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如何做出比好更好的选择?

3.如何做出比好更好的选择?

00:00
10:12
书读百遍,其义自现


hi,大家好,我是蓉儿。


在昨天的内容分享中我们讲到了第四个部分,也就是如何成为一个高段位的学习者?

提到了三种方式:

1,学会提问。让提问触发我们的原始学习动机;

2,以终为始。用技能来指导学习;

3,知识系统。整合碎片化知识信息。


那么今天呢我们来看一下 “选择”这个关键人生切面,也就是如何做到比好更好的选择?

依旧,在开始分享之前,大家思考以下这两个问题:

1,如何在看似局限的选择中挖掘出更多的选项?

2,如何面对选项过多?


‘首先我们来看第一个问题:

如何在看似有限的选择中挖掘更多的可能?


前段时间全网都在讨论一个话题,叫做寒门是否再难出贵子。

意思就是说,那些出生普通甚至有些贫寒的学子,是否可以通过后天的教育努力改变命运?


一时之间众说纷纭,有些持悲观的态度,有些也持比较乐观的态度。


但其实这个问题的背后折射出的本质就是:

如何在自己选择有限的情况下可以挖掘更多的选择?


的确出生我们无法和别人比较,但是人的一生是有两次创造的,一次我们无法决定;而另一次完全掌握在我们自己手里,也就是我们依旧可以设计自己的人生,决定自己的人生走向。


而这一过程当中一定困难重重,但是突破这一困境最关键最核心的那部分就是 资源稀缺性。

资源对于一个人的重要性不言而喻,那些出生富裕的孩子与我们最大的区别就在于资源,典型的就是教育资源的巨大悬殊。

富人家的小孩可以申请外国大学,而不必考虑学费;

而穷人家的小孩可能读个大学都还要家里砸锅卖铁,自己辛苦兼职。


’这种巨大的人生差距还体现在选择上,富人的小孩总能有更多的选择,而穷人家的小孩他们或许连选择的权利都没有,他们过早的承担起家庭的重任,以至于他们不敢轻言放弃,或是坚持自己的热爱。


乍看,我们仿佛陷入到了一个死局,但如果我们换个角度去看这个问题,又会有不一样的启发。

也就是作者所说的:当我们困于某个人生困境时,困住我们的或许不仅仅是外界的客观事实,还有我们过去的经历,习惯和思维惯性。


就像很多人无法真正掌舵自己的人生不仅仅在于目前窘迫的处境,也与他认定自己受制于过去,习惯和惯有的思维方式有关。


‘寒门未必不能出贵子,只是需要我们换个思路去想:

何不在有限的选择当中挖掘更多潜在的可能!


在读书界,有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就是考研和就业应该选择哪一个?


无数莘莘学子在临近毕业季都会苦恼这一问题,到底是要考研,继续深造?还是直接就业呢?

大多数人是怎么选择的呢?无外乎这几种:

1,无目标只是追求当下的潮流。在他们看来,考研也行,就业也不错,他们更愿意追随大众的选择;

2,逃避就业,觉得能混就多混几年;

3,认为考研出来后,有学历的加持可以谋一个更高薪酬的工作;

4,觉得目前能力有待提高,希望继续深造;

5,热爱学术,希望未来可以在某一领域继续深造,继而有所建树,造福他人。


如果有其他的动机,欢迎大家留言补充。


不知道你有没有发现这些动机可以分成两个部分:

一种是非常被动的选择;也就是123选项

另一种则是更为积极主动的布局人生,也就是4,5选项。


基于第二种动机的人反而更容易成功,更容易实现目标。

且基于第二种动机的人也更容易摆脱隐含假设。

这里的隐含假设就是我们思维当中的错误假设。


书中提到常见的隐含假设有四种:

1,“赛道假设”。也就是认同人生就是一个赛道,比赛项目游戏规则都是设定好的,就连获胜者都是内定的;

