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 巴恩斯 _ 反讽的审美价值

2.1 巴恩斯 _ 反讽的审美价值

00:00
16:48

各位三联中读的朋友们,大家好。我是苗炜,欢迎和我一起探寻“谁在书写我们的时代”。我原来在《三联生活周刊》工作,现在在写小说。

今天我要给大家介绍一位英国作家,他叫朱利安·巴恩斯(Julian Patrick Barnes),1946年出生,今年70多岁了。

这可能是一个有点儿陌生的名字,按照惯常的思路,我们应该先介绍一下这位作家的生平,再介绍他的作品。但我觉得了解一个作家是个什么样的人,是后一步的事儿。我们总是先被某一本书或者某一个小故事吸引,然后才会注意这个作家,再去找这个作家其他的书去看,对他有更多的了解。读小说,这个第一印象很重要,如果你接触一位作家,第一本书就不太喜欢,那你很可能很长一段时间都不会去读他的书了。我清楚地记得,我读的第一个巴恩斯的小说,就是《十章半世界史》(A History of the World in 10 1/2 Chapters,1989),这个小说正确的译名应该是《十又二分之一章世界史》,里面一共有十个小故事,我读第二个故事的时候,立刻喜欢上了朱利安·巴恩斯。

▲[英] 朱利安·巴恩斯:《10½章世界史》

译林出版社2010年版

巴恩斯与他的“讽刺”

说到巴恩斯的时候,评论总说他是一个聪明的作家。他有一个非常重要的标签就是反讽,Ironic,讽刺、反讽,都是这个词。这是英国小说中很常见的一种叙述方式,甚至可以说,这是英国人特有的一种表达方式。我们大概都看过《傲慢与偏见》,记得小说开头第一句话吗?有钱的单身汉都想娶一个媳妇,这是举世公认的真理。这句话就是反讽,班内特夫妇有五个闺女,班内特太太想赶紧把闺女给嫁出去,最好还能嫁给一个体面的有钱人。所以,上面那句话只是班内特太太信奉的真理。

▲1995年BBC版《傲慢与偏见》剧照

图为:达西与伊丽莎白的婚礼

再比如我们会讨论英国人的言行潜规则,如果有一个人说一个电影,这很有趣,interesting,他大概真实的意思是,这实在太荒唐了,得是多笨的脑子才做出这么东西来。

反讽,当然不是只是说反话这么简单,它其实是一种很微妙的思考角度。反讽还很难解释,你看出来了就是看出来了,作者没法儿跟你说,嘿,注意啊,我这里在反讽。

我看到《十章半世界史》的时候,立刻喜欢上巴恩斯,就是因为他的反讽。巴恩斯在采访中也说过他是一个反讽型的作家,一个作家有一个鲜明的标签不知道是好事还是坏事,你可能因为他的反讽立刻喜欢上巴恩斯,也可能立刻就不太喜欢他。但我觉得有一个鲜明的特征是好事,很多作家写了一辈子也没什么特征。

我来讲一下《十章半世界史》里的第二个故事。这个故事叫《不速之客》,故事的主人公叫休斯,是一位电视学者。我们经常在BBC里看到一些学者主持的电视节目,这也是英国电视中的一种文化传统,请学者拍摄纪录片,向观众讲述历史、艺术和科学。休斯就是这样的一位电视学者,他的学术背景不太好,在大学里和学术圈里都没得到过承认,但他非常擅于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深入浅出地把一个文化上的事儿给讲明白。我们可以联想一下我们的《百家讲坛》,里面曾经出来过一位学者,讲《三国》的,在电视上成名之后,又出了一大套历史书。

休斯就差不多是这样一位历史学者,他结了两次婚,离了两次婚。他和一家旅游公司有合作,在地中海的邮轮上讲历史,邮轮从意大利威尼斯出发,到希腊转一圈,航程大概十来天,休斯就在船上给游客讲讲威尼斯是怎么回事,希腊克里特岛的文明等等,讲课当然会有收入,此外,他还可以带一个女助手上船,上船,同时也上床,邮轮公司会给女助手安排一个单独的船舱,外人看是助手,实际上是小情人。这其实就是知识付费,通俗易懂,深入浅出的讲历史讲文化,在电视上出名了,就可以到处办讲座,收费,还可以有个小情人,休斯先生就是这样一位历史知识大V。巴恩斯介绍休斯先生,态度上就是反讽的,字面上并没有什么贬低,但实际上有点儿瞧不上。

休斯先生很精明,他是英国人,但拿了一本爱尔兰护照。同船的游客有美国人、英国人、瑞典人、日本人等等。旅程开始的几天一帆风顺,到爱琴海,在罗得岛停靠,上来几位不速之客。第二天早上,休斯先生继续演讲,讲的是克诺索斯文化和米诺斯文化,就在他演讲的时候,那几位不速之客闯进了大厅,向天花板上开枪,劫持了船上的游客。他们是恐怖分子,带着红格子头巾,他们要乘客都老老实实呆着,不然就开枪射杀。

