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 汉魏六朝 _ 走进乐府的繁荣与落寞

4.1 汉魏六朝 _ 走进乐府的繁荣与落寞

00:00
21:14

三联中读的朋友们,大家好,我是司冰琳。今天我将带领大家进入汉魏六朝时期的音乐历史和文化版图。这是一个时间跨度非常大的板块,它包含着中国历史中秦、汉、魏晋、南北朝几个非常重要的历史阶段。

这一节我们首先来了解乐府机构的繁华与落寞,以及魏晋时期著名的文人音乐家都有哪些呢?

乐府:秦时早已出现

对于大家来说,“乐府”一词可能并不陌生”。乐府是秦汉时期管理音乐的官署。乐即音乐,府即官府,这是它的最初含义。

1976年考古工作者在秦始皇陵封土的西北侧意外发现了一枚青铜钟,表面的铜锈经过清除以后,钟体上显露出精美的纹饰——细密清晰的错金银花纹。在钟钮一侧刻有小篆字体的“乐府”二字,它向人们解开一个历史之谜,那就是以前一般认为汉武帝时才有“乐府”这一音乐机构,实际上早在秦代已经出现了,可与文献记载相互印证。

▲乐府纽钟

《汉书·百官公卿表》记载,秦、汉的职官有两种音乐职务:属于奉常的太乐,掌管宗庙典礼的用乐,即前代流传下来的古乐;属于少府的乐府,专管让皇帝欣赏娱乐的音乐,它不是传统古乐,而是以楚声俗乐为主的流行曲调。

乐府的职能在汉武帝时进一步强化,它除了组织文人创作朝廷所用的歌诗外,还广泛搜集各地民间歌谣。许多民间歌谣通过在乐府的加工、演唱、演奏,得以流传下来。乐府机构在汉代民间音乐的收集、整理等方面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汉武帝时期,从皇帝宫廷的日常享乐到郊祀之礼,甚至连最隆重的宗庙祭祀之礼几乎都要用乐府中的音乐。

汉代乐府机构中拥有李延年、司马相如等当时一流的音乐家和文学家。一首《凤求凰》让很多人都知道了司马相如,在这里我想为大家重点谈一谈李延年。

才华横溢的音乐家李延年

李延年出生于一个富有音乐传统的家庭,但社会地位卑微,全家都是为皇帝服务的乐人。家族中最有名的当属他的妹妹了——因能歌善舞得到汉武帝宠爱的李夫人。这其中还有一个流传至今的逸闻,相传在一次的宫廷宴会中,李延年为汉武帝演唱了一首《佳人曲》:“北方有佳人,绝世而独立,一顾倾人城,再顾倾人国,宁不知倾城与倾国,佳人难再得”。汉武帝听完后不禁叹息说道:“这世上真有这样倾国倾城的佳人吗?”之后平阳公主将李延年的妹妹推荐给了汉武帝,获封为夫人,也就是后来世人熟知的李夫人。

▲西汉音乐家李延年

李延年也因杰出的音乐才能而受到汉武帝宠幸,被封为“协律都尉”。他懂音乐、善歌舞。史书对于这样一位才华横溢的音乐家身世略有记载,其音乐才华最突出之处在于作曲。有两则事例可以证明:一是,他领会汉武帝举办郊庙祭祀典礼的旨意,创作出祭祀天地的《郊祀歌》19章。这些《郊祀歌》的曲调已经并非先秦时期的雅乐,而是他用大量民间俗乐改编而成。

事例之二,是当年张骞出使西域带回《摩珂兜勒》一曲,李延年以此为素材创作出“新声二十八解”。也就是用外来音乐为素材,创作了28首新颖的乐曲。《晋书·乐志》中记载,这些“胡曲新声”用于汉代军中的仪仗队而大受欢迎。东汉时曾把它们赏赐给边防将士,当时统率万人的将军可以使用它。说明李延年创作的军乐在他两百年之后的东汉和帝时期,依然盛行在军中。

