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4 古琴 _ 为什么古琴被称为文人乐器的代表?

5.4 古琴 _ 为什么古琴被称为文人乐器的代表?

00:00
18:56


三联中读的朋友们,大家好!欢迎进入《听吧!国乐》音频课。我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古琴艺术代表性传承人、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的林晨。这一节,我们来聊聊古琴作为文人的雅器有哪些讲究和禁忌。

文人音乐的代表

在这一节的开始 我们首先要再讲一个中国传统音乐的分类法。也许朋友们很奇怪为什么要说那么多分类,这是为了设立一个表述的前提和标准。世间的事物都是多面的、立体的,作为研究者的我们往往就像盲人摸象,能感知到的只是其中的一小部分。只有不断地转换视角,我们才能离真实更近。更重要的是,如果我们没有一个讨论的前提,那就没有理解的可能性,而现今的误解 大都是这样产生的。

我们把中国传统音乐分为宫廷音乐、宗教音乐、文人音乐和民间音乐。古琴属于文人音乐。从这个分类上看,文人就是古琴音乐的主体。那我们首先要弄清楚:什么是文人? 简单来说,文人就是读书人。但我时常在想,是不是只要是读书人就是文人呢?作为一个群体,文人除了读书之外是否还应该具备其他的品质呢?我想除了书卷气外,文人还应该具备独立的人格、自由的思想、以及对社会、对世人的悲悯之心。由此我们就可以理解,为什么古琴音乐中弥漫着一种文人气息,它可以行吟、可以慨叹、它可以悲愤难抑,也可以平淡超然。

▲ 反映古代文人聚会场景的《文会图》

宋徽宗赵佶 绘

台北故宫博物院 藏

无论如何,我们今天能够留下这么多琴学文献:据不完全的统计,我们有近150种琴谱集,三千多首传谱,以及各种琴论,甚至我们还有一个以古琴为中心的思想体系,这些都有赖于文人的参与,因为他们有知识,更是因为他们有文字表达的权利。

这样说大家也许不是很理解。我原本也没有深刻的体会,因为我就是局内人,一切于我而言都是理所当然的。但最近参与的一个课题,我开始明白,作为琴学研究者我是多么得幸运。那是上海音乐学院萧梅老师的课题,那个课题的核心是萧老师提出的“体化实践”,其实就是我上一节中讲到的中国传统的音乐观。在这个课题中,我与传统音乐中各种乐种的研究者在一起,那时我才发现原来我们国家那么多的音乐形式依赖的都是口传。在一起探讨的过程中,我的伙伴们经常说的是:我们不是古琴没有相关的文献记载,很多的理论都是依靠她们采风后的总结和归纳,她们现在所做的也许就是当初文人对于琴乐所做的。这段经历促使我在思考,当我们着眼于各种琴学文献的记载,我们是否会忽略文字之外那个口传的系统?我们是不是真正了解古代的琴乐传统?也许其中的丰富性远远超出了我们的想象。

▲ 《听琴图》

宋徽宗赵佶 绘

北京故宫博物院 藏

琴人大部分是一个相对封闭的群体,但有机会你跳出这个圈子,把古琴放在更大的传统中去看,会更深入、更全面地理解古琴艺术。现在也许大家能够理解,为什么我之前引用汉学家高罗佩的想法,一来他是外国人,有着与我们不同的西方文化背景;二来,他会弹古琴。我想在他的学习过程中所遇到的困难、所进行的思考,可能是我们长期以来忽略的一部分,就像我在课题组中所感受到的一样。

古代文人弹琴的讲究和禁忌

但凡有文人参与的艺术无不是精致、风雅,充满各种讲究的。下面我们就来聊聊古琴作为文人的雅器有哪些讲究和禁忌。

大家都知道《红楼梦》,在第八十六回中,会弹琴的黛玉对想学琴的宝玉说了一大通关于古琴的讲究,她说:

若要抚琴,必择静室高斋,或在层楼的上头,在林石的里面,或是山巅上,或是水涯上。再遇着那天地清和的时候,风清月朗,焚香静坐,心不外想,气血和平,才能与神合灵,与道合妙......若必要抚琴,先须衣冠整齐,或鹤氅、或深衣、要如古人的仪表,那才能称圣人之器。

然后盥了手、焚上香,方才将身就在榻边,把琴放在案上,坐在第五徽的地方儿,对着自己的当心,双手从容抬起,这才心身俱正。还要知道轻重疾徐,卷舒自若,体态尊重才好。

——《红楼梦》第八十六回

如此林林总总,也难怪自在惯了的宝玉心生退意,说:“我们学着玩,若这么讲究起来,那就难了。”

以上的一番话可不是作者凭空臆造,他是来源于明代万历年间的琴家杨表正。类似的言论在明清两代的古琴谱集中非常的普遍,且相关的内容越来越多,如最初只有“五不弹”最后发展到了“十四不弹”。

▲ 黛玉抚琴

87版《红楼梦》电视剧剧照

把这些内容归纳一下,就是弹琴首先要环境好,或于山水之间,或于静室之中。这种观念在众多传世名画中得到充分的体现:置身于山林之间,后有崇山峻岭,旁有修竹茂林,抚琴时或独自一人,或三两知己。另外还有一个大家熟悉的场景,便是在高山细流之间,于一小径之上会画上极小的琴人和一抱琴的童子。

▲ 《松荫会琴图》

赵孟頫(元) 绘

美国私人收藏

相似的场景在诗词中也多有体现,比如王维那首著名的《竹里馆》:“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琴人如此崇尚在山水之间弹琴,不仅仅是因为在大自然中弹琴可以气息宽广,平添一种生活的趣味。更重要的是,古代文人将生命的养成与山水、与自然联系在了一起,换而言之,就是人可以从自然中获益,可以以造化为师。伯牙学琴,海上移情的故事便是这个道理;

二是要天气好,必须风清月朗,要是雷电交加、疾风骤雨是不适合弹琴的;

三是要仪态好,就是衣冠整齐;

四是姿态好。这个姿态是指弹琴的姿态。坐姿要正。如黛玉所说“坐在第五徽的地方儿,对着自己的当心,双手从容抬起。”其实我们平日弹琴多是坐在四五徽之间。弹琴时不可以前仰后合、挤眉弄眼、精神散漫,需要做到神清意平。另外用指、调弦、节奏的缓急、音乐的起伏这些都是需要讲究,需做到一一恰当,如此方可以“心身俱正”;

第五便是读书。作为文人音乐的代表,古琴自是需要一种书卷气。记得我父亲就曾评价一位琴友弹琴,他说:没有书卷气。此种气息无法教授,只能依靠勤读书方能滋养而成。 唐代琴家曹柔讲的“右手轻重疾徐,左手吟猱绰注,更有一般难说,其人须是读书”便是这个意思。

以上说了那么多,我们可以发现琴对于文人而言是与自然往来,与天地往来的一种“道器”。如此一来,我们又面对了一个现今依旧在争论的话题:古琴是乐器还是道器?其实于我而言,这根本就不是一个需要讨论的问题。从演奏的角度上说古琴当然是一种乐器。但从以琴为媒介达到沟通天地,天人合一的终极追求上来说,古琴也是“道器”。

这个争论最根本的问题就是什么是“道器“?我认为“道器“指向的是弹奏时的状态以及终极的精神追求,但从这个层面上说所有的乐器都可以成为”道器“。如果秉持着“以器入道”理念去演奏琵琶、二胡、钢琴、吉他,不仅仅是古琴,所有乐器都可以成为“道器“。我们往往会狭隘地理解“技”与“道”,其实“技道并茂”方是我们的传统。如果你去看早期的文献,就会发现很多都是在讨论“技”,对于“道”的强调是和“道统”的建立有关的。咱们在这节讨论的禁忌在早期也多是反映在“技”的层面。

