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 模式or制度?战后日本经济高速增长的原因

22 模式or制度?战后日本经济高速增长的原因

00:00
25:40

一、知识点卡片

二、思维导图

三、文稿


喜马拉雅的朋友,你好!上次我们谈到战后日本的经济复兴,今天讲的是战后日本经济高速增长,正如中国改革开放以后40年经济高速增长一样,然后日本也有一段经济高速增长时期,具体的时间是从1955年到1973年,今天就谈的是日本经济高速增长的过程以及原因。


尽管我们说1955年到1973年,是日本战后历史上18年的经济高速增长时期,但实际上它也有周期,也就是说经济由繁荣、由危机、由低迷,再进入繁荣这样的一个周期,日本称为“景气”,也就是说我们通常说的繁荣,日本叫做“景气”,这个词我们也在用。


大体上说18年时间有四个周期,也就是出现了四个景气。第一个繁荣时期是在鸠山一郎,也就是现在的中国比较有名的鸠山由纪夫,他的爷爷执政时期,时间是在1955年到56年,这两年的经济年均增长率是12%。当时日本媒体以日本神话中的第一代天皇来命名的,叫神武景

鸠山一郎(1883-1959)


当时与实现了邦交正常化,但是由于日本在那个时期加入了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关税贸易总协定,还有进口价格比较稳定,出口也在急速地增长,设备投资急速增加等等因素的推动下,出现了高速增长时期的第一个经济繁荣。


那么接下来第二个经济繁荣是在岸信介,也就是现代首相安倍晋三他的外祖父在执政时期,这次繁荣是从1958年到1960年,年均的经济增长率超过了10%。日本媒体以日本神话中天照大神为躲避骚乱藏身的地方,这个地方叫岩户,所以把这次的经济繁荣叫做岩户景气

岸信介(1896-1987)


但是由于当时农村居民收入大幅度的提高,而且技术进步与批量生产造成家用电器价格的下降,并且当时出现了第一家超市商场,而且引发了流通革命。还有大量生产、大量消费的方便食品,就像我们今天所吃的方便面,它是1958年被发明出来的。另外还有称作“三件神器”的消费对象,也就是洗衣机、电冰箱、黑白电视机。在当时有个消费革命消费热,同时也出现了新的产业,就我们讲的石油化工产业等等这些因素,所以就导致了岸信介执政时期这次的经济繁荣。


当然这众多因素当中最重要的因素叫做投资引发投资,比如说消费资料部门的生产,它引发了生产资料部门的投资,因为你得生产很多钢铁水泥,要给这些造电器的家伙去用。生产资料部门的增长又引发了基础设施部门的投资。因为你要是运水泥,运钢铁,你得需要公路、铁路、需要飞机,这些部门又再投资。所以搞来搞去,大家都是互相引发了投资。而这个时期它的设备投资年均增长率是24%,是一个很高的数字。


那么经济高速增长时期的第三次经济繁荣是在池田勇人执政时期,这次经济繁荣的时间是1963年和1964年,两年的经济增长率都在10%以上。因为这次经济繁荣是为了1964年东京奥运会,要进行大规模的投资引发的繁荣,所以日本媒体把它命名为奥林匹克景气,就是说因为奥运会在产生的经济繁荣。

池田勇人(1899-1965)


池田勇人他被称作吉田学校的优秀学生,所谓的吉田学校是指的吉田茂,他把许多高级的官僚转化为政治家,具体也就是说吉田茂这个人。他比较喜欢通过考试录用的国家公务员,这些国家公务员他慢慢升到最高的部长级的官僚,所以吉田茂就让他们辞去行政职务,然后参加国会议员选举并且当选。这些人是吉田茂手下的得力干将,所以一般把他们叫做吉田学校的学生。

吉田茂(1878-1967)


正因为他们是吉田学校的学生,所以他们就忠实地执行了吉田路线,也就是说吉田茂为战后日本制定了一条发展道路,简单地讲就是轻军备、重经济,在美国保护下发展,也就是说我们不去搞军备,我们重点是发展经济,安全交给美国,我们一心的是促进经济增长。


