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马拉雅的朋友,你好!我是刘建,我们在上一讲了解了泰戈尔的生平、他对中国现代文学的影响以及他对中国的深情。这一讲我们将了解《吉檀迦利》的创作背景,介绍一些名家对这部诗集的评价。
印度诗人、哲学家泰戈尔
《吉檀迦利》的标题(Gitanjali)是“歌”(Gita)和“献”(Anjali)这两个孟加拉文单词组成的一个合成词的音译。泰戈尔在翻译这部英文诗集时加了个副标题“歌之献”(Song Offerings),属于意译,否则,仅书名就足以让人觉得神秘。诗集以宗教哲理为内容,而以歌为形式。一般人以花献神,而诗人以歌献神。不过,诗人是在借助这种歌的形式,以形象的手法,抒情的笔触,来倾诉他的哲思。
金克木先生认为:《吉檀迦利》直译是“歌之献”,译为“献歌”还不确切,因此泰戈尔直用印度语为书名。用汉语直译也还不得不加上一个“之”字。古代汉语可以说“芹献”,说“歌献”似乎不合习惯。这本诗集是诗人把他的诗歌献给他的“神”,其实也就是那个“人”(“人心”等等,“最上的人”),像献香、献花一样。
金克木(1912—2000)中国著名文学家,翻译家,梵学研究、印度文化研究家;
与季羡林、陈玉龙并称“北大三支笔”;与季羡林、张中行、邓广铭一起被称为“未名四老”。
金克木先生还说:
所谓“宗教感情”在不属于某一教派的人尤其是知识分子中是很稀少的。例如,辛弃疾的词句:“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这正好像是《吉檀迦利》的题词。但辛弃疾决不会想到他写的“人”是泰戈尔的“神”。也决不会有人认为辛弃疾的词中有“神秘主义”的宗教感情。
对于不熟悉印度文化背景的人来说,《吉檀迦利》是一部不大容易理解的诗集。其实,泰戈尔在19世纪末已开始在诗文中广泛采用口语。他的这些诗歌又是写来配曲歌唱的。在印度人、特别是孟加拉人看来,它们是朴素无华、通俗易懂的。
《吉檀迦利》表现的是印度宗教哲学的特定内容,因此,不仅以无神论者居多的中国读者会感到困惑,就是信仰宗教的西方读者也难免产生误解。然而,不管文化体系有多大差异,人类却可以有共同的审美感受。《吉檀迦利》正是以其异样的内容和独特的风格吸引着一代代的读者。
《吉檀迦利》的创作背景
《吉檀迦利》是一部宗教抒情诗集,是泰戈尔用以赢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主要著作。泰戈尔的诗歌创作分为三个时期。他前期诗歌偏于讴歌自然,中期诗歌则侧重宗教哲理。这两个时期的诗歌在内容上和风格上迥然不同。
我们都知道,印度是一个宗教王国,产生过许多宗教和教派。宗教广泛渗透到人们的精神生活和日常生活之中,也强烈地影响到文学的发展,形成了文学的宗教传统。泰戈尔在《什么是艺术》一文中概括了这种历史现象。
他指出:“对于印度来说,无限(也就是神)不单纯是哲学思辨的材料;它对于她就像阳光一样真实。她在日常生活中总能看到它,感觉到它,并利用它。所以,它大量地出现在她的礼拜象征之中,出现在她的文学之中。”他还指出:“在印度,我们的文学大部分是宗教性的”。这些论断对于我们理解《吉檀迦利》的性质和特点不无启发意义。
在泰戈尔时代,宗教问题依旧是印度面临的一个重大现实问题。他在早期就写过一些抨击印度教陋俗的论文。到了创作中期(1901-1914),宗教诗歌成为他诗歌创作的主体。他毕生没有中断对宗教问题的思考和探索。宗教诗歌便是他借以进行这种思考和探索的一个手段及产物。
对宗教问题的思索和《吉檀迦利》的创作,与泰戈尔家庭生活的变化有重大关系。
1902年,他的妻子穆丽娜利妮·黛维去世。翌年,二女儿莱奴卡夭亡。1905年,他的身为哲学家的父亲去世。1907年,幼子索明德罗纳特夭折。1910年,孟加拉文本《吉檀迦利》出版。
1901年,泰戈尔结束为期十年的乡间生活,来到圣蒂尼克坦创办学校。当时印度也正处于第一次民族运动高潮前夕。1905年,印度人民掀起一场旨在反对英国殖民主义者分割孟加拉、争取民族自治的运动。泰戈尔拍案而起,来到斗争中心加尔各答,直接站在这场民族革命运动的最前列,满怀激情地参加并组织各种群众活动,谱写下自己政治生涯中光辉的一章。
