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国语

关于国语

00:00
13:37

几种常见的体例:

1.编年体

编年体是按年月日顺序记载的中国史书体裁。起源于春秋。编年体史书数量极多。著名的有《春秋》、《左传》、《资治通鉴》等。其优点是便于考查历史事件发生的具体时间,了解历史事件之间的联系,并可避免叙事重复。缺点是记事按年月分列杂陈,不能集中叙述每一历史事件的全过程,难以记载不能按年月编排的事件,往往详于政治事件而忽略经济文化。

2.纪传体

是以本纪、列传人物为纲、时间为纬、反映历史事件的一种史书编纂体例。

纪传体史书的突出特点是以大量人物传记为中心内容,是记言、记事的进一步结合。从体裁的形式上看,纪传体是本纪、世家、列传、书志、表的综合。本纪,基本上是编年体,兼述帝王本人事迹。世家,主要是记载诸侯和贵族的历史。列传,是各方面代表人物的传记。书志,是关于典章制度和有关自然、社会各方面的历史。表,是用来表示错综复杂的社会情况和无法一一写入列传的众多人物。优秀的纪传体史书把这些体裁配合起来,在一部史书里形成一个相辅相成的整体。它既有多种体裁的混合,又有自己特殊的规格。

但纪传体也有其弊端,分头叙述人物,历史事件则被分记到人物传之中,产生重复矛盾的缺陷。

纪传体史书最具代表性的就是司马迁的《史记》。

3.国别体

以国家为单位,分别记叙历史事件。比较有代表性的有《国语》《战国策》《三国志》。

4.断代史

主要特点是只记录某一时期或某一朝代的历史。从《史记》到《明史》的二十四史,除了《史记》以外,均为断代史。

5.通史

连贯地记叙各个时代的史实的史书称为通史,与断代史正好相反。

如西汉司马迁的《史记》,也可称为通史。因为他记载了上自传说中的黄帝,下至汉武帝时代,历时三千多年的史实。还有司马光的《资治通鉴》,也是著名的通史。“通史”可以理解为贯通的历史,就是一个国家或地区或世界的从最早文明到史书作者所处年代的历史。

既然叫通史,就首先要求叙述的内容广泛,所有重要事件和研究课题(军事、文化、艺术)涉及内容不深但都要涉及到。其次要求在叙述中体现历史发展脉络或贯穿其中线索,给人一种整体的认识。

以上体例是按不同的标准分的。其中编年、纪传、国别三种体例主要依据史书的编写方式,而断代史、通史则是依据史书所记载的范围。所以,同一史书按不同标准可同时归入不同的体例。如《三国志》,就既是纪传体史书,又是国别体史书,同时还属断代史史书体例。


《国语》是中国第一部国别体史书,又称国记,是一部分国记事的历史散文,从西周中期的周穆王,一直到战国初年的鲁悼公,分载周、鲁、齐、晋、郑、楚、吴、越等八国的历史,共21卷,大约五百年的历史。(周其时虽为中央王朝,但实已与诸侯国无异)。它最初的记录者可能是各国的史官,在春秋战国之际由晋国的史官编纂成书。《国语》的记事比《春秋》详细生动的多,也保存了许多珍贵的史料。

所记的各国史事时代断限不齐。所记历史事件不连贯,除了《晋语》外,其余各国只是重点记载了个别历史事件。

《周语》 3卷,对东西周的历史都有记录,侧重论政记言。

《鲁语》 2卷,记春秋时期鲁国之事,但不是完整的鲁国历史,很少记录重大历史事件,主要是针对一些小故事发议论。

《齐语》 1卷记齐桓公称霸之事,主要记管仲和桓公的论政之语。

《晋语》 9卷篇幅最长,共有九卷,对晋国历史记录较为全面、具体,叙事成分较多,特别侧重于记述晋文公的事迹。

《郑语》 1卷则主要记史伯论天下兴衰的言论。

《楚语》主要记楚灵王、昭王时期的事迹,也较少记重要 历史事件。

《吴语》 1卷独记夫差伐越和吴之灭亡。

《越语》 2卷则仅记勾践灭吴之事。


关于《国语》的作者,一直是存在争议的。

西汉《史记》的作者司马迁在《史记·太史公序》一文中说:“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在《史记·报任安书》中,司马迁又说,“左丘明无目,终不可用,退论书策以舒其愤,思垂空文以自见。”

在司马迁之后,东汉史学家班固在《汉书·艺文志》中也记载:“《国语》二十一篇,左丘明著。”按照他们的说法,左丘明为孔子《春秋》作传后,不幸失明,但他:“雅思未尽……稽其逸文,纂其别说……”根据左传所剩下的材料,又编辑了一本书,即《国语》。班固、李昂等还把国语称为《春秋外传》或《左氏外传》。

但晋代以后,许多学者开始怀疑这种说法,并一直争论不休,直到现代。一般都否认左丘明是国语的作者,但是缺少确凿的证据。普遍看法是,国语是战国初期一些熟悉各国历史的人,根据当时周朝王室和各诸侯国的史料,经过整理加工汇编而成。他们认为:《国语》并非出自一人、一时、一地。它主要来源于春秋时期各国史官的记述,后来经过熟悉历史掌故的人加工润色,大约在战国初年或稍后编纂成。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逸云yy

    又到了吃晚饭时间,全家都来听老师讲课了!😀

    语桐yt 回复 @逸云y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