池田勇人他当首相以后,他特别有名的就提出来国民收入倍增计划,这是日本历届政府提出来的诸多的发展经济计划里边一个特别有名的一个计划,它的目标就是在十年之内让每个人的收入增加一倍。实际由于经济高速增长,不到六年,它就实现了这个目标。我们国家前几年也提出了这么一个口号,就是国民收入倍增计划,是吧?实际这个在日本60年代就提出来。

 国民收入倍增计划表


另外池田勇人还是身体力行,他周游世界各国来推销日本的半导体,当然也推销别的商品。但这里面有个故事,当年池田勇人到了法国,见了戴高乐,向他推销日本产品,所以被戴高乐讽刺为说“半导体推销商”,当然可以看出他确实为日本经济亲自去推销他的产品。


当然我们刚才也讲过,这次经济繁荣最主要的因素还是为了1964年东京奥运会,来大规模地增加公共投资,要修建高速公路,要城市列车新干线。因为我们知道新干线就是奥运会之前来修成的,到今天还是一个很有名的交通工具。那么高速公路也是在那时候大规模地新建的。因此在这种投资的热潮之中,出现了经济繁荣,实力迅速地增加。所以日本开完奥运会之后,就参加了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我们经常说的OECD,富国俱乐部。到目前为止,世界上有30多个国家加入了这么一个组织,你只有加入这个组织才能够对外国的政府开发援助。那么这是讲的第三次经济繁荣了。

1964年10月显示新增的东海道新干线(红线)与原来的新干线的英文地图


那么经济高速增长时期的第四次经济繁荣是在佐滕荣作执政时期,但他是岸信介的亲兄弟,所以也是安倍晋三的外祖父。佐滕荣作也是吉田学校的优秀学生,当然他的最大的执政目标也是推动经济的高速增长。那么第四次的经济繁荣,它的时间是从1965年到1970年,年均的增长率为12%。当然它的背景有积极的财政政策。

佐藤荣作(1901-1975)


我们也讲过,就是日本虽然有18年的经济高速增长,但是它也有那种间隔。实际上在佐滕荣作上台之前就出现了一次经济危机,有大的企业也倒闭了。所以他上台之后就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就扩大公共投资来刺激经济景气。当然这时候也出现了新的消费革命。在日本战后史上叫做3C革命,就以C打头的三种消费品,就是彩电、空调和汽车,在当年卖得也特别的好。另外还有朝鲜,还有越南战争特需,因为这个时候美国参与了越南战争,但它的军需物资基本上也是从日本来订购,甚至美国的轰炸机是从冲绳出发到越南去轰炸的,所以我们把它叫做越南战争特需。


日本媒体以日本神话中的创造日本国土的神来命名这次景气,叫伊弉诺景气,这个是创造日本国土的最早的一个男神叫伊弉诺,所以这次景气叫做伊弉诺景气。这次发展很快,因为这一次的经济繁荣,所以到了1968年,日本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第二位的经济大国。当然现在慢慢地公认为它是世界第二大经济强国,但这个世界老二的位置保持了42年,在2010年被中国超过了。也就说到了60年代末,它已经是世界老二。


当然了,虽然它成为了经济大国,但当时也存在一些这个很大的社会问题。比如公害问题、住宅问题、交通问题等等的,这也是高速成长的一个副作用。

1950年代,东京,尼康相机厂的工人在检查镜头


回过头来讲,那是什么样的因素造成了战后日本的经济高速增长?我们可以把它归纳为宏观因素和微观因素。


那么在宏观因素方面主要有这么几点,第一个是美国的因素,因为我们知道日美它有一个同盟关系,美国战后应该说对世界的作用非常的大,战后的世界贸易体制和金融体制,也就是我们经常讲的关贸总协定和布雷顿森林体制。


一个是贸易体制,一个是金融体制,这都是在美国的主导下建立的。作为美国的盟国,日本就顺利地加入了这两大体制,受益匪浅。这就是我们讲的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之后,也是有一个经济高速增长。就是说加入了这样的组织,对你本国的经济发展是非常有好处的。


