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
——唐 韩翃《寒食》
介之推不言禄
《左传》
晋侯赏从亡者,介之推不言禄,禄亦弗及。
推曰:“献公之子九人,唯君在矣。惠、怀无亲,外内弃之。天未绝晋,必将有主。主晋祀者,非君而谁?天实置之,而二三子以为己力,不亦诬乎?窃人之财,犹谓之盗;况贪天之功,以为己力乎?下义其罪,上赏其奸。上下相蒙,难与处矣!”
其母曰:“盍亦求之,以死谁怼?”
对曰:“尤而效之,罪又甚焉!且出怨言,不食其食。”
其母曰:“亦使知之,若何?”
对曰:“言,身之文也。身将隐,焉用文之?是求显也。”
其母曰:“能如是乎?与汝偕隐。”遂隐而死。
晋侯求之不获,以绵上为之田,曰:“以志吾过,且旌善人⑧。”
本文选自《左传•僖公二十四年》。
这篇文章可以说是介之推归隐心声的流露,介之推偕母归隐的动机和心理是通过对话来表现的。
晋公子重耳在流亡期间,有一批人追随左右,出谋献策,介之推便是其中之一。重耳返回晋国即位,成为晋文公,赏赐追随者,别人都居功邀赏,唯有介之推“不言禄”,不吭声,不争利,结果是“禄弗及”,没有得到应有的赏赐。
介之推认为晋文公能够重登九五之位,是天命的体现,“二三子”据天功为己有,是贪的表现,无异于犯罪。而晋文公不以此为“奸”,还理所当然地给予赏赐,这就成了上下蒙蔽,他是不屑于效仿的。介之推怀着失望和愤慨的心情,向他的母亲诉说对晋文公的不满:不言禄不等于不要禄,如果晋文公主动赐予,他也不会拒绝;而自己不主动邀功,晋文公就不赏赐,说明君臣之间缺少相知的诚意,难以相处。
母亲和介之推有两次对话。第一次是试探性的建议:“何不自己也去求得赏赐呢?否则,就这样默默地死去又能怨谁?”遭到介之推的拒绝,认为自己已经知道“二三子”所做的不正确还去效仿,罪过更大。而且已经说了晋文公的坏话,就不能再领取他的俸禄。
母亲再问说:就算不要赏赐,那么让他知道你有功怎么样呢?介之推又拒绝说,既然都要隐居了,又何必还要这样的名声呢?母亲明白了介之推的意志是坚定的,对儿子的想法表示了理解和支持,就表示要和儿子一起隐居。这一段对话写得十分巧妙,既细致入微地剖析了介之推的心理,又不流于枯燥说理:介之推藐视富贵、正气凛然和母亲不动声色、旁敲侧击,都一一跃然纸上。
文章结尾,记叙晋文公用绵上的土地作为祭田,并反省说:“以志吾过,且旌善人”,既照应“不言禄”,“禄弗及”,结构完整;又突出主题,赞扬了介之推母子二人不重名不争利的高洁品格和情操。
这段193字的文献并没有割股奉君和火烧绵山的情节,然而,战国中期的两部著作,却提供了介之推的另外版本。屈原在《九章·惜往日》中有句曰:“介子忠而立枯兮,文君寤而追求;封介山而为之禁兮,报大德之优游。”“立枯”二字,按照王逸的注,就是“抱树烧而死”。另外,《庄子·盗跖篇》说:“介子推至忠也,自割其股以食文公。文公后背之,子推怒而去,抱木而燔死。”这段话,又增加了“割股”的情节。
到战国末期,《吕氏春秋·士节》有介之推“赋诗公门”和晋文公“悬赏寻人”的描述,使故事更加丰富。吕氏没有记载介之推“割股”、“焚死”,未必是他未见此说,很可能是他不取。这与后来的司马迁一样,司马迁在写《史记》的时候,一定听到了关于介之推故事的多种版本,只是他以史家角度认为不足信,仍以《左传》记载为蓝本。
但史家的这种态度并未妨碍后世对介之推的纪念和故事的编织。西汉末期,桓谭在《新论》中,第一次明确了寒食节与介之推的关系。之后,介之推事迹以及寒食习俗在曹操《明罚令》、《晋书·石勒传》、北魏郦道元《水经注》、贾思勰《齐民要术》等典籍中多次出现。而到了南朝范晔的《后汉书·周举传》,寒食习俗和介之推传说就进入了正史。
唐代把寒食定为正式的全国性节日,介之推的事迹也得到了全国上下的一致认同。文人墨客以此为题的作品大量涌现,仅在《全唐诗》中就有近300首,宋代诗词及元曲中也有100余首,再加上南宋周密《癸辛杂识》、元代陈元靓《岁时广记》等文献典籍的宣扬传播,使介之推的故事更加圆满,深入人心。
由于介子推的忠心耿耿和淡泊名利,一直是中国古代社会极力推崇的的高尚品质,所以介子推在历朝历代都得到了很多的赞誉。民间修建了许多祠堂庙宇,以慰藉介子推的在天之灵。宋天禧元年(1017年),宋真宗诏封介子推为洁惠侯。
介子推的故事告诉我们:作为春秋贵族,介子推的做法固然有迂腐愚昧的成分,但是,介子推“舍身赴义”的行为,成为中国传统观念中大丈夫精神的渊源。“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这种精神孕育和造就了中国历史上无数仁人志士,英雄豪杰,构成中华民族的脊梁,介子推对功名利禄的鄙弃,对奸伪欺罔、人世谬举的愤懑,他的割股食君的牺牲精神,正是中华民族淳厚尚俭、信实礼让的传统美德的体现;从更深层次上看,在介子推身上蕴涵着对祖国的深沉赤诚的爱恋之情。晋献公嬖(bì宠幸)骊姬,杀申生,昏于家,乱于国,而重耳则成为振兴晋国的希望。介子推的行为是他笃信爱晋国须爱重耳的自然表露。也许,正是这种对祖国的挚爱,才是人民永远怀念介子推的根本原因。
介之推割股奉君的故事以前曾看过,他的忠心耿耿以及淡泊名利确实令人敬佩!
语桐yt 回复 @逸云yy: 是的😄😄
声音好听,还配了文字,真好!
语桐yt 回复 @1380500vjck: 谢谢支持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