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读百遍,其义自现
hi,大家好,我是蓉儿。
昨天我们讲到了实现公众领域成功所需的第六个习惯:统合综效
用一句话总结就是:与人合作的过程中,重视不同个体的不同心理,情绪和感受,尊重人与人之间的差异,当有人不同意你的观点时,你可以对他们说:“你跟我有不一样的看法,这很好。”不一定非要对他们表示赞同,但可以表示肯定,并给予理解和尊重。
今天为止我们就已经讲完了六大习惯,即实现个人领域和公众领域成功所需的,他们分别是:
习惯1:积极主动。培养自我思维;
习惯2:以终为始。一切行动之前要以目标作为导向;
习惯3:要事第一。规避第一象限事务,将重要不紧急的事务提上日程;
习惯4:双赢思维。他人之得不必视为自己之失,立足利益而非立场;
习惯5:知彼解己。做到移情倾听,移情倾听的关键在于移情,以理解为目的的倾听要求听者站在说话者的角度理解他们的思维方式和感受;
习惯6:统合综效。尊重差异,求同存异。
那么今天我们就要来讲最后一个实现个人更新和完善的习惯7:不断更新
习惯7强调个人产能。它保护和优化我们身上最重要的资产——我们自己。
上述提到的6大习惯均要以我们自己作为载体,自我投资,不断更新自己才能将这六大习惯融会贯通,内化成我们自身的力量。
那么我们可以从哪些方面更新自我呢?
四个层面:身体,精神,智力,社会/情感。
我们来一个个的说:
首先,身体层面。
就是要呵护我们的身体机能健康,可以通过健康饮食,适度锻炼,充足休息来实现。
要破除以下误区:
1,锻炼浪费时间;
一提到锻炼,很多人就会觉得是要去健身房,每天锻炼几小时这样,会觉得平时工作那么忙那么累,哪有时间去健身房锻炼,不如躺着休息会。
但实际上锻炼属于第二象限事务,由于不紧急所以很多人也就不重视,但等到我们疲于奔命的时候,由于忽视平时的锻炼,不得不面对接踵而至的健康问题和危机;
2,锻炼必须要去健身房;
这个真的是一个非常大的误区。锻炼身体不仅不需要去专业的健身房,报专业的课程,其实连专业的器材都不需要。
好的锻炼在家里就可以进行,比如培养耐力,可以进行快走,跑步,骑车,游泳等;培养韧性,就可以进行一些伸展运动;培养力量,可以做简单的柔软体操,俯卧撑,引体向上等等;
3,锻炼要达成什么具体的效果;
很多人运动的目的在于练腹肌,练马甲线,往往局限在某一部位,导致锻炼过度,造成不必要的损伤。
实际上运动本身的过程就很享受,我们不必非要追求什么迷人的身材,在健身的过程当中享受积极主动的力量,有助于提升我们的自我评价,自尊,自信。
其次,我们来说一下精神层面。
精神层面的更新与习惯2有关,也就是不断更新目标。
对于精神层面的更新,有的人会去选择通过阅读书籍,有的人则是选择通过与大自然的自然交流。
对于我来说,阅读思考可以帮助我清除内心的杂念和噪音;写作可以帮助梳理我脑中杂乱的思绪。
正如书中所说:如果我们能够用心把握生活的方向和生命的真谛,就如同得到了一把遮风挡雨的大伞,源源不断使我们获得新的力量,如果能够持之以恒,那么效果亦会非常明显。
再次,智力层面。
其实我们大多数人的智力都是差不多的,很多人的智力发展都源自于正规教育,但是一旦脱离学校,许多人就停止学习了,不再探索身外的新世界,不再用心思考,也不再保持好奇心,创造力。
脱离学校步入职场后,很多人会被第一象限的事务压的喘不过气来,根本没有时间去提升自己。
最后,社会/情感层面
前三个层面更关注于个人领域的成功,而社会/情感层面更关注于公众领域的成功。
我们是每个人都是社会这个大集体中不可或缺的部分,那么处理和身边人的关系就显得尤为重要。而人际交往当中不可避免会出现摩擦,矛盾,而想要实现统合综效,我们就必须保持开放,尊重个体的差异,以期实现思维碰撞。
至此我们就讲完了习惯7:不断更新。
我们来总结一下,就是全面实现身体,精神,智力和社会/情感层面的更新。
可以说不断更新贯穿我们整个人生的始终。
最后呢,作者还提到了另外第八个习惯,当然是由前七个习惯衍生出来的。
就是:找到你自己的心声,并且激励他人去寻找他们的心声。
这也是我开启这一读书课程的初衷,我希望有更多的人能够发现自己的核心影响圈,并有勇气去追寻自己想要的。
好了,今天的分享就到此为止。
对于这本书《高效能人士的7个习惯》解读就到这里了。
如果你有什么读后感,欢迎留言告诉我,我会抽一个爱思考的你送出本书实体书。
我们明天不见不散。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