那么第二个因素当然还是美国的因素,就是说美国在技术和市场方面扶植日本,也就说美国高科技所有的技术很快被日本引进,另外还对日本开放市场。实际上我们看到在50年代初,日美就存在着贸易纠纷,当年日本生产的纺织品以非常低廉的价格倾销美国,美国的纺织业主,甚至是生产棉花的种植园主也是大为不满。但是美国为了冷战体制,还是加以克制,没有去极力解决贸易纠纷。这是到了60年代末70年代初,才慢慢地出现了贸易之间的谈判。

1950年代,美国为日本的市场汇总注入大量的资金,使得日本经济得到大规模的发展

美国在技术方面扶植日本


还有一点,日本的安全是由驻日的美军来承担,也就是说日本的政府开支里边的国防费很少的,所以叫做免费安保。这也是后来美国特别不满意日本的一种状况。我替你看家,你发展那么快,还来侵占我的市场,这也是后来日本给美国有所补偿的一个长期原因。


所以我们讲战后日本经济高速增长,首先是美国的因素,美国主导的世界体制,美国给日本的技术和市场的援助,美国保护日本的安全,这些都为它的经济增长创造了条件。


第二个宏观因素是政府的因素,也就是说我们看在战后日本历史上,历届的政府都把经济发展至上作为自己的主要工作,在市场经济基础上加以行政指导。每届内阁都有自己的经济发展计划,而且具体地说还有一些著名的产业政策。那么这些产业政策也就是由政府确定未来的产业,给予各种优惠条件,并且保持一个适度的竞争。就是说他在寻找新的产业的企业的时候,他也顶多选两三家,既不让你过度竞争,也不让你缺乏竞争,来个适度竞争,这样推动它能够顺利发展。


比如我们讲50年代日本的钢铁业,60年代日本的石油化工业,70年代的电子产业,都是在政府的扶植下得到迅速发展的。这是我们讲的第二个宏观因素,就是说政府方面的原因。


第三个就是国民的因素。正如我们看到日本的电影《铁道员》《入殓师》那些电影所体现的那样,日本的劳动者具有非常好的职业精神,可以说他们有点病态的职业精神,就兢兢业业。而且战后高等教育的普及也使得大批的高素质的劳动力成群地出现,但这个应该说也是它的一个非常好的宏观因素。

《入殓师》剧照

《铁道员》剧照


第四个宏观因素就是战前的一种积累。我们讲战后日本经济高速增长,它并不是凭空出现的,它实际上也是在战前已经奠定了相当的基础。比如说在技术人员,就是说在劳动者方面,都有战前的遗留。即使在经济体制方面,政府铸造的模式也来自于战前。所以有人称作为“1940年体制”,也就是说战后体制来源于战时日本创造一种体制。那么当然了,在社会结构方面也有战前的基础。因为我们知道早在20世纪20年代,日本已经出现了城市的中产阶层,出现了大正民主运动。战后之所以很快地出现了消费革命,实际上它是建立在迅速膨胀的新中间阶层基础之上。就是说战前已经有了,战后发展更快。


那么第五个宏观的因素,这就是竞争性政党政治的因素。过去我们有一个误解,就觉得日本的经济高速增长是在自民党长期执政造成的稳定政局下出现的。实际上这确确实实一个误解。五六十年代是自民党、社会党两个党激烈对立的时期,因为这两个党对立体制是在1955年形成的,所以在日本战后史上一般叫做“55年体制”。


因为当时正处在冷战时期,两党均带有浓厚的意识形态色彩,所以对抗十分的激烈。每一届国会都会出现严重的冲突,并且出现了肢体碰撞的这么一种现象。同时在野党在社会上发动群众进行抗议,这就正如著名的1960年安保斗争那样,正是在这种压力之下,执政党要小心翼翼地制定执行它能够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政策,来获得多数选民的支持。毫不夸张地讲,战后日本经济高速增长的时间和自民党社会党两党激烈对抗的时间是特别吻合的。也就是说从1955年到73年,是两党激烈对抗的时代,正是高速增长出现的年代,这也可以看出来这种对抗性的竞争性政党政治对经济发展有利的。这是讲的经济高速增长的一些宏观因素。