细究下去,我们会发现在“乐器”、“道器”之争中还暗含着另外一个问题,它就是古琴究竟为谁而弹?作为“乐器“的古琴是可以娱人的;而作为”道器“的古琴则是娱己。古代文人将琴作为修身养性的器物,琴棋书画并称四雅,成为文人的身份象征。即使不会弹琴,文人书房也会挂琴。在书房清玩中,除了笔墨纸砚之外首推便是琴了。以琴为饰是文人,特别是明清文人提倡的生活雅趣。因此,文人弹琴可以对山川弹,对明月弹,可以对友弹、对知音弹,但不可对鄙俗之人弹奏。

▲ 《琴士图》

唐寅(明) 绘

台北故宫博物院 藏

《晋书·隐逸传》中“戴逵碎琴”就是这样的一个典故。戴逵为东晋名士,皇帝曾多次征召,戴逵都以各种借口拒绝了。武陵王司马晞听说戴逵善琴,便想邀请他到王府来演奏。戴逵素来厌恶司马晞,不愿前往。司马晞便让戴逵的朋友带上厚礼前往邀请,戴逵深觉被辱,就取出心爱的琴,当着朋友的面摔碎,说:“我戴安道非王门艺人,休得再来纠缠。”可以说,文人可以在陋室之中弹琴,但绝不能对庸俗之辈弹琴,更不能为权势所屈服。

“心“才是古代文人弹琴所关注的本质

说到这里,朋友们或许会问,你弹琴的时候遵循这样的讲究吗?我想当年学琴时,如果必须遵守这么的规则,以我那时的年纪(12岁),估计也会和宝玉一样不学了。其实在现实中,至少我当年也就是上世纪80年代初,大家生活的条件都不好,我们一家三代人住在上海音乐学院的一间宿舍中,以致于我的父亲(古琴名家林友仁先生)大部分时间都在办公室。

▲ 古琴名家林友仁先生

主讲人供图

父亲的办公室因为都是用来教学和工作的,所以不怎么让我去。我弹的琴是放在家中的一张小床上,没地放琴桌就用饭桌,之后我还在缝纫机上弹过琴。凳子太矮了就垫高,基本我们家那些大部头的书都被我坐过。父亲爱交游,家中总有他的朋友和学生来,吃饭、弹琴,他们似乎对这些也不甚在意,有时在饭桌上弹,有时就直接放在腿上。至于焚香,恐怕那时我闻的最多的是香烟的味道。所以,我经常说,我对琴的最初感受是充满烟火气的。我们家这种状态在当时其实是一个普遍的现象。

我的老师姚公白先生去云南时,没有琴,就用报纸上画的一张“纸琴”练习。虽然条件艰苦,但有几个讲究,父亲还是一直强调的。那就是弹琴之前必须洗手;桌子与凳子的比例必须合适,也就是说坐下弹奏时手放在弦上腕是平的,这样方能在身体上达到松沉的状态;另外就是我们之前说的弹琴姿势要正,不能左顾右盼的。

▲ 浙派古琴名家姚公白先生

以我学习的经历,再看之前的文献,我想古代文人所写的这些讲究、禁忌的核心主要是为了最终的养心和养性。从外在环境的清和到衣服的洁净,从弹奏姿态的平和到指法的简静,都是通过弹琴达到正心的目的。因此,其中的“心“才是古代文人弹琴所关注的本质。如此说来,只要心静,在何处弹琴,对谁弹琴其实都是可以忽略的,陶渊明那句“心远地自偏”想来就是这个意思。我想说的是,在有限的条件下,支撑我们继续的是对于古琴的热爱,而不是对于外在的追求。

好的,关于古代文人对古琴发展的推动的内容先讲到这儿。本节的内容和图片都可以在文稿中查看。下一节中我将带着大家聆听琴箫合奏《普庵咒》,谢谢大家。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