名字。那么如果你的爸爸不是李刚,实现抱负的路上,就多了很多路障,那咋办呢?咱们在思想的部分提了魏晋时期的美男子天团——竹林七贤,他们也面对同样的问题,不过他们选择活在当下,及时行乐,因此他们的生活就是,抽烟喝酒烫头,蹦迪抬杠嗑药。两晋时期的文人,他们选择了一种佛系生活,在思想上追崇庄子和老子的佛系思想,秉持“无为”才是王道;在生活上,一言不合就开喝,没有什么烦恼是一杯酒解决不了的,如果不行,就再来一杯,毕竟第二杯也是半价。

 

这生活一佛系,连带着文学风格,都成了清一色的披着佛系外衣的“丧文化”。官场混不好,不如回家种个田,毕竟世道乱啊,啥都变,皇帝都换了好几个了,只有山水田园不变啊,不少有志之士都选择回家种田,做个与世无争的废物。于是田园诗就这么诞生了,咱们本讲的田园诗界的代表诗人——陶渊明就要登场了。

 

前面开浩也提了,这要说起丧文化的鼻祖,陶渊明当之无愧,为什么开浩突然给陶渊明扣了这么一个不求上进的大帽子呢?

 


6.2 辞职是为了求“自安”?


这得从学生时代的那篇《桃花源记》开始说起,陶渊明作为中国版乌托邦的创始者,用短短一篇文章的时间,让我们不仅记住了文章内容,“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开浩可能连做梦都会背,不仅如此,还会不自觉对这一处世外桃源心生向往。相信每个中国人,心中都有一片渴望的桃花源。

 

能脑补出这么美的世外桃源的作者,又是怎样的一个人呢?七个字,就可以把陶渊明的性格特点概括完,“不为五斗米折腰”,腰板硬得嘞!吴小如教授在《古典诗文述略》里说到,陶渊明辞官主要是由于他对当时黑暗腐朽的政治充满憎恶,看不惯职场上的高管要职,都被士族阶级垄断的现象,陶渊明毅然决然的提交了一封辞职信,回家种田去了(liao)(是的你没听错,陶渊明辞掉公务员,改行当农民去了)。

 

听到这,你可能有点懵,这陶渊明辞职之后干啥不好,怎么就选择种田呢?这答案呢就藏在,陶渊明写的那首《庚戌(gēng xū)岁九月中于西田获早稻》中(这首诗题目快赶上诗长了),他认为“人生归有道,衣食固其端。孰是都不营,而以求自安?”,这个人生无非就是衣食住行,而其中衣食是根本,也是刚需,如果连这刚需都没有办法解决,食不果腹,衣不蔽体的又谈何安定呢?这句还不仅仅只是字面上那么简单,背后还藏着一段潜台词,要知道古代衣服和食物,都是哪来呢,都是劳动得来的呀,而陶渊明认为衣食是根本,也表明了陶渊明认为劳动是一切的根本,自给自足的生活值得提倡,这个想法用我们现代人的话来说就是,具有先进的无产阶级思想。

 

这不仅肯定了劳动最光荣,同时也在表达自己的价值观,你看当官是为啥,除去为人民服务外,它也就是一份工作,上班就是为了有钱能生活,而我种田,也能解决衣食问题呀,这不挺好吗?也就是在陶渊明眼里,公务员和农民没啥区别,都是为了解决衣食问题。紧接着又来一句“晨出肆微勤,日入负耒(lěi)还。山中饶霜露,风气亦先寒,田家岂不苦?弗获辞此难。”我深知当农民的辛苦,早出晚归的,现在这个季节,早起耕种山里还有霜露,这风吹过来都是彻骨的冷啊,农民可真是不容易啊!为了吃饭,也只能如此。别人生活关心米饭香不香,陶渊明写诗关心农民累不累,你瞧瞧这个差距,你再看看人家的境界。