1960年安保斗争,国会前的示威群众


那么实际上在微观因素还有几个方面。第一个方面是高等教育的普及。因为我们知道早在明治时代末期,日本已经实现了义务教育的普及,高等教育发展也非常的快,然后五六十年代更是高等教育发展的迅猛时期,当时经济界的人士要求培养高素质的劳动人才,所以私立大学迅速地增长,很快就实现了就是说是大众教育


我们讲教育史上有这么几个阶段,那么你大学四年学的是专业的知识的话,那是精英教育。但是大学四年它是培养一种通识人才,叫做大众教育。这个应该说从数据上看,你看大学入学率超过了20%,就算是大众教育,但是一旦超过50%叫普及性教育。高等学校的入学率超过了50%,任何想上大学的人都可以上大学,这个是普及性的高级高等教育。日本现在就是一个普及性的,像我们国家目前还是一个大众教育式的高等教育,因为我们大概在20%左右高等教育的入学率。


第二个微观因素是能源革命,这有我们曾经提到的就是石油,因为战后石油大量地生产,特别是到了60年代,石油成为主要的能源,而且价格低廉。因为我们知道60年代那时候石油一桶只有一个美元,日本当然就迅速地适应了这一次转化。到60年代基本上它的能源是石油,而且石油当然主要是来自中东地区,特别是不光是能源,后来变成了一个资源,也就我们讲的石油化工产业迅速地发展,为其他产业的发展也奠定了一个基础。这是第二个微观的因素。


第三个微观的因素,也就是同质化社会基础上的消费革命。因为我们知道消费革命它指的整个社会都去消费,那就你每个阶层每个区域都是一样的生活水准。因为我们看战后日本无论是最早的三件神器,就是说洗衣机、电冰箱、黑白电视机,还是后来的3C革命,彩电、空调、汽车,都是迅速地普及的,包括农村地区也是很快地使用这个。


但说起来这种消费革命也有个导火索。这个导火索与我们所知道的日本最右的政治家还有很大的关系。也就说1955年石原慎太郎他发表了他的小说叫《太阳的季节》,他描写了一群在湘南海岸,就日本特别有名的一个风景地,驾驶摩托艇、开跑车,穿着夏威夷衬衫,被称作为“太阳族”的摩登青年。

太阳族电影总共只有5部,从它的兴起到结束只有5个月,然而它给日本影坛留下了不可轻视的影响。


小说一发表,那就引起了强烈的反响,特别是后来拍了一系列的太阳族的电影,引发了日本消费观念的变化,就是消费是美德。过去日本也讲究勤俭、讲究节约,但是从五十年代以后,变成了从勤俭主义转化为享乐主义,这样就突然出现了消费革命。所以我们讲的三件神器、3C革命都是出现在五六十年代。


准确地讲1964年它是一个界限。1964年的日本的经济高速增长,它在这之前主要是靠内需来拉动,就是大家都消费,甚至有点补充战争时期突然打断的消费进程,当然就拼命消费。但是1965年之后,也就是说才转向了出口拉动型,也就主要是出口为主。所以我们讲消费革命还是经济高速增长的一个重要的因素。


当然还有一个因素,也就是固定汇率的因素。因为我们知道占领时期,美国人把美元和日元的汇率固定为360日元兑换一美元,这一汇率一直保持到1971年。作为一个加工贸易国家,固定汇率对日本经济发展的好处是不言而喻的。也就是说无论是日本政府还是日本的企业,因为它都可以制定一个较长时间的发展规划,它不会受到这种汇率的影响,特别是这种加工贸易国日本这种国家。因为固定汇率是对他们特别的有利。当然1971年慢慢地变成了变动汇率,当然日本的企业仍然还有很大的竞争能力。


以上就是我们今天谈的战后日本经济高速增长的过程和它的原因,讲到了各种各样的因素,这也是我们理解日本经济高速增长的一个特别必要的背景。今天就谈到这,下次我们谈的是战后日本最大的经济危机,也就是1973年石油危机引发的那次经济危机,以及它对日本经济的影响。今天就讲到这,谢谢。


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