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讲 | 《唐雎不辱使命》:纸上的“戏剧”

第十四讲 | 《唐雎不辱使命》:纸上的“戏剧”

00:00
17:56

课本内外 

《战国策》是一部国别体史学著作,记载了西周、东周及秦、齐、楚、赵、魏、韩、燕、宋、卫、中山各国之事,记事年代起于战国初年,止于秦灭六国,约有240年的历史。主要记述了战国时期的游说之士的政治主张和言行策略。虽然它存在一定的虚构成分,但仍然对战国历史的研究有借鉴意义。


郦师点拨 

今天我们要来学习的这篇古文《唐雎不辱使命》,是《战国策》魏策中的名篇。战国策作为国别体的史书,它的叙事明白晓畅,它的语言极其生动形象,相信同学们结合着课本中的注释,读懂这个故事是非常容易的。不过有关这篇课文里,郦老师觉得我们除了要明了唐雎临危受命,出使强秦,最终不辱使命,维护国家的利益和尊严,体现出一种独特的士的形象和精神之外,其实有关这篇文章,郦老师特别想强调,他在中国文学史上其实是有着特殊的价值和意义的。


要想明了这种特殊的价值和意义,郦老师就要先从一段特别遥远的感慨说起。之所以说它是遥远的感慨,就是,因为这要从文学艺术的起源说起。有关文学艺术的起源,此前尤其我们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上主流的观点是劳动起源说,像鲁迅先生就主张文学艺术都是起源于劳动。举例子,最早的时候人们在劳动的时候喊出来的劳动号子,其实就是文学艺术的起源。可是后来一门新学问发生学的观点并不认同这样的结论,当然发生学是从自然科学嫁接到人文科学来的,它既不同于经验主义,也不同于实证主义。它认为想探究像文学、艺术这样的起源,必须把握内在的本质与规律,要把握主客体的内在的相互作用,所以在发生学认为一切文学艺术的起源应该来自于祭祀活动。


因为只有在祭祀活动中对祖先或者对神明的颂词才体现出内在的必然的价值规律,而不是偶然性的。比如说劳动中的吆喝,偶然性的形式呈现。那么从这个角度上来看,从发生学的角度来看,那么其实不论是东方还是西方,文学艺术的起源都来自于祭祀活动。像东方我们的诗歌是我们文学的主体。诗最早就是祭祀祖先和神明的颂词。


在东方,在我们华夏文明,后来很长一段时间,诗与文成为文学创作的主体,而在古希腊诗与戏剧却成为文学艺术的创作主体。诗与文的传统使得东方文学的创作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是以诗词文赋为主流的。那么戏剧小说其实都是支流,包括传奇、话本、小说,都是到宋元明清之后才开始渐次繁荣起来。可是因为西方文学是以诗歌、戏剧为主流,所以我们可以看到在后来西方文学的发展过程中,戏剧、小说、诗歌就变成了一个主流创作。


所以不论是对于西方文学还是西方的文化艺术,戏剧的影响那是根本性的。像古希腊的三大悲剧,三大喜剧,直接影响到后来像莎士比亚的四大悲剧、四大喜剧,可以说是西方文学艺术的中流砥柱,和我们的东方文化,包括文学艺术中在很长一段时间却缺乏戏剧的表现,这不能不说是一种遗憾。不过郦老师研究中国文学史、中国文化史,我个人认为虽然我们没能够产生像西方戏剧那样典型的舞台戏剧表现形式,要知道这样的舞台戏剧表现形式不仅影响了后来的小说、音乐剧,包括也影响了如今最为流行的电影艺术创作。


而我们东方虽然没有像古希腊那样的典型的戏剧表现形式,但是郦老师研究文学史认为,我们并不是完全没有像古希腊戏剧艺术那样的文学呈现与元素呈现。一个典型的例子,其实就是这篇《唐雎不辱使命》,它基本上完全可以被看作是一部史书中的戏剧创作,接下来我们就来看看郦老师做出这样结论的证据所在。那么第1个证据就是语言呈现。我们知道古希腊戏剧它其实是一种舞台呈现,就像我们今天看到的话剧一样,如果同学们去剧院看过话剧,我们就会知道不论是怎样的情节、内容,话剧的主体表现介素是必须要通过演员的台词呈现,也就是他们的语言呈现来完成的。


