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009分步成本法

A009分步成本法

00:00
04:51

    听众朋友们,大家好,我是程飞。这个系列是《非说CMA – CMA知识主题》。

    今天,我们一起聊一聊 分步成本法。

 

    分步成本法,是按照生产流程或部门归集产品或服务的成本,并用总成本除以总产量,得到单位产品成本,从而将成本分配到大量同类或类似的产品中。

    分步成本法特别适用于 以连续的、大规模的、流水线的方式生产同质化产品的企业。

    约当产量,是分步成本法中一个很重要的概念。约当产量指的是在半成品和完工品上消耗的工作量,如果用于生产完工品,大约完工的产品数量。举个简单的例子,如果有两件半成品的完工率都是60%,那相当于完成了1.2件完工品,这两件半成品的约当产量就是1.2

    我们知道,产品成本分为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间接费用。通常来讲,直接人工和间接费用的发生是均匀的;而直接材料的发生,更多的取决于生产投料的方式,有可能是均匀投料,也可能是在固定时点投料。所以为了计算约当产量的便捷,在分步成本法下,产品成本分为:材料成本(就是直接材料)和转换成本(其中包括直接人工和间接费用)。

 

    分步成本法的具体计算步骤是:

    1,确定当期的投入成本(即:材料成本 和 转换成本);

    2,确定当期的约当产量(即:材料约当产量 和 转换约当产量);

    3,分别计算材料单位成本 和 转换单位成本;

    4,加总材料单位成本 和 转换单位成本,得到当期生产产品的单位成本;

    5,确定当期转出成本(其中包括:期初在制品本期完工的产品成本 和 本期投入并本期完工的产品成本);

    6,确定期末在制品成本(即 本期投入并未完工产品的材料成本 和 转换成本)。

 

    分步成本法编制成本报告,有两种方法:先进先出法 和 加权平均法。

    先进先出法

    先进先出法,假设期初在制品会在当期首先完成,在期末时已经是完工品。期初在制品视作一个单独的批次;在本期完工转出品中,与本期投入并在本期完工的产品进行区分。

    先进先出的 约当产量 期初在制品的未完工部分 本期投入并在本期完工 期末在制品完工部分;这个约当产量是本期新增的约当产量;

    约当产量单位成本 本期投入成本(不含期初在制品的成本)本期新增约当产量(不含期初在制品在上期完成部分);

    需要特别注意的是:期初在制品完工后的转出成本,包含两部分成本,1是上期完成部分的成本(是按上期的约当产量单位成本计算),2是本期完成部分(是按本期的约当产量单位成本计算)。

 

    加权平均法,

    加权平均法只关注期末的完工品数和在产品数,并不区分产品的完工顺序。

    加权平均的 约当产量 期初在制品数 本期投入并在本期完工数 期末在制品的完工部分;这个约当产量是期末的全部约当产量;

    约当产量单位成本 (期初在制品成本 + 本期投入成本)本期末的全部约当产量(包含期初在制品在上期完成部分);

 

    在分步成本法下,也存在正常损耗和非正常损耗;

    对于正常损耗,可以单独计算损耗的数量和金额,将这些成本分配到合格产品中;也可以将损耗纳入全部制造费用中,在完工品和在产品中分配。

对于非正常的损耗,则作为期间费用处理。

 

    分步成本法,除了对持续性、重复性、流水线的大规模、同质化生产模式非常适用;还能为各部门的管理人员在控制部门成本方面提供帮助。但是,对于客户定制、个别订单的生产的模式,分步成本法并不合适。

 

    好,关于分步成本法的分享就到这里,祝大家学习愉快! 我是程飞,这里是《非说CMA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