但诗人毕竟不是职业政治家,在看到群众运动中出现过火暴力行动及某些政客企图利用他谋取私利时,他感到痛心、厌倦和幻灭,遂从政治战场激流勇退。这使他遭到人们的误解和责备,他的心灵也因此受到创伤。与此同时,这场轰轰烈烈的民族运动接近尾声。随后便是通常说的他的退隐或半退隐时期。
图片来自网络
这一时期一直持续到他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以后一段时间为止,泰戈尔的退隐不是由于畏惧战斗,而是由于对群众运动中诉诸暴力的不够理解,由于思想上和性格上的固有矛盾。
他在1898年1月29日给友人普罗摩陀·乔杜里的一封信中写道:
在我的身上似乎有两种相互矛盾、相互交战的力量。一个总是在召唤我完全休憩,一动不动;一个却根本不让我安宁,欧洲人积极入世的精神不停地冲击着我沉静的印度禀性。
所以,一面是痛苦,另一面是冷漠;一面是诗,另一面是哲学;一面是对祖国的爱,另一面是对爱国主义的嘲弄;一面是渴望行动,另一面是耽于冥想。结果只能是软弱无力与无动于衷。
当积极入世的思想占上风时,诗人就投身到现实生活之中,参加政治活动;当消极退隐的思想占上风时,他就进入神的世界,沉入对宗教哲理的探索。
这一矛盾深刻影响了他的创作活动,使他的创作呈现出复杂的情况和多样的风格。当他与现实生活密切接触时,作品就带有战斗的风格;当他退隐田园时,作品就显示出神秘主义的特色。他对现实的关注使他创作了批判现实主义的小说;他的沉静的印度禀性孕育了他的宗教抒情诗歌。因此,他的创作风格不但前后大不相同,而且即在同一时期也迥然有异。几乎是同时创作的现实主义长篇小说《戈拉》与《吉檀迦利》(孟加拉文本)就足以说明这一点。总的来看,热爱人生、热爱社会,是他思想和创作的主旋律。
泰戈尔从1901年至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夕一共发表了八部诗歌集。
1901年,随着诗集《献歌集》的问世,诗人正式进入宗教抒情诗歌创作时期。这种从世俗诗歌向宗教诗歌的回归是诗人的一次巨大转折,表明诗人在向宗教寻求精神上的慰藉和力量。
1903年,他发表三部诗集,其中《悼亡集》是一部追悼亡妻、寄托愁思的诗集。《童心集》刻画儿童心理,描写儿童生活,展现的是一个纯洁无瑕、天真烂漫的儿童世界。
1906年,他发表诗集《过渡集》,格调比较沉郁,反映了他当时内心的痛苦。
1910年,《吉檀迦利》这部从1907年写起的诗集出版。
此外,在1908至1914年间,他还创作了歌集《歌环集》和《歌集》。在上述这些诗歌集中,《献歌集》《过渡集》《吉檀迦利》及《歌环集》表现了同一主题,洋溢着浓郁的宗教哲理气息,构成诗人宗教抒情诗歌的系列产品,代表了他中期诗歌创作的主要倾向。
英文《吉檀迦利》不是单纯译自诗人的同名原著。这部诗集的103首诗歌中,只有53首是从孟加拉文版《吉檀迦利》选译而来的,而孟加拉文版《吉檀迦利》有157首诗歌,英文版《吉檀迦利》中其余大部分诗歌译自另外几部宗教抒情诗集。
此外,泰戈尔还从《收获集》、《梦幻集》这两部前期诗集和《悼亡集》、《献辞集》及剧本《死城》( 1911 )等作品各选译了1首。
诗人精中选优,英文版《吉檀迦利》成为他中期诗歌中最好作品的集成。因此,如果不问来源,孤立地看《吉檀迦利》之中的一首诗,就可能望文生义,产生误解。
例如,诗集第87首开头写道:“我怀着无望的希望,在我的房间的每一个角落找她;我找不到她。”这里的“她”究竟指谁呢?如果不知道这首诗出自《悼亡集》,那就不可能知道“她”就是诗人的亡妻,就会徒费许多猜测。
英文《吉檀迦利》与孟加拉文原著在内容上和形式上均有许多不同。仅以它和孟加拉文同名诗集对比便可以发现,诗人舍弃了一些与世俗有关的诗篇,使译本的主题更为单纯,宗教哲理性更为突出。
孟加拉文《吉檀迦利》有着严格的韵律,而英文《吉檀迦利》则是以散文为体。此外,诗人在翻译过程中没有拘泥于原文,去掉了一些歌词特有的叠句,个别地方又有所增益,而有时又将几首诗合并成一首,实际上等于进行了艺术再创造。这是泰戈尔英译诗集中最好的一部。总的来看,译文与原文还是颇为神似的。
长期以来,包括懂孟加拉语的印度学者在内,在引用《吉檀迦利》中的诗篇时,全部出自他的英文本《吉檀迦利》。这部英文诗集的影响,远远超过同名孟加拉文诗集。