乐府的繁荣与落寞

作为一个宫廷音乐机构,乐府在汉代历经昭帝、宣帝、元帝、成帝四朝的发展,繁荣了一百多年。

公元前7年﹐汉哀帝登基,下诏罢乐府官,大量裁减乐府人员,留下的只是担任郊庙祭祀和军乐的人员。从史料记载得知,乐府繁盛之时,乐人的分工很细,比如专门表演祭祀乐舞的“郊祭乐员”,负责出行仪仗的“骑吹鼓员”,演奏南北各地民间音乐的邯郸、江南、巴渝等鼓员,演唱各地民歌的蔡讴员、齐讴员等,(这里“讴“指歌唱,“齐讴员”指的是唱齐地民歌的人)。他们绝大部分是来自民间经验丰富的艺人。史书中说汉哀帝因为不喜欢音乐,所以才会罢掉乐府机构,但似乎我们不应该轻易地相信一个皇帝会如此任性的决定,其背后一定有“难言之隐”,那就是当时的综合国力已与汉武帝时期不可同日而语,汉哀帝整顿社会、改革经济的政策中,首当其冲地就是庞大的乐府机构给宫廷财政带来的巨大压力,诸王纷争、宦官当道、外戚专权等社会矛盾逐渐加剧,政治、经济已走向衰败之势,这或许才是哀帝下诏罢乐府的主要原因。

▲汉代乐府民歌创作

乐府的含义在后世进一步扩展,汉代之后,乐府歌诗渐渐脱离音乐而成为纯粹的乐府文学,于是人们把汉代乐府采制的歌谣,以及魏晋直至唐代可以入乐歌唱的诗歌、模仿乐府风格的作品,都统称为乐府。

宋代郭茂倩编撰的《乐府诗集》,把汉至唐的乐府诗汇集一起,从音乐的角度将其分成十二类:分别是郊庙歌辞、燕射歌辞、鼓吹曲辞、横吹曲辞、相和歌辞、清商曲辞、舞曲歌辞、琴曲歌辞、杂曲歌辞、近代曲辞、杂歌谣辞和新乐府辞。因此,在汉哀帝罢黜乐府之后,它作为官署的意义基本消失,但作为诗歌体裁的乐府却迎来发展和兴盛的时期,对后世的音乐和文学均产生至关重要的作用。

魏晋时期的文人音乐家:崇尚自由而艺术的人生

魏晋时期政事多变、社会动荡,门阀士族经常被卷入无情的政治漩涡,命运朝不保夕。于是官场失意的士族文人寄情于音乐、酒、炼丹和老庄,产生一批在历史上产生深远影响的特殊群体。他们在这样特定的历史时期超越专门的乐官、乐工而显名乐坛,也并不是偶然现象。

江苏省南京市西善桥发现的南朝宋后期大墓,墓内的画像砖《竹林七贤与荣启期》分布在墓室东西两壁,画面分别表现出人们熟悉的竹林七贤的共同特点,也塑造了各个人物不同的个性。如嵇康的手挥五弦、目送飞鸿,阮籍的口作啸状、王戎的如意舞、刘伶的醉酒、向秀的沉思、阮咸的弹奏,表达他们不同的爱好和典型的神情。阮籍和嵇康是这一时期文人音乐家的杰出代表。

▲《竹林七贤与荣启期》画像砖(北壁)

阮籍:音乐救赎人心

阮籍是魏时的文学家、思想家、音乐家。他出生于音乐世家,其父阮瑀是文坛“建安七子”之一。阮籍在政治上本有济世之志,但同时又感到世事不可为,于是他采取不涉是非、明哲保身的态度。

晋文帝司马昭欲为其子求婚于阮籍之女,阮籍一连六十天喝得酩酊大醉,使司马昭没有机会开口。司马昭很想拉拢他,但阮籍和司马集团总是若即若离。阮籍才华横溢,以82首《咏怀诗》最为著名,第一首中“夜中不能寐,起坐弹鸣琴”的诗句,表明阮籍用弹琴来排解内心的苦闷之情。

▲阮籍(源自《高逸图 作者为唐代孙位

阮籍的成长过程中,其思想和人生观经历了很大变化,少年的阮籍接受的是正统的儒家教育,这种思想在他早期作品《乐论》中可见一斑。他认为,如今天下大乱,世风不古,可通过音乐来救赎人心,与儒家提倡的“移风易俗,莫善于乐”观点相一致。

胸怀大志的阮籍走向社会后渐渐认识到,儒家思想被统治者当成教化人民的工具,虽然在老庄的世界里,无法“平天下”,却能独善其身,保持内心的自由,所以他选择了逃避。《乐论》一文详细阐述了音乐如何融合“名教”与“自然”,以达到儒家和道家相相合的目的。

古琴曲《酒狂》相传是阮籍的感怀之作,作品反映的是特定历史环境中,士大夫阶层的精神世界。他们崇尚老庄之学,对社会现实有着无比清醒的认识。由于身处乱世,虽有济世报国之大才,却没有可以辅佐的明主,只好用放浪形骸、不拘小节的行为来掩饰内心的痛苦,用不合事宜的言行来表达对朝政的不满。他们放纵情感,无拘无束,借助不同于常人的处世方式表达着对社会苦难的关注与无奈。当代著名琴家姚丙炎先生将乐曲的节奏巧妙地处理成在古琴作品中罕见的三拍子韵律,相当于文学上的“三字句”。《酒狂》结构短小精悍,寓意深刻,是一首优秀是古琴作品。