乘客一下就懵了,休斯先生此时做了一个很大胆的决定,他继续演讲,继续讲克诺索斯文明,他编造了一些考古发现,说在王宫里挖掘出了很多的匾额,匾上写着字,比如“我们正处在危难时期”,“我们不能轻举妄动”,“日落处有一种强大的力量”,等等,这些考古发现都是他编造出来的,其用意就是向听众传递信息,我们不能轻举妄动,日落处就是西方国家肯定会解决危机。

休斯做出继续演讲的决定时,感觉自己身上披上了一层领袖外衣,他巧妙地在演讲中向听众传递一些信息,这的确是很需要勇气的事。他还向恐怖分子提出要求,要让乘客上厕所,他还嘱咐自己的小情人,把戒指戴到表示结婚的那根手指上去,这样就表示他们是一对夫妻。在这样的危险中,休斯能为大家说话,能想办法照顾好自己的女友,这是很了不起的。

恐怖分子开始检查他们的护照,把英国人、美国人分在一起,然后把法国人、意大利人、西班牙人和加拿大人分在一起,再把瑞典人和日本人放在一起,这显然是按照敌对关系来划分的,或者说,按照西方国家在中东局势上的负罪程度来划分的,美国英国是最大的敌人,法国意大利西班牙加拿大罪责一般,瑞典和日本的责任最弱。

拿爱尔兰护照的休斯和日本人瑞典人分在一组,他还被恐怖分子当成了游客中的发言人,恐怖分子让休斯告诉游客该什么时间去厕所,彼此不要说话等。休斯此时就提出,他那个拿英国护照的女友,实际上已经和他结婚了,所以他们应该坐在一起。恐怖分子说,如果你想和妻子坐在一块儿,你可以过去,坐在英国人那一桌。休斯这时决定,还是和日本人、瑞典人坐在一起吧。

这个叫黑色雷电的恐怖主义组织,劫持了邮轮,要西方国家释放他们的几个同伙,到预定期限,如果西方国家不满足他们的要求,他们就要开始枪杀人质,每一个小时枪杀两个人,先从美国人开始然后杀英国人,再杀法国意大利加拿大人,再杀瑞典人日本人爱尔兰人。恐怖分子杀人之前,要休斯先生向全体游客再发表一次演讲,解释为什么恐怖分子有理由杀掉他们,解释杀掉他们的历史必然性。

书中没有明说,但这些恐怖分子应该是巴解组织的成员,他们把以色列和犹太人视为头号敌人,并且认为犹太平民也是士兵,也该杀掉,西方国家支持以色列,所以他们的平民也该为此付出代价。恐怖分子给休斯先生两三个小时的备课时间,还有一个恐怖分子充当学术顾问,给他提供一些背景知识上的帮助,他们许诺,休斯先生完成这个演讲,就可以把他的女友当作爱尔兰人来处理,也就是和他一起放在最后杀掉。

休斯没什么讨价还价的余地,要么答应,要么就是死。他做了一番演讲,讲犹太复国主义是怎么回事,讲以色利在中东战争中搞偷袭,讲纳粹把犹太人训练成了纳粹,犹太人现在的做法就跟纳粹一样。他的听众,这些体面的西方世界的游客,经过一夜的折腾,男人胡子拉喳,女人皱巴巴的了,看上去不太体面了,看起来把他们杀掉变得容易了。他们本来是出门旅游的,本来是参加知识付费来听课的,不料想却要听一位学者讲,为什么要杀死他们。

休斯先生向他的听众们宣布了屠杀的顺序,先杀美国犹太人,再杀其他美国人,再杀英国人,然后是法国人、意大利人、加拿大人。在休斯的演讲结束之后,恐怖分子就开始枪杀人质了,杀掉十多人之后,美国的特种部队登上了船,在枪战中又有六名人质死亡。故事到这里就讲完了,休斯先生当然活了下来。

A History of the World in 10 1/2 Chapters

Publisher:Jonathan Cape

1989初版封面

这就是《十章半世界史》中的第二个故事,一个短篇小说,不到两万字的篇幅,巴恩斯并不是在讽刺休斯先生,也不是在讽刺知识分子立场不坚定,他是在描述一种人的处境,在暴力面前,人的立场、知识的立场会发生变化,对历史的解释也会发生变化,某一种解释会让你对自己的行为有道德上的优越感,换一种解释,也会让你对自己的行为产生怀疑,这两种解释来自不同的价值体系,我们假想自己是邮轮上的游客,就会体会出一种荒谬,无力掌控自己的命运,这是生活的可悲之处。所谓反讽型作家,总是会看到人世的可悲之处,然后用讽刺性的笔调写出其中的荒谬

