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视骄阳:征服死亡恐惧》:懂得直面死亡,才能不再“怕死”

《直视骄阳:征服死亡恐惧》:懂得直面死亡,才能不再“怕死”

00:00
22:46

《直视骄阳:征服死亡恐惧》:懂得直面死亡,才能不再“怕死”

你好,本期音频为你领读的书是欧文·亚隆的《直视骄阳:征服死亡恐惧》,我是领读者墨一然。

如果有人问“你怕死吗”,我相信你的答案大概率是肯定的,就算我问自己这个问题答案也是一样。生老病死,在所难免,特别是在2019年与2020年之交的这场瘟疫的浩劫中,让很多人感受到死亡如此之近。想到死亡心中有恐慌感是人之常情,但是,只在脑海中重复想象和思考死亡,你很可能只会越想越难受。

法国文学家拉罗什富科写过这样一句话:“你不能直视骄阳,也不能直视死亡。”意思是死亡和太阳一样,永远无法直视,只能回避。但这本《直视骄阳》的作者欧文·亚隆却直接用书名驳回了这句话,他告诉你,不但要直视死亡,还要overcome,也就是克服、征服这种恐惧。

《直视骄阳》从剖析死亡的痛苦开始讲起,讲解了如何辨识生活中的死亡恐惧,怎样通过直面死亡来让丰富自己的生活,以及如何改变观念、建立人际联结来帮助自己缓解这种恐惧。

本书作者欧文·亚隆是斯坦福大学精神病学的终身荣誉教授,美国团体心理治疗权威,心理学存在主义治疗法的代表人物。他的《存在主义心理治疗》、《团体心理治疗》都是在心理学界非常有影响力的作品。除了学术专著,亚隆也擅长写心理治疗小说和故事,曾多次荣获欧美小说和非小说文类奖项。

这本书是亚隆在75岁时写成的,这既是他对死亡恐惧心理治疗的心得,也是他对自己治疗生涯乃至人生的感悟。本书中文译本的翻译者是张亚,他是华东师范大学发展心理学博士,是专职从事临床心理咨询与个案督导的注册心理咨询师。

好了,接下来我就为你讲讲这本书的主体内容。

第一部分,我要先说说死亡恐惧是个什么东西,为什么说它对人有很大的影响。

死亡恐惧,说白了就是怕死,这是人的本能。不过怕也有程度的不同,有的人偶尔做个噩梦,第二天醒来也就没事了;有的人看到老照片会觉得伤感,想着里面的人都不在了,自己有一天也会死;还有的人会有各种死亡幻想,比如坐在车上就想象出车祸的情形,走在桥上就想象自己要掉下去了……这些都是再常见不过的死亡恐惧。

也许你会说,“我活得好好的,从没想过死的问题”,我也不恐惧死亡,不会焦虑。但事实没那么简单,书中将死亡恐惧按表现形式分为了两种。一种是显性的,有明显的表现,你一看就知道。比如电视剧里的人被枪指着,直接就吓得尿了裤子。还有一种是隐性的,没那么容易察觉。当你觉得焦虑,却又找不出自己为什么焦虑时,很可能就是因为死亡恐惧。

书中举了会计师苏珊的例子。苏珊60岁,事业有成,几年前因为和老板起冲突到亚隆这里咨询过,那时问题很快就解决了。现在,苏珊又找到亚隆,她说自己已经成年的儿子因为吸毒被抓了。为此苏珊整整哭了4天,吃不下、睡不着,总觉得儿子会死在监狱里。

儿子吸毒,作为父母担心也很正常,但问题是,苏珊并不是刚知道这件事,其实她的儿子已经在戒毒过程中了,只是戒毒过程中出现了复吸的情况。那为什么之前苏珊没这么大反应,这次却如此过激呢?

通过了解,亚隆发现,苏珊认为自己的人生完全取决于儿子是否能成功,她做的一切都是为儿子铺平道路,但现在她觉得儿子背叛了她。亚隆还发现,苏珊最近做了个拉皮的美容手术。她说,这是她给自己60岁生日的礼物。

亚隆总结道:“苏珊焦虑真正的来源不是儿子,而是她自己,这很可能是因为她过了60岁生日,从而更直接、更深切地意识到自己老了。而她又把儿子看做是自己生命的延续,是她抵御死亡的一种方式,但偏偏儿子又不争气,这才引发了她的焦虑。归根结底,她焦虑的内核正是她对死亡的恐惧。”

书中还有很多真实案例,说的都是隐藏起来的死亡焦虑。也就是说,你没意识到自己对于死亡的恐惧,并不代表它就不存在。恐惧可能会以各种不同的形式出现在你的生活中,而且,对死亡的焦虑随着年龄的增长会越发明显。