值得一提的是,在陶渊明所处的时代,受儒家思想的影响,仍然以读书治国为主,劳动次之,但陶渊明却画风清奇,你看他的作品,大多以歌咏田园,歌咏劳动为主。在他的诗中,你看到的不是指点江山的模样,你看不到游山玩水的感慨,你看到的都是田园日记,记录下了农民的艰辛,人民的生存现状,以及幻想的世外桃源。由此见得,陶渊明当官的态度没有问题的,是一个关注民生问题、体恤民情的好官,但是,这在那个黑暗时期,肯定是不讨好的,两晋南北朝时期政府不流行以人为本的思想,所以这也是他在当时当官不及格,在官场混不下去的原因之一。

 

那除此之外,还有什么原因,成为陶渊明避世不出的理由呢?答案就在他的那篇《归去来兮辞》里。

 

在开篇,他就写了当初当官的原因,“余家贫,耕植不足以自给。幼稚盈室,瓶无储粟(),生生所资,未见其术”,我们家挺穷的,光靠耕田植桑是无法自给自足的,再加上孩子很多,米缸里从来没有剩余的粮食,能谋生的本领我至今也还没有找到。家里的亲戚也都替我着急,劝我去当官,当官好像成了一个一无是处的选择,陶渊明自谦的水平还真是高。

 

当然,陶渊明也不是没想过当官,只可惜没有门路,好不容易托了个关系,当了个小官吧,但自己干的不愉快。原文写的是:“质性自然,非矫(jiǎo)厉所得。饥冻虽切,违己交病。尝从人事,皆口腹自役。于是怅然慷慨,深愧平生之志。”我性格就是这样,也改不了(适应不了,准确来说是不屑,溜须拍马的官场生活);虽然饥寒是急需解决的问题,但违背我本人意愿去做官,身心都遭到了灵魂的拷问和摧残,自己心里那关过不了。过去当官做事,都是看在俸禄的面上,为讨口饭吃,但我干着不快乐啊,这有悖于我当初做官的初心啊。

 

听到这你可能会好奇,这陶渊明当官的初心是啥呀?听他前面的意思,不就是为了赚点钱才去当官的吗?其实啊,他真正的初心就藏在那篇《桃花源记》中呀!“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陶渊明脑海中构建的政治蓝图是,男耕女织,衣食无忧的小康生活。让百姓过上这种小康生活,正是他曾经为官的初心,可是事与愿违,官场黑暗,他不仅无力改变百姓被疯狂割韭菜的局面,还要帮忙一起收韭菜。

 

既然无力改变现状,那也不要助纣为虐,与剥削阶级同流合污,为了还自己的自安,于是他选择辞官,开浩好像多少能理解一点,甚至还有点佩服。这不是什么简单的选择,就好比很多怀着理想想要大展拳脚的青年,在若干年后成为了被生活绑架的社畜,谈什么理想抱负,这些在房贷车贷面前不值一提。解决物质的需求比解决精神需求要重要的多。后来,越来越刹不住车,在物欲里迷失自我,成为当初最不想成为的那种大人的模样。但陶渊明不同,拿得起放得下,一封辞职信,卷起铺盖,回地里刨食去也!

 

辞职回家后的陶渊明,关起门来,就开启自闭模式,“归去来兮,请息交以绝游。世与我而相违,复驾言兮焉求?”我回家以后,就马上关机,拒绝各种无效社交,专心搞自闭。既然这世上的所有都事与愿违,我还努力追求啥呢,去他的为官之道,去他的为国家建设贡献力量,去他的心系百姓小康生活,我只想静静的当一个与世无争的垃圾。你瞧瞧这话说的,真的是丧极了,现代的丧系小青年有他这么丧,但是没他这么刚,人家陶渊明自闭堕落,也要理直气壮。

 

自闭过后的陶渊明,提起锄头,就往田间走了,他想明白了!在《归去来兮辞》的最后,他说了这么几句话,“富贵非吾愿,帝乡不可期”,“聊乘化以归尽,乐夫天命复奚疑”。富贵不是我所追求的,劳动使我快乐,一边耕地一边吟诗,就这样在家快乐地等死,还有什么好犹豫的呢?真有一点:“熬夜别怕猝死,多喝一点花茶,这样烧起来比较香”的冷幽默啊!

