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郭说事7】中国基础教育真有那么不堪?

【老郭说事7】中国基础教育真有那么不堪?

00:00
16:47

就凭老郭在基础教育圈子里混了近30年练就的一点小功夫,我以为,近十年来,中国基础教育被黑得最惨、最专业、最系统、最深入人心的一篇文章是某著名教育学者的一次公益讲座,标题是《熊掌和鱼:略带偏见的中西方教育比较》。


老郭在此简明扼要地给各位介绍一下这篇文章的思路、架构和观点。


这篇文章一共用了36张图,每一幅图的左边是中国,右边是西方国家,依次从教育的本质、一句话描述、教育的动力、终极目标、结果、关注点、教材、教学内容、能力训练、教师角色、对待教师、作业、评测目的和结果、学校评估、家校关系等36个方面,多个维度,全面系统地对比了中西方基础教育的差别。


老郭从这36张图中,拿出几张貌似最有说服力图,来做个解读,也许各位会更明白。第一张图,教育的本质比对,中国这边是“家长的期待”,西方国家那边是“孩子的梦想”;第三张图是教育动力比对,中国这边是“改变命运”,西方国家那边是“兴趣爱好”,第五张图教育的终极目标,中国这边是“成功”,西方国家那边是“成长”;第十张图教育的关注点,中国这边是“脚下、眼前、每一天”,西方国家那边是“未来、明天、无限远”;第十五张图对待教师,中国这边是“服从、听从、跟从”,西方那边是“质疑、挑战、引领”。凡此种种。


嗨,您还别说,这乍一看,句句切中要害,发发命中靶心。不过,仔细一推敲,不难发现,这种貌似理性分析的背后,实际上是一堆感性的标签,说不客气点,就是带着有色眼镜看事物,不顾事实地堆砌偏见。无须多说,咱就拿其中一张图讨个说法。


这张图是拿中西方教育的动力做对比,中国这边是“改变命运”,西方国家那边是“兴趣爱好”。没错,中国教育的确是把“改变命运”的功能发挥到了极致,从我国隋朝发端的科举制度,一方面是王朝选拔人才的需要,另一方面的确是社会中下阶层家庭的孩子改变命运的唯一途径。直到现如今的我国高考制度,也曾是贫寒子弟上升的主要通道。这咱得承认。问题是,西方国家果然是把培养孩子“兴趣爱好”当作是教育的唯一动力吗?老郭早几年曾在美国哈佛大学做过短期的访问交流,亲眼所见、亲耳所听,也算有点发言的资格。


各位,能读哈佛大学的,各个都是全球顶尖的高中毕业生。据老郭了解,至少有8成的学生,都把毕业后能找到高薪的职位,作为选择哈佛的目的。不是曾流传过所谓的哈佛校训吗:不是哈佛需要你,而是你需要哈佛!各位您听明白了吗?别忘了,美国孩子以及他们的家长,还不至于幼稚到送孩子读哈佛仅仅是为了什么“兴趣爱好”。老郭曾在上期节目里专门介绍过西方基础教育属于典型的二元结构,玩“兴趣爱好”的那群傻小子们,基本上在高中阶段就被淘汰出局了,能顺利进入全美顶尖大学的美国孩子,其功利色彩是十分明显的。那请问,你凭什么只把那个“改变命运”的标签贴在中国教育身上。不过,老郭还是佩服你的专业能力,因为你至少知道一个常理,那就是“不怕不识货,就怕货比货”,也许只有一对比,才晓得彼此优劣高下。不过老郭要说,不基于事实的对比是没有说服力的。


那好,在本期节目里,老郭也想做个中西方基础教育的对比——一场货真价实的中西方学生的综合能力大比拼。


中国这边是哈尔滨一所普通中学初三年级的学生,西方那边是号称全球幸福指数最高的国家丹麦一所学校的9年级学生。原本八竿子打不着的两所学校,是因为一个叫做PISA的玩意儿引起这场挑战的。所谓PISA,不是那张著名的洋大饼夹菜,而是“国际学生评估项目”四个英文单词的缩写。


PISA是一个针对全球15岁学生能力测验的项目,主要考试内容为阅读能力、数学和自然科学。这是个在西方世界被公认的最权威的学生测评项目。


不幸的是,自从中国学生在2009年被邀请加入PISA后,直到现在,第一名就没有其他国家的份了。


看到中国孩子的表现,丹麦人民表示不服。不知从何时起,在西方教育的视野里,中国教育出来的孩子只是应试机器。所以中国的教育模式历来不被西方人看好。连续几年的PISA测试第一,其实没什么。毕竟那些都是试卷上的东西,要比就比试卷上没有的。