小时候你可能看到过死去的宠物,或者去公墓为逝去的亲友上过坟,但你不明白这意味着什么。到了青春期,死亡焦虑开始爆发,有的人会用一些叛逆行为来排遣,比如讲一些关于死亡的笑话,看恐怖电影等等。成年之后,成家立业这些现实事务会分散你对死亡的恐惧,所以焦虑到中年时期才会再度爆发——因为人到中年,你很可能会感觉自己往后的人生都是奔向死亡的下坡路。

就像前面说到的,对死亡的恐惧有显性和隐性的区别,有的人表现会特别明显,甚至夜夜惊醒,不能安眠。比如一位32岁的女性写给亚隆的邮件中就说:“我开始深切地体会到一种无意义感,我们所做的一切注定会被遗忘,连整个星球最终都会归于尘土……这些想法实在令人不知所措。”

如果焦虑已经严重到了这种地步,有的人就会选择找心理治疗师,也就是我们说的心理医生。不过,以前的心理治疗理论很多都会误读这种死亡焦虑,把死亡焦虑当成是其他心理问题的伪装,比如精神分析学派创始人弗洛伊德就认为精神疾病大多是性压抑造成的。

其实在弗洛伊德与他人合著的精神分析理论奠基之作《歇斯底里症研究》中,很多病人都有死亡恐惧的表现。但弗洛伊德却认为活着的人没有死亡体验,人们也没办法真正体会和思考自己“不存在”的状态,所以人的无意识当中并没有死亡的表征。可以说,精神分析理论忽略了死亡主题,这是一种对直视死亡的逃避,而且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一代心理治疗师。

那么,连很多心理医生都忽略的问题,还有办法解决吗?当然有。

第二部分,我就着重讲讲应该怎样正确地面对死亡恐惧,有什么方法可以帮助人们从焦虑中解脱出来。

在书中,亚隆反复提到直面死亡恐惧的关键词有三个,分别是觉醒体验、波动影响和人际联结。什么叫觉醒体验呢?你可以理解为对于死亡的突然感悟。书中用一些世界文学名著举了例子,比如狄更斯的《圣诞颂歌》,托尔斯泰的《战争与和平》。不过这里我想用一个中国的故事来说明,那就是“黄粱一梦”。

唐代小说《枕中记》里写,有个姓卢的书生进京赶考,落榜后垂头丧气地回乡。途径邯郸住店时,他遇到了一个道士,两人一起聊天,还发了一通牢骚,道士便拿出了一个瓷枕头让书生睡一觉。在梦里,书生娶了美丽温柔还出身高贵的妻子,自己也考中进士,然后步步高升,从地方官一直做到宰相,他的5个孩子也都高官厚禄。直到80岁,书生享尽荣华富贵后才死去。断气时,他猛然惊醒,发现一切只是个梦,而这时店家蒸的黄粱还没熟。

类似于黄粱一梦的故事还有很多,比如南柯一梦。这些故事的核心都是让主人公体验到人生百态,直到死亡,才能感悟到人生真正的意义,这就是一种觉醒体验。相似的情况现实生活中也有,比如著名的俄国作家陀思妥耶夫斯基,他在二十多岁时差点被枪决。他被押上刑场,在行刑前的最后一刻得到了特赦令,枪决改为了流放。这让陀思妥耶夫斯基后来的人生发生了极大的转变。

听到这儿你可能会说,也不是谁都能碰到个道士做个梦,或是跟死神擦肩而过,平常的生活里哪有什么觉醒体验呢?其实,一些重大的生活事件也能引发觉醒体验,比如目睹身边人的死亡或重病、自己遭受巨大创伤,还有生命中出现某些重要节点,像前面讲过的六十大寿那样都能引发觉醒。还有生活状态的巨大改变,比如失业、退休或是子女离开家庭等。

有过觉醒体验,直面过死亡,会极大地丰富你的人生,这就是德国哲学海德格尔所说的“向死而生”。海德格尔认为,“存在”可以分为“非本真的存在”和“本真的存在”。“非本真的存在”就是普通的存在,比如动物,活着就是活着,不会去思考什么“我为什么活着”,“这个世界为什么会这样”这种人类会思考的深刻问题。而直视死亡以后,人很可能会从“非本真的存在”转向“本真的存在”,开始探寻事物的本来面目,追求真正的自我。

拿癌症晚期患者来说,面对死亡,病人的情绪不一定只剩绝望,他们可能会重新发现人生的意义。他们会花更多时间和亲友交流,会对再普通不过的东西有更深刻的体悟。哪怕仅仅是四季变换、春花秋月,他们都会更懂得欣赏和感恩。有个病人甚至对亚隆说:“太遗憾了。我直到现在,直到身体里长满了癌细胞,才知道应该怎么活。”

