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诗第2集《静夜思》

唐诗第2集《静夜思》

00:00
11:56

李白的《静夜思》应该说是最家喻户晓的一首唐诗了,凡是中国人没有不知道这首诗的,但大家真的理解这首诗了吗?

    床前看月光,疑似地上霜。

    举头望山月,低头思故乡。

大家看到上面的文字可能会产生疑问,是不是你写错了,怎么跟我以前背过的诗句不一样呢?原来大家早已熟悉的那首《静夜思》是明代的版本,是经过明代人改动过后的版本,而上面的这个版本是宋代人流传下来的版本,那么我们说历史朝代的顺序是唐宋元明清。较明代而言,宋代是离唐朝更近的时代,那么它流传的版本也就更可靠、更接近诗人创作的原貌。所以为了更真实的走进李白写作此诗时的内心世界,我们今天分析这首《静夜思》依据宋代的版本。随后我们也会对明代改编本的优劣进行说明。

题目《静夜思》点明时间是夜晚,而“静”字不仅告诉我们诗人是孤零零的一个人在房间里,而且透露出此时已经是深夜了,夜深人静,万籁俱寂,然而诗人却不能成眠,为什么呢?因为诗人看到了洒落在地上的一束月光,诗人在似醒非醒之际又怀疑这好像不是月光,而是水汽结成的霜。这个“霜”字用的非常好,如霜的月色不仅突出月的明亮,而且写出这月光带给人一丝寒冷的感觉,烘托出冷落凄清的气氛。表面上是写月色,实际上是诗人孤寂心态的写照。接下来诗人由地上的月光而抬头望窗外的明月,诗人望着高挂在山尖的月亮,想到虽然远隔千里,但自己与家人面对的是同一轮明月,月成为联系诗人与家人之间的一条纽带,望月就是望乡,就是思乡怀人,由此也自然带出第四句“低头思故乡”。然而在这一仰一俯之间,诗人的感情发生了微妙的变化。诗人举头望月,是充满着与家人相会的希望与想象;而低头思乡,却是明知道一切不可能实现后的默默怀念。诗人的情绪由满怀希望到有些失落,而思乡之情却因希望的破灭而愈加浓烈。诗句虽然停止在“思故乡”三个字,而低头所营造出诗人沉思默想的形象,却让诗句具有了悠远绵长的韵味,令人回味无穷。

再回来看整首诗,月是贯穿其中的一条重要线索,诗人看到床前的月光,半梦半醒中疑惑它是不是水汽结成的白霜,细思一下应该还是月光,便抬起头仰望窗外的明月,想起同在这一轮明月照耀下的故乡亲人,漂泊在外的诗人对家乡的思念之情油然而生。诗人的情感始终与月光联系在一起,由看月光而生疑惑,如霜的月光增添一分凄冷之情,举头时怀揣着希望,低头时却多了分失落,而思乡之情却是越来越浓重。诗中“看月”与“望月”、“举头”与“低头”在看似重复中寓含着变化,“看月”时可能还是不经意间看到洒在床前的月光,这时的孤寂之情、思乡怀人之情还只是隐隐发作;而“望月”时诗人已经是非常主动的远望,这其中一个重要的促发因素就是如霜的月色又增添了一分清冷孤独之感,让诗人耐不住这份寂寞,强烈地渴望与家人团聚,进而有了举头望月的动作。然而尽管思念之情非常强烈,但毕竟远隔千里,终究不能相聚,所以只能默然沉思,调动起关于家乡的全部记忆。那么诗人想起什么了呢?读者便可发挥自己的想象进行脑补了。所以这个结尾虽然非常直白的告诉读者,诗人在思念家乡,但具体思念什么,每个读者却可以根据自己的人生经历与生命体验进行想象与补充,所以又显得含蓄而韵味无穷。这是这首诗非常高妙的地方。

所以大家千万不要小瞧了这首仅有二十个字的小诗,它虽然浅白如话,但其中包含的感情却非常深厚,而且随着诗人的行为动作、场景的转换,这种感情又不断变化、加深。在这样短短二十个字的空间内,诗人是怎么做到包孕这么深沉丰富的情感呢?这就是诗人精心安排之处,诗人省略掉一切可有可无的外部环境,单单写月光以及月光引起诗人的一系列行为动作,这就使得全诗的线索非常清晰,情境也非常单纯,从看月到产生疑问,继而望月最后低头思乡,由此传达出的情感也非常纯粹,集中在思乡这一点上又使得感情非常浓郁。这是诗人构思的高明之处。而它所传达的情感又是人世间最普遍的思乡之情,特别容易引起人们的情感共鸣,所以也难怪它能千古流传了。

