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墨生:“气”与“笔”之思~第4-6裴红

梅墨生:“气”与“笔”之思~第4-6裴红

00:00
06:08
一、创作家生命本体的“气”与被创造的画作的“气韵”
在中国文化里,“气”既是形上的、又是形下的概念。庄子认为,“通天下一气耳”(《知北游》),“壹其性,养其气,合其德,以通乎物之所造”(《达生》)。孟子亦谓,“吾善养吾浩然之气”(《孟子》)。传统思想认为“人之生,气之聚”。天地间一切事物皆宇宙元气运化与演变而来,万有众象与元(一)实为无区别。这一点,中国哲学与西洋哲学、印度哲学均不同。西洋与印度哲学所认知之“本体”乃是与“现象”世界的假与妄幻相对立的真实之义,此一种世界观,中国哲学本无。哲学家张岱年先生谓:“中国哲人讲本根与事物的区别,不在于实幻之不同,而在于本末、源流、根支之不同。万有众象同属实在,不惟本根为实而已。”(《中国哲学大纲》)。

张岱年所谓之“本根”与西洋哲学之“本体”是有区别的,它是指物之初始、天地之元始、根本的那个“一”。这个“一”来于“无”。《淮南子》说:“夫无形者,物之大祖也。”“有形出于无形。”在宋儒那里,“无”是“道”,“ー”是“气”。王夫之干脆说:“言心言性,言天言理,俱必在气上说,若无气处则俱无也。”(《读四书大全说•孟子》)综上诸说,可“人”与“物”,都不过是宇宙元气之显现与演化,这个“一”(气)呈现为“万”(物)。就绘画而言,画家是作品的造物主,是元能量,是“一本”。作品是元能量的“一”之所化生,显现为“万殊”。是故,唐代张彦远谓:“今之画,纵得形似,而气韵不生,以气韵求其画,则形似在其间矣。”(《历代名画记》)以此理推之,则画家之生命本体的“气”将决定创作画作时的状态,并会呈现为画作上的“气韵”。至北宋,郭若虚甚至提出:“六法精论,万古不移,然而'骨法用笔'以下五法可学。如其气韵,必在生知,固不可以巧密得,复不可以岁月到,默契神会,不知然而然也。”(《图画见闻志》)这种“如其气韵,必在生知”的观点,曾一度遭到批判,因为属于“天才论”.自然,在科学主义思想盛行的时代,这种论点也不会受到客观对待。究其实,“必在生知”,强调的乃不过是“人”(画家)的天赋气质而已。人品不高,落墨无法。 苛非其人,虽工不贵。此一传统理念作为传统艺术之主张似已为老生常谈,然而,这并不意味着它已被足够重视。作为画家的人格修养之必须的“养气”功夫,在今天似早已为形式主义、技术至上、材料工具被过分强调的时尚给驱逐了、取代了、消解了一一时尚理论在强调形式表现的大潮中,彻底摒弃了“人”的气质一一“心性”这一本元。

近千年前的郭若虚还说:“凡画,气韵本乎游心,神采生于用笔。”(《图画见闻志》)儒家的孔子云:“吾道一以贯之。”(《论语》)“气质”这一本体(根)将决定画作之文与野、雅与俗、高与下、精与粗•••••这样至浅至深而又普遍存在的道理一一人与艺的相关性,被世人有意无意地忽略了、遮蔽了。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