2,“低关联假设”。也就是认为人生当中的各种经历相互独立,不存在什么特殊的关联;

3,“僵固型的心智”。会用一种固定的眼光看待自己的能力,觉得自己无法通过后天的努力提高;

4,“零和博弈”。颇像我们之前所说的认为他人之得视作自己之失,在与他人的竞争当中更倾向于从别人那里争取利益。


其实这与《思维改变生活》当中提到的错误思维:必然式思维,应该式思维以及毁灭性思维有异曲同工之处。


这些隐藏的假设粗看有一定的合理性,但细想就会发现,他们只是不同形式 “偏见”。


而如何摆脱这些错误的假设呢?

两种方式 分别从思想上将其连根拔起,辅之以技巧上将其斩草除根。


在思想上,要做到以下三步:一观察,二校正,三尝试

展开来说就是:

1,观察潜意识中隐藏的假设;

2,找出它们中不合理之处,比如应该式思维等等,并将其校正,多去想如何去做;

3,形成新的思维框架,有赖于我们多去吸收新观点,新想法,并大胆的去尝试。


在技巧上可以辅之以这三种灵活的思维框架:

1,目标悬置。如果目标很多的情况下,不必要舍弃其中一个目标,也不需要使其同时进行,可以暂且将其中一个或几个悬置。比如每天工作8小时,那么6个小时的时间可以干主业,剩下的两小时可以研究自己的喜好,发展一下新的能力。合理分配时间,高效利用资源。

2,能力嫁接。也就是看似毫不相干的领域其实是有深层次的联系的,而能力嫁接就是如果你有学美术的经历,现在转行到计算机领域,那么其实不妨用美术当中的视觉化效果来发展你的计算机事业,说不定会有一些新启发;

3,特性改造。如果你的工作很枯燥无味,那么不妨改造一下你的工作,通过自己调节工作进度和工作状态使你的工作也能变得有趣,而如果想要发展你的兴趣,就不要只是图喜欢的去做,也可以加入一些工作中的严肃环节。


那么以上就是针对第一个问题做出的解答,识别阻碍我们发现无限潜在选择当中的隐藏假设,辅之以思想和技巧上将其矫正。


我们来看一下第二个问题:

如何面对众多的选择?

与选择有限相对的还有选择太多,现如今在信息如此丰富的时代,我们的选择其实也越来越多,特别是互联网的兴起,使得很多不可能都变成了可能。


那么面对如此错综复杂的选择,我们应该如何抉择呢?

我们如何在差不多当中选择那个最优选项呢?


以终为始。

询问你自己的内心,问问自己最在意什么?想要给自己或是这个世界带来什么?

问问自己在哪些时刻做哪些事情会有异常的成就感,满足感,幸福感。


当然书中也给我们提供了一些可供操作的方法去衡量评估各个选择,给每个选择加权评分,在做出选择之前可以列出自己在意或者比较重要的参数,然后逐一打分,最终分数最高的应当是最好的选择。


但这种维度分析法固然有效,但涉及到一些主观情感较强的情况时,此时,聆听自己内心的直觉并遵循他,可能比这种一丝不苟的理性分析更好。


同时也要知道我们的人生需要一个终极目标,而实现这一终极目标可能需要很多个关键选择,不要急于求成,期望做出一两次选择就能抵达终点,相反我们可能需要在每一个阶段做出一些关键的选择,有些是预料之内的,有些却是始料未及的。


即使重新选择,也不必推倒过去重新来过,何不让过去的选择在修剪之后重新生出新枝。


那么今天的内容就到此为止,我们来总结一下:

让人生在有限的选择中发现更多可能的关键在于破除潜在的错误假设和思维,寒门是否可以出贵子呢?我只能说很难,但并非毫无希望;


面对众多的选择时,不要再逃避,试着理性分析的时候也不要忘了追寻内心,多去想想为什么要这样做?


好了,我们明天不见不散。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