所以戏剧演员、话剧演员一个最重要的基本功就是要大声的去背诵台词。当然辅以各种肢体语言,这样才会有最基本的舞台呈现。当然如果再加上比如说音乐、舞蹈的元素,这样就会构成音乐剧,然后再发展就是歌剧、舞剧,所以不论怎样,语言呈现、台词呈现是戏剧的最基本的基础要素。而《战国策》作为一个国别体史书,它最大的特色就是记言,就是对语言的记录,像这篇《唐雎不辱使命》,其实最为典型。我们看从头到尾基本上全是对话,全是语言的连环呈现,一环扣一环,对话极其精彩,到最后秦王长跪而谢之曰,所以你看除了引号中的部分,就他们的语言台词出现最多的,就是曰。


所以像这篇课文其实最适合找两三位同学一起来演一个舞台剧。因为它全是台词,全是对话,全是在语言和对话中见人物、见形象、见情节。当然这也和《战国策》的特点息息相关。汉书《艺文志》中本来就总结中国的史官记史的特点,叫做左史记言,右史记事,本来这是最早指尚书和春秋,尚书主要就是记言,而春秋主要就是记事。那么这是根据中国古代史官分工不同,职责不同,但是这个规律到了《战国策》就把记言的传统发挥到了极致,语言对话就像戏剧中的台词,成为整部《战国策》中最精彩的部分。所以《唐雎不辱使命》,才会有这样精彩的对话呈现,这和戏剧话剧所要求的语言和对话呈现其实是完全一致的。


当然只有基本要素还不够,第2个证据更为关键,那就是戏剧冲突。你看今天我们大家都很喜欢看电影,好的电影最重要的一个条件,先决条件,就是它的剧本,戏剧冲突的表现,要集中、要精彩、要打动人的心弦。而这种核心的要求其实就是来自于戏剧,所以这种冲突它的学术名称、标准的说法就叫戏剧冲突。启蒙主义大师伏尔泰就认为,每一场戏都必须表现一次冲突,而美学大师黑格尔则把各种目的和性格的冲突看作是戏剧的中心问题。


法国戏剧理论家布伦退尔,在戏剧的规律中把戏剧冲突作为戏剧艺术的最本质特征,而这种观点也受到此后戏剧理论界的广泛认可。所以有没有戏剧冲突,戏剧冲突的呈现成功与否,可以说是一个文学范本是否具有戏剧精神,戏剧特质的一个关键标准。戏剧冲突从内容上来看,可以表现为人物自身的内心冲突,有人就把它称为内部冲突,也可以表现为人同自然环境或者社会环境之间的冲突。但是除了这两种,更古老的最基础的一种,则是人物与人物之间的冲突,这种方式一般被称为叫外部冲突,尤其是人物与人物之间的直接冲突。


我们来看《唐雎不辱使命》,秦王和安陵君的对答,虽然已经体现出了矛盾,但是这个矛盾还没有到达一种激化的过程,所以不能完全称之为是一种冲突。但是到了秦王和唐雎的对答,从秦王高傲的居高临下的质问到唐雎的据理力争,再到秦王怫然怒的天子之怒,再到唐雎挺剑而起的布衣之怒,最后到秦王色挠长跪而谢,简直就是环环相扣,步步紧逼,矛盾甚至激化到一触即发,甚至我们仿佛能看到唐雎挺剑而起的形象如在目前。这在画面呈现上是一种典型的人物与人物之间的冲突,是一种标准的戏剧冲突。


好了,有了舞台语言的对话呈现,有了鲜明的戏剧冲突,我们是不是就可以把唐雎不辱使命,看做是纸上的戏剧呈现。有人一定会质疑这个说法,说郦老师,您的出发点恐怕就搞错了吧?你说的戏剧那是一种文学艺术,而《战国策》你一开始就说了,那是一部国别体史书,既然是史书,怎么能说它是一种戏剧呈现?这就是我们第3个证据,那就是文学的虚构性。如果它不具备虚构性,如果它完全是真实世界的忠实记录,我们确实无法把它看做是史书中的戏剧,纸上的戏剧,可是战国策虽然我们总体定义把它定义为一部国别体史书,可是客观而论,它和《史记》、《汉书》和《左传》、《春秋》这样的史书其实还是有着不同的。