英文《吉檀迦利》问世于1912年。当年春季,泰戈尔在病中及前往英国途中译成这部诗集。诗人抵达伦敦后,他的诗稿受到著名诗人叶芝的高度评价。叶芝周围的许多作家争相传诵这部诗集,受到强烈震动。
它在语言、意境、思想、情感和形式方面,都与他们司空见惯的诗歌大不相同。他们看到了一个新的世界,发现了一个非凡的诗人。
叶芝亲自作序,伦敦印度学会随即发行了这部诗集的有限版。接着,伦敦麦克米伦公司于2013年3月出版这部诗集的普及版,在年底为止的9个月内重印多达13次。这在文学著作出版史上实属罕见。
一股突然爆发的泰戈尔热风靡西方世界,使诗人在当时灿若群星的西方作家中卓然特立,轻而易举地获得1913年度诺贝尔文学奖。这是亚洲人第一次获得这种奖金。
诗人为印度、为东方赢得了声誉。一部典型的东方民族诗歌集产生了世界性影响,成了世界文学宝库中的奇珍。随后,泰戈尔的各种著作在西方接连出版。欧洲许多国家的著名学者和作家亲自翻译他的作品,其中中以《吉檀迦利》的译本最为众多。
对泰戈尔和《吉檀迦利》的评价
《吉檀迦利》问世之后,好评如潮。一位印度医学博士在读《吉檀迦利》之后表示:“我每天都读泰戈尔的诗,读他的一行诗就可以忘掉世上所有的烦恼。”
英国诗人、1923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威廉·叶芝在为《吉檀迦利》写的序中表示:
罗宾德罗纳特·泰戈尔的这些诗歌的散文译本令我热血沸腾,多年来还没有什么作品这样让我感动。
这些抒情诗在思想上展示了一个我终生都在梦想的世界。
他的诗歌那么丰富多彩,那么浑然天成,那么激情澎湃,那么令人惊异……多少世代之后,旅人还会在路途上吟咏它们,船夫还会在河上吟咏它们。
美国诗人、评论家埃兹拉·庞德说:
这些诗歌中蕴涵的虔诚,如同但丁诗歌中的虔诚;这种虔诚是非常美好的。对于无以看出这一点的读者,我只有怜悯。
你们不应当将这些诗歌看作旗上之星,而应当将它们视为天上的星辰。
中国诗人谢冰心在《遥寄印度诗人泰戈尔》一文中说:
谢谢你以超卓的哲理,慰藉我心灵的寂寞。
中华人民共和国总理周恩来于1957年1月30日上午参观泰戈尔创办的国际大学。他在国际大学授予他名誉文学博士学位的仪式上发表讲话:
泰戈尔不仅是对世界文学作出了卓越贡献的天才诗人,还是憎恨黑暗,争取光明的伟大印度人民的杰出代表。中国人民对泰戈尔抱着深厚的感情。中国人民永远不能忘记泰戈尔对他们的热爱。中国人民永远不能忘记泰戈尔对他们的艰苦的民族独立斗争所给予的支持。
至今,中国人民还以怀念的心情回忆着一九二四年泰戈尔对中国的访问。最近,泰戈尔著作的许多中译本在中国出版,得到广大中国读者的欢迎。泰戈尔是印度人民的光荣,是印度国际大学的光荣。现在我作为这个大学的一个校友,能非常荣幸地分享这个光荣。
周恩来这段讲话所传达的不仅是他个人对泰戈尔的崇高评价,而且也是当时中国人民对泰戈尔的普遍认识。
在世纪之交,北京外国语大学出版社外研社与《中华读书报》在读者中展开长期调查,《吉檀迦利》被列为20世纪百种最有影响的经典作品之一。
同为印度人并在1998年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的阿马蒂亚·森在论及泰戈尔时指出:任何熟悉孟加拉语文学的“博大精深而又欣欣向荣的传统的人,都会对泰戈尔在孟加拉国和印度的影响留下深刻印象。他的诗作和长篇小说、短篇小说及散文现在依然为人们所广泛阅读,而他创作的歌曲至今依然回荡在印度东部和整个孟加拉国。”
泰戈尔是印度文学史上千年一出的罕见巨擘,也是世界文学史上少有的大师。在印度文学的天空中,他与古代梵语诗人迦犁陀娑(四五世纪)成为耀目的双子星座。
我们在这一讲了解了《吉檀迦利》的创作背景,介绍一些名家对这部诗集的评价。这也有助于我们深入理解《吉檀迦利》。下一讲我们将探悉这部诗集的哲理意蕴。
感谢你的收听,再见!
文稿也没有啊,暂停的时候发现是语音转文字,鸡汤家里
謝謝。
若没有看过这本书只是听这课程,会以为此书毫无内容只有外界的评价,花了几节课时间在这里吹嘘,显得这书多么苍白无力
听大师课很受益,一会儿聆听
我先生年轻时受泰戈尔的影响非常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