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 钟鼓磬丨见证史前生活的乐器有多丰富?

3.1 钟鼓磬丨见证史前生活的乐器有多丰富?

00:00
17:54

三联中读的朋友们,大家好,我是王子初。

这一节,我们走进先秦时期的乐器。首先来聊一聊见证中国音乐文化起源的乐器有哪一些?大家印象中的鼓和磬,究竟在中国音乐文明中留下了怎样的历史印记?

随着中国音乐考古事业的蓬勃发展,与古代社会音乐生活相关的出土文物越来越多。除了上面已经介绍的奉节石哨,贾湖骨笛之外,还有很多的史前音乐文物值得关注。这些文物中当然以乐器为主,大致有以下一些种类:除了骨笛、骨哨之外,还有陶埙、陶铃、陶钟、陶摇响器、鼓、石磬、号角,当然还有一些跟音乐有关的图像类文物,比如岩画、陶器上的装饰、绘画等。那么,通过它们,我们可以了解在史前这段时间人们社会音乐生活的概貌。

丰富的史前乐器

骨笛、骨哨,它主要是古代的人用一些大鸟的骨头,比如鹤这些大型禽类的翅骨(管状的),上面去掉关节,把它钻孔做成了骨笛。所谓笛跟哨的区别,笛复杂一些,开多一点的孔,应该可以吹奏比较复杂的旋律;而哨往往只开一个孔,甚至不开孔,可以发出一个音作为某种信号,或者是作为玩具。石哨的话,我们讲过奉节石哨,那么还有浙江余姚河姆渡的骨哨,河南长葛石固骨哨,而这些骨哨往往只开了一个孔或两个孔。

▲河南长葛石固骨哨

陶埙

相对来讲,陶埙的音乐成分应该要更大一些。进入新石器时代以后,人类会用泥土来制作陶器。他们将泥捏成形以后晾干,然后放到火里烧了以后,(泥塑)比较稳定和坚硬,除了有的做了一般的炊具容器以外,有的也做了一些这样的乐器。

实际上,陶埙一般都是球形的器皿,里面是空的,在它的腹部开上几个音孔,顶部则有一个音孔可以吹奏比较复杂的旋律。在仰韶文化里,像陕西临潼姜寨(358号墓)出土的陶埙是很简单和比较原始的,还没有音孔,只有一个吹孔。陶埙中也有开上1至2个简单按音孔的类型,比如陕西淳化黑豆嘴陶埙就有两个按音孔。

▲陕西临潼姜寨二音孔陶埙

河南的二里头遗址,我们现在考古学界把它初步隶定为夏文化。中国远古时期的“夏商周”三代中,我们考古学上已经确认了商代的都城就是河南安阳的殷墟,商代是历史上确实存在过的一个朝代。我们以往的历史也承认夏代,认为在我们中国古代确实有过这样一个朝代,但是考古学上始终没有找到它的确切的考古学文化。只有河南偃师二里头遗址,从地望(即地理位置,在哪个地方)和历史记载上,还有时间上都符合夏代在历史上对它的记述,那么初步把二里头遗址当做夏文化来看待。这个地方也出土了一枚陶埙,应该说它跟后来商代陶埙最成熟的时候的形状已经比较接近。它的上面顶部有一个吹孔,侧部有一个按音孔,而且整个器型是通过转轮进行旋制,做的规整,技术上也比较高一些。

▲河南偃师二里头陶埙

摇响器/龟甲摇响器

还有一种东西叫摇响器,国外的一些考古学家把它叫做“哗啷器”。实际上它就是一个封闭的器皿里加上一些石子、泥丸甚至玉米粒,然后一摇晃,里边的石子、玉米粒跟它的器皿进行撞击,发出沙沙的声音(哗啷哗啷),所以国外的考古学家把它叫做“哗啷器”。我们中国考古学上因为它摇晃发声把它叫做“摇响器”,如果是球形的就叫做摇响球。

刚才说到摇响器,首先值得提及的当然是河南舞阳贾湖遗址出土的摇响器。它跟骨笛同时出土,叫龟甲摇响器。也就是拿一只乌龟,将它的背甲跟腹甲之间拿绳子串起来,之后在龟甲里放上一些泥丸、陶丸,外面再用皮膜包裹起来,便可以摇晃发声。

▲河南舞阳贾湖遗址出土龟甲摇响器

现在看来,贾湖的龟甲摇响器也非常重要,一方面它本身是一个原始乐器,同时它往往是6至8个为一组,跟骨笛同时出土。现在我们一些考古学家的研究认为,贾湖骨笛还不是一般意义上的乐器,它很可能是当时部族里那些巫师等特殊身份的人用的法器,那么跟它配套的就是龟甲摇响器。

当然,刚才讲到的陕西的仰韶文化、大汶口文化、湖北的黄冈牛角山新石器时代遗址、甘肃庆阳野林寺沟遗址都出土了很多各种各样的陶响器,有的是球形,有的是扁的,有的是加了一个把儿,还有一个特别有意思的是在一个水壶底下加了一个夹层,里边也放一些石子儿,烧成以后,上面的壶可以装水、装奶,底下的夹层一摇晃,就起了一个乐器的发声作用。这是一种比较实用的摇响器,还是很有意思的。

▲甘肃皋兰糜地岘陶响器

鼓: 最早发明,神话,鼍,“夷作鼓”