嵇康:音乐可调合心志

同为魏时著名的文学家、思想家和音乐家,嵇康是 “竹林七贤”的领袖人物。他为人耿直,气度不凡。其卓越的才华和逍遥的处世风格,最终招来祸端。

公元263年,司马昭下令将嵇康处以死刑。在刑场上,有三千学生向朝廷请愿赦免嵇康,并要拜嵇康为师,向社会昭示出嵇康的学术地位和人格魅力,但未被允许。嵇康顾视日影,索琴一张,在高高的刑台上,面对前来为他送行的人们,弹奏了最后的《广陵散》,感叹“《广陵散》于今绝矣!”

这首作品并非嵇康所作,但因为嵇康临刑之前悲壮地弹奏而名声大振。其旋律慷慨激昂、跌宕起伏,其气贯长虹的音调使作品充满战斗气氛和反抗精神,它所体现出思想性和艺术性是作品最为宝贵之处。

《广陵散》的曲谱最早见于明代朱权1425年编印的《神奇秘谱》。从琴曲的解题可以推断这是一首在宫廷和民间辗转数年,到朱权生活的时代已是历经937年的古老音乐了。

▲古琴曲《广陵散》(《神奇秘谱》)

《广陵散》的结构现为45段,唐代以前是33段的大曲,保留着中国早期传统大曲的形式规范,保存了汉唐音乐的古老气息。 “唯琴工犹传楚汉旧声”,这正是古琴音乐的历史价值所在。

除了演奏之外,嵇康在琴曲创作和音乐理论上有独到的贡献。他创作《长清》《短清》《长侧》、《短侧》四首琴曲,被称为“嵇氏四弄”,与东汉时期的文学家蔡邕创作的“蔡氏五弄”合称“九弄”,是我国古代一组著名琴曲。隋炀帝曾把弹奏《九弄》作为取士的条件之一,足见其影响之大、成就之高。

他在音乐理论方面的代表作是《琴赋》与《声无哀乐论》。在《琴赋》的“序”中,嵇康说到自幼喜爱音乐,长时间练习品味,认为世间万物都有兴盛衰微,唯有自己热爱音乐之心从未改变。吃饭的口味会有不满足,而热爱音乐的心却从不厌倦。他认为音乐可以颐养神气、调合情志,能使人身处孤独寂寞之逆境而不觉无所事事的东西,莫过于音乐了。

▲《竹林七贤与荣启期》画像砖之嵇康

另一篇代表作《声无哀乐论》一文集中体现了嵇康的音乐美学思想,对儒家礼乐思想提出尖锐地批判,大胆地反对了两汉以来官方思想中“音乐服务于政治”的做法,否定音乐的教化和道德作用。

除了阮籍和嵇康,竹林七贤中的“阮咸”也为大家做一点介绍。相传正是因为他善弹一种四弦有柱,形似今天月琴的乐器,因而该乐器得名为“阮咸”。

魏晋名士追求的是一种崇尚自由而艺术的人生,无论是像阮籍一样顺应当时政治环境以求得性命的委曲求全,还是如嵇康一般轻视世俗、蔑视礼教,以生命为代价换来精神的自由和洒脱,实际上他们的情感都处于一种异常焦灼而矛盾的状态之中。他们厌倦了政治的黑暗与残酷,希望精神上不受外物的牵累,追求个性的真实与自由。同时,他们把对政治理想的绝望转向对文学和艺术的思索,寻求精神上的解脱。

▲《竹林七贤清 彭暘 现藏于台湾历史博物馆

在这样特殊的历史背景下,汉魏六朝的文学、绘画、书法等艺术门类都不同程度地呈现出空前繁荣的气象。这一时期的士族文人精通音乐,但不是现代意义上的职业音乐家,不以音乐演奏或创作为谋生的手段,但音乐却是他们生命中不可或缺的精神追求。可以说他们是文人中的音乐家,是音乐家中的文人。

好,这一节的内容就是这些。在这一节中,我们介绍了乐府机构繁华和落寞及其历史成因,也为大家介绍了魏晋时期文人音乐家们的贡献和成果。下一节,我们将去往丝绸之路,了解丝绸之路上的音乐交流以及它的历史和文化。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