于是,双方约定在与2013年某个时间段,在丹麦做个PK。于是也就有了老郭下面要给各位汇报的PK结果。


PK项目共有5项:阅读理解、数学、创造力、团队合作,以及英语。


丹麦人觉得,这些测试都能证明自己的教育方式是正确的。可是丹麦人压根儿没想到,这是一条被打脸的不归路。


各位,比赛开始,对决双方是丹麦胡奥斯市9年级学生,中国哈尔滨69中初三学生。


第一项:阅读理解


读着安徒生童话长大的丹麦孩子,表示阅读理解根本就不算啥。


一位自信的丹麦小胖是这么说的:“ 但我觉得我们会比他们考得更好,因为我们班的学生阅读能力很强”。可是测验成绩是,丹麦9年级学生的平均分低于哈尔滨69中的孩子。


虽然在丹麦有几个孩子的成绩考了满分,但是还是因为被部分学生拉低了平均分。


所以,这一轮的比赛,中国孩子险胜。


第二项:数学


第一场双方用的是中国的数学试卷,第二场是丹麦的数学试卷。


考试开始前,丹麦专家预言说:“我预计丹麦学生(在丹麦版的数学考试中)表现会比中国学生好一些”。


但是考完之后,这位自信丹麦专家彻底傻眼了!


当使用中国数学试卷比赛后,丹麦专家说:“中国的数学题太疯狂了,这些题目简直就是给工程师做的”。


这场数学测验90%的中国学生作对了,丹麦学生只做对了30%。


第二轮的比赛,中国孩子完胜。


一位丹麦老师说:“我觉得这个结果,听起来好夸张,这些书上有的测试其实没啥大不了的,要比就比书上没有的”。


第三项:团队合作


团队合作的测试方式就是4个人为一个小组,用4卷胶带和50张白纸,搭一个能容纳4个人的纸房子。


中国孩子分工明确,目标专注的做好了自己房子。


而丹麦的孩子更注重自己的发挥,以个人意见为主,直到比赛结束,还在争论。


所以,第三轮的比赛,中国胜的毫无悬念。


丹麦老师不得不说:“在我看来,中国学生团队合作的表现最好”。


第四项:创造力


创新思维的测试,丹麦专家又开始恢复了自信。


“我们从小被培养的方式,能让我们放开大胆地创新”。丹麦孩子觉得自己肯定赢定了。


“中国学生每天上课10多个小时回家还要做作业,怎么还有时间去创新呢?”


但是越是有信心的预言就输得越惨。


测试的题目,就是在一张画了两个括号的白纸上任意作画,要求给出一个题目。


中国学生全部完成画作,主题有:“一个男人在跳舞”“正在弹竖琴的人”“森林法则,弱肉强食”等等,五花八门。但总归是有个明显的主题。


丹麦学生画的只有二副勉强能看出意思,一副是“度假天堂”,另一幅是“一个男性的XX”,其他无法识别主题。


最后专家评判,中国学生的创新能力得分比丹麦学生高出了100%。


所以,第四轮的比赛,中国以大比分胜。


第五项:英语


不得不说,丹麦语和英语同属日耳曼语种,其实有些词汇的结构是相似的,就是读音不同。所以,东北孩子的英语就没有考过丹麦孩子。最后一轮的比赛,丹麦胜。比赛结束中国4:1丹麦。


几场比赛后,丹麦一个孩子说出了:“我个人觉得,中国人将来有一天会征服世界”。


通过这些考试,终于让丹麦的老师们意识到了,在基础知识的教学上,丹麦的初中学生其实还差的很远。光是有创新的思维,却没有基本知识,这也不算上是牛叉。


尽管丹麦的专家还是对于一个班四五十人,每天上课10多小时的中国教育方式接受不了。


但对于十几亿人口的中国来说,这就是国情,中国的应试教育千错万错,但它还算是当下中国最公平的人才选拔方式,您要是连这一点都不愿承认,那我只能找机会用板儿砖拍你的后脑勺。


中国教育并没有那么呆板,也没有那么没有人性。


丹麦专家说:“我觉得西方的文化有严重的问题,我们会在骄傲和自满中,被人超越,他们已经从我们的手里,抢走了那些研究性的工作岗位,他们其实比我们强,我们未来靠什么生存呢?”


我们向往着西方式的教育,比如他们自由的上课氛围,或是更注重个性发展的教育模式。我们一个劲的批评自己的教育,也一个劲的让别人批评我们的教育。


但在批评的过程中,我们一直自怨自艾,但是我们忘记了反思,或许,高强度的基础知识教育并不是没有益处的。


我们首先要反思的,就是要在尊重别人的教育的同时,也要尊重自己的教育。


而在经过了一次次比赛之后,让我们有压力的是西方人已经开始反思和改变,我们如果只关注自己赢了一场比赛,其实那些真的没什么屁用。


在此,老郭需要做一个申明:在老郭看来,中国的教育不是没有问题,恰恰是问题不少,但也绝没有像那些无良学者渲染的那么不可救药,我要说的是,这个比赛结果没什么值得骄傲之处,参赛的中国学生只是来自一个极普通的学校,如果换上人大附中、复旦附中这样的牛校,也许真的要吓着丹麦人了。


我们要承认,中国的教育有X,但就老郭看来,病得最重的不是基础教育,而是我们的高等教育,各位,您自个琢磨琢磨。


《老郭说事》关注教育江湖中的那些热点、焦点、痛点,支的不一定是招,但说的也许是理。


更多精彩内容,请下载“师之app”收听!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