还有两种乐器比较值得关注:一种是鼓,一种是石磬。

鼓是人类最早发明的乐器之一,它不仅在中国,可能在世界各个原始民族中间都通用。据一些民族学家的研究,鼓到今天还是大部分狩猎民族的唯一乐器。古今中外,鼓的应用广泛,而且形制多样。据我们以前的一些学者的研究,中国先秦文献里记载的鼓的名称就多达好几十种。那么,从现在出土的文物来看,鼓的种类也琳琅满目,不可胜数。

▲山东邹县野店47号墓彩陶鼓

有关鼓的传说有很多,相传舜的乐官叫夔,据说他能够用糜鹿的皮蒙成土鼓,模仿山林溪谷中的声音,和石磬一起演奏。它的动人的音乐可以让林中的百兽都跑来,随着他的音乐节奏频频跳舞。我曾经对夔作为上古时期的乐官进行过研究,发现他跟鳄鱼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古书《吕氏春秋》里有这么一则记载,据说帝颛顼命令鼍([tuó])创造音乐,鼍就躺下身来,把自己的肚子当成一面鼓,用尾巴做鼓槌,鼓腹而歌,就此发明了音乐。鼍也就是鳄鱼。这些传说显然跟鳄鱼密切相关。《诗经·大雅》中也有“鼍鼓逢逢”这样的句子。我们从考古发掘的标本来看,用鳄鱼的皮做成的鼓比较多。

顺便说一下,鳄鱼皮在当时人们的心目中具有一种灵性,在李斯的《谏逐客书》里和司马相如的《子虚赋》中都有“灵鼍之鼓”的说法。

其实是这样,这些爬行类动物的皮都有一个非常优良的性能,相对于温度跟湿度(变化),它的性能比较稳定。另一方面,由于把它用作了鼓,而鼓已经说到在古代的社会上是一种高层贵族的礼仪重器,这样它也就有了相当高的政治含义。后来,人们又赋予了鳄鱼皮的鼓以某种神性,所以鼓在中国古代音乐里成了一种非常重要的符号,逐渐演变为“乐正”,也就是国家掌管音乐的一个重要的官员。

有一本古书叫做《世本》,里面记载了“夷作鼓”的说法。一般我们对“夷做鼓”的传统解释是有一个叫做“夷”的人发明了乐器鼓。其实从我们今天的理解来看,“夷”好像不应该是个人的名字,很可能指的是“夷人”。

在远古的时候,中国有一个原始部族叫东夷,他们生活在今天山东半岛一带,我们从大汶口文化遗址发掘了一些用鳄鱼皮蒙成的鼍鼓,它距今确实在5000年左右,甚至比山西襄汾出土的木鼓还要早1000年。从这个角度来看,居住在今天山东一带的东夷人可能是中国比较早使用鼓的部族。

由于大部分的鼓都是用树干挖空后,蒙上面做成的木鼓,毕竟耐久性比较差,很难在地下保存数千年。到现在为止,考古发现的木鼓还是比较少。山西襄汾陶寺出土的木鼍鼓应该是现在所能见到的最早的木鼓标本。

▲山西襄汾陶寺3002号大墓木鼍鼓(上部残失)

磬:中华民族特有的乐器

还有一种乐器是石磬。它是我们中华民族所特有的乐器。

石磬的起源很早,显然是一种石器时代的遗存。人类在上古时代普遍使用石器作为生产、生活的用具,因为那个时候还没有发明金属,应用非常广泛,所以在古文献里有很多的记载。

古籍《礼记·明堂位·注》引用《世本·作篇》“无句作磬”。刚才提到《世本》这本书,它给所有的古代文物都加上了一个发明人的名字,当然这是古人的比较朴素的认识。那么,发明石磬的人是不是叫无句,无句是什么样的人现在无可稽考,但是它表示石磬由来及古的意思还是不错的。

▲河南偃师二里头石磬(夏代中期)

我们的祖先经历了漫长的石器时代,石器是当时人们主要的生活和生产工具。人们在生活的实践中间,不难发现石片在碰击的时候能够发出清脆悦耳的声音,从而从无意识地敲击石器得到自然的声响,到有意识的利用和制造能发出优美声响的石片,作为乐器的石磬就被发明出来了。至于它的第一个发明人是不是叫无句,我想也无关紧要。

从我们现在考古发现的情况来看,早期的石磬一般都是打制的,打制而成的石磬当然表面比较粗糙,厚薄不匀,形制也不那么固定,音高也不规则。

进入新石器时代后期,石磬开始被打磨结合,等到了商代,石磬基本上都是磨制的,加工很精细。商代的石磬甚至朝着两个方向发展:一个方向是赋予它很高的工艺价值,把石磬做成一条鱼,一条龙或者是虎,刻上虎的纹饰,非常精致,从工艺上面精益求精;从另一个方向则是比较重要的主流方向,因为一片石磬主要可以发一个乐音,如果把几块石磬组合起来,就可能发出不同音高的音,组成一种旋律乐器,也就是说,成编成组的石磬放在一起就成了一种旋律乐器,我们称为“编磬”。

▲陕西周原召陈乙区遗址编磬之三(西周)

商代的末期就出现了编磬,但这种标本很少,到目前来讲仅有一例。编磬大约在西周的中期前后,就进入了乐悬。我们前面提到周公“制礼作乐”,编钟和编磬成为礼乐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编磬的发展到了春秋的中期达到了最高的阶段,从那个时候形成的比较科学、合理的形制一直存在到西汉时期。

好的,这一小节我们就先讲到这儿,本节中涉及的内容和图片,大家可以在文稿中查看。下一节,我们将走进著名的曾侯乙墓,讨论其中出土的乐器到底有何特别之处,为何被称为改变了世界音乐史?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