反讽的审美价值

我在这里要讲一个笑话,让大家更明白什么是反讽。

说有一个人下班回家,路过商店,想买一只鸡,商店的冰柜里只剩下一只鸡了,售货员拿出来,给他称一下份量,告诉顾客,一斤半。顾客说,小了点儿,你给我换一只。售货员想,就剩这一只赶紧买完了得了,他把这只鸡放到冰柜里,假装从冰柜里拿出另一只,其实还是这一只,放到秤上,说一斤八两。顾客想了想说,还是小了点儿,干脆你把刚才那一只也拿出来,我两只鸡都要了。我特别喜欢这个笑话,因为它描述了一种人生中很常见的尴尬处境,你非常精明地在算计自己的利害得失,却不知道会碰到什么样的状况。假设我们就是那个售货员,我们该怎么办?该怎样继续说谎呢?这就是人生的讽刺之处,反讽型作家特别擅长捕捉这样的讽刺之处。这就是他们看待问题的独特角度。

我们看巴恩斯比较早期的一个小说叫《她过去的爱情》(Before She Met Me,1982),这是个长篇小说,写的是男主角,遇到了一位过气女演员,陷入婚外情,男主角离婚,和女演员结婚。有一天,男主角去前妻那里,接孩子共度周末,前妻就说了,电影院里正在演一个老电影,是你现在的老婆主演的,你要不带孩子看电影去吧。男主角就带着孩子去看电影,看到了一个床上镜头。他说,这就是前妻的报复计划。后来男主角到处看现任老婆主演的电影,揣测这个女演员和那些男主角之间的关系,他们是不是在银幕外假戏真做?他们是不是一起度假了?我老婆曾经和一个男演员一起去西班牙意大利玩,她最近又提出要去那边度假,我不能跟她去,她在那边有回忆。

▲Before She Met Me

Publisher:Jonathan Cape

1982年初版封面

我们知道,图像有巨大的力量,人们早期使用图像,就是想让亲人永生,让一个人永远生活在图像中,男主角不断看演员老婆主演的旧电影,她过去的爱情不断在自己的头脑中重演,男主角最后崩溃了,杀掉了老婆的一个旧情人。这也是一个很有讽刺意味的小说。我们琢磨一下男欢女爱之中包含的占有欲、自私、算计、猜忌、嫉妒,这其中有很多可笑的地方,在那些看似严肃、纯洁的地方发现可笑之处,这就是反讽的来源,过于严肃的人是不太欣赏反讽性作品的,但英国文学一个重要传统就是反讽,包含同情的反讽,提醒读者——我们和我们讽刺的人物、事情之间相隔并不远,这会让我们比较超脱的看待生活,看待我们的困境,这可以说是反讽的审美价值所在。

我们再来看看巴恩斯另一个小说《英格兰,英格兰》(England, England,1998),这篇小说的故事,说的一家大企业,一个大老板,买下英格兰附近一个小岛,要建一个主题公园,主题公园就叫“英格兰,英格兰”,建白金汉宫、找人来假扮约翰逊博士或者王尔德,宣称英格兰拥有伟大的历史和深厚的智慧,英格兰的文化极具市场价值,莎士比亚、维多利亚女王、工业革命、园艺,这些都是英格兰特色。

书中原话是:

“我们已经成为别人还在渴望成为的东西。我们必须把我们的过去作为他国的未来卖给他们。”

我们必须把我们的过去作为其他国家的未来卖给他们,企业家做用户调查,看英格兰最吸引人的五十种元素是什么,然后在主题公园里把这些元素展示出来。老英格兰作为一种审美,的确有很大的市场,想想《唐顿庄园》这样的电视剧,很多人会沉迷于老英格兰那种特殊的调调,下午茶、帽子、猎狐、赛马、英式管家、阶级差异、女王、标准的伦敦音,很多人都为之沉迷,大英帝国当年特牛,现在衰落了,但是书中人物说:

“英格兰在世界上的作用就是扮演一个衰落的象征,一个道德的和经济的稻草人,打个比方说,我们教给这个世界板球运动,现在袖手旁观,让其他所有的人将我们打败,这是我们的职责,是我们的历史使命,是我们残留的帝国负罪感的一种表达。”

这个主题公园的目的也不是让人学习历史的,是来体验的:

“人们花钱不是为了来学习的,如果他们想这么干,他们完全可以走进当地一家图书馆,他们来我们这里,是为了享受他们已经知道的东西。”

▲England, England

Publisher:Jonathan Cape

1998年初版封面

这是书里比较有意思的一些句子,你听听就可以了,未必要找来这个小说看。文学课当然应该读一下原作,我推荐的《十章半世界史》中的第二个小说《不速之客》,很短。

今天我们介绍巴恩斯小说的一个重要特点,反讽。反讽的确就是不好好说话,言在此,意在彼,反讽是一种暧昧的、复杂的表达方式,但同时也包含了对人世的悲悯。

这一节,我们介绍了巴恩斯小说的一个重要特点:反讽。下一节我们介绍巴恩斯的代表作《终结的感觉》。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