那么,我们应该如何看待死亡呢?亚隆非常推崇古希腊哲学家伊壁鸠鲁的观点。人终有一死,如果死的时候一切都消亡了,那你就更不需要害怕死后的世界。既然没有意识,已经“不存在了”,你也就感觉不到了。而且,我们死后“不存在”的状态就和出生之前一样,生前和死后其实没什么差别。就像著名作家纳博科夫写的:“我们的存在只是一束短暂的光亮,夹在两方永恒的黑暗之间,这两头的黑暗其实并无差别。”

理性地看待死亡以后,你还可以多想想“波动影响”,这个词会让你更深刻地体会人生的意义。波动影响指的是每个人都像一颗石子,投到生命的池塘中,影响力会像水波一样一圈圈扩散出去。即便你不是什么名人,没做过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也会有以自己为中心的影响力。

书中举了一个中学老师芭芭拉的例子。在一次中学同学聚会上,芭芭拉遇见了自己少年时的一个朋友。她几乎已经忘记了这些往事,但这位朋友对她非常亲热,说感谢芭芭拉在她们只有十几岁时帮了她很多。聚会后第二天,芭芭拉还见到了朋友13岁的女儿,女孩非常激动,因为芭芭拉是母亲的“传奇朋友”。

作为老师,芭芭拉很清楚自己对学生的影响,可她从来没想到过自己的言行会对一个多年不联系、几乎遗忘的朋友有过那么大的影响。由此,她对于死亡有了新的思考,或许死并不会带走一切,她的影响力依然会存在。

再说一个你能更直接了解的波动影响,那就是器官移植。因为亚隆本人的两只眼睛都接受了眼角膜移植,所以他对此体会很深。虽然并不知道捐赠者的身份,但他内心时常涌现对捐赠者的感激之情。从精神层面说,一个人的波动影响是不可估量的;而从物质层面来说,人死后会重新成为自然的一部分,为未来的世界添砖加瓦。

除了波动影响外,人际联结也能有效地缓解死亡恐惧,用书中的话说就是“通过关系克服死亡恐惧”。死亡可以说是人生中最孤独的事,没有人能够陪伴你,你会与他人完全隔绝;更重要的是,这还是一种“存在的孤独”。我们每个人终其一生都生活在只有自己才能完全理解的世界里,你记忆里家乡菜的味道、和恋人的第一次亲吻、与最好的朋友喝酒聊天的场景,每一段独家回忆都将随着死亡永远消失。

来源于人际隔绝的孤独感,可以靠人际联结减轻甚至消除。他人的亲近、理解,甚至是单纯的“在场”都能安慰被死亡恐惧笼罩的人。如果你的亲人即将离世,你可以用任何你觉得恰当的方式靠近对方,说你想说的话。曾经就有一位即将离世的病人,希望亚隆在她的身边躺一会儿,亚隆就按照她的要求躺下了,这给了对方很大的慰藉。

不论是对于面临死亡的病人,还是那些身体健康却对死亡充满恐惧的人,人际联结都是种很好的安抚。

讲完了觉醒体验、波动影响和人际联结,第三部分,我再说说本书在心理治疗方面的一些感悟和建议。

开头我说到过,作者欧文·亚隆是存在主义疗法的代表人物,前面也说到过海德格尔关于“存在”的观点。不同的哲学观点这里就不细说了,我要强调的是这些观点的前提,也是反复强调“存在”的原因,那就是“人类是唯一认为自身存在是一个问题的动物”。

死亡恐惧来自哪里?来自于人类和存在的对抗——你恐惧,你绝望,是因为你知道自己有一天会“不存在”。虽然我们竭尽全力想要永存和不朽,但我们其实都是生命有限的动物。因此,亚隆强调,心理治疗师要在治疗中更加关注人类存在的基本问题。

书中给出了更加具体的方法,着重说要“区分内容和过程”。在治疗过程中,治疗师要对存在问题保持敏感度,不要操控谈话内容。可以选择在治疗沟通的过程中对关于存在、死亡的主题进行讨论,也可以聊其他的,比如人际关系、金钱、职业选择等等。回顾治疗的时候,治疗师不仅仅要从谈话的内容出发,更要站在整个治疗过程的角度来审视病人的情况,深入地分析病人真正的问题。

一位40岁的心理治疗师马克就是个很好的案例。马克没有父亲,他的亲生母亲在他5岁时得了骨癌,治愈后又复发,折腾了10年后死去。后来,他的姐姐开始酗酒,在马克33岁时,姐姐最终死于肝脏衰竭。尽管马克已经竭尽所能地照顾姐姐,但他还是觉得自己做得不够,应该对姐姐的死负责。