 

要论情调还是文学家有情调,普通人种田吟的诗,是劳动的口号,为了提高劳作效率。而陶渊明吟诗是为了陶冶情操,种的地怎么样不重要,重要的是有没有吟上一首满意的诗。唉,大哥别吟诗了,赶紧好好种田吧,家里还有孩子嗷嗷待哺呢!




6.3 公务员干不好的陶渊明,同样也种不好地


那么问题来了,专心务农的陶渊明,这地到底种的怎么样呢?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陶渊明在南山下,种了大豆,这大豆种的咋样呢,豆苗没长多少,杂草倒是长了一堆,他这不是务农,这是为国家绿化做贡献。即便把田种成这种鬼样子,陶渊明仍然乐此不疲,你看“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一大早就去田间“种”(锄)草去了,晚上非得等到月亮出来,他再回去。这哪是种地这是磨洋工啊!这么用心种,还种不好,中国历史上也就陶渊明这一位了。可能他种的不是地,种的是个寂寞,毕竟种地种的再不好,也比当官受气强。

 

你以为看到的是男版李子柒的田园生活,快乐赛神仙,然而现实却是,那个喊着“不为五斗米折腰”意气风发的陶渊明,回到田园拾起他的锄头,早出晚归,也填不饱肚子。那个公务员干的不咋地的陶渊明,改行当农民也能气死土地。

 

陶渊明辞官后的生活用一个字形容就够了,这个字就是“惨”。在朱光潜教授的《诗论》中,是这么描述陶渊明辞官后的生活的,从他二十九岁弃官,到他五十一岁死,二十余年中,他都在家乡种田,生活依然极苦,即便有朋友资助,也解决不了他贫困的局面,挨饿的时候还会去乞食,就是要饭。不为五斗米折腰的陶渊明,却为了生活折腰,他所设计的自给自足,执行起来有点困难。

 

理想很美好,现实很残酷。但就算吃不上饭,也不耽误陶渊明的自我安慰,在《归田园居》里,“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只要没有违背我归隐的心意,身上衣服沾湿了又有什么可惜的呢?你看,就算是颗粒无收,也不耽误陶渊明做白日梦,勾勒出一幅美丽的世外桃源。这到底是归隐还是逃避现实呢?

 

正如吴小如教授在《古典诗文述略》中说的那样,这条归隐的道路,正是他对现实有所不满,而又无力加以变革的结果,其根本的态度毕竟还是消极的。在陶渊明所写的《饮酒二十首》中可以得到这么一个信息,陶渊明的田园生活,喝酒反而成了他的精神寄托,在酒精的麻痹下,他暂时得到解脱。

 

陶渊明是矛盾的,他没有他笔下那般的洒脱,内心的苦闷,全都在这一杯又一杯的酒里了。我也曾壮志满怀,想要实现自己心中的蓝图,有朝一日让百姓过上衣食无忧的生活,然而,生不逢时啊,官场被权贵垄断搞得乌烟瘴气,我又能有什么办法呢?离开那个让我肝疼的官场,摘得下官帽,却拿不动锄头,还谈什么抱负和梦想啊,我就静静的当条闲鱼,等待生命终结吧。

 

你看陶渊明这消极的样子,是不是跟我们现在年轻人口中的“丧文化”有点像?在现实生活中有啥不如意的,先把问题搁一搁,掏出手机,打开微博朋友圈,想想文案,删删减减最后就剩一句,“颓废到忧伤”,“我差不多是个废人了”,“人间不值得,我只想躺尸到死亡”。

 