就以这篇《唐雎不辱使命》来看的话,我们其实很容易可以看出它有没有于史实的基本常识之物。比如说唐雎雄姿勃发,在秦王殿上挺剑而起。我们就要问了,唐雎的剑从哪来?要知道秦律是非常严格,臣下是不得带剑上殿。而且原文中明确说到,事件发生在灭韩、亡魏之后,我们知道秦灭六国的顺序是韩、赵、魏、楚、燕、齐、灭韩应该是在公元前230年,灭魏应该是在公元前225年。就在这之间,公元前227年前后,在秦王大殿上发生过一件轰动历史的著名事件,那就是荆轲刺秦王。


要知道唐雎上殿只能发生在公元前225年之后,在这之前,在秦王的大殿之上,既发生过轰轰烈烈的荆轲刺秦,更早在大殿之上,还有蔺相如,宁为玉碎,不为瓦全,所以秦王既有前车之鉴,又怎么可能让唐雎带剑上殿,让唐雎在殿上挺剑而起呢?那个在秦国大殿之上,挺剑而起的唐雎形象固然伟岸,可是色挠长跪而谢之的秦王形象。你能想象他就是后来千古一帝的秦王嬴政吗,况且历史上真正的唐雎,如果真的活到公元前225年之后的话,他的形象你恐怕难以想象。


因为《史记》作为正史的源头,确实记载了唐雎。《史记》记载齐楚联合攻击魏国的时候,当时唐雎去见秦昭王,向秦王说明了魏国对于秦国的战略意义,于是秦昭王发兵解救了魏国。而据《史记》记载,这个时候的唐雎已经90岁了,而唐雎替安陵君出使秦国,不辱使命之事,《史记》根本毫无记载,甚至无一言提及。而对于《战国策》历来评论家都认为它记事记言具有艺术虚构的成分,而这一种艺术虚构的特点,尤以《唐雎不辱使命》为代表。


所以你看这样一篇文字,有富有张力的语言表现,有惊心动魄的戏剧冲突场面,通过艺术虚构的创作手法,夸张的表现出布衣之士的英雄气概,并对反抗暴政、反抗强暴的无畏品格予以热情的歌颂,这不是纸上的戏剧,又是什么呢?


思考探究 

喜欢戏剧艺术的同学们课下也可以多读一些或者看一些著名的戏剧作品,来进一步体会戏剧的魅力。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听友194254629

    郦波老师,您好,我从初一就一直听您的语文课,您讲的非常引人入胜,我想问:秦国那么强大,秦始皇为何不直接出兵安陵,而是要商量呢?

  • 愿不枉此生的佳鑫

    “剑从何来″这个问题,我的老师也提过,只不过被她一语带过了。不过,为什么会有这么明显的漏洞呢?写史书的人不都是博览群书之人吗?

    爱笑的眼泪_c3 回复 @愿不枉此生的佳鑫: 是用了夸张的手法。

  • 许我青宁之小酒窝

    先生,好女儿九年级,这是她前几天的考试卷,她问我(脱贫攻坚)的“坚”为什么是坚固的坚,而不是艰难的“艰”,她说我解释的不好还是请教先生予以更专业更清晰的讲解,谢谢先生

  • 2ii2l12f8xj5vlamu3rv

    老师您好,我非常喜欢听你的课,请问是奋斗终身还是奋斗终生,谢谢

  • 声声起

    史书中的戏剧,写史书的人也会有自己的想象

  • 月朗星稀c

    无比精彩的、烧脑的探案模式又开启了😄郦老师建议找两三位同学一起来演绎这篇课文,我觉得这对于理解课文精神和体会戏剧冲突无疑是非常好的方法。恰好前两天闪亮童鞋关于“文学艺术的起源”向我提出一点疑问,我听了此课,又回头去听了《弹歌》和《伊耆氏蜡辞》(中华诗史课),然后与闪亮童鞋讨论,在相互讨论的过程中,我们自己消化了问题。不过,新的问题又出来了,从这国别体史书都有虚构成分来看,史书并不是完全忠实地记录当时发生的一切,想要百分百还原真实的历史极难吧?即使正史加上考古学,也只能无尽地接近历史的真相而不可真正抵达真相?好想听郦老师说明史🤭辛苦了🍵🍀

  • 1316282xyko

    真好!一篇课文的讲解,不仅知道了中外文艺发展史的不同特点,而且也知道了几部早期史书不同的侧重点,等等!

  • 啄木鸟530

  • 灼若芙蓉

    最靓的仔啊,郦师安!

  • 听友218849965

    虚构的文学创作!但有着中华的历史追溯,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