亚隆分析,小时候面对母亲的死亡时,姐姐是马克的保护者。可当姐姐生病后,马克发现原本高大又能干的保护者实际上脆弱得不堪一击,这时,他潜意识里想的是“如果姐姐死了,我也一定会死”。

经过了1年的艰难治疗,马克才慢慢放下对姐姐的愧疚之情。然而,不久后,马克又有了新的问题来找亚隆,那就是他开始迷恋自己的一个女病人。迷恋的感觉让马克觉得仿佛在飞翔一般,不会总想起姐姐,也不会想到死亡。

亚隆告诉马克,这种迷恋实际上是对死亡的抗争。那种热切而不真实的感觉涌进心里时,对死亡的恐惧就被冲淡。亚隆让马克试着关注关于死亡的想法,他问:“对于死亡,你最害怕的是什么?”马克回答:“最让我害怕的是我的女儿该怎么面对今后的生活。”这是马克把自己的恐惧和成见投射到了女儿身上,因为他那么小的时候就经历了亲人的死亡。分析和交流之后,马克说:自己可以为女儿如何面对死亡做一个好榜样。

在这次治疗快结束时,马克鼓起勇气问了亚隆一个问题:在他治疗那位他迷恋着的女病人时,他是否还是个合格的心理治疗师。亚隆回答的是“我能理解你”,并表示马克的迷恋是有原因的,他并没有真正作出什么违反职业道德的行为,仍然是个称职的心理治疗师。这个案例的结果是,马克的内心开始有了足够的力量面对死亡。他不仅克服了自己的死亡恐惧,还治疗了好几位在接收化疗期间深受死亡焦虑困扰的病人。

你看,在整个治疗过程中,亚隆一直在剖析问题背后真正的原因。马克也会向亚隆提问,而亚隆回答了每一个提问。治疗不仅在于相互作用,还在于对相互作用做出反应。亚隆在这个过程中,一边剖析了问题,用波动影响的观念来改变马克,让他想到为女儿做榜样;一边和马克建立了人际联结,通过更加开放的态度肯定了马克。

许多培训和学习都让治疗师保持中立,可亚隆认为,治疗师应该更乐意也更自然地通过真诚来增强与病人的人际联结。在亲密关系中,一个人分享自己的感觉和想法越多,对方也就越容易分享他们的内心,这叫做“自我表露”。所以,有的时候和朋友聊天会比只保持中立的心理治疗师来得更有效。治疗师在治疗过程中可以尝试着用自我表露的方法帮助病人,就像亚隆回答马克的每一个提问那样。

当然,这不是说要治疗师要向患者不加鉴别地自我表露,而是在不违反自己原则的条件下,找准恰当时机,用谨慎的自我表露带来病人的自我表露。这有助于让病人与治疗师形成稳固的治疗同盟,从而真正帮助到病人。

这本书的主体内容就讲到这里,下面我来为你做个小结。

第一部分讲的是死亡恐惧的概念和影响。死亡恐惧分为显性和隐性两种,当你觉得焦虑却又找不出自己为什么焦虑时,很可能就是因为死亡而恐惧。这种恐惧可能会以各种不同的形式出现在你的生活中。

第二部分讲到了应对死亡恐惧的三个关键词:觉醒体验、波动影响和人际联结。觉醒体验是对于死亡的突然感悟,这能够帮助你面对死亡恐惧,丰富生命,并开始追求真正的自我。波动影响指的是个人影响力会像水波一样一圈圈扩散出去,这能够让你更好地体会人生的价值和意义。人际联结是指他人的亲近、理解,甚至是单纯的“在场”都能安慰被死亡恐惧笼罩的人。

第三部分则讲了心理治疗师应该在治疗过程中更加关注人类存在的基本问题,并学会区分内容和过程,深入地分析问题。治疗师可以用自我表露的方式增强与病人的人际联结。

整体来说,这本书既有专业度,又富有亚隆的个人色彩。为了更好地说明这些理论,亚隆还以自己为例,专门用了一章来写自己对于死亡的心得体会。而且,不论是原著还是译本,书的内容都并不晦涩,案例也通俗易懂,可读性很强。

我自己在阅读这本书的过程中很受启发,解决了许多自己内心一直以来关于生命和死亡的困惑。正如亚隆在书的后记中写得那样,这本书并不晦暗阴郁,而是通过强调生命的有限性来告诉我们:“我们不但可以品味每个独一无二的当下,享受全然为是的喜悦,也可以由此培育我们对自身,乃至对全人类的悲悯之心。”

好了,以上就是本期音频的全部内容,感谢收听,希望你能有所收获。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