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妈双语答疑第3期

康妈双语答疑第3期

00:00
08:48

各位家长朋友,大家周末好~
欢迎大家关注康妈双语学习第3期答疑。本周为大家带来四道题目,与母语启蒙、英语口语输出、偏科和孩子爱好有关。
如果您和孩子在学习过程中也有困惑,可以与管理员联系(kmxt789)。
让我们一起来看看本周答疑吧。


一、小娃娃怎么做母语启蒙呢?
问:康爸,你好。看了康妈的文章,我深受启发,以前母语这块过分在意书面学习,而忽略了音视频的输入。宝宝现在2岁3个月,主要是看书、听儿歌和故事,没看过视频。我觉得需要改变一下策略了,想问问该听哪些音频呢?是听读过的书还是没读过的书呢?

答:您好。2岁多的孩子还没到文字敏感期,听力输入占绝对的主导地位。音频要大量听,由易到难,读过的书和没读过的书都可以听,喜欢的就反复听。有丰富的语言环境做启蒙,后期转阅读会非常快的。不必急着两三岁就识字。

同时,要和孩子多进行语言交流,效果会比单纯听更好。交流时要避免简单的重复,不必担心孩子听不懂。推荐您南希·纽曼的《阅读力》,关于0-6岁孩子的阅读,当中有明确具体可操作的建议。


二、不刻意练习,口语输出会好吗?
问:康爸,我一直有个疑惑,孩子的口语怎样做?虽然听康妈说过,先视听启蒙,然后自拼、阅读准备,再到新概念的学得等等,这样一步步走来,孩子输入多了后,会输出很多。但如果平时没有做大量口语训练,孩子的输出会好吗?请康爸释疑。

另外现在大热的英语网课,我也给孩子试听过,感觉好老师难找,学习效果有限。对于英语网课,康爸你们怎么看?谢谢!

答:您好,您提到的确实是一种典型现象。网络课程泛滥,很多家长淘到很多便宜课程,质量不高的话既浪费时间又没有效果,性价比很低。

康妈学堂一直秉承给家长最有效的学习方法,同时给家长省钱的原则。从启蒙到高级,每一步都是在为下一阶段的学习打基础。原版听读的过程中,孩子可以积累很多口语表达的词汇和地道用法,这些都是在为输出打牢基础。

口语训练不是不做,而是要在合适的时候做。语言学习初期,输入不足,积累不够,很难输出。强行上外教课,会挫败孩子的积极性和自信心,反而可能让孩子不愿意张口。这样的课,费用高,收效少,性价比不高。如果积累到了一定程度,语法基础也扎实,可以用外教课来刺激孩子的口语输出,孩子跟外教良性互动,那个时候能达到性价比最高的效果。


三、孩子偏科严重,怎么办?
问:初三男孩,对英语不感兴趣,平时考试六十分左右(120满分),其他科目都是年级第一。孩子没空上网课,请问有教材和习题推荐吗?如何提高英语成绩?我们没太大要求,提升二三十分也可以。

答:您好!孩子综合实力不错,也意味着孩子学习自觉性、理解力、执行力是很强的。就目前情况来看,英语稍微薄弱些,但只要有意愿投入时间和精力,短期内提升二三十分还是比较容易的。

首先,要调整心态,孩子要有意愿进行英语学科的学习;其次,平衡在各个学科上投入的时间和精力,孩子其他科都非常棒,短期内可以放一放,在英语学科上多花些心思。最后,要注意资源和方法的选择。

为了集中突破应试这一关,推荐孩子学习《新概念英语》,搭建语法体系。用大约三周时间快速过新一,然后用录播课系统学新二,扎扎实实做练习打基础。

长远来看,我们不仅要提升应试能力,也要提高应用能力,坚持听读是必要的。推荐《棚车少年》《神奇树屋》等套系章节书,每天利用零碎时间做听力输入,积累词汇与表达,培养听的习惯。


四、喜好专一,如何平衡?
问:康妈好。老大八岁半,上三年级,中文启蒙比较早,二年级就用三个月看完《哈利波特》。他挺着迷。可从那以后对什么也没兴趣,一般儿童看的历险记、草房子、名人传记都不愿看。

最近,他又迷上了编程。目前学Scratch,又让我买Python自学。如果不提醒,可以不吃饭不睡觉不做作业,干什么都要催几遍。一停下来,他就唉声叹气,萎靡不振。我也不懂编程,不知道他是在玩游戏还是真正在编,该怎么引导他?感谢康妈。

答:您好。孩子这种投入专注的习惯真是难得,需要进行一定的保护。但现阶段,还是要考虑各方面的平衡。

编程建议作为兴趣来培养。这个阶段编程的学习多数是以游戏为主,如果要深入学习,孩子还缺很多基础知识,所以在编程上投入如此多的时间,有些偏。

但因为孩子属于专注投入型,所以不要一下子砍掉编程,还是要讲究策略,和孩子做好沟通,把课内的学习、阅读等完成后再去发展兴趣爱好。至于每项的时间安排,可以和孩子协调。也不是说一下子就调整到平衡,在孩子能主动接受的范围内逐步调整。

阅读这里,前期培养的很好。如果很长时间荒废,不再投入,就像起了个大早,赶了趟晚车。二年级虽然能读《哈利波特》,但读的质量还是未知。孩子阅读技能的培养,还需要很长一段时间呢。

目前孩子对阅读没有兴趣,可以尝试阅读和《哈利波特》同类型的内容,比如魔幻、科幻或者侦探类的书。也可以先和孩子看看电影,引起孩子的兴趣,然后再看书。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