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4.游岳阳楼记 明•袁中道

64.游岳阳楼记 明•袁中道

00:00
00:54
游之日,风日清和,湖平于熨,时有小舫往来,如蝇头细字,着鹅溪练上。取酒共酌,意致闲淡,亭午风渐劲,湖水汩汩有声。千帆结阵而来,亦甚雄快。日暮,炮车云生,猛风大起,湖浪奔腾,雪山汹涌,震撼城郭。
【译文】
我们出游的这一天,风和日丽,湖面像被熨烫过一样平坦。时常有小船来来往往,像蝇头小字,附着在白练似的溪流上。举酒同饮,意趣闲淡。中午时分,风渐渐大起来,湖水有汩汩的声音。很多船只排阵而来,景色雄壮让人愉快。傍晚时分,状如炮车般的云升腾起来,狂风大作,湖面波浪奔腾,白色的波浪如雪山汹涌起伏,震撼城郭。
【赏析】
袁中道《游岳阳楼记》:现实的、引人泪下的洞庭湖。关于岳阳楼和洞庭湖,有几篇著名诗文:范仲淹《岳阳楼记》、杜甫《登岳阳楼》、李白《陪侍郎叔游洞庭醉后》、孟浩然《临洞庭湖赠张丞相》。
李白、杜甫、孟浩然都是诗歌,概括的写法,借助想像和虚拟,主体形象抒情,取岳阳楼和洞庭湖的某一特点,加以变异,借以抒发诗人的感情。诗人笔下,洞庭湖永远是烟波浩渺的: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杜甫),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孟浩然)。李白笔下,还要让它变成酒:巴陵无限酒,醉杀洞庭秋。
散文也有写得较概括的,如范仲淹《岳阳楼记》:“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
虽是散文,并未强调不同季节不同景况,把大水季节盛况当成全部。这样的概括就有了诗的特点,淡化散文的意味、强化诗意,构成诗化的抒情风格。
而袁中道的散文,明确点出在枯水季节,洞庭湖并不怎么宏伟,不过像一匹绸缎。描绘有具体的时间气候(风日清和),特殊的船只(小舫),特殊的视觉效果(如蝇头细字),不像李白、杜甫、孟浩然的诗歌那样概括。后文更因风景变幻而哭,感情激动且放任。这种敢哭敢笑,在封建道学自矜自持、喜怒不形于色蔚为风气的时代,明清小品作家敢于表述自由的性灵,正是其可爱可贵之处。
【袁中道】
1570~1623,明代文学家。字小修,亦作少修,湖北公安人。“公安派”领袖之一,与其兄宗道、宏道并有文名,时称“三袁”,同为公安派。其绩稍逊于宏道,其文学主张基本相同,强调性灵。晚年又形成以性灵为中心、兼重格调的思想。作品以散文为优。情景交融,描摹入微,直抒胸臆,文笔明畅。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