但仔细想想,陶渊明的丧和我们的丧还是有本质区别的。虽然家境贫寒,陶渊明也算是凭实力谋得了一官半职,也不是没有挣扎过,他努力了十几年,可惜世道如此,个人努力改变不了大局面。他的丧,是对整个世界无能为力的绝望。一个本该执笔书写美丽政治蓝图的有才之士,在官场处处碰壁,他拿锄头看似潇洒,实则只是无可奈何,走投无路,要么杀死自己,要么杀死梦想,他的梦想是关乎天下生灵的,于是他只能杀死自己。这种绝望,更是一种希望,所以自古的诗人,都以陶渊明的精神而感动,李白、苏轼这样的诗坛大咖,也能为他动容。

 

而我们普通人的丧呢?不是对世界的失望,而是对自己的失望,恨自己晚睡都改不了,减肥又减不下,我们的丧,只是在寻求心理安慰,显得自己好像还没有放弃,陶渊明杀死了自己,而你却只能杀死理想。




总结:


陶渊明的消极,陶渊明的丧不是消极避世,是努力过,没结果,心死了,但还努力的去热爱生活。而他这种生活态度,在当时是不受人理解的,没有人能理解,放着丰厚俸禄不干,辞职种田的行为;也没有人能理解连自己温饱都解决不了,还操心天下百姓温饱的心情;也没有人能理解在以唯有读书高的时代,却歌颂农村生产劳动的文学作品。陶渊明是饿不起吗?不,他只是委屈不起。

 

虽然在陶渊明所处的时代,他的文学作品不被理解,甚至被轻视。但数百年后,陶渊明的文学作品再次出现在大众眼前,还收获一大批迷弟迷妹,其中就有文坛大V李白,他视陶渊明为偶像,不断的转发评论他的文学作品。

 

有人爱他笔下的田园生活,有人歌颂他不为五斗米折腰的精神,更有人借陶渊明的诗词来鸣自己内心的不平。借着文学作品,我们跨过千年的时空界限,与陶渊明相会,见识了他的意气风发,一览他梦想的宏图,见证了他在淤泥里的挣扎。在他笔下,有无能为力的绝望,有自欺欺人的自我宽慰,有失意时还乐观的憧憬未来,更有一个蹒跚老人,宁可委屈自己,也不愿意跟这个世界的黑暗低头的倔强。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Heaven璇子

    感觉跟开浩之前讲的稽康很像

    开浩御书房 回复 @Heaven璇子: 哈哈哈哈不是……我不苦闷 活得挺好

  • 今夜何等温柔

    佛系都是逃避现实

    开浩御书房 回复 @今夜何等温柔: 有时候也是真佛

  • 恰慕烟火红尘

    陶渊明应该好好当官,大权在握,才能实现自己的理想。生不逢时。。。。唉

    开浩御书房 回复 @恰慕烟火红尘: 陶渊明的官,不是很大,而且对社会没什么影响

  • 逗了个波

    当年语文老师要是能讲得像开浩老师这么好我也不至于厌恶语文

    开浩御书房 回复 @逗了个波: 语文挺好的

  • 周旭_学无止境

    陶渊明颠覆了,会写诗的老农大爷。 要是他能来到现代,和本亮大叔配上一曲知否知否,画面得多美~

  • 呼啦啦Lara

    陶渊明简直偶像!丧也丧了那么有态度

  • 归零Phoenix

    真实的文人vs我们印象中的文人,论第一印象的重要性

    开浩御书房 回复 @归零Phoenix: 我这个就当故事听,也别太信,没人知道历史里他们真的是啥样的

  • 粉色爷爷哪

    终于等到你更新了

  • 43146

    陶渊明的朋友(们)曾不止一次地资助过他,金额可不少,可惜全被陶渊明用来买酒了。若是不买酒,这些钱能否让陶渊明再活几年呢?

  • 稀饭你的笑D

    感谢能听到开浩这档节目,小时候没觉得多有趣的语文,渐渐地发现了文学的美妙之处。每天最享受的时候就是听着开浩的节目,做着重复的那些生活杂事,连时间都变得快起来了。希望开浩御书房越办越好,我这个小迷妹会一直支持下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