那么我们再来比较一下明代的版本:

    床前明月光,疑似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相比于前面分析的宋代版本,这首明代的《静夜思》将第一句中的“看”改成“明”,第三句的“山月”改成“明月”。那么大家觉得这种改法怎么样呢?事实上,从易于接受、方便流传的角度来讲,明代的版本是更通俗易懂、也更具有普遍性的。因为“看月光”是一个具体的行为动作,而明月光则是一个静态的描写,它排除了“看月光”中包含的诗人个人的动作体验,而变为一幅人人皆可感知的静态画面。将“山月”改成“明月”也是如此,“山月”可能是诗人举头所望的实际情景,而“明月”则是人人皆可望见的景色,换言之,人们望见明月的机会肯定比望见山月的机会多。而且,“明月”二字的重复出现,也增强了诗歌的韵律感,读起来更加朗朗上口。因此,明代的改编本更为通俗明快,具有更为大众化、普遍性的审美体验。然而这种过于普遍化的审美是以牺牲掉诗人本来就比较隐含的个人体验为代价的。“看月光”与“疑是霜”到“举头望”再到“低头思”,是诗人对月思乡一系列行为动作的一部分,把“看”这个动作换成形容词“明”,固然描绘的情景更为生动形象,富于光影色彩,但却不再是诗人当时情境下的真实体验。同样,“山月”改成“明月”也是如此,“山月”点明了诗人所处的具体环境,而“山”字也使得整幅画面更为荒凉冷清。仿佛天地之间,惟有远处的山、山上的一轮孤月与诗人相伴,这给思乡怀人、孤寂难耐的诗人提供了更为贴切的背景画面。

由此可见,宋明两个版本各有千秋,不能说哪个一定更好,从大众传播、流传影响的角度看,明代的版本因其简单明快的线索脉络、更为普遍化的情思而略胜一筹;而从感知诗人亲身体验的角度看,则宋代的版本无疑更符合历史上那个真实的月下思乡的李白。

通过以上的分析,大家以前读这首诗的时候考虑到这么多细节、用字的讲究了吗?了解过它不同版本的差异与各自的优缺点吗?如果没有,很难说你真正读懂了这首诗,你只感受到它最浅层的含义,而它本身还有这么多丰富的内涵有待挖掘。而只有把这些隐藏在文字表面下的深层意义梳理清楚,你才真正领会了这首诗的内涵,你从这首诗中获得的审美体验就不仅仅是思乡怀人这么简单,还有语言文字本身的美感与魅力。究其本质,文学是通过语言组成的,文学的魅力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对语言的运用。那些千古流传的名篇佳作为什么具有那么持久的魅力?影响着感动着一代又一代的读者?除了它们包含着人类最为普遍的情感以外,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那些语言文字本身就具有巨大的魅力,吸引着读着去阅读去感知其中丰富多层的意义空间。《静夜思》就是这样一首看似浅显,内涵却非常丰富的经典之作。经典之所以成为经典,就在于它经过时间的检验依然焕发光彩,历久弥新,依然能给予我们很多人生智慧与鲜活的生命体验。这是经典长存的价值所在。而唐代作为中国古典诗歌的高峰,产生了很多后代难以超越的经典之作。我们读文学作品就要从这些经典作品入手,通过对这些经典作品的阅读与学习,我们不仅可以感受到古人运用文字的纯熟与高妙,体会古人丰富的情感世界,还能通过古人的人生经历与生命体验反思自己的人生,增加人生的智慧。这就是阅读经典的意义与价值。


董老师,毕业于中国传媒大学录音工程专业和播音主持艺术专业。演播过《那些年我们都在飘》等多部广播剧、播讲过《铁路边的孩子们》等多部儿童文学、配音北京电视台《文化记忆》等纪录片。现在北京人民广播电台APP“听听FM”主持儿童节目《顺口溜儿的绕口令儿》。公众号“珂珂伴伴”开办三年多,播讲过多部作品。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