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014供应链管理、物料需求计划、企业资源计划、及时生产和外购

A014供应链管理、物料需求计划、企业资源计划、及时生产和外购

00:00
07:51

    听众朋友们,大家好,我是程飞。这个系列是《非说CMA – CMA知识主题》。

    今天,我们一起聊一聊 供应链管理、物料需求计划、企业资源计划、及时生产和外购。

 

    供应链管理,指的是从采购原材料开始到满足客户需求为止的所有供应链活动的协调。供应链的管理,是从企业营运的角度,来进行成本控制和成本优化。

    一条供应链包括:供应商、制造企业、分销商、批发商、零售商;供应链管理希望在消费者和供应商之间建立协作和互惠的长期关系,构建一个能使企业的竞争力和客户利益都最大化的供应链。

    供应链管理整合采购、营运管理、物流和信息技术,通过关键作业流程的管理,创造企业价值。

 

    物料需求计划(英文简称MRP),实际上是企业生产运营规划的信息系统;它通过生产计划来确定所需的产成品的数量和需求时间,借以确定产成本所需的相关物料;同时结合实际库存情况,安排物料采购的数量和时间。MRP系统大大优化了整个生产流程的管理,并极大地提升了生产管理人员的效率。

    物料需求计划,是一种“推动式”的生产过程,通过生产计划推动材料采购、生产安排,直至最终产品产出。一旦按照计划方案进行生产,不管产出是否需要,每个部门都在整个系统中推动产出。

    MRP推进系统的前提是:需求预测、材料清单和生产订单。

    准确的需求预测,是整个MRP系统运行的基础;

    材料清单(英文简称BOM),标明为生产一个最终产品所需要的材料、零件以及生产单元的任务,这是MRP系统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生产订单,标明所需材料、零件、生产单元的数量以及满足需求预测的产品库存。

 

    物料需求计划MRP系统的实施,能够:

    1,根据需求的预测,对生产进行精确的排产,降低生产流程中的不确定性;

    2,能够预测原材料的需求,让企业利用大宗采购和价格梯度;

    3,能够优化生产过程控制,最小化生产准备期和等待时间;

    4MRP系统能够减少对职能部门间的协调性要求,所有人只需要按照物料清单工作。

    5,足够的存货可以支持生产计划和应对突发情况,以及满足新客户的需求。

    但是,实施物料需求计划的企业,也可能面对存货积压的问题;分批次采购,可能丧失批量打折的优惠。

 

    企业资源计划(英文简称ERP),是在物料需求计划MRP的基础上演变而来的,是以供应链管理为核心,集成了财务、物流、人力资源等模块,在全公司范围内应用的,高度集成化的信息系统。源数据只需在ERP系统中一次输入,即可在各业务系统间高度共享,确保了数据的一致性。

    EPR系统实施的目的是便于信息在不同部门间的传递、并与外部利益相关者分享。ERP系统整合了主要的业务流程,提高了各部门间的协调性、增加了决策的及时性和合理性、使企业能更加灵活的应对变化,提高业务的效率和效益。同时,ERP系统还改善了系统数据的整合性和安全性。

    ERP系统的主要主要挑战是低成本的标准化系统和高适用读的定制化系统的取舍;以及敏感性信息的共享困扰。

 

    及时生产(英文简称JIT),是指只有在有实际销售需求时才进行一系列的生产和材料采购行为。

    JIT的目标是通过减少或者消除资源浪费,进行精益生产;即按需生产而不是持有大量安全存货。

    这与MRP系统的“推动式”生产方式不同,及时生产是一种“拉动式”的生产方式,是通过销售订单“拉动”送货、生产、采购、订单,将生产订单从销售部门向生产部门、采购部门和供应商传递。

    “看板”,是一张表明了生产所需部件、数量、交付地点等信息的卡片,工人只有收到看板后才做出反应。看板是及时生产JIT系统的核心,生产的信息通过看板从下游(销售部门)向上游(采购部门)传递。

    在JIT系统中,存货是负担,而不是资产;企业通过减少存货而大大降低存货的持有成本。

    少量的核心供应商,也是实施JIT系统成功的关键,企业与核心供应商建立战略联盟的关系,供应商在企业需要时将高品质的产品、按合理的数量运送到企业,有助于企业实施“零库存”。

    在JIT系统中,企业在工作单元(也称制造单元)中进行生产,用不同类型的设备生产同一款产品,提高产品转移速度,降低生产周期。在工作单元中,工人不再专注某项工作,而是具有多种技能,能够执行多种不同的操作任务。

    及时生产采取小规模、多批次的生产模式,减少准备时间和生产时间,降低相关成本,让企业能够更加快速的应对消费者的需求。

    JIT还可以减少浪费、改善质量、降低存货费用和损失;但是也会因为没有存货缓冲而停工待料;而且对供应链严重依赖,极端情况下可能因为重要零件的缺乏而整条产线瘫痪;另外,还存在非预期加班的问题。

 

    外包,

    外包,也称为外购,是指企业向外部厂商购买而不是在企业内部自行生产的过程。

    外包也被称为契约式生产,两家企业进行合作,完成订单;这种契约式生产就形成了一种双赢的合作关系。

    外包对企业具有重要的价值。

    1,能够获取外部的专业知识、生产规模,大大改善企业的效率和效益;

    2,企业不必发生人工、厂房等成本,管理层和员工也可以将精力集中于核心竞争力和产生收入的战略性活动;

    3,契约式生产企业一起共同研究改善产品的质量和及时性。

    企业也应当充分理解外包的局限性。

    1,依赖外包供应商,会使公司内部的专业知识和能力遭到荒废;

    2,质量控制和灵活性均会下降,并且未必能有效地降低产品生产成本。

    3,企业的技术和知识会出现一定流失,影响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关于自制与外购的决策,将在P2的决策分析章节进行详细分享。

 

    好,关于供应链管理、物料需求计划、企业资源计划、及时生产和外购的分享就到这里,祝大家学习愉快! 我是程飞,这里是《非说CMA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